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开始在全国上映的《蝙蝠侠:侠影之谜》是继《星球大战前传:西斯的反击》之后又一部“好莱坞制造”的美国式“超级英雄”影片。上海联和院线首映当天放映该片204场,票房逾26万元,而此前《星球大战前传》的首日票房超过百万元。虽然有上映档期、前期宣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过去12个月里《亚瑟王》、《特洛伊》、《蜘蛛侠》等这些“好莱坞制造”的英雄主义电影,渐渐显露出票房疲态。
“凡人”将打败“英雄”?
同样,在北美,除了票房依旧坚挺的《星球大战》和蝉联两周冠军的《蝙蝠侠》两部前传之外,翻拍自电视剧的《家有仙妻》,以及《金龟车贺比》两部喜剧也在排行榜上占得一席之地。虽然北美整体票房连月下滑,但是家庭喜剧或者文艺电影也和“大片”一起,常常起到票房救星的作用,更有电影人指出,从长计议,凡人小事将会打败英雄主义。
“‘小片’始终拥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欣赏群体,票房稳定,生命力也长。”《为黛茜小姐开车》的导演布鲁斯·贝尔斯福特是“四两拨千斤”的高手,当年他只动用了杰西卡·坦迪和摩根·弗里曼两位演员,就拿下了第6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他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片靠视听冲击吸引观众进入影院,“小片”则直指心窝让人无法忘怀。而短暂的刺激,终究抵不过心灵震撼,“小片”赢在人情味上,凡人将打败英雄。
“英雄”向“凡人”学习?
虽然超人、蝙蝠侠、蜘蛛侠等改编自“美国英雄”漫画系列的电影,先天拥有无数本土拥护者,能轻松成为票房印钞机,但是这些好莱坞的“终身最爱”也在悄然改变。在全球电影市场一体化渐渐成型之时,好莱坞忽然发现,一度是票房良药的美式英雄的价值观,似乎成为推向海外的障碍,转而倾向感情这一“世界语言”。
“我得让星球大战成为太空中的‘泰坦尼克’。”《星球大战前传》在刀光剑影的太空搏杀中,不惜放入大量“催泪弹”以增加票房感染力。乔治·卢卡斯这位好莱坞科幻和技术大师,在他的收山之作中,大张旗鼓地向“煽情”的凡人电影学习。
当记忆中《第一滴血》里“打不死”的英雄,被《真实的谎言》里救女儿、抓外遇的特工形象取代时,家庭观念、爱情友谊成了“过度娱乐”时代,好莱坞最喜欢的“英雄大菜”的调味品,而其中的人文情怀反而成了视听冲击之后,慰藉失落的现代人的“正餐”。本报记者王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