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飞:德国电影和我们同病相怜
http://ent.sina.com.cn 2001年02月06日17:49 羊城晚报
第51届柏林电影节明天揭幕。前天,著名导演谢飞作为唯一的华人评委起程前往德国,登机前夕,他接受了记者独家访问。
对于柏林电影节,中国普通观众印象最深的可能是1988年张艺谋《红高粱》拿的金熊奖了,正是这部戏和这个奖确立了张艺谋的“江湖地位”。但实际上谢飞也是柏林常客,第40届(1990年)他的《本命年》获银熊奖,1993年又凭《香魂女》拿下“金熊”。不过,当评委却是第一次。
对此,谢导很直爽地表态:“我感到很荣幸,这是对我工作成绩的一种肯定。前几年他们找了我好多次,但每次都因为一些事情给耽搁了,没有去成,今年终于有机会了。柏林电影节一直很看好中国电影,给拿了不少奖,张艺谋、张曼玉、巩俐也都做过它的评委”。
记者指出,德国电影的现状也不妙,他们的电影院饭碗也基本上是靠美国进口大片维持,德国“国产片”产量很低,在很多地方“国产片”票房收入不到20%,从这一点讲会不会减弱柏林电影节的影响力,使它有朝一日也变成开罗电影节一样的“亚非拉水平”呢?
“我觉得不会”,谢飞很肯定地反驳道,“德国本土电影确实已经败下阵来了,整个欧洲都是如此,好莱坞的商业模式占领了全世界大部分地方的电影院。从某些方面来讲,我们与德国电影有同病相怜的感觉。但是艺术电影的生命力是很顽强的,德国还是有不少优秀的导演和优秀作品的。而且电影节是一个竞赛和交流的方式,与拍电影不是一回事,柏林电影节依然是国际最重要的电影节之一。”“你能预测一下今年最有可能突围而出的电影是哪几部吗?”记者单刀直入抛出了主题。“不行,我还没看过这些电影,所以没办法预测。”谢导干脆地回避了这个比较敏感的话题。他说“今年有24部电影参赛,70多部电影应邀做观摩展演,其中大部分我都还没有看过,要到柏林之后的十天时间里看完。现在就预测谁得奖不是瞎说嘛。”他还透露,他的《益西卓玛》也将参加观摩放映。
前段时间有媒体称谢飞放话“改革不成功就不拍电影了”,对此谢飞不置可否,但他明确表示:“近一段时间没有戏拍,教书呗。还有就是争取让《益西卓玛》早点公映,前些天还带着片子到美国、韩国等地的一些电影节走了一圈,已经有国外发行商表示有兴趣,国外的发行应该是没问题的。”
链接柏林
今年的柏林电影节评审团共有九名评委,评审团主席是美国著名制片人威廉.麦肯尼克,其余评委除了中国导演谢飞外,还包括德国导演费斯阿金、英国女星杰奎琳.贝茜、法国女星多明妮克.白朗等。
明天的揭幕电影是德国战争片《兵临城下》。这是一部以德国资金为主的跨国制作,由法国导演尚贾克.阿诺执导,讲述1942年在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中,一名苏联士兵与一名德国狙击手对峙的故事。
柏林电影节主席德哈登表示,选择《兵临城下》当作开幕片有多层意义:这部影片提醒了大家战争的可怖;而且该片使用德国工作人员与场景,拍出惊人的大场面与细致的细节,证明了德国与欧洲也有能力拍摄这样的大制作,不只美国人才能做得到。
参加本届柏林电影节的华语片包括有中国内地严浩的《女人亭》和张艺谋的《幸福时光》、王小帅的《十七岁的单车》,香港杜国威的《地久天长》、台湾张华坤的《运转手之恋》和林正盛的《爱你爱我》等。(本报记者 阙道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