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票降价了 北京影市依然静悄悄
http://ent.sina.com.cn 2000年12月19日17:41 北京晚报
昨天是北京电影票价降价的第一天。按照20%左右的比例规定,正在北京首轮影院上映、主打市场的美国进口大片《神秘拼图》纷纷打出25元的降价招牌(原价30元),但据记者观察,昨天留意到这一变化的观众屈指可数,为此走进影院的更是寥寥。降价并未引起市场波澜,北京的影市依旧静悄悄。
影院经理们也在静观市场的变化。但从昨天的上座率来看,处于东西黄金地段的首都、大华影院并未因票价的调整引起相对成上升比例的上座率,“北京的观众似乎对降价并不感兴趣。”面对冷静的市场,影院经理们发出这样的感叹。
但是,自从成都5元票价风波引起全国关注以来,作为全国之最的北京电影高票价在北京普通观众中的反响却最为强烈。那么,面对降价的市场北京观众的想法又是怎样的呢?“降价的幅度实在是太小了”、“30元与25元的差别刺激不了人的观影欲望”、“这样的降价比例其实没有实际意义”。也有观众说:“降不降价无所谓,关键看影片质量,一部劣质影片就是降至2元也没有看的意义。”
影院经理对这次降价大多持冷静甚至不赞成的态度。他们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现在的降价比例,30元的原价降至25元,一张票损失5元,如果按照原来每天1000多观众来计算,降价后至少要增加200多人才能与原来的收入持平。“但要增加200多观众谈何容易,现在的影院毕竟还担负着强大的放映成本。”首都影院的一位负责人说:“如果大幅度降价,一定会在短期内刺激观众走进影院,但就目前的体制而言,长久下去,距离影院最后的生存支撑也就时日不远了。”出于对影院整体生存的考虑,许多影院经理们对指责电影市场不好就一致怪罪票价高的说法颇有微辞。他们说问题的关键在于现行体制和影片质量,然后才是票价。
其实,电影行业在调整票价的探索中意见不一,甚至产生一些矛盾,是一种正常现象。但是最大限度地把观众请进电影院,是电影行业的共同追求。价格问题实际上是市场问题,市场有其自身的运作规律。无论是大幅度下调还是微小调整都要遵循市场调节的原则,才能经受住来自市场的考验。任何姿态性的调价在成熟的观众面前都不会有实际意义。今天,是北京市场的第一个星期二特惠日,最高15元的票价,不知能不能给市场带来一些反响。(本报记者陈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