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李如一)今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同样没有悬念,事前被众人看好的加拿大片《野蛮人入侵》顺利捧回小金人。这部以法语拍摄的电影检视了家庭伦理、父子亲情,并有较多的“政治不正确”成分。影片于去年参加戛纳电影节并获得了最佳剧本与最佳女主角奖,但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原因与其导演与演员都并非名角不无关系,更少有人知道,《野蛮人入侵》其实是十多年前同一导演的成名作的续集。
德尼斯-亚康并非一般人熟悉的导演,而他在加拿大电影界已活跃了超过30年。他喜欢在影片中探讨当代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曾两次获得奥斯卡提名,并获得过20次以上的加拿大“Genie”奖。
亚康的成名作是1986年的《美国帝国的衰落》(The Decline of The American Empire),影片讲述了四个男人与四个女人的婚姻与情感经历,折射出婴儿潮一代人(Baby Boomer)在20世纪80年代的生活风情画。此片在当年的戛纳电影节大获好评,并迅速征服了世界各地的影评人,获奖无数,其中包括加拿大Genie奖的最佳影片奖。
10多年之后,亚康开始构思《美国帝国的衰落》的“续集”,那就是《野蛮人入侵》。亚康的想法是为同一班演员,同一群角色,填入不同的故事,这和一直以来在他脑中徘徊的一个构思产生了碰撞。
“《野蛮人入侵》的主题--即一个人对他的生活与家庭进行的观察——一直以来都很吸引我,”亚康说。“但我从来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去表现,后来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应该利用《美国帝国的衰落》里的角色来做这件事。”
于是就有了《野蛮人入侵》,片名似乎容易让人产生暴力方面的联想,而事实上“野蛮人入侵”在片中指的是西方现代文明对世界带来的负面影响。亚康除了着力描绘父子情感外,也不忘显示批判,如塞巴斯蒂安到医院探望父亲一场戏,其矛头就直指现代医疗体系。
《野蛮人入侵》去年底上映以来,得到各方好评,在电影专题网站“烂番茄”上,此片获得了79%的正面评论。《华盛顿邮报》的评论说《野蛮人入侵》“令人敬佩,因为它拒绝‘政治正确’”,《滚石》杂志的评论写道:“影片令你笑,令你哭,而且是心甘情愿地笑与哭。”,《纽约时报》的名影评人A.O.斯各特(A.O. Scott)写道:“亚康那种既敏锐又风趣的历史感使得《野蛮人入侵》不仅仅是一部探讨跨代冲突的电影。”
剧情
在伦敦生活的银行家塞巴斯蒂安很久没有回老家加拿大了,多年以来,他与父亲莱米的关系都不佳,莱米是一位历史教授,很早以前他就与妻子离婚,与儿子塞巴斯蒂安也时常争吵。莱米因癌症住进了医院,塞巴斯蒂安不得不火速赶回魁北克,他把父亲昔日的妻子、情妇、好友都聚集到病床前。父子两人同样固执,塞巴斯蒂安觉得父亲既冷漠又不讲道理,常年住在魁北克的莱米则觉得儿子受了现代文明的影响,与自己的距离越来越大,他把儿子视作现代文明“野蛮人入侵”的象征。两人将如何寻回父子感情?
获奖纪录
2003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最佳加拿大影片。美国国家影评协会最佳外语片。欧洲电影大奖“国际荧屏”奖。法国戛纳电影节最佳剧本、最佳女主角,并获金棕榈大奖提名。
2004年:法国恺撒奖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剧本奖。英国BAFTA大奖最佳剧本提名及最佳非英语影片提名。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并获最佳原创剧本提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