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行时?将来时?——台湾影人面对“北上”很清醒
为什么台湾电影人好像很清心寡欲?林书宇:“可能是穷惯了吧!(笑)我现在没车也没房,参加《星空》北京首映的西装还是原子映像他们给我买的。”关于北上,“我有种直觉我迟早有一天会过来拍——我没有期待,也没有不期待,就是觉得它应该会发生。”
陈国富:“华语电影应该走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投资人、导演、评论人都去促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拍电影应该要有点羞耻感,如果拍了烂片,应该要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观众、对不起投资人,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工作没做到位,宣传都是骗人的?”
作为和内地电影界联系最紧密的台湾人,陈国富在很多场合都会被问到关于“北上”的问题,但最初的那个动机到底是什么?陈国富觉得是为了了解这边观众的想法,“我在哥伦比亚的时候因为工作的原因要对一些项目拍板,其中就包括冯小刚(微博)的电影,但我发现我其实并不太了解国内的观众是怎么想的,比如《甲方乙方》,我也觉得这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但是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会产生那么大的反响,我觉得我应该实地体会一下,不然我怎么去参与工作?再加上那个时候跟何平(微博)、陆川(微博)也经常一起聊天,觉得没什么隔阂。刚好哥伦比亚要退出内地市场,我就到了华谊。”
上面说的是理性的原因,陈国富在另一个场合说过一个感性的原因,听上去更加“陈国富”一些:“记得刚开始是SARS那一年,我第一次在北京待得比较长,冯小刚三天两头邀我出去,我刚开始以为他每天晚上过的就是这种夜生活,后来他跟我讲他不是,他怕我无聊,每天KTV、请吃饭。那让我觉得,我到了这个地方,不仅每天有关心我的朋友,而且我们每天都在聊电影的事情,就像当年我跟孝贤、跟杨德昌刚认识时,也是那样的生活,我就是想过这样的生活,每天就是兴奋。总之‘生活’对我来讲,就是最重要的,生活就是由你这些亲近的人跟你一起过。所以我一直没把自己当成一个‘台商’的概念,因为我不是那种设定目标、打拼、转战……我其实一直是跟着我的情感、直觉,什么地方我可以继续做电影、可以继续聊电影,和身边的人有紧密的关系,我就会被鞭策着走。”
很多“北上”的香港导演都经历了或正在经历痛苦的“水土不服”的阶段,陈国富坦言适应饮食气候、想家是有的,但自己在创作上没有“水土不服”。而陈国富到了华谊之后监制的戏也确实部部票房口碑俱佳。被问及为何在“水土不服”这个问题上和香港导演有显着差异?陈国富觉得可能是心境不同造成的,“我觉得香港导演有种‘出门干活’的心情,干完活总要回家过年似的。”
陈国富了解内地的方式是很感性的,“刚来的时候,我经常自己去超市买东西,看周围人的动态,我会看的兴致勃勃的。”而不是通过大量数据和调查。如今陈国富对大陆观众口味的把握已经相当准确,名声在外自是不必说。很多台湾导演参加两岸交流论坛的时候就会被建议:“你们应该去找陈国富”。陈国富不太适应论坛的氛围,“一群人围着个大桌子,每个人面前有自己名牌,然后轮流讲几句话,那个能聊出什么?我只参加过一次,讲几句真心话,然后偷偷溜走。(笑)”
但私底下,陈国富很愿意和台湾导演分享自己的内地经验。正在内地拍《LOVE》的钮承泽是陈国富认识了20多年的老友,陈见证了其从一个一线演员变成五线演员、甚至要去给品质很低的连续剧跑龙套,然后转幕后,拍片,现在成大导演……也为其监制了带有强烈自传色彩的电影处女作《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据陈国富说,钮承泽已经准备在北京租房子了,“北上”这件事,对祖籍在北京、家里有一半亲戚都在北京的钮承泽来说,似乎是顺水推舟的事。但即使如此,钮承泽也会有一大堆的问题找陈国富问,陈就一一解答。他提的问题你都能解答?“有的时候是假装可以解答吧(笑),因为我比他们确实多很多经验,如果我答不知道他们应该会崩溃吧。”
除了钮承泽已经打定“北上”的主意外,其它台湾导演基本上都是有工作才来,陈国富的建议是,“如果你不在这边生活,在台湾去猜这边观众的想法是不现实的。”
半只脚已经踏上内地的林书宇对“北上”却似乎兴趣不大:“看案子吧,看有没有适合的东西,其实《星空》在写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有想到到内地放映。我想要把这出戏拍好、需要一个撑得住整部电影的13岁的小女孩——就找了徐娇(微博),完全不是出于合拍片的考虑。是写了剧本、找了徐娇之后被陈国富看到,问说要不要变成合拍,我就说好啊。但是如果要变成合拍片的过程中我要改很多很多东西,我宁可不要(林书宇认为大陆这几年很少有好作品出现跟“自我审查”关系颇大,当然“自我审查”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审查就是这么严格),我一开始就跟陈导说得很清楚。陈导说你这个题材应该不会有问题,就冲吧,试试看。”
林书宇的“不妥协”看似有点孩子气不理智,实际则是深思熟虑之后的忠于自我。“很多导演的电影梦可能是很大的,当你需要做大的案子或者大的资金,台湾的市场不够支撑的话就会需要另外一个一个更大的市场,这很现实的嘛!我们都是拍华语电影的,大家都会想到大陆市场。而且前几年的大陆市场让人家觉得在大陆赚钱太容易了,很多台湾的投资者或者海外的投资者在面对台湾的创作者的时候第一个问题就是:‘这能不能成为合拍片?’(我觉得潜台词是)因为我想去赚那边的钱,因为那边的钱好赚——有这样一个错觉,创作者就要想清楚自己到底要做什么,什么是对自己的电影最好的。像陈正道这样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他就是完全想清楚我想在北京发展,所以他已经在这边好几年了,我都很少在台湾碰到他,还是在这边的后期制作公司碰到过他。”
已经在北京打拼了几年的陈正道以及开始思考更多关于跨文化的创作的议题,“台湾创作主题非常小,只关注自己,‘隔壁男生喜不喜欢我’就可以拍100分钟,一根鸡腿拍2个小时,一封情书拍3个小时,温温热热好几年没什么大事。而大陆观众关怀事情的范围很大:‘我们该怎么生存,在这个大环境中我是谁。’”不仅如此,陈正道希望能比香港-内地和排片走得更远:“台湾电影是创作性质、带着诚意到大陆的,比起香港有一些已经拍滥的电影模式,就是集聚商业价值、再拍一次,我们真的是一步一步很小心在思考——(拍出的电影)是不是有文化差异?是不是够感动人?”
同样已经“北上”的陈孝泽则希望能把固守本土的台湾片扩大到整个华语地区。当然他也有出于个人的考虑——从小看好莱坞商业电影长大的陈孝泽自认不擅长拍文艺片,但如果不拍成本较低的文艺片、青春片,就很难在台湾出头。
林书宇身边有很多导演朋友,在他看来,计划“北上”的和观望中的大概一半一半吧,“我自己是保持着随缘的态度。我发现我没有急的时候反而事情比较容易成,我30岁之前很急着要拍一部长片,结果没拍成,我反而放下包袱继续做该做的事,然后就有了《九降风》,《星空》也是,竟然就成了合拍片,竟然可以在大陆上映。”
《星空》之后,林书宇被大制作的投资/制片人盯上的可能性更高,但林书宇却对拍“大片”不太感冒,“我一直不太懂把大片当成类型啦,当然我能理解“大片”对有的导演来说是一件很兴奋的事情。但大片也有打动我的故事和不大动我的故事,打动我的时候即使它不大我也想做,不打动我再大我也不想做。比如我不迷三国、不迷赤壁,如果有人给我机会做这个我也兴趣缺缺。因为我对那个世界没有感觉。对于我会着迷的东西,再大或者再小我也会试试看。”
为什么台湾电影人好像很清心寡欲?林书宇自嘲地笑笑,“可能是穷惯了吧!”生于1976年的林书宇没车没房,在台湾乘坐最简单的交通工具——公车、地铁。《星空》的北京首映发布会上那件西服还是原子映像给他买的。
“我觉得台湾需要大量的合拍片进入内地,我觉得台湾底层的民族情感,跟大陆是比较接近的,反而我觉得香港跟大陆,在文化习惯跟思维方式是比较有距离的。我觉得现在是台湾很容易‘进场’的时间”,焦雄屏似乎看到了台湾-大陆合拍片的未来。确实,在两岸沟通更紧密、华语电影人才紧缺的当下,这似乎是个不难预测的“大势”,连林书宇都不得不承认,“我有种直觉我迟早有一天会过来拍——我没有期待,也没有不期待,就是觉得它应该会发生。”
当然,对于台湾影人的北上,大陆这边大概会有不同的声音。一个多月前,“天涯”的一篇“台影人谈对大陆新演员的全面压制”帖子浏览量达到18万,类似的小道消息也在坊间流传,几个近年在自己导演或监制的电影中使用了台湾明星的导演都“牵连”其中。陈国富觉得这没什么,“就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吧,没那么严重!”他是否会对台湾演员更照顾一些?陈国富自认没有,“《风声》当时就是我坚持要全用大陆的演员,苏有朋(微博)是后来加入的,不过我也没特别觉得他是台湾演员。”——陈国富永远站在观众的角度,以是否对电影好来做所有的判断。《集结号》的时候冯小刚为了投资人的保障,想邀请刘德华来主演,监制陈国富说:“谷子地和刘德华,好像不是一个人”,他这一票始终没投下去。如果用了刘德华,哪里还有后来的金马影帝张涵予(微博)?大陆的明星岂不是又少一个?
其实反过来看,如果所谓的压制论成立的话,以陈国富的身份履历,恐怕更容易受到台湾媒体的指责吧?但是却没有,无论是他将出席的金马奖,还是探班《艋舺》,台湾媒体绝不吝啬版面。换个角度看,陈国富又何尝不是那个带着“台湾电影最后希望”的能量柱逃离即将被毁灭的“赛伯坦星球”的人呢?不过拿着这个问题问陈国富,在台湾电影最低潮的时期你可有想去拯救或者复兴台湾电影?陈国富很坦荡地回答:“没有。并且我也不觉得我有这个能力可以拯救谁。”陈国富说台湾媒体更多的是觉得他很奇怪,“一个连门都不太出的人,居然可以跑到离台湾这么远的地方呆这么久。”
把视线拉回即将上映的《星空》,陈国富很感谢林书宇帮他实现了一个心愿,他在拍摄现场看林书宇在教室里跟学生们说戏,突然想到自己20年前拍的第一部电影《国中女生》,“那个时候没钱,我也不知道该怎么拍,也不知道该怎么跟演员沟通,看到林书宇拍《星空》,我突然觉得《国中女生》就应该是这个样子!”
如果《星空》可以取得高票房?是否会对投资人、导演有所触动,拍更多不那么浮躁、品质出色的电影?陈国富不太乐观:“我十年前拍《双瞳》也是这么想的啊,结果这么多年过去了,发现大家还是没什么改变嘛。你跟他们讲道理没人会听,只有当他们真的赔钱了,赔到没钱了,他们才会开始想要改变。华语电影应该走入一个良性的循环,投资人、导演、评论人都去促成良币驱逐劣币的局面。拍电影应该要有点羞耻感,如果拍了烂片,应该要觉得不好意思,对不起观众、对不起投资人,应该问问自己是不是工作没做到位,宣传都是骗人的?”
很多香港电影人常抱着脚踏实地“一部一部拍下去”的信念,“这一部”做点妥协是为了有“下一部”可拍。陈国富则更在乎“为什么拍每部电影”,“如果妥协是为了有‘下一部’,那‘下一部’你能拍什么呢?你要那下一部干什么呢?如果你真的那么在乎电影,每一部都只能是唯一一部”
林书宇也常常问自己“为什么拍”这个问题,相信他的答案值得很多人参考——
“我是个电影迷,所以我家里的DVD是非常非常大量的,有两、三大柜。当我自己完成一部片的时候,就会放到那个柜子里,所以现在有一个地方是放我自己的电影,那是一个容易让你谦虚的方式。当我看着架子的时候,想到这个世界上有这么多电影在拍,我不拍也没差,把《九降风》拿掉也没差,也没人会怎样。这个世界上的电影那么多,一部电影没那么重要。拿到一两部《教父》其实也没事,大不了就是其它两部经典的电影顶上去。
我就问自己到底喜欢做什么?想要做什么?结果答案就是‘拍电影’。既然世界上已经存在这么多的电影了,那我不要做垃圾!不要做随时可以被取代、随时可以被丢掉的东西。我希望可以做在柜子上面放很久的电影。”
【延伸阅读】
那些有关台湾电影的拼图:
1. 旧回忆,旧时光
张靓蓓:“文化你怎么断?断不了的。”
焦雄屏:“当年台湾跟大陆电影界真是水乳交融,没想到今天反而是香港跟内地电影界比较靠近。”
曾经写了李安自传《十年一觉电影梦》的张靓蓓20多年前在台湾的《中国时报》当记者(如今已是台湾电影资料馆馆长),目睹了很多两岸影人的交流场景:“当年两岸局面对峙,台港中三地影人之间的互动交往,一开始是在境外地区的各个国际影展上碰头的,看彼此的电影,谈个人的理念,每每聚在一起侃大山。那时候就觉得,台湾、大陆影人的想法、观念,一拍即合;沟通起来,要比跟香港容易些。 1983年香港办了个台湾电影节,台湾新锐导演有十三部片子参展,一伙人在香港碰到大陆导演谢添,还一起吃饭聊天。那一年他们看到了《人到中年》、《如意》、《一江春水向东流》、《白毛女》。剪接师廖庆松说:‘记得我们第一次看的大陆电影是黄健中(微博)的《如意》,大家边看边哭,香港人还在外边说︰ ‘哭什么,你们台湾来的导演!’杨德昌当场站起来呛回去︰‘台湾来的怎么样?’哈哈,他要跟人家干架。事后回想,为什么大家那么感动,看了直哭?文化你怎么断?断不了的。”
焦雄屏也曾在一次访问中回忆在1988年的香港电影节遇到田壮壮、张艺谋、顾长卫和顾长宁的情景,“大家都在笑谈两岸一直以来的剑拔弩张。我们交换了人民币和台币,在钞票上面还互相签名,‘张匪艺谋’、‘田匪壮壮’,因为我们以前都要叫‘匪’么,我们这边也写‘焦匪雄屏’、‘侯匪孝贤’。当时,每天晚上在我房间,20多个人,席地而坐,彻夜抽烟聊天,好像过去几十年的经验都要赶快讲完。当年台湾跟大陆电影界真是水乳交融,没想到今天反而是香港跟内地电影界比较靠近。”
2. 老影人,新动向
侯孝贤
日本演员妻夫木聪在刚刚结束的釜山电影节接受访问透露侯孝贤筹备多年的武侠片《聂隐娘》进度:“这月回日本后就会投入侯孝贤导演新片的第二轮拍摄,去年已经拍了九个回合,剧情有了個大概到还没有台本,真不知何时可以拍完”,不过侯孝贤自己则承诺新片会在明年和观众见面;
即将于金马影展推出的开幕片《10+10》,邀来侯孝贤、魏德圣、张作骥等20位导演,各自拍摄5分钟短片,组成110分钟的电影。侯孝贤透露自己执导的《黄金之弦》是以上一辈留下的老东西为主轴,传达世代间的情感。侯孝贤任总监制的《金城小子》也入围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纪录片。
上月,侯孝贤获颁第6届总统文化奖“文艺奖”,马英九致词并肯定他是台湾新电影的代表人物,享誉国际,堪称台湾电影之光。侯孝贤却不改心直口快的风格炮轰台湾电影需要工业化与法制化,不能只是依靠财团或企业,并指出目前新闻局辅导金制度需进一步完善。
蔡明亮
导演蔡明亮阔别舞台剧27年重新复出,集合了金马影后杨贵媚、陆奕静及李康生,演出舞台剧独角戏系列《只有你》,10月28号到11月6号在台湾国家戏剧院登场。该剧从一台播放点歌节目的收音机介入三个普通人的孤寂生活开始,有不少内容取材自蔡明亮的生活经历,全剧几乎没有对白。
蔡明亮的最后一部电影作品是2007年由法国卢浮宫首次参与投资并首次开放馆内从不公开的地窖和屋顶供拍摄之用的作品《脸》。该片于2009年入围戛纳电影节,后被卢浮宫收藏。《脸》仅制作了10张DVD,以每张100万元新台币的价格销售。
杨德昌
第四届新人电影节单元之“杨德昌电影回顾展”11月5日起在百老汇电影中心(微博)放映,展映4部杨德昌导演的经典代表作品《光阴的故事》、《青梅竹马》、《海滩的一天》、《恐怖分子》
李安
新片《少年Pi的奇幻漂流》正在台湾取景拍摄中,预计明年圣诞档在北美上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