津城观众:大片固然好 口袋羞涩看不了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19日13:46 每日新报
今年11月3日,成都十余家电影院将电影票价下调为5元;11月16日,郑州几家影院挂出了“两元看进口片”的招牌;随后哈尔滨、辽宁等地的电影票价也有了大幅度降低……在这场风波持续了近一个月后,12月9日,中国电影制片人协会、中国电影导演协会、中国城市影院发展协会在成都就“5元票价”召开了特别理事联席会,并发表“成都宣言”,此举无疑是在“电影票价何处去”的焦点上再添了一把火。
日前,本报记者就“电影票卖多少钱一张,您才会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这个问题,进行了随机采访。在调查了解中,记者意外地发现:降低票价这一招并非繁荣电影市场、让观众回归影院的灵丹妙药。电影的消费人群是基本固定的,电影票价的涨降虽与这些人有关,但也只关系到看电影的支出在日常生活开支中所占的比重,想看的还是要看,不想看的还是不看,这就如同一个从不看足球赛的人,你送他票,他也不去,因为他“不好这一口儿”!
电影是商品,有自身的价值规律,除去片租,还有水电、场租、人员劳务和机器磨损等方面的因素。中国电影的振兴绝不是依靠电影票价的起落这个简单的改变来实现的。其实,上帝———也就是观众的声音里绝不乏真知灼见:
魏杰(47岁,国家公务员):电影票降价了,我也许会比过去看电影的次数稍多一些,但不好的片子多便宜我也不看。至于多少钱的票价合适,我觉得物有所值就行,比如像《泰坦尼克号》、《真实的谎言》这种进口大片,15块钱可以接受;国产电影像《一声叹息》、《活着》、《霸王别姬》这类的,10块钱就算合理;一般的国产电影最多也就值5块钱。另外电影票卖多少钱,也得看是什么样的电影院,看电影本身是一种享受,要是只图便宜,在那种冬天冻死人、夏天热死人、常年弥散着厕所味儿的破影院里看电影,恐怕就失去了看电影的乐趣。
赵宇(34岁,演员):我认为电影与电视就是不一样,电影是“富人”看的,电视是“穷人”看的,任何东西都应该提供给需要它的人,也就是要定好位。在家里看盗版碟跟在电影院看电影能一样吗?这就如同一个土裁缝,他以为只要是“翻领再加两颗扣”,那就算西装,他自己也能做。你说他眼里的和做出的“西装”,会是个什么样子呢?!精致的东西就应该卖得贵。每年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每次都是这些人,都是这些曲子,但人家很自信,也不会改变票价。至于电影票到底该卖多少钱?如果是我想看的片子,不管多少钱我都会去,比如冯小刚的《一声叹息》,我知道这是一部给中年男人看的电影。
刘树良(50岁工人):若干年前,大光明、音乐厅放映的电影我几乎每月都去看,那时的电影票卖3毛5,立体声的6毛钱,涨到10块钱以后我就不看了。我认为电影票价5块钱以下正适合,大片固然好,但口袋羞涩看不了。现在家家都有电视,花8块钱买一张盗版盘,一家子都可以看,还可以留下来反复欣赏,而一家人去看电影的钱,省下来足能吃顿好饭!
仁玉玲(45岁会计):电影票价5块钱就可以,但现在即使5块钱一张我也不一定买,一是浪费钱,二是没时间,三也没兴致。要是特别想看的电影,多少钱都无所谓,但现在电视这么方便,我有时就不愿意动了,宁愿在家看电视。看电视所感受不到的只是电影院的环境和氛围。我在杂志上看到:国外的影院环境和服务都有很高的标准,可以在影院里看书、吃东西,从事各种休闲活动;还有的用一部大机器同时在几个影厅放一部片子,每个影厅的放映时间隔几分钟,你错过了也能再补上。而我们现在的影院还坚守过去的老套子———就是大众化、一般化,那你用什么东西吸引我呢,电影市场确实需要研究。
调查采访中,记者也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电影票降价”直接影响到的人群是那些20岁左右的年轻人,包括大学生及刚刚参加工作的中专技校学生。与成年人不同的是,他们在经济上处于半独立状态,自己虽多少能挣些钱,但依然在消费时捉襟见肘,对他们来说,电影票价5块钱和10块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省下的那5块钱能在食堂吃顿好饭。他们喜欢看电影,他们有时间,喜欢三五成群地到电影院自娱消遣(因为成年人如果想聚会,可以将朋友请到自己家里,而学生们的家毕竟还是父母的家,各方面的不便,使他们更愿意到电影院这样的场所聚集)。喜欢光顾电影院的还有那些恋爱中的男女,电影院在很大意义上如同“约会场合”,看电影只是一种形式和由头,而对于这部分“非常男女”来说,电影票价的涨落是无关紧要的。新报记者方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