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导演揭秘《天安门》如何还原毛主席风采(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8月26日14:30  法制晚报
导演揭秘《天安门》如何还原毛主席风采(组图)
第一步:替身表演 由长相和身形酷似毛主席的替身演员在镜头前表演毛主席在片中要做出的动作
导演揭秘《天安门》如何还原毛主席风采(组图)
第二步:电脑捕捉 CG跟踪、电脑捕捉替身演员表演
导演揭秘《天安门》如何还原毛主席风采(组图)
第三步:表演移植 将替身演员的表演移植到原始影像资料中的毛主席身上,合二为一
导演揭秘《天安门》如何还原毛主席风采(组图)
第四步:素材合成 调身形、动作、眼神、光线、皮肤的质感等

  “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开国大典上,毛主席庄严地宣布。他的背后,明显可以看到男演员潘粤明。这是由潘粤明主演的国庆献礼片《天安门》的一个场景。

  值得注意的是,片中毛主席不再是由特型演员饰演,而是由毛主席亲自“出演”。

  该片近日在京举行内部看片会,导演叶大鹰接受本报专访时透露,影片在毛主席历史影像的基础上,利用电脑捕捉和还原技术,第一次让毛主席本人走上银幕。

  叶大鹰告诉记者,尽管毛主席在片中只出现了7个镜头,加起来不超3分钟,却是数十位特效人员一年多努力工作的结果,更花去了1000多万元——影片总投资的1/3。

  还原·缘起

  受《阿甘正传》触动

  叶大鹰表示,让毛主席在影视作品中还原,这一冲动来源于十年前他看到的好莱坞电影《阿甘正传》——片中有一组电视中播放尼克松总统和阿甘握手的镜头。“当时我就想,美国人能用电脑技术还原尼克松,我也要还原毛主席。”叶大鹰说,“但就中国当时的电脑技术而言,我这个想法简直就是一个白日梦。”

  一晃就是十年,2008年,《天安门》立项成功,投资方中国电影集团的领导同意了通过电脑特技让毛主席“还原”的想法,叶大鹰终于正式踏上了他“梦的征程”。

  还原·难题

  主席影像极少且差

  《天安门》要展现的是1949年开国大典的壮观场面,首先就遇到了一个巨大的技术难题:有关1949年毛主席的历史影像资料太少。

  剧组跑遍了各种有可能找到毛主席影像资料的地方,但能找到的基本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甚至是七十年代的画面。1949年开国大典的时候,纪录片是一个前苏联小组给拍摄的,后来还不小心被烧了,只剩下为数不多的几个镜头。“更关键的是,如今留下来的影像资料都是翻了好多遍的拷贝,不是原始底片,画面模糊不清,技术难度上风险极大。”叶大鹰说。

  好莱坞不敢接手

  叶大鹰最初的想法,是要把毛主席加到影片的现实布景之中,让他和演员们一起“表演”,为此,他找遍了好莱坞所有顶级的特技公司。“但没有一家敢点头的,因为我们那些历史影像资料的质量太差了。”叶大鹰说,《天安门》与《阿甘正传》的难度完全不在一个级别上。

  在《阿甘正传》里,尼克松只是在电视上和阿甘握手,画面模糊一点可以接受。但是,影片中要让毛主席走到镜头前讲话、和大家握手,在现有影像资料的基础上,根本都没有这个可能性。

  电脑还原主席过程

  第一步:替身表演

  由长相和身形酷似毛主席的替身演员在镜头前表演毛主席在片中要做出的动作

  第二步:电脑捕捉

  CG跟踪、电脑捕捉替身演员表演

  第三步:表演移植

  将替身演员的表演移植到原始影像资料中的毛主席身上,合二为一

  第四步:素材合成

  调身形、动作、眼神、光线、皮肤的质感等

  第五步:背景合成

  与背景融合,并做光效修改、色彩调整 ,让镜头“动”起来

  看点揭秘

  主席露脸的7个镜头

  毛主席露脸镜头主要集中在影片的后半部分,6个彩色1个黑白。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毛主席登上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同全国各族代表握手的画面。

  由于展现的是短时间内发生的事情,7个镜头之间没有太多间隔,只是一闪而过,却全方位地展示了毛主席当年的音容笑貌。

  影片中除去黑白镜头是根据1949年毛主席的影像制作而成的,其余6个彩色镜头都是根据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主席影像资料合成的。

  7个镜头中,主席的“台词”仅一句:“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啦!”声音来自主席影像资料。

  《天安门》故事简介

  《天安门》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编,故事的经历者是著名演员田华的丈夫苏凡。

  1949年9月2日,晋察冀军区政治部抗敌剧社舞美队队长田震英(潘粤明饰)接到紧急任务,上级要求他率舞美队对天安门城楼进行全面改造翻修,以供开国大典使用。

  仅仅28天时间,田震英和他的战友们克服种种困难,胜利完成任务。

  还原·过程

  伟人真身为底 电脑修改眼神发型

  很长一段时间,叶大鹰每天晚上都合不上眼,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还原毛主席。有一天,他突然就“开窍”了。“把纪录片中的毛主席加到我们的场景中难,那么我为什么不让我们的演员形象加到纪录片中,站在毛主席身边呢?”叶大鹰回忆。

  几十个特技人员就此展开了一年多的艰难制作过程。他们利用CG跟踪技术,用电脑捕捉替身演员的表演,随后将其“移植”到原始影像资料中的毛主席身上,合二为一。

  而由于历史影像资料中,毛主席的外形和动作与替身演员是不可能完全一致的,这就需要特技人员进行细微的修改、调整。

  例如,由于历史影像资料和影片中毛主席所在的情景差异,造成毛主席的眼神与片中其他人物呼应不起来,于是,调整毛主席的眼神也就成了工作的重点。

  此外,发型、皮肤的质感也都要进行修改。

  而在毛主席个人被“还原”成功后,还得让其与周围的背景融合起来,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光效修改、色彩调整,并让镜头“动”起来,以达到逼真效果。

  叶大鹰告诉记者,还原主席的过程中,每一个细节都必须做好,“如果有哪个地方稍微做得有点不对,那就不行。因为大家对主席都太熟悉啦。”

  露脸不超3分钟 “拿走”1000多万元

  《天安门》中,一共有7个毛主席的镜头,加起来不超过3分钟。

  然而就是这7个镜头,耗费了整个影片三分之一的投资(投资总额3000多万)。

  回忆起这个过程,叶大鹰说:“有时候一个方案做错了,就要费上好几十天的工夫修改,这期间我们也想过放弃,心想万一不行就找特型演员来演吧,大不了影片少一个亮点。”

  但是,中影集团坚决不同意,说一定要把毛主席还原出来。“这样一来,这件事情就成了一项重大责任,如果做不成功,我们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叶大鹰说。

  最终,几十个特技人员经过上百遍的修改,把毛主席的7个镜头制作出来。

  开国典礼会代表 主席“接见”导演

  记者注意到,导演叶大鹰在片中也露了脸,并且成为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握手的人,而影片男主角潘粤明却没有握上。

  对此,叶大鹰笑言,这是他的一点私心。

  他回忆说,拍这个戏的时候,他一直在想怎么把自己弄进去,和毛主席见上一面。“有一天正好赶上拍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上和各族代表握手的戏,我想那就干脆我来吧。”叶大鹰说,“历史上,第一个在天安门城楼上和毛主席握手的人换掉了,成了我自己。”

  另外,开国大典上,男主角潘粤明也站在了毛主席身边。“说实话,所有看过的人,都还是比较满意的,最终完成的毛主席确实太有说服力了,一下子就给了观众满足的东西,那个镜头比我们预想得还要好。”叶大鹰说。

  还原·感悟

  影片9月3日上映 不惧诸多大片竞争

  现在,《天安门》终于做成功了,毛主席第一次以其本来的面貌出现在观众面前。该片将于9月3日上映,届时将面临《风声》《建国大业》等诸多大片的竞争。《天安门》投资高达3000多万,按照影片投资和票房收益之间的比例(1:2.5,即投资1块钱,票房达2.5元才能收回成本),影片需要8000万左右的票房才能收回成本。

  对此,叶大鹰说:“我们做这部影片,其本身的历史意义远远大于了它的票房。”

  在他看来,几十年了,从来没有任何一部影片做到过让毛主席亲自走到观众面前,但他们做到了,这是中国电影特技制作的一个里程碑。

  另一方面,每个中国人都对毛主席有一份特殊的感情。“观众只要买票进了影院,一定会觉得物有所值。”叶大鹰说道。

  本版撰文/记者喻德术 供图/中国电影集团《影时尚》杂志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