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语惊四座:我的电影没赔过(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11日13:36 每日新报
新报北京专电 日前,我国著名导演冯小刚带着他的新作《一声叹息》来到北京电影学院,与北影师生进行了电影方面的交流。这次交流活动由北京电影学院副院长张会军主持,他抓住尖锐问题,频频向冯小刚发难,勾得性情刚直的冯小刚连出惊人之语。
我的电影从没赔过
交流研讨会分两部分,首先是看片会,会上放映了冯小刚的《一声叹息》,之后是交流研讨会。在研讨会前,冯小刚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就近期有关他的几个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记者:冯导,近期有报道说《一声叹息》赔了,请问赔钱的原因是什么?
冯小刚:谁说赔了?现在还不能这么说。首先,《一声叹息》的公映期还没有结束,而且,目前全国的票房收入是1700万元,中影公司作为该片的发行单位,只能从其中得到三成的收入,也就是约560多万元,全国需求的拷贝有200多份,每份拷贝能卖几千元,算起来也有几十万的收入,而《一声叹息》的总投入是600万元。何况,目前我们正在和华纳兄弟进行洽谈,他们要买断这部电影的海外版权,拟定价位是30万美金。如果顺利成交的话,这部影片起码能赚200多万(人民币)。从全国的票房看,同期上映的片子中,《一声叹息》处第二位,而第一位是《生死抉择》。其实在中国作电影确实很难,某海外公司对中国的消费群体做过一个比较权威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虽然中国有十多亿人口,但真正具有消费能力的只有4000万人,也就是说,全国也就有4000万人能舍得自己掏钱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样看来,1700万元的票房不算低。我可以负责任地说,到现在为止,我所拍的电影当中,还没有一个赔的,而且,投资者都得到了较好的回报。《一声叹息》的票房的确比我们估计的要少很多,但这都是盗版给闹的。
盗版让我损失1000万元
记者:按您的估计,盗版者从您口袋里偷走了多少钱?
冯小刚:光《一声叹息》这一部片子,盗版就至少让我损失了1000多万元!
记者:您下一部片子《大腕的葬礼》要请马龙-白兰度出演的事已经走空,请问片中的“大腕”这一角色有没有新的人选?
冯小刚:这个不好说,我现在正考虑着呢,还没定下来。
记者:在您拍的电影中,基本上都是葛优、徐帆、刘蓓等几个固定的演员,好像形成了一个“冯氏家族”的电影创作圈子,您是否考虑过在您的电影里换一批新面孔?
冯小刚:换不换人由片子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我比较喜欢用“熟人”,因为大家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合作起来比较顺畅。但我也不是一成不变,比如傅彪不就是从《没完没了》里火起来的吗?另外,我可以透露给你,我们《一声叹息》的主创人员这次合作得非常好,尤其是国立,我们很可能要马上再合作一部新片子。
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后,冯小刚在与北京电影学院师生的交流中更是语惊四座。
想让我放弃观众,没门!
当有学生问到他拍片的档期一般有多长时,冯小刚回答:《一声叹息》用了43天(场内顿时一片惊叹之声)。拍的时间长,并不意味着就是好片子。《一声叹息》在我拍的片子中算是耗时最长的一部,拍《不见不散》的时候,我们打算拍50天,可到了美国以后,才用了25天,镜头就全拍完了,其余25天就全剩下玩了。
有同学问:“您是一位看重市场的导演,假如有人给你足够的资金,不必考虑回报,你会不会去拍一部纯艺术片?”
冯小刚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不考虑回报就是不考虑观众,拍部没人看的电影,我不干!电影就是为观众服务的,想让我放弃观众,没门!我虽然看重市场,但并不是不讲艺术。真正的电影就是介于艺术与观众之间,以艺术的形式服务于观众。艺术价值体现的标准就是市场,市场好就说明喜欢你作品的人多。
在回答其电影受欢迎的秘诀时,冯小刚自揭家底说:“我的电影受观众欢迎的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白,我最喜欢在电影中使用语言来取悦观众。我也看过一些剧本,十多分钟过后,还没一句台词呢,真受不了!我写不出那样的电影,我善于在电影中使用语言。当然,偏重语言的电影不利于获奖,尤其是国际大奖,老外听不懂啊!当然,我也没惦着拿什么国际大奖,我拍电影是给观众看的,两者很矛盾,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我永远选择观众!”
关于王朔我不谈
在整场交流会上,冯小刚始终是有问必答,妙语连珠,但只有一个问题,他果断地拒绝了。有人问:“冯导,您的很多电影都是根据王朔小说改编的,请您谈谈王朔其人?”冯小刚斩钉截铁地回答:“关于王朔我不谈。”看来冯小刚这句话的背后定有神秘的故事,没准哪天大家就会在银幕或书报上看到冯小刚的《我看王朔》。(新报记者马健龙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