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参加柏林电影节 电影《自行车》将遭封杀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07日10:10 每日新报
《自行车》不守“交通”规则 将重蹈“鬼子”覆辙
新报讯:2月4日,本报报道了北影厂导演王小帅新作《自行车》角逐柏林国际电影节内情“扑朔迷离”的消息。昨天,记者从电影局和北影厂获悉,《自行车》尚未通过审查,此次出国参赛属于严重违规,将面临严肃的处理,肯定会遭到与《鬼子来了》同样的命运。
据电影局的一位人士介绍:“《自行车》是内地与台湾合作拍摄的影片,按照合作双方协议书规定,影片如送国际电影节参赛必须征求内地合作方的同意,必须经国家电影局审查通过。该片虽然已经报审了,但送来的电影录像带效果很差,同时相关材料也没有送齐。该片出国参赛严重违反了国家电影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并且也违反了电影审查规定,对国家的电影对外交流是一种干扰,破坏了电影的正常生产秩序。我们已通知有关制作单位,该片主创人员不能参加柏林电影节,否则后果自负,对这件事我们肯定会进行处理。”针对国内媒体对该片的炒作,这位人士说:“如果看过影片就会觉得这部作品没有什么实际意义,表现的就是年轻人对现实的看法和生活经历,基调是灰色的,立意上也有问题。”
《自行车》出品单位是北影厂,北影厂的一位负责创作生产的人士也表示,该片在电影局审查尚未通过的情况下出国参赛,属于严重违规,而且灰暗的题材需要进行修改。“由于这是一部合拍片,所以我们允许影片在国外洗印,拷贝可能是直接从国外送到柏林电影节的。”
去年,《鬼子来了》由于私自参赛至今未能上映,而新世纪首部角逐国际大奖的《自行车》又重蹈其覆辙,不知我们的某些电影人是得奖心切,还是法制意识淡薄?但无论如何再也不能“违规操作”了,否则蒙受损失的只能是中国电影。
附:近年“违规参赛”的中国影片
1、《鬼子来了》(2000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影片以独特的视角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凶残本性,圈内口碑不错,但因私自参赛,迄今不能公映。
2、《苏州河》(2000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日本银座影展大奖。影片以王家卫的电影风格叙述了一个爱情悲剧故事,表现对爱的执著和爱之意义的探讨,目前不能公映。
3、《过年回家》(1999年)
获1999年第56届意大利威尼斯电影节最佳导演奖。这是一个关于宽容和爱的故事,主人公过年回家,倾诉了17年的难言人生。后来,影片虽然公映,但导演张元受到处罚。
5、《活着》(1994年)
获戛纳国际电影节评委会奖和男演员奖。根据余华小说改编,表现人在极端艰难的生存环境下可悲的顽强和坚韧,迄今不能公映。
4、《东宫、西宫》(1996年)
获阿根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编剧、摄影大奖。根据王小波的小说改编,讲述一对同性恋者复杂的心路历程,迄今未被准许上映。
6、《蓝风筝》(1993年)
获日本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以悲哀、灰暗的基调讲述几十年的故土旧事,透视埋在历史灰烬下的人的命运,审查未通过即参赛,导致中国电影代表团退出东京电影节。该片迄今不能获准上映。
7、《北京杂种》(1993年)
获荷兰鹿特丹国际电影节最有希望导演奖。崔健参与制作的反映摇滚人生活的影片,全片充满了颓废、消极的情绪,迄今不能公映。(记者 石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