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紫日》剧照
去年夏日的一天,众家媒体记者被冯小宁邀去怀来县,现场观看他为新片《紫日》拍摄的一场重头戏——坦克大战。当日阳光酷烈,暑气蒸腾的草坝上,10辆二战时的苏联“T-34型”坦克,似脱水的蜗牛,趴在地上候命,专等冯导令下,就催动生锈的脏腑开动起来,以一当百,造出成百上千辆坦克开火挺进的效果。那一幕,表现的是当年苏联红军对日本关东军最后一役的坦克战场面。当时在拍摄现场的记者对这样的“大场面”颇不以为然:任你影片后期做什么样的特效处理,10辆坦克能成什么气候?加之影片开机那天,冯小宁将自己塞进麻袋客串“日本侵略者将中国百姓装入麻袋活活烧死”一场戏,当时演得很认真辛苦,却给观摩记者留下“作秀”的印象。
转眼今年暮春,记者先于《紫日》“五一”节前后上映的档期,一睹了该片。出于看现场拍摄留下的对“坦克大战”和“火烧百姓”两场戏的成见,看片时的心理就不免有些“阴暗”,以挑刺的眼光坐在银幕前。然而,看完了101分钟的片长,记住的却是影片中的美好,其中的“刺”倒只是瑕疵小事了。基于这样的“心路历程”,对于冯小宁的采访,自然由这两场戏的想法谈起。对于钻进麻袋亲身演绎日本关东军残酷烧杀中国百姓一场戏,冯小宁说:“当时包括主演富大龙在内的剧组成员,都要去做那个在麻袋中被浇上汽油烧个死去活来的特技演员。大家都抢着拍这个根本露不了脸的危险镜头为的是什么?这一镜头出自《东史郎日记》中的真实记录,但令人激愤的是日本右翼以‘麻袋太小无法塞进一个人’为由称此记录不真实。于是我们按照‘日记’中的尺寸定做麻袋,自己演了一回以兹为证。”影片中这一情节的震撼力,让人为当日看冯小宁钻麻袋时,舍本逐末的“作秀”评价生出惭愧之情。
《紫日》中“坦克大战”的特效处理比亲见拍摄时的预期好得多,但“空战”一场戏的特效依然欠缺说服力。于是,“在资金等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为什么坚持追求大场面”这一从《红河谷》到《黄河绝恋》至今就没停歇过的问题又被问出。对此,冯小宁回答:“对于特技方面存在的不足,大家可以尽情批评。战争片需要一定的场面表现,用高科技制作肯定效果不俗,但成本实在太高。我在影片中不断尝试、实践特效,是想把传统特技做到一个最高水平。”不论褒贬如何,执著此举的冯小宁已被电影业内人士称为“中国惟一一位能用低成本拍出恢弘大片的导演”。
冯小宁恢弘气势的作品都是战争题材的影片。对于这另一个“坚持”,冯导回答:“如果大家都拍战争片了,我决不起哄。战争片成本高,拍摄难度大,而都市题材的影片拍摄、构思都讨巧,大家都去讨巧了,战争题材的影片就荒芜了。我希望自己一直奔难题而去,并一次次做好,这也是我必须坚守的艺术表现力。”当问题谈到《紫日》以外的影片时,冯导将他对美国大片的态度传递给我们:“没有必要仰视它,也不要去俯视,艺术本来就是平等的,平视就行了。美国的花是香的,美国的屁照样臭。”(晨报记者 杨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