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策划 温金良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陈爽
虽然是主旋律题材,但《建国大业》与《建党伟业》这两部影片的娱乐性并不比教育意义弱,除了有主创对历史人物的人性处理,注重细节的生动和幽默,无可否认的一点是两部影片都祭出了大堆头明星牌,两部影片参与演出的明星各有170多位,最终得以亮相大银幕的分别有80多位和108位。《建国大业》拍摄期间,前来探班的陈可辛和尔冬升都对导演黄建新表达他们强烈的“嫉妒”之情:“我们一辈子想拍的明星,给你一部戏都拍完啦!”这种让同行嫉妒却又没可能有这种机会的事情,黄建新就干了两次。
电影虽然是造梦艺术,但同时也是一门工业,制造的过程并不浪漫,人也多事也多,对大片来讲尤其辛苦。这两部献礼大片的投资,一部3000万,一部7000万;就数字而言,与一些动辄过亿乃至数亿的国产大片不能比,但影片的明星阵容,则是其它国产大片所望尘莫及的。选用明星并不是纯粹从吸引观众出发,这两部影片每部都至少有80个有名有姓的角色,就算一天选两个角色,也需要一个半月,尤其是对时间紧迫的《建国大业》影响更大。黄建新说只有请成熟的演员这一条路,“成熟演员,尤其是具有市场号召力的明星,他们在现场的磨合时间短、表演魅力大,对《建国大业》这部既要赶工又必须保证质量的献礼性大片起到了制胜作用”。这批最顶尖的华语电影明星个个都是忙人,为了这两部影片当然不会少费心,但耽误了其它工作也不是大家愿意看到的事情,如何调配分工,对黄建新来说,也是一门精细的管理学。
剧本:上次是“作业”,这次是“作品”
黄建新说《建国大业》于他而言像一次“作业”,《建党伟业》则更像一部电影。《建国大业》本身缘起是为了宣传政协,原剧本的故事核心,围绕“开了一个政协会,建立一个新中国”,主要表现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领袖如何开成、开好这个会。虽然黄建新的团队加了很多艺术创作进去,但影片的大格局没变,也有人觉得影片的看点更落在明星阵容上。黄建新说拍《建国大业》时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这次特别注重剧本的故事性。
《建党伟业》在创作上的准备要充分得多。早在《建国大业》上映时,拍一部建党题材的电影就已频频提起。比起《建国大业》开拍前一个月才进组,黄建新这次自然显得从容。编剧团队也相当年轻,像董哲以前在网络上写过穿越小说,不过他对民国时期历史相当熟悉,也为影片带来年轻人的角度和兴奋点。黄建新说《建国大业》的方案是临时性的,“一些演员没看剧本,靠想象完成的表演。这次严格按故事走,很多角色的戏能独立成章。”他说,当初《建国大业》剧本有自身的局限性,“而《建党伟业》的剧本相对完善许多”。
黄建新自述:《建党伟业》采用的三段式结构互相都是有紧密关联、贯穿到一起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构成了这部电影。我们最早设想是从1915年开始解构故事,还有一种想法是从1917年“十月革命”说起,但这两种就把北洋时期孙中山屡战屡败的过程忽略了,也就没有了一战“巴黎和会”后日本人要占领中国等等这些事件的交代。我们反复考虑,要想把事情讲清楚,必须把时间放长,要看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民族心灵的发展。巴黎和会是引发“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看清这些,才能明白在300多个政党林立的时候,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新的政党为什么能够成长起来,并且变成未来的执政党。前期我们用了一年的时间查史料,研究细节,大的框架一边拍一边改,改了40稿。这部电影难拍就在于,不能有大的历史硬伤,还要艺术创作,编细节,要有时代氛围,还要符合今天观众的趣味,其实是挺难的。
选角:从谁能来演到谁来演合适
《建国大业》和《建党伟业》都主打明星牌,但是选角却是不一样的原则。《建国大业》筹备时间短,基本上就是谁能来就谁演,不过至少也得一个星期以前要敲定,黄建新说:“因为人家剧组再支持你不能说停就停啊。像陈坤的拍摄比原定又多了一两场戏,《花木兰》剧组就专门停过一天。张国立跟我算了次账,说拍《建国大业》让他自己的剧组足足停了9天”。黄建新还记得当时到上海拍抗战胜利后国民党一个大的聚会,“需要很多人。然后就问,谁能来?李连杰能来!好就海军司令了,那么陆军总长,谁能来?尤勇能来,好就他了。所以是这样来的,谁能来就拍,像不像倒是其次”。不过到了《建党伟业》,黄建新希望演员跟历史人物能有几分相似或者神似,“所以这次的这些角色,总是有相似的感觉”。
黄建新自述:《建党伟业》有名有姓的演员有170多个,比《建国大业》还要多,光是片尾演员的字幕就很长时间。一个题材能够让很多好演员有兴趣,这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拍摄《建国大业》的时候,我提前一个月才进的组,时间比较紧张,除了几个主角之外,其他一些演员经常是根据档期来确定他们的戏份,谁有档期谁过来拍,随时都有可能调整。但是这次不一样,时间相对充裕,确定演员基本是按照形象、演技和表演风格来综合考虑,谁的气质符合,他(她)与历史人物的相像程度等等。跟普通影片中选演员一模一样,谁合适就用谁。这其实是我们和演员共同完成的一个电影创作的过程、人物塑造的过程,这是一个整体。在后期制作阶段,因为影片的需要,又有一些人的戏份被剪掉,并不是他们演得不好,确实是最后考虑到影片整体的因素,只能舍弃主线之外的部分。剪片是个复杂的事情,但是仍然要对这些演员说声抱歉。
拍摄:从谁来拍谁到分组开工
《建国大业》拍得很急,120天拍摄期里转战90多个场景,差不多每天换一个,尤其是北京城两万人的阅兵场面,对摄影、照明、道具、服装等制作团队的执行力都是巨大的挑战。黄建新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当时就有张国立、冯小刚、陈凯歌,甚至陈可辛都来帮手,像上面的阅兵场面就是交给陈凯歌执导的。明星来得越来越多,黄建新的工作量也加大了三倍。既要合理安排明星的档期,又要把他们“集中演练”。所以他当时的思维是跳跃的,不像传统电影中习惯的拍法,拍完一个场景再去下一个场景,导演常常必须配合演员的时间,踩点似的“流窜拍摄”,为此黄建新甚至动用了三个道具组。黄建新说当时根本没有完整的拍摄计划,“是以演员为中心的,谁来拍谁”。黄建新还常常是在拍摄现场现写剧本现拍摄。“现场有的演员看着我发愣,说从没见过这么拍戏的,监视器旁边放着笔记本电脑,经常是戏照着本子拍了一半,我说,‘停!大家休息一小时。’在电脑上现场写、现场改,打印出来发给大家,‘从现在开始,按这个拍’”。
而接下《建党伟业》,黄建新就预料会有到繁重的工作,一早就安排了李少红、沈东、陆川三位帮手,同时分工前期韩三平与黄建新都事先商量好,黄建新说:“《建党伟业》我先研究了3个月故事,结构完全按照电影模式在拍,选演员也是先有角色,然后再想哪位演员适合。拍摄时我们是非常严谨的,任何演员都不可以改台词,吴彦祖因为不认识汉字,我们给他标了拼音,最后说得一字不差。”
黄建新自述:这部电影应该是近年来表现群众场面最大的,其中五四运动中的一场戏就有好几万的群众演员参与,而且像这种大场面群众戏还有很多,所以光是群众演员的费用就很高。影片片尾字幕包括演员在内就有1000多人,副导演有10个左右。因为韩总(韩三平)还有很多其它事务性工作,所以我和他分工前期都商量好,我在现场控制,韩总一有时间就会往现场跑,到了现场甚至还亲自掌镜拍摄。
除此之外,我们还请了李少红、沈东、 陆川三位导演各拍了一部分戏,李少红负责拍摄在俄罗斯取景的部分,沈东负责朱德领导的一场战争戏,陆川负责陈独秀演讲的戏份。这三位导演拍摄的戏加起来大概有十分钟。《建党伟业》的拍摄分成了AB组,这种分组拍摄的模式也是国际上常用的,B组主要交给这三位导演掌控,AB组同时进行拍摄才能保证按时完成。《建党伟业》拍摄将近5个月,B组工作20天左右,加起来光是拍摄就有180天。最后的成片130分钟左右。比《建国大业》短6分钟。
边数星星,边上鲜活的历史课
即将于6月15日上映的《建党伟业》,故事并未局限于中国共产党建立前后,而是展现了1911年到1921年这十年间,各路仁人志士为探索民族救亡道路所经历的战争、爱情和阴谋。为了更清晰地展现故事脉络,影片采用三段式讲述方法。1911年的辛亥革命到1917年7月12日张勋复辟失败,两次帝制回潮、三任总统更替和四场内战,可谓“乱象纷纭”;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到1919年“五四运动”,各路人士为救国“上下求索”;1919年到1921年7月,热爱共产主义的年轻人从上海到浙江南湖用“热血青春”建立中国共产党。
(责编: 葱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