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电影宝库 >正文

重现慕尼黑惨案 斯皮尔伯格“警钟长鸣”(图)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12月23日10:15 新闻午报
重现慕尼黑惨案斯皮尔伯格“警钟长鸣”(图)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作为好莱坞最著名的导演,斯蒂芬·斯皮尔伯格的作品在世界影坛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今年,斯皮尔伯格推出了两部电影,夏季档的科幻巨作《世界大战》和今天在纽约和洛杉矶上映的政治惊悚片《慕尼黑》。据业内影评人士分析,这两部风格迥异的影片却含有一个相同的主题“战争与和平”,并折射出斯皮尔伯格对“9.11”事件的感悟。

  《世界大战》以虚描实

  12年前,斯皮尔伯格以一部史诗般的《辛德勒的名单》震撼了无数世人。自2001年“9.11”事件爆发后,斯皮尔伯格再次把目光聚焦在全球和平的主题上,并多次表示要“以片作喻”,探讨战争与人性的话题。

  今夏热播的影片《世界大战》根据科幻作家H.G.威尔斯的小说改编,讲述了火星人大肆进攻地球,人类文明即将被摧毁的虚拟故事。将这样一部科幻影片与“9.11”事件挂钩在一起,看似有点突兀,但斯皮尔伯格本人却多次暗示了两者之间的联系。今年4月,斯皮尔伯格在接受德国杂志《明镜》的采访时,有记者问他:“如果‘9.11’事件不曾发生,您还会翻拍《世界大战》吗?”当时,斯皮尔伯格坦言:“很可能不会吧。”他还表示:“1953年,派拉蒙公司将《世界大战》搬上银幕时,适逢冷战时期,电影暗示了美国人对核战争的担忧。这一次翻拍《世界大战》,同样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因为美国人再次深感自身易受攻击。”

  而从影片画面上来看,汤姆·克鲁斯仰面看着外星人从天而降,人群在尖叫声中四处散逃,救援者在废墟灰土中拉出死者的情节都与“9.11”事件存有吻合之处。因此,很多观众走出影院的时候,不仅感到看了场娱乐电影,更是有一种“似曾相识”的身心爆炸感。

  《慕尼黑》借古喻今

  如果说斯皮尔伯格用《世界大战》来影射恐怖主义还有点“隔靴搔痒”的话,那么《慕尼黑》的力度则堪称“一针见血”。影片根据作家乔治.乔纳斯1984年的作品《复仇》改编(对于原剧本的真实性,以色列官方一直持有质疑态度),内容涉及巴勒斯坦人暗杀参加1972年奥运会的以色列运动员后,以色列特工采取报复行动这一敏感话题。因此,影片自创作以来,一直饱受外界争议。不过,斯皮尔伯格今年7月开拍《慕尼黑》时,仍直言不讳地发表声明称,他的这部影片将让世人“审视当今的一些悲剧,了解部分重要的问题”。

  该片今日起在纽约和洛杉矶各大院线上映。影评人士曾特意提到这样一段情节:艾瑞克.巴纳饰演的以色列复仇军首领阿夫纳.考夫曼问他的巴勒斯坦对手为何而战,对方答复说:“你不明白,失去家园意味着什么。家,就是一切。”部分影评家认为,在这场惨绝人寰的历史悲剧中,编剧托尼.古什纳安排这段对话别有用意,似乎要在非人性的残杀中透出些许人性之处。最后,阿夫纳转过身去,考虑自己所作的一切是对还是错。他究竟是一个复仇英雄?还是一个冷血杀手?抑或两者皆是?斯皮尔伯格在抛下问题后,也留给了世人不尽的思索。-姚佳森编译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