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版《2012》11月20日以3D转制形式再次和中国观众见面,据院线人士预估,影片首日票房突破1500万,考虑票价上涨因素,这样的成绩差不多是2009年首次上映时2700万的一半。北京影院表示,该片受欢迎程度虽没有2009年高,但也是今年秋冬季比较热门的电影。今天3D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正式上映,《2012》3D很难复制当年4亿元票房的佳绩。3D《2012》的重映引起了不少的话题,一个是关于转制3D质量的讨论,另一个是关于3D电影重制上映的意义到底在哪里。昨日美国媒体报道,福斯公司决定取消《独立日》3D重映计划,不知这样的计划搁置是否是因为其“钱景”不被看好。
排片场次占优,上座率低于《寒战》
●排片量占30%,首日票房1500万,稍不如预期
《2012》2009年首次上映在国内市场大卖,一方面是灾难题材受观众欢迎,另一方面则是当年的11月基本没有太多对手。《2012》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在国内重映,原因无疑是《泰坦尼克3D》的票房大卖和2012年的噱头。影片11月20日上映就占到全国15大城市排片量的30%,足以证明院线对该片还是有着相当的期待。
北京UME华星影城刘晖经理告诉记者,该片首映日上座率虽不如《谍影重重4》《寒战》这样的片子,但作为复映片已算不错,“20号晚它的上座率大概是六成,你不能像《泰坦尼克号》那样期待它嘛。今天开始有《少年派》,马上《一九四二》《王的盛宴》接连上映,《2012》最后成绩能有三年前的一半已算成功了”。根据院线人士的预估,3D《2012》首日票房应该超过1500万,与《寒战》的首日成绩差不多,考虑到3D票价优势,整体表现还是要差一点。昨日记者走访北京影院发现,下午场3D《2012》的上座率大概在3成。
3D效果勉强合格,观众评价不一
●“比较暗的场面和特写看不出立体效果”
业内人士关心票房,3D效果则是普通观众关心的部分,昨日下午记者在万达CBD店随机采访中发现,观众对3D效果的评价可谓两极。经常看电影的刘先生告诉记者:“3D效果只能是勉强合格,有些比较暗的场面和特写基本看不出立体效果。”第一次观看该片的黄小姐则认为,该片很多大场面还是能看出景深的层次,“关键是特效场面非常好,很多时候看得我非常紧张,都忘记自己带着3D眼镜这回事了”。
UME的刘晖告诉记者,影片上映后她一直在影院官方微博观察观众反应,她说:“整体来说,有说好的,有说不好的,但没有尖锐批评甚至到影院来投诉的。”
■ 话题
转制3D是否有天然劣势
2010年春天《诸神之战》的3D转制效果导致影片上映获得“伪3D”的恶评,之后转制3D就成为影迷和媒体批评的焦点。据《2012》出品方美国哥伦比亚公司中国代表处介绍,3D版《2012》从今年4月底开始转制,一直到11月初完成3D重建工作,有超过400位中外工作人员参与转制,投资额度不详。
3D研究专家蒋勇告诉记者,转制3D存在一些天然劣势,“一方面原片不是按照3D模式拍摄,很多镜头的构图和场景设计都不适合3D体现,另一方面转制3D时间都不会太长,这两项决定它无法和3D摄影机拍摄相比”。
虽然3D转制一直遭受诟病,但月初李安来华为《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宣传时,则认为3D转制只要认真对待,加上科技的发展并非一无是处。蒋勇对此说道:“除了时间,只要时间和资金都能保证好,或者影片投拍前就准备好后期转制,出来的效果未必比3D摄影机拍出来的差。其实《阿凡达》都有很多画面经过3D转制。我还是觉得3D只有好坏,没有真伪。”
3D重映是投机行为吗
在很多网友看来,《2012》在最合适的时间点重制3D投放到最喜欢3D电影的中国内地,属于投机行为。对此,蒋勇表示:“为何《2012》目前只在中国上映,其他国家不放映?很多国家认为它没有市场,目前看来在中国还算受欢迎,我们的观众和影院怎么了?”
经典电影3D重映潮流开始于2011年秋天,迪士尼公司为了推广动画片《狮子王》蓝光碟,在北美和部分国家地区进行短时间3D重映,没想到票房竟相当好。这之后《美女与野兽》《海底总动员》陆续3D重映,明年环球公司还将推出《侏罗纪公园》3D重映。美国媒体指出,这些举动一方面让观众能在银幕重温经典,但好莱坞公司的算盘打得精明,和大银幕的票房相比,他们更注重3D蓝光碟在家庭市场的收益。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杨林
新浪娱乐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及音视频)特供新浪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