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俄罗斯著名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执导、汇集美俄顶级团队合拍的IMAX-3D格式战争巨制《斯大林格勒》31日上映。昨日该片在金陵工人影城试片。一些中年影评人连声称赞,而一些85后记者却表示不好看,提前退场。有趣的是,近日,片方连同地区院线组织了一场电影调查问卷活动,24个城市在内的数万人接受了本次调查。这份观影报告的第一个问题是“您知道斯大林格勒吗?”有将近34%的人不知道,甚至有人问:斯大林格勒是谁?
一个女人和五个男人
放心,电影一点不“狗血”
今年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胜利70周年,为了纪念这场充满残酷和人性之光的战役,俄罗斯在1949年、1989年、1993年、2001年分别将其搬上大银幕。如今,2013版《斯大林格勒》则是俄罗斯第一次与好莱坞联手“作战”。与此前的同题材作品相比,《斯大林格勒》更加强了战争与人性的思考,主创们甚至认为,它不是一部战争电影。
1942年秋,苏联红军准备向占领伏尔加河对岸的德军发起反攻,但大部队反攻行动受挫,只有一支侦察兵小分队成功渡河,到达了德军占领的彼岸。格罗莫夫大尉带领几名战士进入到一座损毁严重的房屋里。上级领导要求苏军战士不惜一切代价坚守在这座房屋内。在这座房子里,5位苏军战士救下了一名不愿离开自己家的19岁俄罗斯姑娘卡嘉。故事就在人类历史上这场最血腥的战争中展开,其中既有恋情,也有各种人性之间的戏剧性对抗。
自此,您可以展开想像,这个电影可许可以拍成“一个女人和五个男人”的狗血剧,如同我们在电视荧屏上看到的战争剧那样。但俄罗斯电影保持了其特有的庄重和高贵,一如俄罗斯的长篇小说那样。虽然战士们送给卡嘉的生日礼物是一个浴缸,而卡嘉也的确有沐浴戏,但并没有出现您臆想中的那些情节。《斯大林格勒》是美俄合拍,但坚持了俄罗斯电影的味道,有俄罗斯民族勇士的爱、牺牲、担当,却远离了所谓的好莱坞趣味。
首部战争题材IMAX3D电影
3000万美元再现70年前大场面
《斯大林格勒》剧本取材于瓦西里·格罗斯曼长篇小说《生活与命运》某些章节。影片以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还原人类史上最惨烈的鏖战。该片成功晋级2014年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的候选名单。作为战争题材的IMAX3D电影,3000万美元的投资也是俄罗斯电影史上的巨资。导演费多尔·邦达尔丘克(国宝级导演谢尔盖·邦达尔丘克的儿子,谢尔盖凭借《战争与和平》斩获1967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有了“俄罗斯迈克尔·贝”称号。
《金陵十三钗》号称耗资6亿,但却被批“货不对板”,但看了《斯大林格勒》就会发现,钱没白花。一开场你的眼睛就会被影片恢弘浩大的场景刺激得发亮——浓浓迷雾下,伏尔加河上的行军船、冲入火海的步兵、俯冲坠落在眼前的飞机、碾过砖墙的虎式坦克、令人惊骇目不忍睹的血腥肉搏战……影片对1942年秋天战争场景进行了1:1精确还原,在圣彼得堡郊外的一个废弃的军用靶场上建造了逼真的斯大林格勒街区(最后全部炸掉),以及观众能在历史档案中熟悉的一些经典场景。例如,建造了著名的《儿童环舞》喷泉全尺寸模型。喷泉是斯大林格勒战役辨识度最高的象征物之一,由摄影师叶夫泽里希内在拍摄1942年8月23日空袭时留下珍贵照片。此外,汽车、报纸残片、战前演出海报,甚至是烟头,全都符合那个年代。至于武器,那就更不用说了,绝对能让兵器迷们心满意足。
“诗意抒情”还是“拖沓冗长”
超三成观众不知“斯大林格勒”
但是,或许是好莱坞趣味太过深入人心,长达130分钟的《斯大林格勒》让85后90后坐不住。如同上文所说,优秀的俄罗斯电影像俄罗斯的长篇小说那样,有深沉的思考,冷峻的画面、细腻的细节,动人的抒情。比如卡嘉在残垣断壁处捡拾邻居孩子们的布娃娃,镜头一遍遍扫过《儿童环舞》的喷泉,以及大段的独白介绍五位战士的心路。但这些细节和抒情无形之中弱化了战争的紧张气氛,使得主线不那么明晰。对于习惯了好莱坞战争片节奏的观众而言,这意味着“拖沓冗长”。“这也是俄罗斯电影的特点,他们不太注意节奏,更重视诗化抒情。”影评人舒克笑称。习惯了俄罗斯电影风格的中年影迷,会非常享受这样的风格,但对于年轻一代观众,似乎还不太能接受。
从一份映前调查数据来看,有超三成的观众对“斯大林格勒”表示茫然,甚至有更年轻的90后问出:“斯大林格勒是谁?”这令《斯大林格勒》的发行方有些担忧,“难道他们的历史是体育老师教的吗?”不少85后表示,电影开头很震撼,尤其是浑身着火的士兵冲向敌阵,背景天空是一片绚烂的火红,极具诗意,有油画美感又极度残酷,直接甩好莱坞战争片几条街。但到了五位战士相遇在那幢房子中,节奏立刻变缓,“明明只是三天,但却让人觉得过了很久。”“剪掉20分钟,让情节紧凑些,肯定会更好看。”扬子晚报记者 马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