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5元票”震撼京城 业内人称垄断造成票价高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1月15日15:50 华商报
“5元电影”即将走进中央电视台的《实话实说》,在记者的调查中,北京的电影观众已经开始对成都的降价行动实话实说了。无论是观众还是业内经营者都对降价说OK。但是,经营者在对降价表示肯定的同时,也有他们自己的顾虑,他们担心什么呢?
北京电影市场的情形如何呢?30元左右的票价是高是低呢?能不能也效仿四川人的做法降一降呢?
记者带着这一系列问题,对业内外人士进行了采访。即便是没有确切答案的答案,想必也会给电影放映决策者以启迪,并使电影观众也多了解些信息。
最先接受记者采访的,是北京地质礼堂的副总经理陈淑萍女士。她首先肯定了成都的做法,“该降。”随后又说,“但不可能像成都那样降法。也不能笼统地谈降,这里面问题很复杂,我一时半会儿说不清楚。”陈女士深有感触地说:“我们最近放了些中外经典老片子。开始是15元一张票,没什么人看。没办法,只好改用80元看18场电影的优惠招揽顾客,结果上座率提高了,居然有个单位一下就订了100张票,说是给老职工看。几年前,我们也尝试过降价,虽然只降了5毛钱,却惹来许多麻烦,其他影院不满,上级领导调节,结果还是价归原位。现在,电影已经成了“贵族消费”、“白领特权”,已经不再是什么大众娱乐了。你想想,三四十元的票价,要是一家三口看片,就得百十元,一般两口带个孩子一两千元收入的家庭哪里支付得
起。而美国的票价是七八美元,对于一般月收入七八千或万余元的普通家庭来说,算不了什么,难怪他们经常在周末光顾影院。但从另一方面讲,既然能多赚钱,作为企业家为什么非要少赚呢。即便是三四十元的价码,有的影院也经营得不错。必须承认,观众的消费能力是多层次的,有的人会觉得用5元钱请朋友看电影太没面子,他情愿掏30元。”
谈起票价,自来水公司一位姓刘的观众,显然心绪不平:“咱们这里不用降到5元,哪怕8元也成啊。一次春节,我带着喜欢刘德华、任贤齐的女儿去看香港片,一看票价,18元一张,两人就是36元,我正犹豫,听到一位老奶奶对小孙子说:‘36元够买4斤(8元一斤)糖炒栗子了,不看不看!’我的女儿也懂事地说:‘不看了,爸爸,我们去玩电动车’。我记得小时候看电影,一毛五一张票。你们真应该为老百姓多呼吁呼吁降票价。”
大学生们是怎么看待票价的呢?北京工商大学名叫韩蓄的学生说:“票价是太高了,我的同学们也这么说。我觉得降到5元最合适,10元也可以。影院不降价也成,就让影院空着。现在学生们一个月也看不了一两场电影,都买碟。碟比电影院放映的电影来得快,也便宜,还可以学外语。”
甚至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人士也觉得票价高。在某公司供事的董晓洁女士说:“有的大片五六十元一张票。两个人再加上打车和饭钱,也不是小数目。我觉得15到20元比较合适。再说,我们的影院硬件设备蛮好,但周围环境太差,有嗑瓜子的,有聊天的,看电影的雅兴顿减,这就更觉得票贵了,还不如自己买碟看呢。电影票比碟贵一倍或两倍比较合适,贵上四五倍,人们就不愿看电影了,情愿买碟。”
惟一有权进行进口大片贸易活动、并从中获利的中国电影公司的有关负责人对记者说:“票价这个问题我不好说什么,你还是问问别人吧。”记者一连拨了好几个电话给不同的人,都得不到任何回答。但记者还是从一些业内人士那里了解到一些有价值的信息。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说:“成都降票价,绝非偶然,那是改革与引入竞争机制的结果。过去,那里的电影市场也存在独家垄断的问题,但后来峨嵋院线与西南影业公司两家展开合理竞争,先是改造影院设施,后是比服务,现在又在票价上比高低,经营效果不错,观众也从中受益。不仅是成都,重庆和武汉等地的影院现代化,主要体现在影院多厅甚至是大影城大规模经营的方式上,并且也有竞争的态势。而大连好几年前就在票价问题上先行一步,一般影院的票价都是10元。其中,进步影院一家连续几年年票房收入超过一千万元。一些国产低成本影片的票价,只有五六元,因此观众踊跃。大连只有170万人口,而北京有1300万人口,但北京票房年收入过千万元的仅有两三家。”以上情况,对我们北京放映人该有启迪。(彭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