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青年周末:小厅放映 北京电影的新版图(组图)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1月02日12:01 青年周末
青年周末:小厅放映北京电影的新版图(组图)

冷毅——盒子咖啡馆“掌门人”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青年周末:小厅放映北京电影的新版图(组图)
放映前半小时,老刘照例检查放映机

青年周末:小厅放映北京电影的新版图(组图)
老外每周的电影Party

青年周末:小厅放映北京电影的新版图(组图)
曾鑫和她有趣的老公

  小厅放映是什么

  有人叫它“独立放映”、“体制外的电影小厅”;有人说,就是不在电影院演,只有一小撮人乐意捧场的文艺片、纪录片;还有人说,经常是特便宜,甚至不要钱就能看的,但是能不能听明白,看不看得下去,就不一定了……

  小厅电影在哪放

  

图书馆、酒吧、使馆内,或画廊堆儿里的某个空屋子……

  从三月份至今,我们走访了20余家这样的小厅。它们很低调,极少在媒体上露面,但是它们有各自的故事,各自的活法,各自的粉丝。它们的存在,本身已经成为了北京这个文化中心的一个注脚。

  “北京人的胸怀成就电影小众文化”

  苏丝黄

  作家,长期关注各类文化现象,自2003年起先后在《经济观察报》、《ET卫视周刊》和《上海壹周》上开设专栏,跟许知远(blog)创办了北京最负盛名的文化沙龙“单向街“书店

  ◎近些年来,北京出现了很多“小厅电影院”,您去过吗?

  当然,十年前我跟着朋友在三里屯的一个酒吧看过,当时的北京文化资源还没这么丰富,我们常在酒吧看一些艺术电影,比如《苦月亮》就是在那里看的。

  虽然当时的放映效果不好,用的电视,模模糊糊的,但是感觉很自由,有一种不合规矩的自由感。我想这就是小厅区别于影院的魅力所在。

  ◎北京已经有80多家正规影院了,这些藏在边边角角的小厅电影院,对我们有什么意义?

  意义非常之大。

  我走访过很多国家,在美国、德国的城市里有很多小院线,也就是我们现在的小厅影院。它们根本不赚钱,完全是靠各类公益资金维持,放实验性电影、纪录片和老电影。有的时候,一个影院就一个人在负责,非常小。我曾经去过的最小的一个小院线在德国汉堡,才200个座位。

  相比北京,这样的小厅影院在这些发达城市非常多,城市在为公众提供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

  ◎我的理解是:让每个人多点对电影的选择?

  是的。小厅多了,我们的选择就多了。这是一个多元化的文化氛围,重要的不是影院大小,最重要的是放什么。

  成天放《无极》(blog)《丛林大反攻》,全民集体陷入幼稚化。小厅播放的各类电影是给全民一个对文化选择的权利,通过这些电影,我们学会丰富自己、思考生活,而不是陷入主流的媚俗声音中,没有自己的判断。

  我一直认为,一切文化资源都是重要的,我们应该尽可能地去吸收一些不同的东西,这对人的发展非常重要。

  ◎这些小厅里常常放映一些我们平时根本看不到的纪录片?

  这是我看到的很欣喜的变化。原来的小厅喜欢放一些欧美盗版DVD,现在更多地去播放中国本土的纪录片和独立制作的影片。

  小厅给了很多纪录片导演唯一向公众展示的机会。他们没有钱,无法批量复制拷贝,更不用提销售,所以小厅给了他们一个机会,让我们看到本土的艺术力量在长大。

  而且这也鼓励越来越多的人用影像去传播生活,好的影像冲击力大,更容易被大众接受。

  ◎很多小厅经营不善倒闭了,那么小厅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或者说,它会不会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

  不会。这永远是小众群体。在国外看小厅电影的也不是大众。但是城市需要这样的小众,因为大众表达的方式太单调,我们总是不理解这个或者那个,就是因为忽略了中间的小众文化所提供不一样的文化。

  小众文化的发展是需要这样的小厅电影的,“电影小众”跟剧社小众、音乐小众一样,只有这些小众群体多样化了且彼此之间有交叉共融,城市文化才会更丰富,才会让我们更宽容地看待很多事物。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这样的小厅有20多家,相比其他城市应该算多的吗?

  北京人最大的特点是:觉得天下所有的事情都跟自己有关系,而且对那些非盈利性的事物,也就是纯文化的东西,存在天生的好奇和热情。所以这个城市非常多元化。

  我走过很多城市,上海人很实际,谈效益之外的事情他们不理解;广州则普遍存在“市民文化”。其实,任何城市都有这样的小厅,但是只有北京的“小厅群体”成规模化发展。

  这是北京城的一种气度,也是北京人的胸怀。

  小厅标本之盒子咖啡馆

  -主题: 独立制作电影+艺术电影+咖啡

  -存活年头: 6年

  -为什么在北京开:开在学院区,爱看电影的人多

  -为什么要一直办下去:为爱电影的普通人

  它为爱电影的人活着

  清华南门西王庄小区进去左转,隐藏着北京高校学院区最出名的电影咖啡馆:盒子咖啡馆。门脸很小,来往穿梭着很多独立制片人,电影学院的学生,爱好电影的人们。

  2000年,这里还是一个女艺术家的工作室。她的儿子因为喜欢喝咖啡看电影,就把空间改成了“以电影为主题”的咖啡馆。几个艺术家出资筹办,开始是在清华西门播放独立电影,小有名气,可一直半死不活。

  现在的老板是一个女人,说话温婉,叫“冷毅”。她是那几个艺术家的朋友。2005年辞掉工作,专门负责打理盒子。“十年前,我不敢想象自己会干这个。”冷毅腼腆地说,“那时,只知道‘电影’就是电影院播放的大片。”

  今天,坐在冷毅面前的是一个叫丛峰的导演,络腮胡子,看着年龄不大,像很多纪录片导演一样,放弃了工作投入拍摄纪录片的“洪流”。这个月丛峰刚在盒子放映了一个在甘肃拍的纪录片,来的观众很少,他有点失望,紧张地搓着手:“今天从通州赶来,就是想跟她(冷毅)聊聊马上要拍的纪录片。”冷毅不断地跟他讲着什么样的纪录片能获得受众的好评……从始至终,眼神温婉,像在鼓励一个受伤的孩子。

  现在,盒子咖啡馆成为了一些独立导演的试验田。电影学院的毕业生也跑来播放自己的毕业DV——毕竟咖啡馆氛围挣脱了电影院正襟危坐的束缚感。冷毅笑着说,“放映机是今年新换的,毕竟是电影咖啡馆,效果要好点。”

  同样是以“电影”为主题的咖啡馆,后海的22FILM咖啡馆倒闭了,望京的“猜火车”咖啡馆不知去向,唯独盒子坚守着。“我认为好的事情就必须要坚持。”

  2005年春节冷毅刚接手咖啡馆的时候,人很少,几乎维持不下去。一天下大雪,她很难过,站在门外对着上帝祈祷:“如果你觉得这个咖啡馆应该办下去,就让它好起来吧!” 冷毅是基督徒,她说:“‘盒子’是上帝给我的礼物。它慢慢在长大,在为更多爱看电影的人活着。”

  曾经在这里播放过毕业作品的贾樟柯出名后再也没有来过盒子了,但是他一定不会忘记这里温暖的灯光,闪烁着的投影仪和每周二、周四的免费电影时段,也许他和那些爱好电影的人一样,曾挤在小放映厅的过道上。

  临走时,我们知道冷毅是从四川来的, “如果在四川开这个咖啡馆会赚钱吗?”

  冷毅很重地摇摇头:“四川的咖啡馆不让打麻将和喝茶就赚不了钱。在盒子咖啡馆是不能打牌和大声喧哗的。”

  “也许在北京才会有这么多爱看电影的人!?”她像是反问,又像已经得到了答案。

  小厅标本之CHERRY LANE

  -主题:各国使馆提供的电影

  -存活年头:13年

  -为什么在北京开:

  使馆多,外文片子资源多

  -为什么要一直办下去:

  为外国人和中国人搭建一个平台

  私人影院,使馆大片轮着放

  30年前,老刘就有一个梦想:做一名电影放映员。如今42岁的老刘终于成为一家“外语电影院”的放映员。

  隐藏在凯宾斯基酒店背后的CHERRY LANE是一家私人开设的放映厅:定期把各大使馆的影片拿来放映。同时,因为拿的都是使馆的片子,所以这里的电影都是英文字幕。即使是中文电影也会翻译成英文字幕。很多人喜欢管这里叫“浓缩后的使馆电影院”,什么国家的片子都能在这里看到。如今,它存在京城13年了。

  老刘在这里当了3年放映员。周五和周六的八点是固定放映时段,老刘7点从团结湖的家里赶来,准备小吃,打扫放映厅,码放椅子——1095个日子从没“旷工”过。

  这是一个很简陋的播放场所,租的是某影楼的场地。晚上和周末才能放电影。偌大的一个放映厅就老刘和另外一个小姑娘照看。入冬了,小厅里很冷,老刘搓着手摆放投影机。“今天是法国纪录片展,法国大使馆组织的。”老刘说,“很多大使馆都喜欢来这里办活动,如果没大使馆活动,电影目录都是PARTRICK安排。”PARTRICK是CHERRY LANE的义工,加拿大人,没事爱扛着个机器四处拍摄。他负责翻译印制英文海报。这里还有另外一个负责人也是CHERRY LANE的老板:宗鑫。美国普樱音乐出版有限公司的CEO。

  1993年,公司当时的CEO迈克为了让在北京的外国人有一个周末活动的地方,开办了这个小厅。2000年他离开中国后,宗鑫接替了迈克的职位,也接手这家放映厅。“每次租电影,准备小吃,交房租水电又是一笔钱。平时的客人也就不到30个,一张门票50元,一直在亏啊。”老刘说。“我们就是希望大家周末有个地方去,作一些纯公益性的项目。”宗鑫说,“现在不是靠门票来维持,而是靠公司的资金。”

  “就算真停了,老外也不干啊!周末去哪儿啊!”老刘说。法国,德国,意大利,美国……10年积累的好口碑让很多大使馆都喜欢来这里举办各类观影活动:放映厅就像一个多国电影院。周末CHERRY LANE的门前基本都是老外,拖家带口,呱啦呱啦地互相寒暄着。 “他们在这里看使馆的电影,也要求看中国的纪录片。”每周都要接触各色外国人的老刘说,“法国人特爱迟到,德国人在放映要求上很死板,美国人最热闹,看什么都好奇,拉美人特讲卫生,还自己扫地呢……”

  今天晚上的放映,没有中国人,老刘的儿子是唯一的中国观众,被老刘生拉硬拽着看英文原版电影,跟老外练口语。“多好的环境啊,每周都有英文电影,那么多老外,干吗不利用啊。”老刘说,“我儿子胆小,说英语还没我强呢。”

  小厅标本之哈特艺术中心

  -主题:纪录片

  -存活年头:3年

  -为什么在北京开:

  北京导演多,爱看电影的人也多

  -为什么要一直办下去:

  纪录片导演对艺术的坚持给我勇气

  从“电影沙龙”到“国际选片场”

  ◎文并摄/本报记者 张卓

  “哈特艺术中心”是一个电影沙龙,开在798一个大楼二层,楼下是闹哄哄的“江湖”饭馆,隔壁是著名的时态空间,从窗户往下看,还能观赏到各类行色匆匆的所谓“艺术家”。可是这里却很安静,只听到主人曾鑫和她老公在轻轻地说话——她老公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夫妻两个本来在公司做设计,收入不菲。2003年的某天,伴随着她老公一句:“我要去画画。”这个家庭彻底逃离了过去的生活,男的画画,女的搞艺术电影。

  早在2003年的时候,哈特艺术中心就在三里屯南街出现,放映各类独立制作的电影。后来2004年三里屯南街拆了,曾鑫就把哈特艺术中心搬到798。

  在哈特艺术中心举行的第一个活动就是宁瀛的《十年回顾》。从联系导演,印制海报,曾鑫足足准备了小半年,其间还要忍受无数次宁瀛诸如“如果没有这个放映设备我就不办了。”的“威逼恐吓”。第一次活动,四部影片,从下午放到晚上,用曾鑫的话说:“那一天似乎在北京的老外都来了。”——哈特艺术中心的名声由此在喜欢电影的人群中打响。

  每个周末的晚上,这里放映电影——中国的纪录片曾鑫就配上英文字幕,外国的就加上中文。这里的观众还是外国人居多,其实还隐藏着很多“职业选片人”:“丹麦电影节”、“阿姆斯特丹电影节”、“哥本哈根”电影节上出现了中国影片就是他们的功劳。

  于是哈特艺术中心渐渐转变成为了“国际选片场”。每个纪录片导演递交的影片,曾鑫都会仔细地看一遍。她也会跟导演建议送到哪个电影节更合适。前不久参加釜山电影节的导演杨蕊就是被曾鑫推荐给一个常来这里的国际选片人,然后获得在韩国的展映权的。“但是这里仍旧是一个面向普通人的放映厅,周末就是播放给大家看的。可是3年了,外国观众逐渐多起来,中国观众却依旧稀稀拉拉。”曾鑫说:“我特失望。”

  “光靠每周末的电影门票,这里不盈利,平时我帮别人做翻译,做一些电影项目来维持收支。”为什么一直坚持要办下去的理由是“那些可爱的纪录片导演”。“我看到他们没钱了还在坚持,特别感动。必须维持这个放映平台,也是为中国的纪录片做点贡献。”

  这里也有很多让曾鑫开心的地方:来这里放过影片的《疯狂的石头》(blog)的导演宁浩成功了;外国人观看中国的纪录片从最初的猎奇到追求艺术本身了;自己开始尝试放一些外国的纪录片给中国的观众看,获得小范围的好评了……

  唯一没有变的是曾鑫本身:她还是会在每一次看施润玖的《镜大爷和他的老主顾》时哭得一塌糊涂,她还是充满了最初的理想:“欧洲有很多小的艺术电影放映厅,5年,10年,你怎么知道我不能坚持做北京的第一个艺术电影放映厅?”

  说这话时,她在一旁画画的丈夫忽然转过身,冲她笑了。

  小厅标本之中国电影资料馆

  -主题: 各国获奖的优秀电影

  -存活年头: 48年

  -为什么在北京开: 政府支持创办电影资料库

  -为什么要一直办下去: 让老百姓看更多的好影片

  当“电影仓库”的粉丝

  “喂……××导啊,我是……”旁边的一个男人不停地用手机联系业务,似乎中国第六代导演跟他都是哥们儿。

  左边电影学院的俩男生正在讨论晚上的电影,说着说着就改看刚刚经过的漂亮女孩。

  “都别说了,电影要开始了。”前排一个40岁左右的阿姨嚷嚷着,她很急躁,张着手臂,似乎要压倒一切“喧哗杂闹”。

  门口的管理人员小张关上门,影院的灯灭了。放映厅漆黑一片。

  每周四,18:30,中国电影资料馆连续两部电影准时开始了。

  不知不觉中周四新街口小西天的电影资料馆成为了一些北京人下班后急忙奔去的目的地。一年365天,50个周末,每周四放两部电影,一次25元钱,绝对不间断。《断臂山》、《蝴蝶》……那些在国际上获得“交口称赞”的艺术电影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在正规影院登陆,在这里可以看到;“吕克·贝松新电影首映,西班牙电影节”等极为小众的影片也可以在这里先睹为快。“实惠,便宜、能看到好片子”是大家选择到这里看电影的理由。所以即使是冬天下鹅毛大雪,这里也不缺观众,放映厅里1000个座位,平均有半数以上的固定观众。“有时候片子好,过道都是人。”负责放映工作的郑科长说,他在这里工作20年了,每周四都要来放映厅门口“接待老观众”。

  “师傅,我们两个人就一张票,成吗?”电影开始15分钟后,两个学生模样的孩子走过来怯生生地问。

  “进去吧。”老郑很爽快,“一看就是学生,爱看电影,就通融一下。”

  这个影院其实不盈利,完全是为大家服务的艺术放映厅。1958年成立,是中国最大最全的电影资料馆,通过购买或者互相交换其他国家的电影拷贝,如今已经存有影片3万部左右。

  “从第一部电影《定军山》奥斯卡历年获奖影片,你就查吧,基本全有。”老郑很自豪地说。每周三他都去位于百子湾的库存厂一趟,把周四要放的电影运到城里。“那个仓库门口站的是端着枪的武警,保存的全是珍贵的电影资料。”

  “既然中国电影资料馆在国家的支持下买了很多电影资料拷贝,为什么就不能拿出来给老百姓看?”老郑开始为观众算账:“一年50周×2部影片=100部影片,平均十块钱一部,不比买盗版碟实在?而且我们这里都是正规的拷贝,屏幕比华星的还要好。”

  这时候门口出来了几个和尚。老郑乐呵呵地说:“来这里的人特杂,什么会计、警察、和尚、老师……北京爱看电影的人真不少。还有那些大导演,连张艺谋都在这里观摩过电影!”

  第一部影片结束的时候,一个老观众出来了。老郑走过去问他意见。中国电影资料馆有名有姓办了会员卡的人有400个左右,老郑几乎都认识。“每年都要向这些爱好电影的人咨询意见。”

  毕竟,是这些铁杆的粉丝支持着电影院屹立半个世纪不倒。张卓/文 张卓 田雨峰图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66,600,000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