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献礼片《南泥湾》将于11月初上映。影片中,彭丹[微博]身兼导演、制片人、主演三职。这位昔日的香港商业片女星,近年在内地接拍诸多红色题材影视剧。昨天接受本报专访时,她说这次首执导筒圆了多年的愿望,因为早年在美国学的是导演专业。彭丹坦言自己有着主旋律情结,“主旋律不代表不好看,我把它当成艺术片来拍”。
◎转型路
港片女星北上有主旋律情结
彭丹最早被观众熟悉,是凭借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猛龙过港》《街头赌圣》《97家有喜事》等香港影视剧。在很多人的印象里,她是一个有着傲人身材的商业片女星。
回顾在香港打拼的经历,彭丹说初进演艺圈时走得非常顺。1992年到1994年,彭丹在美国参加选美比赛,先后当选华裔小姐冠军、中国小姐冠军和世界亚裔小姐冠军。1995年,美国《花花公子》杂志邀请她拍裸照,酬劳是25万美金,彭丹拒绝了。消息传出,在华人演艺界引发广泛关注。随后,她被黄百鸣[微博]赏识,应邀到香港拍摄《狼吻夜惊魂》,从此踏足香港娱乐圈。
1999年,彭丹到内地发展。先是凭《开着火车上北京》打响名堂,之后拍了一连串的内地连续剧,此后演艺重心都在内地市场。
放弃在香港的发展转战内地,面临的是新的环境,“在香港时片约很多,最多的一年接了14部戏。有不少朋友劝我好好考虑,不过我不希望只是在香港拍商业片,想尝试更多的题材和类型。《开着火车上北京》让我找到了新的激情。我一直很想出演红色题材影视剧,回到内地后拍了不少,我想自己是有主旋律情结吧。我的爷爷是老红军,家庭的影响也是一个因素。”
◎初体验
《南泥湾》圆梦当成艺术片拍
彭丹参演了诸多主旋律作品,比如《浴血坚持》《铁道游击队》。她有一个心愿,期待有朝一日执掌导筒。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我15岁去美国留学,在茱莉亚艺术学校读的是影视导演专业。”彭丹说,作为一个学院派,她希望发挥专业之长,执导一部自己的作品,“在美国学习时,很多留学生选择留在国外。我的想法是,回国后学以致用地拍摄自己喜欢的题材。”
《南泥湾》让彭丹圆了导演梦。谈到拍这部片子的源起,她说五六年前参演《张思德》,在延安遇到一位三五九旅的老兵,“他当年是排长,给我讲了南泥湾的故事,他的亲身经历。我特别感动,决定要拍这个题材。之后的两年,我先后四次去延安,采访当地的百姓收集素材,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三五九旅的老兵,听他们的故事。”
彭丹说,很多年轻一代的导演喜欢都市时尚题材、爱情题材,她这个70后女导演要走自己的路,拍出自己的风格。拍摄《南泥湾》这样的厚重题材,彭丹做了很多功课,“我看了很多片子,国内外的都有。国外不乏主旋律影片,比如《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空军一号》,呈现的是美国精神,你能说不是主旋律吗?主旋律不代表不好看。电影说到底就是讲故事,导演的责任是把这个故事讲好了,表现手法很重要,要让观众接受”。
她说,这次把《南泥湾》当成艺术片来拍,从影片的故事、结构到现实感的叙事方式,从原生态画面到精挑细选的配乐,这部片子将是一部另类的主旋律。
◎创作经
拍摄过程艰苦曾滑下山坡
作为向十八大献礼的影片,《南泥湾》讲述了八路军三五九旅在艰苦环境下创造生命奇迹的故事。彭丹在片中饰演哑女苗子,作为文化教员来到南泥湾,和战士们一同劳作、一同奋斗,经历了生死考验。
影片的拍摄非常艰苦。陕北的早春异常寒冷,剧组每天步行4小时才能到达景地,拍摄时更是遇到重重困难。
“拍摄非常艰苦,但是我们的团队很团结。150人的剧组里只有我一个女人,不仅要演戏还要做很多导演的工作。他们非常体谅我。”彭丹说,作为导演,她与团队沟通的方式很直接,直话直说,不满意就重来,每一个细节严格把关。她对所有演员,包括自己这个女一号,都是毫不心软。有一场戏,苗子(????运送谷子的时候被日本兵盯上了,紧追不舍,她赶紧找个山洞藏起来。这场戏拍了很多条,直到她体力不支滑下山坡。
影片杀青时,回想起一路拍摄的艰辛,感受这一刻的喜悦,彭丹泪流满面。她说,这部片子凝聚了所有剧组人员太多的心血,最近还将应邀参加中美电影节,这是对影片的肯定,也是对主旋律题材的肯定。
对于这部导演处女作,她不愿给自己打分,期待能够得到观众的认可。谈到票房,彭丹坦言不会刻意迎合市场,苗子与连长老周的感情,是生产、斗争之外的另一条主线,这段战地浪漫曲并不是为了单纯加进爱情元素,吸引年轻观众,“影片讲的是艰苦奋斗精神、奉献精神。这部片子呈现了三个层次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自我的关系,我想要表达的是人性。”
◎做慈善
赠与本身就是快乐
经过多年的打拼,彭丹的演艺之路越来越开阔,她还在北京成立了自己的影视制作公司。一路走来,彭丹得到很多演艺界前辈的帮助,她之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记住所有帮助过你的人,忘记所有你帮助过的人。”
事业成功的同时,彭丹积极投身公益。1996年至今,她资助四川省金堂县阳光小学的14名贫困失学儿童,帮助他们完成从小学到大学的求学之路;先后两次向四川省康骨医院捐赠,并成立了“彭丹爱心基金会”,帮助众多股骨头坏死的病人摆脱痛苦;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工程慷慨解囊,帮助西北地区的贫困家庭,还曾担任多个公益活动的形象大使。
彭丹说,做慈善本身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从来没有期待得到任何回报,包括见诸媒体。“有一次捐款,我拿了50万的现金过去,没有通知媒体,现场没有记者。有朋友说我怎么这么傻,错过了很好的宣传机会。但是我不这么看,捐款是我心甘情愿地想帮助别人。”她说,少年时代赴美求学,只在开学典礼和毕业的时候见到资助人。他们跟我们这些接受资助的学生并没有太多接触,也没有大肆宣传,非常低调,“这件事对我很有触动,我想,赠与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做慈善需要持续地付出,而不是博取一时风光”。
“丹哥”直性子
近几天,彭丹正忙于《南泥湾》后期制作,在海淀的一家录音棚做混录。前晚,她一直忙到凌晨1点多,在工作间隙接受了采访。其间,工作人员不时询问她修改后的效果是否满意。彭丹一再要求修改,曲子换了好几个,一遍遍重来。虽然被“折腾”得够呛,但他们并没有怨言,“导演很和气,好沟通,做片子非常认真”。
在工作伙伴的印象里,彭丹是个不摆架子的导演,有自己的坚持,也听得进别人的意见,沟通起来很愉快。“我是个大大咧咧的人,性子直,有点男孩子的性格。”彭丹说,因为直爽,她在朋友圈里有个外号叫“丹哥”。当天采访中,彭丹也是有话直说,对一些明星做慈善博宣传的做法很是鄙夷,毫不讳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