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照最近《好莱坞报道》对伍迪-艾伦的采访里他所说的那样,除了《开罗紫玫瑰》、《赛末点》、《丈夫、太太与情人》、《变色龙》、《午夜巴黎》几部以外,他都想毁掉的电影作品有四十一部,那么这部《咖啡公社》估计是他毁掉清单的第四十二部了。
《咖啡公社》算得上中规中矩的伍迪-艾伦电影:在电影的开始就是大家熟悉的爵士乐优雅小调,电影中咖啡公社舞台上,妖冶的女子唱着歌,一旁的男人吹着单簧管……这感觉像是突然回到爵士时代的纽约曼哈顿,或者置身《午夜巴黎》的小巷、酒家中,进到海明威、菲茨杰拉德的春秋美梦里去了。布景上,屋内的装饰也如往常一般讲究,整齐的台灯、恰当的墙壁颜色、精致的旧家具和墙壁画框,加上无与伦比的摄影和灯光,美得让人毫无抗拒力。
《咖啡公社》的台词依旧非常文学味儿,轻松简单的叙述旁白,加上不断逗人发笑,带有浓郁段子手属性的对白,让整部电影看起来就是一个游记小品或者针砭时弊的现实主义短篇小说,这样组成的剧本信息量很大,每个细节都有意义,每个串场的小配角都不算多余,彼此相互扣连,比如,男主角的舅舅打电话给情人订几十朵玫瑰(以及与情人对话的场景里),有一些配角经过时,他却能面无难色地把几十朵花说成百分之几十,以遮掩二人的感情,伍迪-艾伦以此凸显这个人物的个性立场,给予后半段他的言行一个解释。
因为这些生动的细节,人物角色带上鲜明文学味道,就像是《蓝色茉莉》里的茉莉这个形象一般,伍迪-艾伦赋予给人物极致到疯魔的性格特点,带着辛辣的讽刺来描述这个女人的人生起伏。这样靠台词树立人物形象的手法,加上演员的出色表演,极容易出彩,就好比天生带有喜剧相的小卷,出演这样一个从小生在幽默家庭氛围里的段子手,实在很讨人喜欢。
所以,电影就这样借着好莱坞黄金时代的故事,描述了一个犹太家庭日常一面,然而这样颇具风情味儿的主题,又被伍迪-艾伦式的荒诞拖累了。电影最大的噱头,变成一份单薄的三角恋情——舅舅和外甥(小卷饰)同时爱上了一位“比那些好莱坞明星还要光艳动人”的女孩(暮光女饰),以及戏份不多的黑社会杀人镜头都很抢镜。
后半段稍微拖沓、乏味,也是这部电影毛病之一,似乎这个故事很单薄,不足以撑起一部100分钟的电影,以至于导演想尽了办法在不大拖质量后腿的前提下,将一个短故事扩展到了96分钟。
所以,这是一部典型的伍迪-艾伦电影,然而不是最好的伍迪-艾伦电影。
当我们(至少我)在评论他时,总还是会显得宽容很多。毕竟走上发布会台子以及今日开幕红毯的他已是81岁高龄却又能每年生产一部且保证基准质量的老头。伍迪-艾伦已有三部电影开幕戛纳,我们把他作品的平均质量基准线,称为开幕片水平。那么问题来了,相比今年戛纳主竞赛的华丽名单,拥有开幕片水平的伍迪-艾伦为什么能够受到我们的喜爱呢。
除了他的高产,或许还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这些方面跟《咖啡公社》以及不少典型的伍迪-艾伦电影的风格都有或多或少的关联。
老头是个典型的犹太左翼知识分子,这让他性格鲜明。作品不参加主竞赛,跟伍迪-艾伦这样的立场颇有关系,他在电影放映后跟媒体们强调艺术的不可比较,“没有人可以说伦勃朗和毕加索谁更优秀”。多年以来,他一直保持着和电影节、奥斯卡等竞赛活动的距离,他曾挥笔讽刺,“当奥斯卡评委打电话给我时,我慌张极了,我以为他们想要回给我的小金人,而此时典当行歇业已有一阵子了”。所以,即便《咖啡公社》非常优秀,或许作为开幕片而不是竞赛片,更符合老头的心意。
我们需要指出,这样的左翼知识分子立场,让他的作品明显生动了起来,《咖啡公社》中犹太生活的诸多段子都带有他的这个特征,逗得媒体场的观众们从头笑到了尾。
同时,老头是个文学功底深厚的小说家、作者,这让他的电影创作个性鲜明。当我们看到伍迪-艾伦的电影,我们总不会错认成其他人的电影。可是,当我们读完伍迪-艾伦的文字却发现,他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有着非常相似的基因。老头的短篇小说《库戈麦斯插曲》颇有文学价值,他还获得了1978年欧-亨利短篇小说奖。他在《门萨的娼妓》杂文集中嘲笑称,“我参加一次存在主义考试,一个答案也没写,得了100分”,调侃称“我并不怕死,我只是希望死亡来临时,我正好不在场”,他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怀有深深的死亡恐惧,他在“暗损”婚姻关系时说,“我和老婆唯一一次高潮,是在签署离婚文件时”,他言辞激烈地说,“对于你我是无神论者,对于上帝我是坚决的反对派”……一个十足的段子手,《咖啡公社》里小卷毛饰演的角色或许就是他曾经的人生写照。
然而,在这样冷幽默式段子手,以及一个合格的喜剧演员背后,这位老头又是一位十足的悲观主义者。他说,“狮子和小牛犊睡觉,小牛犊睡不了多少觉”、“人生有两种:悲惨的,和可怕的”……伍迪-艾伦以自己独特的语言天赋,把他理解的世界、情感、人性以笑中带泪的方式呈现给了我们,这种幽默和沉重的“反差萌”是别的导演、作者所不具备的。他的诸多电影作品也是如此,整体看下来非常轻松简单,但细想那些幽默,以及故事的结尾都会让人伤感一番,《咖啡公社》结尾非常加分,《蓝色茉莉》虽然幽默感不强,非常克制,它的结尾却也是布兰切特能发挥的表演亮点。
伍迪-艾伦自称不读书,却写了很多本书,他喜感的外表下脑洞颇大。《副作用》收集了17篇短篇小说,描述了一些科学家发明防噎食工具、罗素和维特根斯坦探讨宽面条和细面条引发的上帝存在主义争论等荒唐离奇的故事。《命运多舛》里,则介绍了一位生来就学会了拒绝向别人说“NO”的平丘克先生。《无羽无毛》这个书名却又一本正经的取材自迪金森的诗句“希望,是有羽有毛的东西”……听到这些,你会不会想到电影《西力传》里那个可以根据身处环境随意变形的人呢?或许那就是伍迪-艾伦的大脑吧。
伍迪-艾伦很多文字作品都已有中文译版,可以随手买到。在他的文字和镜头里,他只是在规划和讲述他们,他从来会给他们下定论。这样的才华,正是读者和观众喜欢他的最佳理由,至少,阅读和观看伍迪-艾伦从不会显得包袱沉重,然收获颇丰。
最后,还想小提的是,《咖啡公社》背后有着流媒体的力量。亚马逊成立的电影公司今年为戛纳带来了五部电影作品,这部就是其中之一。显然,这位81岁的老头从来没有被新时代的潮流落下,他的职业生涯丰富而开放。
你看,关于他的这一切都是那么生动有趣,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对他宽容呢,尽管他不是最优秀的小说家,或者电影导演。(梵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