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好莱坞“文化入侵” 奥运前后翻拍经典中国故事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0月27日11:33 世界知识

  你知道吗,《杨家将》、《西游记》、《天仙配》,这些中国观众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未来几年内将全部变成好莱坞大片。据好莱坞一位知名制片人透露,遭遇“审美疲劳”的好莱坞已开始了对“中国题材”的挖掘工作。《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传统题材影片将很快被贴上好莱坞标签。

  据悉,不久前已在浙江横店开机的《狄仁杰》是好莱坞“入侵”的排头兵,之后还将
有《天仙配》、《成吉思汗》、《杨家将》等经典中国故事被重新演绎,美国片商计划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后,把《孙子兵法》、《西游记》等中国题材也贴上好莱坞标签搬上银幕,而娄烨执导的《苏州河》、张国荣梅艳芳主演的《胭脂扣》也将成为好莱坞重拍的对象。

  在中国电影迎来百岁诞辰之际,好莱坞此举是为中国电影送来了一份特别的生日礼物,还是别有用心、另有所图?

  “勾兑”大片的秘方

  好莱坞对电影有着一套成熟的商业文化运作模式,电影在好莱坞是一条生产欲望和享乐的文化流水线。在多年摸爬滚打的历练中,好莱坞掌握了一套“勾兑”大片、名片和奥斯卡获奖影片的秘方。就像

可口可乐的神秘“7X”秘方,能使普通的碳酸水与众不同、身价倍增,能化腐朽为神奇,化平淡为“可口”和“可乐”。虽然好莱坞的这个配方是个高度机密,但我们不难猜测,里面至少含有这样一些基本元素:欲望、爱情、自由、正义、
神话
和美国梦等,我们几乎在每一部好莱坞大片里都能找到这些。事实上,这个神秘的配方才是好莱坞的核心竞争力,才是它作为全球“梦工厂”和“印钞机”的最大源泉。

  凭借着这样的核心竞争力,好莱坞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现代传奇。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迅猛推进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元文化交融的趋势越来越明显,观众的接受心理和偏好也随之多元化。好莱坞追求欲望和利润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追不上观众“变心的翅膀”了。他们渴望有更新颖、更奇异的视觉体验来刷新自己的艺术期待,满足自己的审美预期;而好莱坞的制造商们则急切地需要用新题材来踏勘和拓展其文化影响力和经济盈利的新边疆。现在,这只文化“大鳄”开始向世界张开了血盆大口,在世界各国开设“灌装分厂”,开始梦想攫取最大限度的利润,这样的运作策略和可口可乐、

麦当劳、肯德基等跨国公司有着惊人的相似。

  改变中国孩子心中的文化版图?

  影视资源的枯竭和观众审美疲劳带来的焦虑,是好莱坞“文化入侵”其他国家和民族素材的重要原因。“欲望工厂”的生产要得以延续,最重要的就是不断地创造新奇,而这不仅指电影拍摄技巧和电影明星的不断更新。经过一个世纪的生产,西方市场出现了原料紧缺的状况,好莱坞曾尝试向太空、史前和未来等幻想空间进军,虽然也取得了类似于《星球大战》、《魔戒》等片的巨大成功,但卡通和动漫带来的冲击使它如芒刺在背,不敢大意。于是,到异域的陌生文化中去寻找宝藏,寻找新的欲望原料,成了好莱坞的新战略。他们把目光瞄准了东方,盯住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他们将会“戏说”还是“正说”我们的历史和文化记忆?

  其实,欲望也好,想像也好,说到底好莱坞是一个文化工厂,他们挖掘新题材的冲动更大程度上是为了满足自己对利润的追求和攫取,是为了分食世界电影市场的大蛋糕,并不是在从事文化保护计划。因为它是好莱坞,而不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他们将会用西方的价值观念和文化标准来打量和改造我们的传统民族题材,并按照他们娴熟的商业逻辑来进行运作。他们既不会“正说”,也不会“戏说”,这是中国人的文化想像,不符合他们的文化理解。但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一过程中,最可能出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以《花木兰》为例。好莱坞的《花木兰》并不是一个充分尊重中国人记忆中那个传统的“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好莱坞运用大胆的艺术夸张进行改编,使之符合西方人的接受心理和审美习惯。片中的花木兰成了典型的西方女子,言谈举止大胆而率直,情感表露直白而主动,全然没有中国传统女子的矜持和谨慎。这样的花木兰是典型的西化的花木兰,而非我们传说中的花木兰。

  好莱坞用自己的文化想像和演绎将花木兰装进瓶子里,然后大声吆喝着,出口到中国来赚钱。这将对中国人,尤其是中国孩子们对这一经典女性形象的认同产生什么影响呢?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后,中国孩子心目中的文化版图将会是怎样的图景?

  中国: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

  与好莱坞咄咄逼人的“文化扩张”相比,国内影视人还沉迷在“戏说”版宫廷戏、模式化“警匪剧”等的制作中,被票房和效益的重负挤压得喘不过气来,艺术想像苍白无力,进取心和创造力也大打折扣。面对这些已经融入我们民族血脉深处的文化资源,我们守着金山过穷日子,面对国外艺术家们对中国民族文化题材的热衷态度,我们的艺术家们难道不应该深思反省吗。

  此外,与国外同类艺术作品相比,国内有关历史传说的影视作品大多机械和呆板,创作思维的落后和想像力的缺失,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顽疾。好莱坞挖掘的虽然是中国的历史题材,但着意的却是未来的市场和文化传播。了解了好莱坞的真相,我们才能把握现在,为自己赢得机会和希望。

  全球化的浪潮风起云涌,这是时代的现实图景,但是如何让延续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传统文化推陈出新、焕发生机,如何接续传统文化传承的这根千年文脉,增进一个有着56个民族的大国国民的文化认同,让中华民族向世界亮出自己独特的民族旗帜,这将是我们面对的一个永恒话题。吴锡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200,000篇。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