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谢飞、巩俐……这些中国电影人在世界影坛声名鹊起,离不开一位名叫德哈登的德国老人的鼎力支持,他担任柏林电影节主席21年之久,现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
上周末在复旦大学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上,来了一位国际电影界的“重磅级”人物———被誉为“柏林电影节之父”、如今转任威尼斯电影节主席的德哈登先生。于是,在洒满阳光的复旦草坪上,记者与德哈登先生围绕中国电影展开了长久的交谈。
为何两选巩俐做“主席”?
今年,中国著名影星巩俐出任威尼斯电影节评委会主席,继2000年担任柏林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后再次出任世界知名影节的“领导”,这是德哈登先生一手促成的。问德哈登为何两次选中巩俐做“主席”,这位德国老人调皮地反问:“你难道不喜欢巩俐么?”
德哈登1988年就认识了巩俐。当年张艺谋执导的《红高粱》在柏林电影节获得大奖;五年后,巩俐凭借在《菊豆》中的表演获第4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荣誉奖。德哈登强调,巩俐不仅是一个美丽的女人,还是一个对电影有着深刻理解和感悟的人。三年前,德哈登在电视里看到CNN对巩俐的一段采访,巩俐在陈述观点时表现出的智慧与大气令他十分欣赏,当即决定邀请她担任2000年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要知道,在国际电影节上,评委会主席并没有“生杀予夺”大权,其主要工作是在评委之间进行沟通和调节;而巩俐凭借其温柔气质和人格魅力,将这一工作完成得非常出色。今年德哈登从柏林来到威尼斯,刚转换舞台便“故技重施”,结果巩俐再次出任主席。
与中国电影渊源深厚
想不到德哈登这个德国人对于中国的导演、演员、电影发展是如此了解,桩桩件件、如数家珍。当听说记者几天前刚看了张艺谋新片《英雄》的片段,他急切地问起记者的观感,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德哈登对于中国电影的偏爱是出了名的,这从他1980年上任以来柏林电影节给予中国电影的礼遇可见一斑:1982年,上海美影厂的《三个和尚》获第32届西柏林电影节银熊奖;1988年,张艺谋的《红高粱》荣获金熊奖———那是中国电影第一回获得重要国际电影节的大奖;自那以后,吴子牛的《晚钟》、李安的《喜宴》、谢飞的《本命年》《香魂女》、李少红的《红粉》、张艺谋的《我的父亲母亲》等影片都摘取过该电影节奖项。
事实上,德哈登与中国的渊源比人们想象的还要深远。他和美国著名记者斯诺是好朋友,早在30多年前,斯诺向他推荐了一部纪录片《1/4的人类》,让他了解了中国。德哈登说,电影应是体现不同国家与地区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中国渊博深厚的文化是世界电影的珍宝,中国电影人的素质与才华也是世界一流的,中国对于世界电影如此重要!他希望,才华横溢的中国电影工作者能始终根植于自己的土地和文化。
电影节不是奥运会
与德哈登先生聊中国电影,很容易让人回忆起90年代初“第五代导演”全面崛起、中国电影在世界各大电影节无限风光的那段日子。当记者问德哈登先生是否觉得中国电影这十年来在“退步”的时候,德哈登沉默了许久,随后坚决地摇头。
德哈登说,柏林也好、威尼斯、戛纳也罢,世界一流的电影节在评奖时有一个共同的倾向———寻找新鲜的东西。中国电影90年代初在各大电影节的“大丰收”,原因在于它给国际影坛带来了新的电影形态和文化表达;这之后日本电影的一时风靡、韩国电影、伊朗电影的异军突起,原因也在于此。新鲜感过去,评委们也许不会给中国电影特殊“照顾”,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电影艺术水平的下降。德哈登开玩笑地说:“电影节毕竟不是奥林匹克运动会,不能凭奖牌数来衡量一个国家电影艺术水平的高低,参赛者也千万别把夺金牌当作唯一的目的。”
电影市场如何培育?
德哈登觉得,中国电影现在应该“头疼”的问题,不是电影工作者的素质,更不是电影表现题材的匮乏,而是电影市场的培育。近年来,他多次到北京、上海的影院调查,经常发现一部优秀国产电影放映厅里空空如也;而没有观众、没有市场,没有资金回笼,电影人便很难吸引到投资,创作便无从谈起。
有人说,做了整整21年柏林电影节主席,德哈登为影展创立了一个“辉煌的电影文化和人文主义的轮廓”;而德哈登认为,他更重要的成就是发展了巨大的电影市场,把柏林电影节办成了戛纳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到威尼斯电影节以后,他仍将致力于“将观众吸引进电影院”。德哈登为中国培育国产电影市场提出两项具体建议:一,从教育入手,在小学、中学开设有关电影的课程,介绍电影的发展史、电影为何会成为世界第八大艺术等等,培养人们从小就热爱电影;二,政府应采取措施鼓励、强制影院放映国产电影。这一点,已是欧洲国家为抵御好莱坞文化入侵达成的共识。当然,对大部分国家来说,培育电影市场注定是一项长期的事业,知易,行难。(本报记者吴海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