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部落》剧照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游牧部落》剧照
新浪娱乐讯 据《莫斯科时报》19日报道,中亚地区一向被认为是电影业的沙漠,中亚国家也有自己的电影业,但限于资金和技术和观念,很难拍出在世界上有影响力的影片。然而,最近一部名为《游牧部落》(Nomad)的影片,不仅创造了中亚电影的投资新纪录,影片场面也气势磅礴,情节感人。
这部造价最高的中亚影片反映了一个哈萨克斯坦民族自豪感的主题,称得上是哈萨
克的史诗巨片。摄制组请来了好莱坞影星(当然,并非好莱坞一流演员),请来了欧洲著名的制作组,他们来到遥远而荒芜的中亚地区西伯利亚一带,得到了哈萨克总统纳扎尔巴耶夫的大力支持,纳扎尔巴耶夫的发言出现在影片开始和结束的字幕上。
后来,影片还收到了好莱坞电影大亨哈维和鲍伯·韦恩斯坦给与的创造性建议,由于经济和天气的因素,影片的开拍时间从2004年秋天推迟到了2005年春天,并更换了导演和摄影师。无论多么混杂,规模上还是特别壮观,美丽风景和战场顺序造就完美视觉效应,让人不禁怀疑影片的制作过程也很宏伟,8月洛迦诺电影节上首映之后,一名影评人在《综艺》杂志上发表评论:“可见,这是自从侯戛·阿梅德·亚萨维在1389年为帖木儿建造陵墓之后哈萨克的最大作品。”
一方面,影片在努力定义哈萨克斯坦的民族意识形态,聚焦于如何让18世纪的哈萨克斯坦各部落团结起来一致对抗外来侵略,另一方面,影片的目的在于与亚洲大规模的视觉性影片展开竞争,近几年来,亚洲的影片深吸了众多影迷们的眼球,例如中国影片《卧虎藏龙》和《英雄》。两年前在影片拍摄开始,电影的筹办人兼编剧鲁·伊勃拉吉姆别柯夫说:“世界上的人们知道牛仔、格斗士和日本武士,但不知道游牧部落。”
伊勃拉吉姆别柯夫还参与了影片的制作,此外还有捷克移民米洛斯·福尔曼和美国的拉姆·伯格曼,以及其他哈萨克合作者,伊勃拉吉姆别柯夫还是俄罗斯导演尼基塔·米哈尔科夫长期的剧作家搭档, 1995年的奥斯卡获奖影片《毒太阳》就是两人联手打造的。伊勃拉吉姆别柯夫对东部也不陌生,既然他1969年合著的经典作品《沙漠烈日》拍摄地点就选在乌兹别克斯坦,当时的导演是弗拉基米尔·莫德尔。
《游牧部落》的筹备和制作富有挑战性,2004年9月拍摄的第一周就遇到了经济上的问题,最后被迫拖延到第二年,拍摄期间,制作组的工人们因为没拿到酬金还罢工两天。制作过程中,预算从原来的2500万美元上升到最后的4000万美元,按哈萨克人的标准,这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它显然是作品的价值所在。《游牧部落》中有三大场景,两个军营和一个墙围起来的土耳其斯坦城。还有数千名成员组成的阵容庞大的剧组。
然而,矛盾也随之出现了,伊勃拉吉姆别柯夫和影片的第一任导演伊凡·派瑟的意见出现了分歧,伊凡·派瑟是“捷克新波”公司的电影制片人,曾执导过1966年的影片《逝水年华》,最近的作品是1992年的电视连续短剧《斯大林》。结果,第二年,当剧组重新聚到一起后,人们发现,导演就成了俄罗斯的谢尔盖·柏德洛夫,摄影师也由尤利·史德加变为丹·阿鲁普·劳斯坦,20世纪80年代柏德洛夫就在哈萨克斯坦完成了一部讲述成吉思汗早年的影片《蒙古人》。据悉,派瑟希望拍成一部军事片,但柏德洛夫增加了更多的心理内容,据说,后来,韦恩斯坦要求重新拍摄一些血肉丰满的浪漫情节和激烈的作战场景。
对于这部影片,《综艺》上影评人的评论一针见血,“演员们不要求作太多的,复杂的情感表演。”栩栩如生的视觉效应贯穿始终,你会有一种真实的不同时期的民俗感,影片的三个主要场景气势恢宏。设计和服饰也格外引人入胜,但是,卡罗·斯里尔托的配乐让人感觉压抑。
演员的表演相当好,虽然他们就象影片自身的起源一样混杂不齐,墨西哥的贝克和3名半亚洲血统的美国演员的对话全被配成哈萨克语,尤其让人难忘的是詹森·斯科特·李的奥拉兹一角。(杨孝文 任秋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