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判断一部片子好不好有很多标准,但确认自己喜不喜欢,只用看情绪有没有被牵着走。
如果说之前看《爱乐之城》是一种被人拉着跳圆舞曲、曲终人散了泪流满面的感觉,那这次看《登月第一人》,就是一种莫名的审慎,看完之后,在我脑海里的是整部片子的架构和铺陈,但你要说难忘的画面,有点少。诚然,所有电影都有它的算计,但是优劣的标准就在于观众能不能忘掉算计,得到的是情绪。
《登月第一人》的架构很清晰,全片有效地穿插着阿姆斯特朗作为人和“第一人”的两种状态,他的沉默内敛,他的自持内省,都表现得很精准;两场20秒钟的特写镜头,不仅体现出了阿姆斯特朗的心理变化,还把全片划分为结构清晰的三个层次,每一次推进,都是矛盾的叠加和人物的心理变化;而且每个部分也都有通过他人的话语,来侧面表现阿姆斯特朗的心理活动,比如丧女之痛他从未讲出,但却一直是片中重要的隐线,再比如第三部分把世界力量对比、探月活动的本质通过媒体讲出,有意进行探讨。
但是这些问题有得到解决吗?并没有。片中有位记者问他,这些付出了生命与时间、财富的比赛有什么意义,阿姆斯特朗没有给出答案,电影试图在最后回归到人的本位上来,比如因为它困难才去做,又或者说阿姆斯特朗要完成他的一个夙愿,解开心结。
但是,展示了那么多时代背景,却对那个时代没有一点反思。
回到人本位,是没有错,但是人的际遇,其实也是时代洪流冲刷出的痕迹,同样地,人的轨迹,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如果在电影里放弃思想的表达,而只是去展现人的传记,称不上什么传奇。当然,也不要把它理解成《萨利机长》那样完全美式主旋律的电影,比较接近《敦刻尔克》,还是作者电影,只是缺乏像《敦刻尔克》那样对于个人命运与国家战争的思考。
其实这也是传记片本身的难处,它们都很努力地想把符号拉回人的本质,但总归是有个框架在。尤其是阿姆斯特朗这样的人物,基于传记,基于口述资料,基于博物馆,得到的东西都很难走出既有的范围。所以缜密的编剧逻辑才会成为主角,而即便有情感在里面流动着,也太中规中矩,谁会为水晶球流泪呢?
这部影片最成功之处,我认为是表现出了一个成功者的孤独。在公式化的家庭与事业的羁绊之间,我看到阿姆斯特朗的每一步抉择都是无法言说的,他选择了更高的天空,但是每一步,都无法有人彻头彻尾地理解他。丧女之痛不曾向人提起,同侪之死带来的打击,他也没有地方可以释放,即便是所谓家人的安慰,其实也是有限的,而且细想想,家人虽然是最后的港湾,但是在走自己的路时,每个家人都无法真正理解他。
这部片子在制作上有很多优点可说。譬如两场空中戏,都有极高的可看性,尤其是第一视角的使用,让观众很有沉浸感。还有影片的配乐和音效都很有感染力,也不会有过满的问题。
但是还是太工整了,作为威尼斯大年的开幕之作太保守。(阿辉/文)
(责编:Koyo)
更多娱乐八卦、明星独家视频、音频,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entertai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