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黎明/文
陆川[微博]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导演。一般人会注意培养观众,用擅长的类型和题材制造品牌效应。但陆川出道以来创作的四部影片,让人捉摸不透他的路数。于是,他成为有争议的导演,喜欢这部陆川作品的,未必追捧另一部,即便你是他的粉丝,也无法预测他的下一部作品是否吻合你的口味。
这在我看来,恰恰是一个电影导演的可贵之处。他不满足于现状和成功,勇于开拓新疆界。如果他不停地拍摄类似《可可西里》的故事,估计早已“誉满天下”了。当然,你完全可以不喜欢他,因为再包容的心态也未必能跟上“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从影策略。
欣赏《王的盛宴》不仅需要放弃对陆川前三部作品的观感,更需要重新审视对这段历史的文艺解读。这是一段入戏频繁的历史,几乎每个戏曲种类都有大量剧目,再加上电影电视剧,已经镌刻进公众意识里,成为某种共识。此时,一个电影人想要回归原始史实,会遭遇某种公愤。
影片焦点不在鸿门宴,而在于刘邦。片中的刘邦,是一个莎士比亚笔下李尔王式的悲剧角色,他能战胜项羽,但无法战胜内心的恶魔。这个刘邦,是我们在戏曲中见不到的,但在现实中不乏他的身影,因为他符合心理真实,是否符合历史真实应该由史学家来评判。
影片上半部会让一些人不安,但到了下半部,几乎进入了一种全新的境界。在这里,绝对权力带来的病态行为,早已超出了争权夺利、迫害忠良的范畴。正因为刘邦的戏做足了,这个艺术形象的借鉴价值便不由自主渗透出来。我们看刘邦,不再是简单地评判一个君主,而是审视人性的共通之处。掌权后的刘邦所营造的氛围,也具有君主体制特有的惊悚与恐怖。这大概是冲着帅哥搞基或激烈动作去的观众所无法体验的。
想来,陆川是不幸的。他生活在一个消解取乐的年代,偏偏他要去做以史为鉴的事儿,而且把历史做得比戏说更沉重,结果显得很不合时宜。但谁又敢说自己不会一头撞进那样的黑暗?到了那种环境,恐怕这样的影片想看都看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