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记者在陆川下榻的丽兹.卡登酒店采访了他。陆川表示,参加电影节是来学习的,但是年轻导演不能以在各电影节之间串场为荣,因为参加电影节不是目的,交了学费就得学出真东西来,至少也要有所感悟。
记者进门时,陆川正在看书,他的桌上堆满了书籍,除了小说就是剧本,不知这些素材能否给他带来新的创作灵感。陆川告诉记者:“我是第二次到柏林,第一次来这里时纯属
个人行为,是为了观摩,没有带片子。这次是带《可可西里》参加国际新电影论坛单元(原青年论坛单元)的展映。参加这个单元的作品大多是带有实验性和创造性的。参加论坛的影片在每场放映后都有观众与导演的讨论,取代通常的新闻发布会。电影节结束后,论坛还将解决发行问题,这就做到了有始有终。”陆川坦言,这几天根本没闲着,一直在看片。“这么宝贵的机会,不多学学哪行呀。”对于《可可西里》能否再拿个奖回来,陆川笑答:“我真的没想过。不错,《可可西里》去年是拿了一些奖,那是可可西里寻山队队员的精神感动了我,才能有充沛的创作激情。但我不能总把心思放在以前的东西上,人都要朝前看,这次我和相关电影从业人员及观众讨论,就是想找出自己的不足,为以后打算。”
陆川在接受采访过程中不时强调这样一个观点:“年轻导演参加电影节只是一个过程,不是目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今天参加电影节是为了明天不用参加电影节。多数电影人参加电影节的心态为的是想证明什么,然而,当你有能力拍出高票房、高艺术水准的片子时,你也就不会用这种方式来证明了。所以,我认为,青年导演不能以频繁参加电影节为荣,那样会陷入一个怪圈。其实,我也和很多年轻导演一样,都需要尽快提高自己,走出‘电影节’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