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其它图片
五一前的北京,街上熙熙攘攘好像特别忙,北京的影事今春也好像比往年多。刚刚送走了法国影展,澳大利亚电影节又走进了北京的影院。本届电影节是由澳新银行、澳大利亚使馆、中国国家广电总局和电影频道等单位共同主办的。很多国内电影界的知名人士都前来祝贺。今天开幕晚会的主持人是来自悉尼的保罗和电影频道的主持人——经纬。演员李幼斌、八一厂厂长明振江、导演翟俊杰去年曾随中国广播影视代表团访问过澳大利亚,因此今天在这儿老友相聚,显得格外亲切。中国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副局长赵实
,电影局副局长张丕民也应邀前来。
澳大利亚本土及国际上非常著名影星——莱恩.布朗,他们是此次电影节的形象大使。何平导演匆匆赶到了现场,因为他多次将自己的电影送去澳洲做后期,对澳洲电影人有很好的赞誉,今天他也是作为本届电影节的特约嘉宾出席的。
台上歌手们的民谣让我们觉得仿佛置身于澳洲的乡村酒馆,给这华丽的宴会厅添上了几分原野的风味。觥筹交错,欢声笑语不断。电影人的交流是不需要太多语言的。澳大利亚移民部部长为电影节开幕式致词。出乎意外的是她的讲稿完全是用中文念的,引来在场的人们诧异的目光。赵实副总局长向澳洲同仁表示热烈的欢迎。
本次澳大利亚电影节共有10部故事片展映,作品《天线》、《肮脏的交易》、《兰坦纳》等都是富裕浓郁澳洲色彩、多次获得海内外殊荣的影片。影片内容有表现历史、家庭伦理和情感纠葛。对中国观众来说最熟悉的澳洲电影大概要算《鳄鱼邓迪》、《冰雪河来客》。而对其他影片却非常陌生。但如果提到澳洲影星大家却能说出很多名字:像梅尔-吉布森、尼科尔-吉德曼、凯特-布兰切特、拉素-克罗、娜奥迷、杰弗里-拉实,以及本届电影节的形象大使萨姆-尼尔和布莱恩-布朗都是当今世界影坛上非常活跃、耀眼的明星。他们的表演具有强烈的爆发力和内在的热情。布莱恩.布朗最善于塑造澳洲硬汉的形象,他那浓重的澳洲口音是他的标志。
萨姆.尼尔是新西兰人,但他的表演生涯是始于澳大利亚,也许是因为自己的背景、他创造的正面形象不张扬、含蓄、具有冷面的幽默;而他所创造的反面形象也是较有讽刺意味的。
近年来,澳大利亚电影制作的实力逐渐为国内业内人士发现。越来越多的国内电影人开始选择去澳大利亚拍摄、制作后期。在何平之后,张艺谋、冯小刚等中国导演也相继效法。
在英语世界的电影摄制组中总能听到浓重的澳洲音。有人曾说澳大利亚的摄制组就如同是“手持大哥大的墨西哥人”。澳洲的耀眼的骄阳,广阔的原野吸引了无数海外电影人来此地拍摄。在澳洲,人们热爱电影,有着丰富的电影文化,以至于连这里的电影院的舒适程度是世界独一无二的。
有些澳大利亚本土电影公司开始默默地从协拍好莱坞大片过渡到投拍。如《黑客帝国》三部曲,为萧恩.潘和吉姆.威廉姆斯赢得两尊奥斯卡金像的《神秘河流》的大部分资金就来自澳洲的嘉禾秀集团。但他们并没有为此而而大肆宣扬。也许是由于澳大利亚远离世界的地理位置以及独特的历史,创造了当地不同于其他英语国家的文化,使其本土电影具有强力的地域性。此次来参展的影片中,无论是喜剧、西部片、还是情感剧与英美同类型影片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
萨姆.尼尔主演的《天线》是根据真实历史事件改变的影片。讲述的是1969年美国第一次将人类送上月球,并通过卫星向全世界转播这一历史时刻。而负责接受这一具有历史意义图像的天线竟建在了澳大利亚乡村的牧羊场上。顿时,这个乡村小镇变成了世界的焦点。影片中没有好莱坞式的慷慨陈词、英雄救险,有的是低调的“澳式的幽默”。
然而这种纯澳式的幽默有时却很难被海外人接受。在新闻发布会上很多记者都提出这会不会影响澳洲电影的发展。虽然这很难用一句话说出,但尼尔在会上还是作了个贴切的比喻,他认为电影文化就如同不同国家的美食,各国家的电影就如同他们的烹饪,整天吃汉堡总有厌烦的一天。
像很多其他国家的本土电影一样,原汁原味的澳大利亚电影也同样受到了好莱坞电影的冲击。在这种情况下,电影节就显得尤其重要。澳大利亚在过去的十几年中一直推行多元文化的政策。他们认为自己是亚洲国家的近邻,应该开发这片市场。
在京城的澳洲影事给五月的北京增添了几分红土的气息,几分海水的咸涩,几分骄阳的炽热。希望这样的影事还有更多。
CCTV-6《世界电影之旅》周日(18:45)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