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正文内容

金爵含金量受质疑 上海电影节只能算“半国际”

http://www.sina.com.cn  2011年06月21日14:51  大众网-齐鲁晚报
金爵含金量受质疑上海电影节只能算“半国际”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红毯尽是“自己人”

  本报记者 倪自放

  历经九天的奖项评选、市场交易、明星访谈、论坛交锋,中国唯一的国际A类电影节———第14届上海国际电影节落下帷幕,乏善可陈的奖项、起色不大的市场交易,让个别极端的评论者发出了“上海电影节,只能是B类”的感叹,意思是上海国际电影节不配“国际A类电影节”称号。

  综观本届上海电影节的各项成果,可以发现本届电影节并不是一届特别突出的电影节:金爵奖参赛片几乎是最差的一届,红毯明星尽是本土演员,市场交易不好也不坏。但相对其他国际A类电影节,上海国际电影节虽无太大的进步,也并非差到成为“B”,上海电影节只是在原地踏步。

  金爵奖:从国际回到国内?

  金爵奖颁奖礼一结束,就有评论说,上海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爵奖貌似从国际级别回到国内奖项级别。查查获奖名单,发现九大奖项有五个被中国影片《hello!树先生》《郎在对门唱山歌》夺得,其中《郎在对门唱山歌》获得最佳女演员奖、最佳编剧奖、最佳音乐奖,《hello!树先生》获得评委会大奖和最佳导演奖。除最佳女演员吕星辰名副其实外,中国影片获得的其他奖项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有评论惊呼,这是“金爵奖”还是“金鸡奖”?金爵奖难道从一个国际奖项退化为国内奖项?

  最佳女演员吕星辰是第一次演戏,而《hello!树先生》的导演韩杰也属于新人导演。中国新人横扫金爵奖,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金爵奖参赛片整体质量的下降。综观整个主竞赛单元的影片,它吸收了欧洲、亚洲与美洲等不同国家的作品,呈现出了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但本质上还是欠缺一个优秀的水准作为标杆,史诗片、传记片、文艺片、悬疑片同台竞争,眼花缭乱之余难免会给人带来一种混战的乏力。中国新人的获奖,只不过是金爵奖“矮子里面选高个”的无奈之举。

  半国际:红毯尽是“自己人”

  一个电影节能否吸引足够多的明星,是一个电影节影响力大小的标准之一。在本届电影节开幕红毯后,某国内导演在微博上抱怨,“又一个国内剧组来了,甚至还有电视剧演员”,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上海电影节红毯的尴尬。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开幕式确实星光璀璨,有300多位海内外明星齐走红毯,但事实上仔细一算,这300多位明星中有将近九成是华语影人,而这些华语影人中又有将近七成是内地本土演员。真正在国际上有些名头的实在屈指可数,无非就是米莎·巴顿、马特·狄龙、苏珊·萨兰登以及全智贤等几位不冷不热的明星,于是李冰冰范冰冰的“双冰斗艳”成为最劲爆的看点。而默多克夫妇这样的商人成了最大牌的国际巨星,也是上海电影节红毯上最令人尴尬的一幕。

  市场化:交易量不好也不坏

  衡量一个国际电影节的标准之一,是其市场影响力,从这一方面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市场号召力与往届相比有少许进步。今年上影节的市场吸引了很多国内外片商前来交易,根据上影节的官方数据,本次有800多名专业买家参加,达成成交意向的共有700多项。

  电影节论坛方面,“发现下一个电影类型”、“多元时代的女性制作力量”、“数字时代的影院角色”等都引发了激烈争议,现场的火药味非常浓重,知名电影人不断放炮,为真正关心电影的人提供了很好的交流环境。

  在片方活动方面,光线作品发布会、华谊之夜、博纳之夜、乐视之夜、星美之夜都星光熠熠,发布新作近50部,呈现良好的势头。让人稍感不足的是,上影节在市场交易、片方活动方面,中外制片公司的目的不一样,中方制片公司在上海电影节上的发布,多是为了中国市场的营销,海外制片公司的发布与交易,也主要是面向中国。也就是说,在上海电影节上的交易,都是面向中国市场的,而不是像戛纳电影节那样面向全世界电影市场。这一方面说明中国电影市场受到的关注增强,另一方面也使上海电影节遭受“半国际”的指责。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1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