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秀秀/文 掐指一算,葛优的喜剧之路已经走过二十个年头了。1988年,著名导演米家山的《顽主》改变了葛优的一生,开始让他初尝走红的滋味。在尝试了或喜或悲的角色之后,葛优遇到了生命中注定要遇到的人——冯小刚,之后便开始了他的“冯氏贺岁片之旅”,使中国影坛刮起了一阵“贺岁片旋风”。于是每到年终,中国电影观众就已经习惯了看见那光着脑袋的葛优了。
不过今年,我们最先迎来的并不是冯氏贺岁片《非诚勿扰》,而是葛优的另一部贺岁片《桃花运》,这部汇聚调侃男女、调侃爱情、调侃婚姻、调侃欲望的独特“桃色幽默”是否也可以在之后一众名导扎堆的贺岁档搏杀成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顽主》,踏上喜剧路
时间:1988年形象:典型的20世纪80年代待业小青年形象,留着当时流行的法式——大背头,但脑门那里已经是半秃了,一副流里流气的模样。
经典回顾:《顽主》的诞生对于葛优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称得上是葛优演艺生涯中的第一部喜剧作品,就是这部影片让观众知道了葛优,看到了他身上所散发出来的喜剧天分。
《编辑部的故事》,声名鹊起
时间:1992年形象:编辑部里的主力,编辑、摄影样样行,就是五好青年一名——“义务献血、打苍蝇、灭鼠、购国库券、晚婚”,但有时又透着点顽劣的气质,爱扮文艺青年在那儿装蒜,有事没事就伙同戈玲、余德利挤对那些老同志。
经典回顾:这部20世纪90年代出品的老戏,可以算得上是国产室内情景喜剧的祖师爷了,十足的京味。由赵宝刚等导演掌镜,王朔、冯小刚联手打造的京味调侃对话,再加上葛优、侯耀华(blog)等重量级的笑星挑大梁,看着那一个个真情流露,笑中带泪的小故事,真是一幅展现90年代初中国社会人间百态的绝妙画卷啊,真是想不成经典都难了。
《活着》,拿到戛纳影帝
时间:1994年形象:一个有些狡猾有些无奈的下层市民。从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最终洗心革面,却怎料到生不逢时,没赶上好年头啊。
经典回顾:影片根据余华(blog)同名原著改编,时间跨度颇长,以葛优扮演的福贵他们一家人的坎坷命运为主线,讲述了福贵和他家人风风雨雨几十年的遭遇,而不同年代的遭遇,也透露出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影片渗透着一股黑色幽默,却令人无法发笑,它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而命如蝼蚁般的个人命运,只能是枉自兴叹的生命之痛。就像是故事的结尾福贵对着馒头说道:“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这部影片被视为张艺谋最好的作品,也是中国电影中难得的一部佳作,不仅获得了法国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奖,葛优更是荣膺戛纳影帝,成为第一位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电影男演员。
《甲方乙方》,贺岁路的开始
时间:1997年 形象:葛优的经典光头形象,更成了之后冯氏贺岁片中的典型造型。在影片中葛优扮演了一位智慧又善解人意的自由职业者。
经典回顾:从贺岁片的角度来说,这是一部教科书式的作品,因为它是“国内首部贺岁片”。从搞笑的程度来说,虽然没有激烈的笑场,但是那会心一笑却比那低俗的恶搞来得更加真实、恰到好处。那时候中国并没有什么大片,商业片做得更是不伦不类,所以“冯氏贺岁片”一出,真是为中国电影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新闻排行 我要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