跳转到正文内容

《秋之白华》举行研讨会 导演风格成热议焦点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4月08日12:23  新浪娱乐
《秋之白华》剧照 《秋之白华》剧照
窦骁和董洁 窦骁和董洁

  新浪娱乐讯 4月7日下午两点,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和《中国电影市场》杂志社共同主办的电影《秋之白华》创作研讨会在北京师大举行,华夏电影发行责任公司董事长谷国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教授、博导王一川,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党委书记周星,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教授田卉群,北京电影学院电影研究所《北京电影学院学报》副主编陈晓云,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八一电影制片厂文学研究部主任张东,《中国电影报道》主编张卫,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导张智华,上海大学影视技术与艺术学院教授石川,研究生代表鲜佳,本片导演霍建起,江苏省委宣传部文艺处长曹巧兰,常州市委宣传部文艺处长谢春林,南京大学的博导周安华,南京师范大学教授沈国芳,南京电影制片厂厂长郭晓伟,江苏亚细亚影视制作公司董事长沈爱华,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张虹远,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王慧芳等20余位国内电影研究专家、大学生观众代表、影片出品和发行方人员出席研讨会。研讨会由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北师大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院院长黄会林主持。

  《秋之白华》是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唯一一个具体影片的研讨会,与会专家认为,在今年的中国电影创作里面,《秋之白华》在思想品位、艺术个性、风格上非常独特。作为电影界“金牌搭档”、导演霍建起和编剧苏小卫夫妇合作的第十部影片,《秋之白华》在题材和艺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是霍建起夫妇创作历程里程碑式的重要收获,也是中国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崭新探索。影片第一次采用散文诗式的结构、第一次用诗意化的镜头语言展现我党早期领导人的爱情与革命,在还原历史真实和电影艺术感染力上都达到了新的境界,开创了“红色电影”新的经典范式,影片浪漫唯美的革命爱情故事,具有很强的打动人心的力量。

  还原历史真实,革命历史题材电影的新突破

  瞿秋白是中共早期重要领导人,他是意志坚定、挺立于历史潮头的革命者,又具有儒雅博学、风流倜傥的艺术家气质,将这样一个经历和性格复杂的历史名人拍好非常困难,既要突破革命历史题材电影传统的表现模式,又要实现对瞿秋白形象的当代解读。从电影创作的实践看,《秋之白华》独辟蹊径,把人性还给革命,把青春还给革命者,用当代视角讲述当代人愿意看的革命历史故事,艺术成就和观赏效果“令人惊艳”。

  1926年到1936年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不凡的十年,当时还不是非常成熟的中国共产党人从国民党恐怖统治的血雨腥风中擦干眼泪继续前进,他们在逆境中探索救国的真理。受五四精神洗礼的那一代共产党人,面临着无产阶级革命求得国家和民族解放和反对封建主义、求得个人解放的双重任务,对他们来说,追求革命真理、反抗阶级压迫和追求爱情、争取个人独立自主人格是并行不悖的,今天回过头来看,那个特定历史时期的革命与爱情,很值得今天的人去回顾和反思,《秋之白华》就真实地还原了那个时代的历史真实,让观众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去感受革命者的高尚情操和历史魅力,做出了非常难能可贵的艺术探索。

  第一就是宏大的革命叙事个人化,采取了个人的角度来重新建构这个红色的革命叙事。影片主要采取杨之华回忆的角度,表现瞿秋白的革命与爱情生活,从她女性的角度去回忆,我觉得更贴近今天的个人,宏大的叙事个人化更能够深入到观众的内心中去;

  第二点就是革命的诗意化。传统革命历史题材影片,革命都是疾风暴雨式的激烈运动,革命者都是忘我地把人生投入革命,很少有个人生活的展现,他们崇高的革命意志很感人,但人物性格相对扁平。作为知识分子型革命领导人,瞿秋白是把革命投入人生,革命是他人生价值众多维度中的一维,在投身革命的同时,他追求爱情,热爱文艺,革命与爱情,革命者的坚贞与艺术家的柔情是交织在一起的,《秋之白华》重建了那段革命和爱情水乳交融的历史。无论是场景的选择,风景场面的拍摄、刻画,还有两人相处的场面,包括他们的服装,都在尽量地把那段历史诗意化。影片告诉我们,尽管革命环境有其严酷的一面,但革命者的生活还是有诗意的一面,他们热爱生活也懂得生活。早期的革命家多是文人,整个影片就是巧妙地从现代文人的革命这个角度去写。他在革命中有文人气,在文人气中又有革命的风采,真实再现了那段历史的一个特点。

  第三点,这部电影是很好的一种尝试,就是历史故事时尚化,讲一个遥远的往事,讲20年代到30年代的一段往事,但又贴近今天时尚年轻人的情怀,能激发起青年人的认同。影片选择了像窦骁董洁两位演员,从青春时尚偶像的眼睛里能够看到当年革命者的情怀,尝试把革命家偶像化,力图让历史故事体现今天青春时尚的意味,所以在很多地方可以引起共鸣。瞿秋白与杨之华前夫沈剑龙彻夜长谈,沈剑龙与杨之华友好分手,瞿秋白和杨之华因共同的走到一起,虽然个人追求不同,但彼此尊重对方的人生选择、敬重对方的人品,沈剑龙和瞿秋白还因此成为好友,这样的胸怀和气度,今天的年轻人都很难做到,那就是他们那一代人的风范和品格,用影像表现来,很有意义和价值。再有像印章“秋之白华”寓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个富有象征意味的意象,贯穿影片始终,很有感染力。

  瞿秋白出身于江苏常州的书香世家,江南文人气质是他身上最重要的特点,影片用精致的画面展现了江南水乡的风土人情之美,用很巧妙的方式穿插介绍了常州的人文地理传统。既便于观众理解瞿秋白为什么成为瞿秋白,也让他们自然而然地了解了常州的文化底蕴,使瞿秋白成为常州的文化名片。电影作为文化软实力输出的重要载体,《秋之白华》在塑造好人物的同时宣传地方文化方面,做了非常好的尝试,这在以往的革命历史题材片中也是很少见的。

  唯美浪漫大气,霍建起电影美学的新境界

  霍建起是最具个人风格的中国电影导演之一,他的《那山那人那狗》《暖》等一系影片没有强烈的情节冲突,但其抒情内敛的风格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开掘,却使表面舒缓的故事具有感人至深的艺术张力,因此他也被认为是中国最温情、最诗意的导演。不过,以往的霍建起电影关注的都是普通人,而表现领袖人物,不能脱离真实的历史事件,又要遵行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内在规范,对于擅长将一种情绪、氛围表现到极致的霍导来说,是非常大的挑战,这也是他犹豫很久才带着忐忑的心情接下该片的原因。《秋之白华》的成功,拓展了霍建起的创作天地,也使他的电影美学达到了新境界。

  在中共领袖中,瞿秋白属于比较复杂、很难把握的一位,苏小卫在编剧时,以瞿秋白与杨之华爱情生活的独特角度串联故事,对素材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霍建起在二度创作中,延续了他一贯的诗化风格,镜头语言的运用、场景的调度、细节的表现,都有很浓的写意风格,在《秋之白华》中,与国民党反动势力抗争的暴力场面基本是作为背景出现,往往是虚化的镜头,而党内不同路线和观点的论争,也大多通过转述式的对话交待,处于镜头前面的,始终是瞿秋白与杨之华心心相印、在革命道路上相互理解和支持的场景。

  在细节的表现上,影片拍摄得非常细腻。比如杨之华刚刚参加党内工作时,遇到了当时在党内很有影响的重量级人物向警予,向警予请她吃桃脯,她不敢吃,最后手怯怯地拿着,反映了她对革命的不自信和对革命者的敬仰。比如瞿秋白和杨之华在桥上爱情的表白,台词分寸的拿捏非常到位,两人都欲言又止,但是从河水泛起的涟漪,证明两人心潮的澎湃。影片通过大量这样令人印象深刻的细节,使他们由共同的信仰而相爱的过程显得真实、自然。爱情的支持丰富了他们的生命,彼此对革命的忠诚支持着他们随时准备为革命献身,所有这些细节都使这对革命者的爱情既唯美、浪漫,又超越了两人世界小儿女的卿卿我我,磊落大气,让人敬仰。

  影片中,观众还可以看到以往霍建起电影中常见的有意味的空镜头、长镜头、俯拍镜头。《秋之白华》台词精炼隽永,是典型的霍氏电影风格,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台词在不同话语中切换,如行云流水般自然。杨之华参加革命后,与前夫的人生观越隔越远,但她不能放弃革命又不忍抛开家庭,向警予说:“革命难,生活也不易啊。吃点东西吧。”再比如,因为四一二政变,瞿秋白与杨之华中断了联系。当杨之华终于从上海到武汉与瞿秋白相聚,瞿秋白向杨之华介绍了党内在严峻形势下的种种争论,接下来他突然说了一句,“你能来,太好了。”革命话语与日常情感交流话语接连在一起,让观众感到突然又觉得自然,这就是革命者之间交流的方式。这种自然的转换,展现了霍建起驾驭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独特方式,也是其艺术功力的体现。片中还有很多能体现人物性格的台词,如他对杨之华说,“你其实不用那么美丽,有你的智慧就够了;你其实也不用那么智慧,有你的勇敢就够了。”狱中国民党军官劝说瞿秋白妥协,哪怕不用与国民党合作,只是做个文人,还安静的生活,瞿秋白说:“那些因为革命牺牲的共产党人,都是我的同志,他们的生命和我的生命同样重要,你也能还给我吗?”还有如“中国的豆腐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都非常有表现力。

  影片还用了一定的特技,拓展历史的内涵,比如瞿秋白历数蔡和森、向警予、恽代英、张太雷、肖楚女等为革命牺牲的烈士,革命者前赴后继的牺牲精神,以很自然的方式呈现,这种简约手法的运用,体现了霍导以简奴繁的能力。影片结尾,霍导运用了大量抒情性镜头,使瞿秋白就义的场景显得壮烈而不是悲惨,他的死不是结束,而是其革命精神的升华和礼赞。

  专家们认为,《秋之白华》是一部革命历史题材片,更是一部霍建起风格的电影,霍氏风格的革命历史题材片,使革命历史题材走出了英雄传奇或者苦情模式塑造人物的旧路,具有了唯美浪漫的风格。

  人性人情之美 展现瞿秋白精神的当代意义

  研讨中,专家们对《秋之白华》融合历史与当代意识,影片的时尚魅力纷纷给予肯定,认为这是电影吸引今天观众的原因。霍建起虽然是强烈追求个人风格的导演,但他对市场还是有很敏锐的嗅觉,非常善于挖掘演员的明星气质和运用明星演员,如刘烨邵兵分别因为《那山那人那狗》和《赢家》成名,《秋之白华》选用窦骁和董洁主演,也使影片从筹拍起就有了很高的人气,一直被媒体追踪。

  明星演员提高了电影的识别度,但最重要的还是演员的气质与角色的契合。他们演绎出的瞿秋白和杨之华身上的人性人情之美,深深地吸引了今天的观众。有专家说,《秋之白华》让他重新发现了“青春”的意义,青春不仅仅指年轻,不是年龄所能涵盖的概念,很多年轻人其实很早就老了,不再有激情、理想和崇高的追求。在他看来,“青春”最大的特点是不平衡,理想与现实不平衡,个人经验与远大抱负不平衡,因此才会有激愤,才会有超越现实、创造更美好世界的激情。但是,在今天的年轻人身上,这种不平衡多是为了个人境遇的改善而引起,是自我大于超我的不平衡,而在瞿秋白和杨之华那一代人身上,这种不平衡更多地是对国家与民族落后现状忧心引起的,他们甚至是抛弃个人优裕的生活,投入到对理想的追求,这是超我远大于自我的不平衡,从境界上不可同日而语。在瞿秋白与杨之华纯净、纯洁、纯粹的爱情和理想面前,今天很多有着“干得好不如嫁得好”“如果能暴富,放弃原则和底线也可以考虑”思想的年轻人,应该感到震憾和惭愧。

  现场还有大学生观众说,其实大学生并不排斥主旋律电影,他们关心的并不是影片的题材,而是电影本身拍得好不好。看电影有时候就像看一个人的成长,它要有自然发展的过程,有些主流电影一上来就是高大全的人物,观众看到全是说教,人物好像是从教材里走出来的,没有可信度,怎么可能被人接受?我们看《秋之白华》,有些是因为喜欢霍导的电影风格,有些是喜欢窦骁和董洁,但看完之后,很多同学觉得好看,因为片中的瞿秋白、杨之华的故事唯美浪漫,但同时也很真实。我们同学中就有一个来自常州,他说常州人把瞿秋白当成隔壁邻居家的人,是伟人也是平常人,《秋之白华》里的瞿秋白看起来就是这样,有隔壁邻居的感觉,跟今天的大学生不隔。另外影片反映的时代跟今天的生活很远,其实这并不是问题,否则美国大片在中国不会有市场了,因为有些情感和价值观它是永恒的,比如片中瞿秋白对纯美爱情的追求,对理想和信念的坚持,一样能打动今天的大学生,关键还是看影片拍得好不好,你拍好了,大家自然就能接受。像《秋之白华》真的可以作为中国主旋律电影一个好的模式或者成功经验去推广,因为它不说教,是用故事来感动人。    研讨会上,专家们还认为《秋之白华》尝试了主旋律电影偶像化的可能性。实际上,《建国大业》已经做过这种尝试,但那种汇聚170多位明星的电影,显然是难以复制的,《秋之白华》的尝试更有示范意义。同时,《秋之白华》将历史场景与时尚元素结合,将主流价值观用当代观众容易接受的方式去表现,这种探索也值得肯定,这样的主旋律电影多了,就一定能改变观众对主旋律电影的印象,使主旋律电影成为主流电影。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