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娱乐讯 日前,王学兵携电影《未择之路》赴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在海边拍摄的一组大片曝光。照片中的王学兵面容沧桑,表情坚毅,似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宫德辉/图)[详情]
新浪娱乐|独家专访 文|阿辉 摄影|宫德辉 张艺谋的新作《影》在威尼斯展映的第一天,电影宫出动了最大的两个厅,接连放映。 这两个厅的上午时段是黄金时间,一般都是用来放映竞赛片。 在威尼斯机场到电影宫的船上,张艺谋对二十岁的关晓彤说: “你这个可不是‘蹭红毯’,你是九五后的年轻女演员,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这里,是电影宫的正式展映。这个规格很好,你应该自豪。” 张艺谋、胡军、关晓彤抵达威尼斯 威尼斯是张艺谋的主场,他曾四度入围主竞赛单元,捧回两座金狮奖、一座银狮奖。 2007年,张艺谋还担任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不论是到达明星码头还是入场参加发布会之前,都有影迷拿着张艺谋的海报等候求签名。 重游故地,张艺谋又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亚洲选片人等老朋友,但走上红毯之后,张艺谋在一群拿着长筒大炮的记者中望了望,发现很多熟悉的老记者都找不见了。 张艺谋感慨,很多同时期的朋友都退休了。 张艺谋和《影》主演,威尼斯首映红毯 不过,他还没有“退休”的想法。 像所有仍然活跃的第五代导演一样,张艺谋也常常会被问什么时候谢幕,他的回答很诚恳,也很现实: “什么时候谢幕呢?没人给你投资了,你就谢幕了。还有一个那就是你身体不行,谢幕。这很正常,所以你有机会,你的身体还好,也有人给你投资,你还愿意做,你就好好干吧。” 张艺谋说,他不会去设计自己的电影人生在一个高潮的段落戛然而止,只是想去做很多的事情,因为他认定自己做的事情会改变什么。 从在国际电影节上声名鹊起,到如今以高规格身份展映; 从以《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序幕,到如今带着又一部古装动作片《影》回归…… 张艺谋在电影上的艺术与商业两条腿,如今又站在了一起,这确实像是一场轮回。 张艺谋获得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积家导演荣誉奖” 张艺谋接过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颁出的创新奖那天,他的女儿张末在长春电影节拿下了最佳处女作奖,张艺谋幸福地对我们说:“很为她高兴。” 前段时间张艺谋开机时,他的大儿子的学生作品也开机了,他还去问儿子需不需要帮忙,儿子说要自己做,“他有这个兴趣,也许是受我的影响。” 张艺谋欣慰地笑了,“所以看起来我这四个孩子,有俩已经要干这个了。后头俩说不定将来也要干这个。所以我老婆就说将来怎么弄?这都开机怎么办?” 张艺谋曾经对张末说,年轻导演还是要多拍现实主义题材的、民生的东西。 但归根结底,张艺谋觉得电影还是要随心而动:“电影你必须是爱它,全心全意的爱它,才可以拍好。第二个你必须是有感而发,你才可以拍好,没有其它捷径。” 张艺谋(图:宫德辉) 故地重游:谈与荣誉伴生的“贩卖苦难” 支持青年导演反映社会问题 新浪娱乐:威尼斯是您的福地,九十年代来的时候,心态是否与如今不同? 张艺谋:是不太一样,当然那时候确实你需要认同,需要有这个过程,你也参赛,你多少还是去想。其实每一个参赛导演都很有意思,他们在媒体上都说无所谓,其实都挺有所谓的,要不干嘛来参赛,那您跟主席说我不参赛就完了。所以那时候还是希望有成绩,当你知道自己得奖也很高兴。现在来就不一样,首先我们确实是不参赛,其次你也得的够多的了,更多的是一种展映的心态,给大家看一看。 1992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秋菊打官司》获最佳影片金狮奖,巩俐拿下最佳女主角 新浪娱乐:回看我在威尼斯报道的这两年,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很多,但似乎没有出现领军人物? 张艺谋:其实很微妙,第五代在八九十年代摘金夺银,当年我被称为“得奖专业户”,好像逢奖必得那感觉。那是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是赶上改革开放,中国百废待兴,我们赶上发展的大浪潮,所以当年结束文革之后,国外人对中国新电影年轻一代有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更多更复杂的解读,可能也提高了你作品的这个东西,就变成第五代在八九十年代叱咤风云。 《十面埋伏》片场,张艺谋,章子怡 其实我认为不是第五代这些人多么了不起,是时势造英雄,国际电影节也是如此。那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劲过去了,今天的中国跟过去不一样了。 首先第一个,开放这么多年,又是互联网时代,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已经够多了,所以他们不再抱有猎奇和神秘的角度打开一扇大门,就会更客观地来看你,作品本身就要更过硬。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市场非常好,我们的媒体天天宣传我们的票房,我们都第一第一第一,这个话说多了以后,人家很容易把你当“暴发户”,也就会觉得你们的电影都很商业。 再加上我们好像在电影节上“蹭红毯”也蹭得很多,人家就觉得,你来我们这儿是给你们那边做事来了。各种各种,我觉得近十年的这个变化还挺有意思的。 新浪娱乐:去年《嘉年华》来到威尼斯主竞赛单元,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回国之后也是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张艺谋:《嘉年华》我很喜欢那个电影,因为今年在导演协会,我还给它评了一个奖。我觉得它的题材很大胆,也很尖锐,也关注了社会问题。其实年轻导演这一方面是他们的强项,应该让年轻导演多拍一些这样的作品。 新浪娱乐:您当年也是拍了很多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但是当年得到荣誉的同时,也遭遇一些质疑,被说是在贩卖苦难。 张艺谋: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这样说。我们注意到有这样的现象,有文化差异的原因,可能也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标准。我们如果在中国拍的是现代大都市,各种时髦的、现代的、白领生活的,这种题材可能很难得奖,可能还是要去拍一些底层人物的命运的作品。一定的差距和不同的判断标准还是存在,但实际上这种差距也在缩小。电影人不必去迎合某种类型,不是哪一种类型就一定会得奖或者受到青睐,一个好电影是全体人都肯定的。 好电影就是好故事,人的情感,人的故事,八个字,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无非是这样,讲得好就行。 新浪娱乐:后来,您在做商业片的时候也遭受了另外一种指责,您觉得哪一种指责对您来说,是有一些困扰的? 张艺谋:其实我没有太多困扰,早期我还给人家解释,后来我都懒得解释了,后期我就会老说一句话,我说二十年以后你们还会这么说我吗?其实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还是会这样说。我觉得那我们再过二十年,还会这样说吗?我们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在网络时代这么透明的国家现状下,你现实中的美和丑,大家都了解。我们看很多外国电影,你会在乎那是富人的电影,还是穷人的电影吗?你还是看这个故事好不好,你也不在乎那是白人的电影,还是黑人的电影,还是在故事好,我们都是那样看别人的,我们干嘛要这么看自己?我们最重要的还是锻炼我们的能力。在我们的市场今天又大又强的情况下,我们的作品是不是又大又强?我们要给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更多的机会,拿出工匠精神来,拍好作品才能支撑这个市场。否则再过五年,如果观众失去了对中国电影的热情,都来不及了。现在中国电影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质量。 《千里走单骑》现场的张艺谋、高仓健 新浪娱乐:提高质量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写实的电影,但是现在好像大家在奔着“重工业电影”的方向。 张艺谋:(点头)其实也不用太指责,各种电影都有。你要说提高质量,我不可能开出这么大的药方来。从从业人员的个人来讲,你做好你自己的每一步,你做好就行。今天的中国市场,不一定就是你说的完全是拜金主义的东西,每一年有些作品还受到关注,它还有黑马,它还不像“一日游”,它有时候还有空间,有些纪录片、动画片还会拿到比较好的票房。尤其现在是口碑为王了,你不能靠流量炒作、打IP就行,都不行。那个就管两三天,后头就是口碑。口碑逆袭不逆袭,看你的作品。“口碑为王”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这就说明了选择权交给了观众。 第五代导演该谢幕了?“没人投资了,你就谢幕了” 新浪娱乐:有一种说法是第五代导演该谢幕了,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张艺谋:都要有谢幕,说谢幕的人也会谢幕,这是规律,所以不必要焦虑这个事情。第五代导演在八九十年代到了一个最高的程度,它其实就结束了。我自己认为后头都是个体的发展,已经不存在一代人共同的一个标签了,它成为一个名词而已了。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也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产物。我们都赶上了一个发展的时代。没有什么了,今天你还拿着标签再去对照,其实划不来了,你还想干什么?那本来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实际上现在就是做回自己。 年轻时的张艺谋与他获得的部分奖杯 所以我老跟他们开玩笑,我说做导演的,从来不会拿自己的钱拍电影。有人给你投资,就说明你有价值,你就好好拍好了。什么时候谢幕呢?没人给你投资。 投资的要比你精明多了,你放心,不会给你投资了,你就谢幕了。 还有一个就是你身体不行,谢幕。这很正常,所以你的身体还好,也有人给你投资,你还愿意做,你就好好干吧。你不要多想,你还想给自己定什么位,拍一部是一部,好好拍就完了。 新浪娱乐:您没有那种我要收在一个什么位置的意识吗? 张艺谋:没有,哪有那事情,我从来不自我设计,我要自我设计,我就不拍《长城》,对。其实我就是愿意做各种事情,你去设计打扮自己,没必要。 新浪娱乐:您对《长城》的态度很豁达了。 张艺谋:我当年也很豁达,当年只是大伙不听。 《英雄》片场,张艺谋 新浪娱乐:您能不能比较一下两部电影的创作,哪些细节说明《影》的自由度会大很多? 张艺谋:那当然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是两种制度下不同的规律。我们的《影》整个制作过程,你的剧本要接受审查,除了政治审查,还有投资方的审查,他才投你的剧本。OK,这个剧本只要通过,你整个制作过程是没有人干涉的,不要超预算就OK了,你想怎么样都可以,你只要跟演员说好,这是最大的自由。最后电影完成以后,从投资方的角度,他要提出他的意见,他要你这么修改、那么修改,还有审查意见就完了,这是我们的方式。 《影》片场,张艺谋与邓超、胡军 他们《长城》那个方式,我接触下来以后,是另一种方式。我跟你说,就一保险公司就整死(你)。电影做了保险,剧本是不能改的,剧本改一点,首先是要去问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我担保的是这个剧本,你改了就不是我的担保范围,而且这个担保金额很大。这是它那一套体系,不能改,要请示,要问,改一句都不行。过程中,你又没有终剪权。 《长城》片场,张艺谋 你像我做《长城》,虽然你是个所谓大导演,也不一下给你一个终剪权,基本上就变成你剪你的,人家可以剪人家的。我在中国习惯了中国方式,我们还是过去导演中心制遗留下来的东西,基本上还是导演说了算。当然也有些小导演被欺负了,被吵走了,那是个别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导演说了算。这一点我觉得在创作中是非常好的,还暂时没有太多的在过程中的制约,你只是最终接受审查就可以。 《影》片场,张艺谋 新浪娱乐:创作过程当中,《影》剧本会因为哪些因素有改动? 张艺谋:《影》基本上是我跟演员做广泛的沟通,这个剧本虽然大家认为还不错,但其实我一直在调。小到一句台词,大到一场戏。可能这场戏不要,完全从屋子里边到山上去,咱们到那去拍,另外一场戏,那就是你说了算。还有你跟演员沟通好了,你觉得对人物更有好处,就决定了全体行动,就是这样,只要不超预算。 威尼斯电影节,张艺谋及《影》主演 新浪娱乐:邓超的意见会不会更多一点? 张艺谋:邓超跟我的讨论是最多的,因为他的两个人物很复杂,所以我们谈的最多的是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心理,方方面面细节上的,他谈的最多。但其他演员,我也都是开放式的,跟演员都讨论。两个小演员,因为我们都是大叔,两个小演员都不敢发言,就反正你说啥就是啥。 两位年轻的演员吴磊、关晓彤 对话年轻人:有代沟别装嫩做自己 四个孩子可能都做电影 新浪娱乐:晓彤这个角色,就像您自己说,她是您对年轻人的观察。在生活当中,您对年轻人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哪些方面? 张艺谋:首先来自于我的孩子,其次是我身边大量年轻的工作人员,再其次就是网络。我是老在网络上看电影,看各种资讯,那是我的一个书库。你就会得到很多信息,我比他们有时候还快,我跟他们说“噢!谁谁怎么了怎么了”,你都知道这个事情,他们还不清楚。所以其实就是你去了解信息,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这些都是必须的。 新浪娱乐:张末就是片中青萍这样的一个女孩吗? 张艺谋:我觉得末末还不是,末末基本遗传了我的性格,还比较属于循规蹈矩的。我觉得有很多年轻人,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他们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对于父辈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更要追求自我的释放。青萍就是这样子,我觉得青萍是权谋之外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为权谋而战,她为自己而战,她为自己的面子也得战,这个是很可爱的。 新浪娱乐:这是您与年轻人对话的一种方式吗? 张艺谋:很难说是企图跟年轻人对话。我自己认为别装嫩,因为你的作品是跟所有人对话,你不要企图说是讨年轻人喜欢,有代沟就是有代沟。你做你自己,你做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我刚刚拍完的《一秒钟》,那就是我喜欢的70年代看电影的故事。年轻人是不是喜欢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拍摄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说这有意思,我说其实我都不考虑这个。 我说我首先我拍出我的爱。我拍出的我的爱,是不是你的爱我不知道,但是我要把我的爱做足,我不能去想着你爱什么我去拍,那我根本就拍不好。 新浪娱乐:我们得到消息说,张末在长春电影节拿到了最佳处女作奖。 张艺谋:对,很为她高兴,也是一个巧合,他们说我正好在这里拿奖,她在那拿奖。我女儿其实原来不打算学导演,后来又上了研究生学导演。将来就是他们这些年轻导演(的世界),她最近正在准备她的下一个电影,也给我打电话问,我是觉得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我只是跟她说,还是多拍一些现实主义。我觉得你们还很年轻,多拍一些现实主义题材,多关注一些民生,其实是有好处的。 年轻时的张艺谋、巩俐、顾长卫 新浪娱乐:对您的大儿子有什么期待? 张艺谋:对,他明年要考大学了,现在看起来也要学电影,他正在准备电影功课,准备报考的那些资料。前两天我开机,他也开机,人家自己跟同学在一起,什么忙都不要我帮,我还是问人家,我说你要不要我,有些群众演员帮你找,不要,他自己做。他有这个兴趣,也许是受我的影响。所以看起来我这四个孩子,有俩已经要干这个了,后头俩说不定将来也要干这个。所以我老婆就说将来怎么弄?这都开机怎么办?(笑) 新浪娱乐:您希望您的孩子能够拍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张艺谋:都随着他们,我只是觉得他们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随心而动吧。电影有一条很重要,电影你必须是爱它,全心全意地爱它,才可以拍好。第二个你必须是有感而发,你才可以拍好,没有其它捷径。 [详情]
郑恺在威尼斯电影节接受新浪娱乐专访(图:宫德辉) 新浪娱乐讯 《长城》里那个站在王身边的郑恺,很快在张艺谋的下一部作品《影》里拿到了王的角色。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时,郑恺对台下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说:“我升职了。” 谈到《影》拍摄过程,郑恺更喜欢分享合作演员的辛苦,比如邓超的敬业,但对自己的付出,他总是显得轻描淡写,但表情一定是丰富的,像他在综艺节目里那样。 郑恺在《影》中的表现,体现了他话剧表演的功底,很能集中体现他在表演上的收放自如。但翻看郑恺过去的作品表,大部分还是都市喜剧,有的反响不大,也有的像《前任3》这样大获成功。可是对于演员而言,同类型的电影,相似的角色,是否也是一种损耗呢? “我一直认为就是说占住自己的坑,比你随意的去变化而显得没有个性要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再去衍生开,去变化出不同的角色,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样子吧。”郑恺说。 郑恺(图:宫德辉) 从王身边的人,变成王 新浪娱乐:你跟张艺谋导演上次合作《长城》之后,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郑恺:对,因为《长城》的时候演员很多,大家的戏份都很平均,每个人的表现机会都有限,我相信其实每个参与《长城》拍摄的中国演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不过瘾,想要再有一次机会,所以很幸运导演给了我这次机会,从王身边的人变成了王,好像升职了一样。 新浪娱乐:你们两个人在拍完《长城》之后,大概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郑恺:我是觉得很开心,很愉悦,导演有一天也找到我,说想跟我聊一聊后面的项目,其实就是《影》这个项目,但是当时并没有透露给我更多的信息,就是说这个剧本是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只是跟我简单的说了一下,留一下档期,那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它就如期而至了,我当然欣然接受。 新浪娱乐:如你所说,其实大家都觉得《长城》的戏份还蛮平均的,为什么这导演觉得郑恺能再合作一下? 郑恺:这个可能你得问导演吧,他肯定有他的考量,对每个角色和人物的这种揣测吧,也许我的样子会比较像他心中的那个沛良。 新浪娱乐:你们有私交吗? 郑恺:导演没有微信,私交的话,就是打电话或者是去他工作室。 新浪娱乐:拿到这个角色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郑恺:我拿到这个角色,第一感觉是暗爽,因为写得太好了,这个角色的丰满度和幅度,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是我看到那么多角色里面最丰富的一个,那后来我知道也是导演亲自在里面下了很多功夫去修改的。 这个人是个王,他又很矛盾,被一个臣所制约,但是他又要哄着他,又要骗着他,又要利用他,又要杀了他。所以如此丰富和饱满的一个角色,当一个演员拿到的时候一定是爽。 新浪娱乐:我个人觉得你表演的方式很话剧。 郑恺:啊,是吗?对,其实我们有时候演着演着会有一点舞台剧的感觉,因为我们拍摄的那个大殿,其实就很像一个小剧场话剧的舞台。而且有一些戏也是比较长的一镜到底去完成,没有切很多的碎镜头,所以会有一些莎士比亚式的戏剧一样感觉的那种戏份。 郑恺(图:宫德辉) 为演写书法向后海大爷学习 与邓超四目相对会笑场 新浪娱乐:听说你为了演这个王写字的戏,还去了后海学习? 郑恺:对。我自己本身没有书法功底,小时候可能学过一些,但电影里那是巨笔书法,还不是在纸上的书法,那我第一时间跳出的印象就是后海有这个写巨笔的老大爷,然后我们就真的去了,然后发现那个还不一样,后海老大爷写的呀,它是海绵头,海绵头它好控制是在于它不像毛笔那种会散开,还是比较有弹性的那种。但是那种在地上的那种感觉啊,是相通的。其实那场戏,书法只是一小部分,有书法,有舞蹈,有功夫,有诗词,也有韵律,然后还喝着酒,好像醉醺醺的那样,很像一种舞蹈。 新浪娱乐:说实话,这次喝了多少酒? 郑恺:怎么得有个几瓶八瓶,哈哈没有。因为有些戏他要那种喝着小酒那种刺激的感觉,去演的感觉,其实不如就真倒了。 新浪娱乐:你在这个戏里面跟邓超还蛮多对手戏,第一次对手戏什么感觉? 郑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当然他的思维非常的细腻,他塑造一个角色,我觉得已经到了一根筋的状态。从他的体型的变化就看出来,就是能够突然之间爆壮,又突然之间爆瘦,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开玩笑,他非常有毅力,然后跟他对戏,一开始其实蛮尴尬,因为大家平时太熟了,在生活中、节目里那样的感觉,突然间演上戏哦,怎么好像四目相对的时候有点要躲避,哈哈哈哈呵呵,那后来后来就习惯他,大家还是很认真的演戏嘛,做演员嘛,一定要认真! 新浪娱乐:有笑场吗? 郑恺:我记得应该是有的。很严肃,两个人在面对面说“子虞,今天我就要看看你的伤口到底长什么样子”,他说“好啊,你来”,我就(做出疑惑表情)。但是毕竟你知道张艺谋导演的片场吧,也不能开太多玩笑,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大家都很敬业,他有一天我记得他因为身上要淋湿了才进到那个大殿里,就是最后那场戏,整个身上都是湿的,一整天都是湿漉漉的那种感觉,然后回去就感冒发烧了都,所以挺不容易的。 新浪娱乐:超哥挺不容易,你呢? 郑恺:我呀,我就好一点,因为我是我是王嘛!我在大殿里面运筹帷幄,不用出去风吹日晒,所以内景比较多,然后呢,你要说最辛苦那场戏,可能就是最后被刺杀之后,啊喷血,然后那个要接戏其实挺累的,就是如果要一天拍不完要再拍的话,等于全部都要再画上。 郑恺在威尼斯(图:宫德辉) 老演都市痞小子?郑恺:占住自己的坑比没个性要好 新浪娱乐:我觉得以你的个人的功力,演《前任》那样的片子,空间好像没有那么大。 郑恺: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风格吧,《影》这样的风格当然是非常的高大上啊,当然你不能说因为这样就排斥像《前任3》这样的电影,它也是一种受欢迎的电影,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前任3》其实在剧作的创作上是非常的严格的,而且它的成功一定不是偶然,它是因为剧本写得好,导演脑子清楚,演员会演戏,拍摄顺利,大家气场这个比较投合,然后就成功了。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影视剧,它都严格按照这样的进程去进行的话,都会很好。 新浪娱乐:你演的那种有点痞的都市男生,会不会太多了? 郑恺:也许这是某一阶段观众对我的认同吧,但是你说一个演员有一个演员的坑,对吧?我一直认为就是说占住自己的坑,比你随意的去变化而显得没有个性要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再去衍生开,去变化出不同的角色,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样子吧。 新浪娱乐:翻你去年的一个采访,当时你说过一句话,说希望今年能够演一些让人记得住的角色,你觉得自己目前来说做得怎么样? 郑恺:啊?我说过吗?唉我说过,当然我知道,可能那个时候我已经拍了《影》了,所以其实就有预谋的跟媒体这样说一些“明年会有记得住的”(的话),我当然希望首先从《影》开始,是大家对我的认识完全转变的一个角色。当然我今年也自己做了一部叫《也平凡》那个戏,也是也是第一次从事制作,也演了一个警察,也跟以前不一样,所以慢慢地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可能小时候的那种皮啊,那种劲啊,慢慢在蜕变,然后会变得有一些成熟啦或者是长大啦那种样子。不要着急了,因为还年轻嘛,干嘛那么急着要变。(阿辉/文 宫德辉/摄影 陈植/摄像)[详情]
新浪娱乐讯 近日,郑恺随张艺谋《影》剧组赴威尼斯参加电影节。期间,他抽空与我们对话聊了聊这部影片。[详情]
阿方索·卡隆的《罗马》获威尼斯最高奖金狮奖,继去年他的同乡好友托罗凭《水形物语》“夺狮”之后,墨西哥导演再次光耀水城。[详情]
#威尼斯电影节#DAY10:又一年正式闭幕,红毯现场人山人海,吃瓜群众数量创近几年之最,吉尔莫·德尔-托罗领衔,张艾嘉、娜奥米·沃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等主竞赛评委悉数亮相;万玛才旦凭《撞死了一只羊》获“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感言“非常高兴”,并独家分享创作玄机;主竞赛单元大奖一一揭晓,阿方索·卡隆《罗马》金狮奖,“梵高”饰演者威廉·达福和“宫斗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分获最佳男、女演员,来随#威尼斯daily#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奖项吧️。咱们明年见~[详情]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只是张艺谋拍出的属于他自己的故事。[详情]
关晓彤接受新浪娱乐专访(图:宫德辉) 新浪娱乐讯 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落幕,张艺谋新作《影》在展映单元亮相,引发海内外影迷关注。片中饰演长公主青萍的关晓彤,也随着剧组来到了水城。 我们的对话从青萍这个不寻常的公主说起,面对尊严的挑战,青萍公主刚烈至极,而关晓彤说她不是公主,遇到质疑,也只能努力变得更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不禁让人想起这些年围绕在她身上的”格格“称号,对此,关晓彤说,这其实是外界给她的评价,她只能认清楚自己,做好自己。 去年才二十岁的关晓彤,拿到了中国顶级导演张艺谋的新作《影》分量不轻的角色,她坦承这的确是一个机遇,自己也会忐忑能不能担得起这样的分量。 这次到达威尼斯电影宫之前,关晓彤有些紧张,张艺谋还特地跟她讲了这次展映是什么样的。下船之前,为了面对迎接的媒体,没洗头还素颜的关晓彤戴着帽子,紧急涂上了口红,后来她对镜头说:“我很兴奋,一切都是新鲜的。”尽管童年就已出道,关晓彤身上还保有着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应有的青涩。 对关晓彤而言,上一部改变她的作品,是曾经让她拿到最佳女配角奖的电视剧《好先生》,而这次的《影》也会是很重要的一部,让她对演戏有新的认识。 关晓彤在威尼斯(图:宫德辉) 成为“谋女郎”:机遇来了,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 新浪娱乐:你有特别喜欢的“谋女郎”吗? 关晓彤:其实每一位都很崇拜,然后就是喜欢巩俐老师吧,因为看了巩俐老师每一部,有《红高粱》,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很值得学习的前辈,而且确实太美了。 新浪娱乐:张艺谋导演在谈到自己电影当中的女性角色的时候,他说其实首先要有女性美,然后第二个要特别刚烈,你觉得你算是属于这个审美体系的吗? 关晓彤:我啊······女性美、刚烈,我觉得我应该算吧,我算美和刚(新浪娱乐:北京话里的那个“刚”?会怼人?)啊呦那我是不是得是柔呀,因为我还是挺胆小的平常。 新浪娱乐:那天发布会的时候,导演对你的角色有阐述,他觉得你的角色是现在年轻人的一个象征,你自己对这个角色有这方面的思考吗? 关晓彤:对,就是像导演说的一样。青萍这个角色是一个公主,戏份确实不是很多,但是我特别感谢导演的这个角色,她很丰富,可能真的包含了柔美刚烈,在这个角色上面都有体现,她有很沉稳的一面,但是她也会有像导演说的,新一代年轻人可能会很冲动,会敢爱敢恨,会去很勇敢地、很突然地就做了这个决定,去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觉得青萍还是一个很丰富很立体的角色。 新浪娱乐:青萍公主在片中面临了尊严的挑战,如果生活中是晓彤本人的话,会像她反应那么激烈吗? 关晓彤:首先因为我跟青萍不一样吧,她是一个公主,可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我觉得我可以维护我自己的尊严,但是有时候可能还是人要成长吧,毕竟我不是公主,我只能学会努力地,等于是把自己变得更好,来维护我的尊严。 新浪娱乐:嗯其实你大家对你有一个外号,就跟公主很接近。 关晓彤:噢,我知道。 新浪娱乐:嗯,就是“格格”这个词了,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称号? 关晓彤:我啊,我觉得其实我也不是看待什么称号不称号的,我觉得其实就是外界大家给你的一些评论吧,重点我觉得还是要认清自己的初心,然后认清楚自己,然后呢,做好自己就够了。 新浪娱乐:我对你这次的表演印象特别深刻,之前在特辑里看到一句话,你说希望未来一部部的作品去积累,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触? 关晓彤: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然后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好这个来的机会,你能不能承担得起这份分量和担得起这份责任?我觉得作品就是这样,其实可能不是说一部部都是好的作品,或者一部部的作品都会让你成长,但是至少在你遇到好作品之前,你都需要一部部地去通过作品去积累自己,去积淀自己,可能时候到了,就会遇到一个像《好先生》一样的作品,可能会到一步,让我有新的认识,比如说像《影》就是这样。 关晓彤(图:宫德辉) 进入《影》世界:一个下水戏拍了七天 新浪娱乐:电影里你从那个水池里跳进去,我觉得拍摄过程应该不容易。 关晓彤:我觉得吧,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实当时确实挺惨的,因为每天都感觉自个像泡发了的一个泡芙一样,在那个水里边。那个戏拍了很多次,因为可能剪的是那一点,但是我们拍了七天吧,光我这块就拍了七天,所有人加起来拍了很多天,而且每天都是雨在浇,就一定是一直在下着的。然后回北京又接着浇了大概得有两天。 新浪娱乐:这是你第一次演打戏吗? 关晓彤:是第一次,还要在雨中,就还挺奇妙的这种感觉。一开始有很多训练,但是后来到了实景之后,就发现有雨,然后穿的是剧组的布鞋,还有石板地缝,所以跟平常练那种环境是不一样的,只能就是随机应变了。而且加上后来最最最狠的那一段,其实也没有说太规定你必须怎么做,就是说你一定要很发泄,要弄死他。 新浪娱乐:导演评价你说,都可以演被人扛起来的戏了。他好像对你的印象会有一些改变,你自己的戏路其实是会比大家想象得更宽更广一些吗? 关晓彤:导演对我的印象可能还是十年前那个就一点点大的那个小女孩,在那个奥运会宣传片上,然后之后这次《影》合作,肯定觉得我长大了,而且当时因为那个扮相就是还挺像那么回事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演员一个是扮相,一个是内在可能就丰富了,确实戏路会更宽广吧。 新浪娱乐:拍摄现场,你觉得导演最可爱的一件事是什么? 关晓彤:导演每天都在吃面,每次都特别喜欢看导演端着碗吃面的样子,(新浪娱乐:他的碗好像也是比较大。)对,我也吃过那个面,很好吃,岐山臊子面吧。 还是大学女生:走上明星码头很惶恐,因为没洗头 新浪娱乐:这次来威尼斯电影节什么感受? 关晓彤:这次是第一次来威尼斯电影节,是带着《影》一起来的,所以感觉就是有一点小小的自豪在里面,就是真的想把这个作品让大家都看到,而且导演也跟我们说,这次咱们今天晚上第一回看,是在那个电影宫里边,然后给我讲了整个是怎么回事,所以又带着带着很大的期待,然后等着晚上去看电影。 新浪娱乐:昨天晚上在码头看见我们拍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关晓彤:我的内心很惶恐,因为我头发没洗头,而且没化妆,然后抹了个嘴好像还抹呲了,当时特别快,在那个船上吧,就这么这样这样这样(比划怎么涂唇膏ing),我一下来看就很亲切,就看各种各样的面孔,好像似曾相识。 新浪娱乐:这种出国差,你会带什么特定的东西吗? 关晓彤:每次出国呀,带护肤品们吧,然后转换插头,还有衣服,哦,我来还带了一本书《目送》。 新浪娱乐:在街头有想碰到谁吗? 关晓彤:娜塔莉·波特曼。 新浪娱乐:你刚刚提到说,开学马上大三了,你觉得生活节奏会有改变吗? 关晓彤:就是自己加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可能还是在我自己,就是我想快可能会快,我想慢可能就慢,但是未来大三的我,可能更多的是丰富一下自己,练跳舞啊,健健身啊。 (阿辉/文 宫德辉/摄影 陈植/摄像)[详情]
新浪娱乐在威尼斯独家对话《影》主演关晓彤[详情]
《罗马》阿方索·卡隆回应Netflix流媒体之争 在主竞赛影片《罗马》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阿方索·卡隆描述了诸多关于这部作品的私人背景。“主角Cleo的原型是我小时候的保姆,我们住在一起,是一家人。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她从来没有和我们探讨过身份的问题。这部电影迫使我去重新审视这位来自底层阶级的当地女性。”卡隆表示,因为影片成型于自己的回忆,为了最大限度地唤起真实的场景与事件,他甚至使用了幼年时的家具来布景。 当被问及为何《罗马》摄影与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主要选择大景别摇镜头时,卡隆表示,这样可以避免镜头语言过于主观。“回忆可以是客观的,”他强调,“我乐于和自己的回忆保持一定的距离,不带预判地去观察,不让摄影机去扰乱它。” 这部由流媒体平台网飞(Netflix)参与制作的影片也不可避免地被问及,传统电影院线与网络院线之间是否存在矛盾。卡隆认为这是一部很难在传统院线上映的影片,因为它故事和风格都很严肃。虽然影片也将会在墨西哥很多城市上映,但流媒体平台可以让更多观众看到它。制片人David Linde也补充说,“在今天还认为观众不想在电影院以外的地方看电影是一种很天真的想法。” 《一个明星的诞生》Gaga:99%的人怀疑,但他很信任我 《一个明星的诞生》的新闻发布会上,Lady Gaga表示第一次出演女主角,导演布莱德利·库珀给予了她很多的安全感。“我一直都很想做演员。现场99%的人都对我是否能演好女主角持怀疑态度,但布莱德利很信任我。” 首次担任导演的库珀则表示,这是一个相互帮助的过程。在片中饰演歌手的他,也在演唱中得到了Lady Gaga的支持。“他是一个好歌手,”Lady Gaga补充说,“那时我们都在客厅里,他开口演唱,嗓音非常美妙。“ 库珀也表达了或许会继续执导电影的意愿。”如果有人支持我,我将会继续学习。“ 科恩兄弟:短片不能商业上映,故很多人不制作 在《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的新闻发布会上,科恩兄弟分享了创作这部电影的初衷。“我们想拍这部影片很多年了。第一个故事十几年前就有了,之后慢慢把不同故事放在一起,”乔尔·科恩解释。 伊桑·科恩表示影片中许多西部歌谣都是原创的。之所以会以多篇幅形式拍摄这部影片是因为“我们喜欢所有类型的电影,包括短片,但短片不能商业上映,所以很多人不制作。”乔尔补充道,“这些故事的主题和气质都不同,对西部世界的想象也不同。” 《阴风阵阵》导演:我是一个大师跟踪狂 《阴风阵阵》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卢卡·瓜达尼诺首先对1977年老版《阴风阵阵》的导演达里奥·阿基多,表达了敬意,“我爱达里奥。如果没有达里奥,我现在不可能坐在这里。我是一个大师跟踪狂。大概在15岁或者更小的时候,有一次,我听说达里奥在一家餐厅吃饭。我就自己跑过去,趴在窗户上看他。他一定很好奇这位年轻的先生是谁,对的,就是我。” 与瓜达尼诺有过多次合作的演员蒂尔达·斯文顿表示能和这位导演合作是一件幸运的事情。“我们在一起工作很多年了,相互非常了解。电影是一门需要合作的工作,一个电影人和另一个电影人一起工作,不仅仅是要感到舒服,更重要的是,我们也能相互促进。” 《光之声》娜塔丽·波特曼谈与SIA合作 《光之声》的新闻发布会上,导演布拉迪·科贝特表示对人物的角色塑造上,他更倾向于,不仅仅只聚焦个人本身,而是延伸至其所处的时代。“不要将女主角看做怪兽。她又创伤后应激障碍,她只是一个受害者。” 主演娜塔丽·波特曼也表示这部电影里有很多与心理学有关的因素,“它表现了暴力对于一个人所产生的心理创伤。”澳洲流行天后Sia为本片创作歌曲。当被问及与Sia的合作时,娜塔丽·波特曼笑着回答,“这段经历非常有趣。Sia对音乐和舞蹈都非常有热情。她与我的经历大相径庭,和我的风格也很不一样。但我们的相处氛围很自由,每天都很愉快。”(于婧/文)[详情]
新浪娱乐讯 日前,王学兵携电影《未择之路》赴威尼斯电影节参展,在海边拍摄的一组大片曝光。照片中的王学兵面容沧桑,表情坚毅,似是一个“有故事的男人”。(宫德辉/图)[详情]
新浪娱乐|独家专访 文|阿辉 摄影|宫德辉 张艺谋的新作《影》在威尼斯展映的第一天,电影宫出动了最大的两个厅,接连放映。 这两个厅的上午时段是黄金时间,一般都是用来放映竞赛片。 在威尼斯机场到电影宫的船上,张艺谋对二十岁的关晓彤说: “你这个可不是‘蹭红毯’,你是九五后的年轻女演员,带着自己的作品来这里,是电影宫的正式展映。这个规格很好,你应该自豪。” 张艺谋、胡军、关晓彤抵达威尼斯 威尼斯是张艺谋的主场,他曾四度入围主竞赛单元,捧回两座金狮奖、一座银狮奖。 2007年,张艺谋还担任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会主席。 不论是到达明星码头还是入场参加发布会之前,都有影迷拿着张艺谋的海报等候求签名。 重游故地,张艺谋又见到了威尼斯电影节主席、亚洲选片人等老朋友,但走上红毯之后,张艺谋在一群拿着长筒大炮的记者中望了望,发现很多熟悉的老记者都找不见了。 张艺谋感慨,很多同时期的朋友都退休了。 张艺谋和《影》主演,威尼斯首映红毯 不过,他还没有“退休”的想法。 像所有仍然活跃的第五代导演一样,张艺谋也常常会被问什么时候谢幕,他的回答很诚恳,也很现实: “什么时候谢幕呢?没人给你投资了,你就谢幕了。还有一个那就是你身体不行,谢幕。这很正常,所以你有机会,你的身体还好,也有人给你投资,你还愿意做,你就好好干吧。” 张艺谋说,他不会去设计自己的电影人生在一个高潮的段落戛然而止,只是想去做很多的事情,因为他认定自己做的事情会改变什么。 从在国际电影节上声名鹊起,到如今以高规格身份展映; 从以《英雄》开启中国商业大片序幕,到如今带着又一部古装动作片《影》回归…… 张艺谋在电影上的艺术与商业两条腿,如今又站在了一起,这确实像是一场轮回。 张艺谋获得了今年威尼斯电影节的“积家导演荣誉奖” 张艺谋接过威尼斯电影节组委会颁出的创新奖那天,他的女儿张末在长春电影节拿下了最佳处女作奖,张艺谋幸福地对我们说:“很为她高兴。” 前段时间张艺谋开机时,他的大儿子的学生作品也开机了,他还去问儿子需不需要帮忙,儿子说要自己做,“他有这个兴趣,也许是受我的影响。” 张艺谋欣慰地笑了,“所以看起来我这四个孩子,有俩已经要干这个了。后头俩说不定将来也要干这个。所以我老婆就说将来怎么弄?这都开机怎么办?” 张艺谋曾经对张末说,年轻导演还是要多拍现实主义题材的、民生的东西。 但归根结底,张艺谋觉得电影还是要随心而动:“电影你必须是爱它,全心全意的爱它,才可以拍好。第二个你必须是有感而发,你才可以拍好,没有其它捷径。” 张艺谋(图:宫德辉) 故地重游:谈与荣誉伴生的“贩卖苦难” 支持青年导演反映社会问题 新浪娱乐:威尼斯是您的福地,九十年代来的时候,心态是否与如今不同? 张艺谋:是不太一样,当然那时候确实你需要认同,需要有这个过程,你也参赛,你多少还是去想。其实每一个参赛导演都很有意思,他们在媒体上都说无所谓,其实都挺有所谓的,要不干嘛来参赛,那您跟主席说我不参赛就完了。所以那时候还是希望有成绩,当你知道自己得奖也很高兴。现在来就不一样,首先我们确实是不参赛,其次你也得的够多的了,更多的是一种展映的心态,给大家看一看。 1992年9月的威尼斯电影节:《秋菊打官司》获最佳影片金狮奖,巩俐拿下最佳女主角 新浪娱乐:回看我在威尼斯报道的这两年,有才华的青年导演很多,但似乎没有出现领军人物? 张艺谋:其实很微妙,第五代在八九十年代摘金夺银,当年我被称为“得奖专业户”,好像逢奖必得那感觉。那是一个时代。那个时代是赶上改革开放,中国百废待兴,我们赶上发展的大浪潮,所以当年结束文革之后,国外人对中国新电影年轻一代有极大的好奇心。他们有更多更复杂的解读,可能也提高了你作品的这个东西,就变成第五代在八九十年代叱咤风云。 《十面埋伏》片场,张艺谋,章子怡 其实我认为不是第五代这些人多么了不起,是时势造英雄,国际电影节也是如此。那现在这个时代、这个劲过去了,今天的中国跟过去不一样了。 首先第一个,开放这么多年,又是互联网时代,他们对中国的了解已经够多了,所以他们不再抱有猎奇和神秘的角度打开一扇大门,就会更客观地来看你,作品本身就要更过硬。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市场非常好,我们的媒体天天宣传我们的票房,我们都第一第一第一,这个话说多了以后,人家很容易把你当“暴发户”,也就会觉得你们的电影都很商业。 再加上我们好像在电影节上“蹭红毯”也蹭得很多,人家就觉得,你来我们这儿是给你们那边做事来了。各种各种,我觉得近十年的这个变化还挺有意思的。 新浪娱乐:去年《嘉年华》来到威尼斯主竞赛单元,虽然没有得奖,但是回国之后也是得到了非常高的评价。 张艺谋:《嘉年华》我很喜欢那个电影,因为今年在导演协会,我还给它评了一个奖。我觉得它的题材很大胆,也很尖锐,也关注了社会问题。其实年轻导演这一方面是他们的强项,应该让年轻导演多拍一些这样的作品。 新浪娱乐:您当年也是拍了很多反映社会问题的电影,但是当年得到荣誉的同时,也遭遇一些质疑,被说是在贩卖苦难。 张艺谋: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人这样说。我们注意到有这样的现象,有文化差异的原因,可能也因为意识形态的不同标准。我们如果在中国拍的是现代大都市,各种时髦的、现代的、白领生活的,这种题材可能很难得奖,可能还是要去拍一些底层人物的命运的作品。一定的差距和不同的判断标准还是存在,但实际上这种差距也在缩小。电影人不必去迎合某种类型,不是哪一种类型就一定会得奖或者受到青睐,一个好电影是全体人都肯定的。 好电影就是好故事,人的情感,人的故事,八个字,悲欢离合,爱恨情仇,无非是这样,讲得好就行。 新浪娱乐:后来,您在做商业片的时候也遭受了另外一种指责,您觉得哪一种指责对您来说,是有一些困扰的? 张艺谋:其实我没有太多困扰,早期我还给人家解释,后来我都懒得解释了,后期我就会老说一句话,我说二十年以后你们还会这么说我吗?其实已经过去二十年了,还是会这样说。我觉得那我们再过二十年,还会这样说吗?我们讲文化自信,文化自信也体现在各个方面,在网络时代这么透明的国家现状下,你现实中的美和丑,大家都了解。我们看很多外国电影,你会在乎那是富人的电影,还是穷人的电影吗?你还是看这个故事好不好,你也不在乎那是白人的电影,还是黑人的电影,还是在故事好,我们都是那样看别人的,我们干嘛要这么看自己?我们最重要的还是锻炼我们的能力。在我们的市场今天又大又强的情况下,我们的作品是不是又大又强?我们要给年轻的电影工作者更多的机会,拿出工匠精神来,拍好作品才能支撑这个市场。否则再过五年,如果观众失去了对中国电影的热情,都来不及了。现在中国电影最重要的任务是提高质量。 《千里走单骑》现场的张艺谋、高仓健 新浪娱乐:提高质量主要是在哪些方面?因为我个人比较喜欢一些写实的电影,但是现在好像大家在奔着“重工业电影”的方向。 张艺谋:(点头)其实也不用太指责,各种电影都有。你要说提高质量,我不可能开出这么大的药方来。从从业人员的个人来讲,你做好你自己的每一步,你做好就行。今天的中国市场,不一定就是你说的完全是拜金主义的东西,每一年有些作品还受到关注,它还有黑马,它还不像“一日游”,它有时候还有空间,有些纪录片、动画片还会拿到比较好的票房。尤其现在是口碑为王了,你不能靠流量炒作、打IP就行,都不行。那个就管两三天,后头就是口碑。口碑逆袭不逆袭,看你的作品。“口碑为王”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这就说明了选择权交给了观众。 第五代导演该谢幕了?“没人投资了,你就谢幕了” 新浪娱乐:有一种说法是第五代导演该谢幕了,您对这种说法怎么看? 张艺谋:都要有谢幕,说谢幕的人也会谢幕,这是规律,所以不必要焦虑这个事情。第五代导演在八九十年代到了一个最高的程度,它其实就结束了。我自己认为后头都是个体的发展,已经不存在一代人共同的一个标签了,它成为一个名词而已了。第五代导演的崛起也是历史的产物,时代的产物。我们都赶上了一个发展的时代。没有什么了,今天你还拿着标签再去对照,其实划不来了,你还想干什么?那本来就是江山代有才人出,实际上现在就是做回自己。 年轻时的张艺谋与他获得的部分奖杯 所以我老跟他们开玩笑,我说做导演的,从来不会拿自己的钱拍电影。有人给你投资,就说明你有价值,你就好好拍好了。什么时候谢幕呢?没人给你投资。 投资的要比你精明多了,你放心,不会给你投资了,你就谢幕了。 还有一个就是你身体不行,谢幕。这很正常,所以你的身体还好,也有人给你投资,你还愿意做,你就好好干吧。你不要多想,你还想给自己定什么位,拍一部是一部,好好拍就完了。 新浪娱乐:您没有那种我要收在一个什么位置的意识吗? 张艺谋:没有,哪有那事情,我从来不自我设计,我要自我设计,我就不拍《长城》,对。其实我就是愿意做各种事情,你去设计打扮自己,没必要。 新浪娱乐:您对《长城》的态度很豁达了。 张艺谋:我当年也很豁达,当年只是大伙不听。 《英雄》片场,张艺谋 新浪娱乐:您能不能比较一下两部电影的创作,哪些细节说明《影》的自由度会大很多? 张艺谋:那当然完全不同。完全不同的是两种制度下不同的规律。我们的《影》整个制作过程,你的剧本要接受审查,除了政治审查,还有投资方的审查,他才投你的剧本。OK,这个剧本只要通过,你整个制作过程是没有人干涉的,不要超预算就OK了,你想怎么样都可以,你只要跟演员说好,这是最大的自由。最后电影完成以后,从投资方的角度,他要提出他的意见,他要你这么修改、那么修改,还有审查意见就完了,这是我们的方式。 《影》片场,张艺谋与邓超、胡军 他们《长城》那个方式,我接触下来以后,是另一种方式。我跟你说,就一保险公司就整死(你)。电影做了保险,剧本是不能改的,剧本改一点,首先是要去问保险公司,保险公司说我担保的是这个剧本,你改了就不是我的担保范围,而且这个担保金额很大。这是它那一套体系,不能改,要请示,要问,改一句都不行。过程中,你又没有终剪权。 《长城》片场,张艺谋 你像我做《长城》,虽然你是个所谓大导演,也不一下给你一个终剪权,基本上就变成你剪你的,人家可以剪人家的。我在中国习惯了中国方式,我们还是过去导演中心制遗留下来的东西,基本上还是导演说了算。当然也有些小导演被欺负了,被吵走了,那是个别的,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导演说了算。这一点我觉得在创作中是非常好的,还暂时没有太多的在过程中的制约,你只是最终接受审查就可以。 《影》片场,张艺谋 新浪娱乐:创作过程当中,《影》剧本会因为哪些因素有改动? 张艺谋:《影》基本上是我跟演员做广泛的沟通,这个剧本虽然大家认为还不错,但其实我一直在调。小到一句台词,大到一场戏。可能这场戏不要,完全从屋子里边到山上去,咱们到那去拍,另外一场戏,那就是你说了算。还有你跟演员沟通好了,你觉得对人物更有好处,就决定了全体行动,就是这样,只要不超预算。 威尼斯电影节,张艺谋及《影》主演 新浪娱乐:邓超的意见会不会更多一点? 张艺谋:邓超跟我的讨论是最多的,因为他的两个人物很复杂,所以我们谈的最多的是这两个人物的性格、心理,方方面面细节上的,他谈的最多。但其他演员,我也都是开放式的,跟演员都讨论。两个小演员,因为我们都是大叔,两个小演员都不敢发言,就反正你说啥就是啥。 两位年轻的演员吴磊、关晓彤 对话年轻人:有代沟别装嫩做自己 四个孩子可能都做电影 新浪娱乐:晓彤这个角色,就像您自己说,她是您对年轻人的观察。在生活当中,您对年轻人的认识主要是来自于哪些方面? 张艺谋:首先来自于我的孩子,其次是我身边大量年轻的工作人员,再其次就是网络。我是老在网络上看电影,看各种资讯,那是我的一个书库。你就会得到很多信息,我比他们有时候还快,我跟他们说“噢!谁谁怎么了怎么了”,你都知道这个事情,他们还不清楚。所以其实就是你去了解信息,了解社会,了解生活,这些都是必须的。 新浪娱乐:张末就是片中青萍这样的一个女孩吗? 张艺谋:我觉得末末还不是,末末基本遗传了我的性格,还比较属于循规蹈矩的。我觉得有很多年轻人,是一种自由的状态,他们追求个性,追求自我。对于父辈感兴趣的东西,我觉得他们不感兴趣,他们更要追求自我的释放。青萍就是这样子,我觉得青萍是权谋之外的一个人。所有的人都在为权谋而战,她为自己而战,她为自己的面子也得战,这个是很可爱的。 新浪娱乐:这是您与年轻人对话的一种方式吗? 张艺谋:很难说是企图跟年轻人对话。我自己认为别装嫩,因为你的作品是跟所有人对话,你不要企图说是讨年轻人喜欢,有代沟就是有代沟。你做你自己,你做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我刚刚拍完的《一秒钟》,那就是我喜欢的70年代看电影的故事。年轻人是不是喜欢我不知道,但是我们拍摄的时候,有很多年轻人,他们说这有意思,我说其实我都不考虑这个。 我说我首先我拍出我的爱。我拍出的我的爱,是不是你的爱我不知道,但是我要把我的爱做足,我不能去想着你爱什么我去拍,那我根本就拍不好。 新浪娱乐:我们得到消息说,张末在长春电影节拿到了最佳处女作奖。 张艺谋:对,很为她高兴,也是一个巧合,他们说我正好在这里拿奖,她在那拿奖。我女儿其实原来不打算学导演,后来又上了研究生学导演。将来就是他们这些年轻导演(的世界),她最近正在准备她的下一个电影,也给我打电话问,我是觉得让她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我只是跟她说,还是多拍一些现实主义。我觉得你们还很年轻,多拍一些现实主义题材,多关注一些民生,其实是有好处的。 年轻时的张艺谋、巩俐、顾长卫 新浪娱乐:对您的大儿子有什么期待? 张艺谋:对,他明年要考大学了,现在看起来也要学电影,他正在准备电影功课,准备报考的那些资料。前两天我开机,他也开机,人家自己跟同学在一起,什么忙都不要我帮,我还是问人家,我说你要不要我,有些群众演员帮你找,不要,他自己做。他有这个兴趣,也许是受我的影响。所以看起来我这四个孩子,有俩已经要干这个了,后头俩说不定将来也要干这个。所以我老婆就说将来怎么弄?这都开机怎么办?(笑) 新浪娱乐:您希望您的孩子能够拍出什么不一样的东西? 张艺谋:都随着他们,我只是觉得他们其实就是按照自己的,随心而动吧。电影有一条很重要,电影你必须是爱它,全心全意地爱它,才可以拍好。第二个你必须是有感而发,你才可以拍好,没有其它捷径。 [详情]
郑恺在威尼斯电影节接受新浪娱乐专访(图:宫德辉) 新浪娱乐讯 《长城》里那个站在王身边的郑恺,很快在张艺谋的下一部作品《影》里拿到了王的角色。影片在威尼斯电影节展映时,郑恺对台下来自全世界的媒体说:“我升职了。” 谈到《影》拍摄过程,郑恺更喜欢分享合作演员的辛苦,比如邓超的敬业,但对自己的付出,他总是显得轻描淡写,但表情一定是丰富的,像他在综艺节目里那样。 郑恺在《影》中的表现,体现了他话剧表演的功底,很能集中体现他在表演上的收放自如。但翻看郑恺过去的作品表,大部分还是都市喜剧,有的反响不大,也有的像《前任3》这样大获成功。可是对于演员而言,同类型的电影,相似的角色,是否也是一种损耗呢? “我一直认为就是说占住自己的坑,比你随意的去变化而显得没有个性要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再去衍生开,去变化出不同的角色,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样子吧。”郑恺说。 郑恺(图:宫德辉) 从王身边的人,变成王 新浪娱乐:你跟张艺谋导演上次合作《长城》之后,会有意犹未尽的感觉? 郑恺:对,因为《长城》的时候演员很多,大家的戏份都很平均,每个人的表现机会都有限,我相信其实每个参与《长城》拍摄的中国演员都有这样的感受,就是不过瘾,想要再有一次机会,所以很幸运导演给了我这次机会,从王身边的人变成了王,好像升职了一样。 新浪娱乐:你们两个人在拍完《长城》之后,大概达到了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郑恺:我是觉得很开心,很愉悦,导演有一天也找到我,说想跟我聊一聊后面的项目,其实就是《影》这个项目,但是当时并没有透露给我更多的信息,就是说这个剧本是什么样的,角色是什么样的,只是跟我简单的说了一下,留一下档期,那在去年上半年的时候,它就如期而至了,我当然欣然接受。 新浪娱乐:如你所说,其实大家都觉得《长城》的戏份还蛮平均的,为什么这导演觉得郑恺能再合作一下? 郑恺:这个可能你得问导演吧,他肯定有他的考量,对每个角色和人物的这种揣测吧,也许我的样子会比较像他心中的那个沛良。 新浪娱乐:你们有私交吗? 郑恺:导演没有微信,私交的话,就是打电话或者是去他工作室。 新浪娱乐:拿到这个角色的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郑恺:我拿到这个角色,第一感觉是暗爽,因为写得太好了,这个角色的丰满度和幅度,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是我看到那么多角色里面最丰富的一个,那后来我知道也是导演亲自在里面下了很多功夫去修改的。 这个人是个王,他又很矛盾,被一个臣所制约,但是他又要哄着他,又要骗着他,又要利用他,又要杀了他。所以如此丰富和饱满的一个角色,当一个演员拿到的时候一定是爽。 新浪娱乐:我个人觉得你表演的方式很话剧。 郑恺:啊,是吗?对,其实我们有时候演着演着会有一点舞台剧的感觉,因为我们拍摄的那个大殿,其实就很像一个小剧场话剧的舞台。而且有一些戏也是比较长的一镜到底去完成,没有切很多的碎镜头,所以会有一些莎士比亚式的戏剧一样感觉的那种戏份。 郑恺(图:宫德辉) 为演写书法向后海大爷学习 与邓超四目相对会笑场 新浪娱乐:听说你为了演这个王写字的戏,还去了后海学习? 郑恺:对。我自己本身没有书法功底,小时候可能学过一些,但电影里那是巨笔书法,还不是在纸上的书法,那我第一时间跳出的印象就是后海有这个写巨笔的老大爷,然后我们就真的去了,然后发现那个还不一样,后海老大爷写的呀,它是海绵头,海绵头它好控制是在于它不像毛笔那种会散开,还是比较有弹性的那种。但是那种在地上的那种感觉啊,是相通的。其实那场戏,书法只是一小部分,有书法,有舞蹈,有功夫,有诗词,也有韵律,然后还喝着酒,好像醉醺醺的那样,很像一种舞蹈。 新浪娱乐:说实话,这次喝了多少酒? 郑恺:怎么得有个几瓶八瓶,哈哈没有。因为有些戏他要那种喝着小酒那种刺激的感觉,去演的感觉,其实不如就真倒了。 新浪娱乐:你在这个戏里面跟邓超还蛮多对手戏,第一次对手戏什么感觉? 郑恺:他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当然他的思维非常的细腻,他塑造一个角色,我觉得已经到了一根筋的状态。从他的体型的变化就看出来,就是能够突然之间爆壮,又突然之间爆瘦,这样的人还有什么干不出来。开玩笑,他非常有毅力,然后跟他对戏,一开始其实蛮尴尬,因为大家平时太熟了,在生活中、节目里那样的感觉,突然间演上戏哦,怎么好像四目相对的时候有点要躲避,哈哈哈哈呵呵,那后来后来就习惯他,大家还是很认真的演戏嘛,做演员嘛,一定要认真! 新浪娱乐:有笑场吗? 郑恺:我记得应该是有的。很严肃,两个人在面对面说“子虞,今天我就要看看你的伤口到底长什么样子”,他说“好啊,你来”,我就(做出疑惑表情)。但是毕竟你知道张艺谋导演的片场吧,也不能开太多玩笑,我们还是很认真的。大家都很敬业,他有一天我记得他因为身上要淋湿了才进到那个大殿里,就是最后那场戏,整个身上都是湿的,一整天都是湿漉漉的那种感觉,然后回去就感冒发烧了都,所以挺不容易的。 新浪娱乐:超哥挺不容易,你呢? 郑恺:我呀,我就好一点,因为我是我是王嘛!我在大殿里面运筹帷幄,不用出去风吹日晒,所以内景比较多,然后呢,你要说最辛苦那场戏,可能就是最后被刺杀之后,啊喷血,然后那个要接戏其实挺累的,就是如果要一天拍不完要再拍的话,等于全部都要再画上。 郑恺在威尼斯(图:宫德辉) 老演都市痞小子?郑恺:占住自己的坑比没个性要好 新浪娱乐:我觉得以你的个人的功力,演《前任》那样的片子,空间好像没有那么大。 郑恺:不同的电影有不同的风格吧,《影》这样的风格当然是非常的高大上啊,当然你不能说因为这样就排斥像《前任3》这样的电影,它也是一种受欢迎的电影,但是我可以告诉你,《前任3》其实在剧作的创作上是非常的严格的,而且它的成功一定不是偶然,它是因为剧本写得好,导演脑子清楚,演员会演戏,拍摄顺利,大家气场这个比较投合,然后就成功了。 如果说我们每一个影视剧,它都严格按照这样的进程去进行的话,都会很好。 新浪娱乐:你演的那种有点痞的都市男生,会不会太多了? 郑恺:也许这是某一阶段观众对我的认同吧,但是你说一个演员有一个演员的坑,对吧?我一直认为就是说占住自己的坑,比你随意的去变化而显得没有个性要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在自己个性的基础上再去衍生开,去变化出不同的角色,这才是一个应该有的样子吧。 新浪娱乐:翻你去年的一个采访,当时你说过一句话,说希望今年能够演一些让人记得住的角色,你觉得自己目前来说做得怎么样? 郑恺:啊?我说过吗?唉我说过,当然我知道,可能那个时候我已经拍了《影》了,所以其实就有预谋的跟媒体这样说一些“明年会有记得住的”(的话),我当然希望首先从《影》开始,是大家对我的认识完全转变的一个角色。当然我今年也自己做了一部叫《也平凡》那个戏,也是也是第一次从事制作,也演了一个警察,也跟以前不一样,所以慢慢地慢慢地,你就会看到,可能小时候的那种皮啊,那种劲啊,慢慢在蜕变,然后会变得有一些成熟啦或者是长大啦那种样子。不要着急了,因为还年轻嘛,干嘛那么急着要变。(阿辉/文 宫德辉/摄影 陈植/摄像)[详情]
新浪娱乐讯 近日,郑恺随张艺谋《影》剧组赴威尼斯参加电影节。期间,他抽空与我们对话聊了聊这部影片。[详情]
阿方索·卡隆的《罗马》获威尼斯最高奖金狮奖,继去年他的同乡好友托罗凭《水形物语》“夺狮”之后,墨西哥导演再次光耀水城。[详情]
#威尼斯电影节#DAY10:又一年正式闭幕,红毯现场人山人海,吃瓜群众数量创近几年之最,吉尔莫·德尔-托罗领衔,张艾嘉、娜奥米·沃茨、克里斯托弗·瓦尔兹等主竞赛评委悉数亮相;万玛才旦凭《撞死了一只羊》获“地平线单元”最佳剧本,感言“非常高兴”,并独家分享创作玄机;主竞赛单元大奖一一揭晓,阿方索·卡隆《罗马》金狮奖,“梵高”饰演者威廉·达福和“宫斗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分获最佳男、女演员,来随#威尼斯daily#一起看看还有哪些奖项吧️。咱们明年见~[详情]
这是一个全新的故事,它不属于任何人,它只是张艺谋拍出的属于他自己的故事。[详情]
关晓彤接受新浪娱乐专访(图:宫德辉) 新浪娱乐讯 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正式落幕,张艺谋新作《影》在展映单元亮相,引发海内外影迷关注。片中饰演长公主青萍的关晓彤,也随着剧组来到了水城。 我们的对话从青萍这个不寻常的公主说起,面对尊严的挑战,青萍公主刚烈至极,而关晓彤说她不是公主,遇到质疑,也只能努力变得更好,来维护自己的尊严。这不禁让人想起这些年围绕在她身上的”格格“称号,对此,关晓彤说,这其实是外界给她的评价,她只能认清楚自己,做好自己。 去年才二十岁的关晓彤,拿到了中国顶级导演张艺谋的新作《影》分量不轻的角色,她坦承这的确是一个机遇,自己也会忐忑能不能担得起这样的分量。 这次到达威尼斯电影宫之前,关晓彤有些紧张,张艺谋还特地跟她讲了这次展映是什么样的。下船之前,为了面对迎接的媒体,没洗头还素颜的关晓彤戴着帽子,紧急涂上了口红,后来她对镜头说:“我很兴奋,一切都是新鲜的。”尽管童年就已出道,关晓彤身上还保有着二十岁出头的女孩应有的青涩。 对关晓彤而言,上一部改变她的作品,是曾经让她拿到最佳女配角奖的电视剧《好先生》,而这次的《影》也会是很重要的一部,让她对演戏有新的认识。 关晓彤在威尼斯(图:宫德辉) 成为“谋女郎”:机遇来了,能承担起这份责任吗? 新浪娱乐:你有特别喜欢的“谋女郎”吗? 关晓彤:其实每一位都很崇拜,然后就是喜欢巩俐老师吧,因为看了巩俐老师每一部,有《红高粱》,还有《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很值得学习的前辈,而且确实太美了。 新浪娱乐:张艺谋导演在谈到自己电影当中的女性角色的时候,他说其实首先要有女性美,然后第二个要特别刚烈,你觉得你算是属于这个审美体系的吗? 关晓彤:我啊······女性美、刚烈,我觉得我应该算吧,我算美和刚(新浪娱乐:北京话里的那个“刚”?会怼人?)啊呦那我是不是得是柔呀,因为我还是挺胆小的平常。 新浪娱乐:那天发布会的时候,导演对你的角色有阐述,他觉得你的角色是现在年轻人的一个象征,你自己对这个角色有这方面的思考吗? 关晓彤:对,就是像导演说的一样。青萍这个角色是一个公主,戏份确实不是很多,但是我特别感谢导演的这个角色,她很丰富,可能真的包含了柔美刚烈,在这个角色上面都有体现,她有很沉稳的一面,但是她也会有像导演说的,新一代年轻人可能会很冲动,会敢爱敢恨,会去很勇敢地、很突然地就做了这个决定,去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我觉得青萍还是一个很丰富很立体的角色。 新浪娱乐:青萍公主在片中面临了尊严的挑战,如果生活中是晓彤本人的话,会像她反应那么激烈吗? 关晓彤:首先因为我跟青萍不一样吧,她是一个公主,可以勇敢地维护自己的尊严,我觉得我可以维护我自己的尊严,但是有时候可能还是人要成长吧,毕竟我不是公主,我只能学会努力地,等于是把自己变得更好,来维护我的尊严。 新浪娱乐:嗯其实你大家对你有一个外号,就跟公主很接近。 关晓彤:噢,我知道。 新浪娱乐:嗯,就是“格格”这个词了,你怎么看待这样一个称号? 关晓彤:我啊,我觉得其实我也不是看待什么称号不称号的,我觉得其实就是外界大家给你的一些评论吧,重点我觉得还是要认清自己的初心,然后认清楚自己,然后呢,做好自己就够了。 新浪娱乐:我对你这次的表演印象特别深刻,之前在特辑里看到一句话,你说希望未来一部部的作品去积累,为什么当时会有这样的一个感触? 关晓彤: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机遇,然后自己有没有做好准备去接好这个来的机会,你能不能承担得起这份分量和担得起这份责任?我觉得作品就是这样,其实可能不是说一部部都是好的作品,或者一部部的作品都会让你成长,但是至少在你遇到好作品之前,你都需要一部部地去通过作品去积累自己,去积淀自己,可能时候到了,就会遇到一个像《好先生》一样的作品,可能会到一步,让我有新的认识,比如说像《影》就是这样。 关晓彤(图:宫德辉) 进入《影》世界:一个下水戏拍了七天 新浪娱乐:电影里你从那个水池里跳进去,我觉得拍摄过程应该不容易。 关晓彤:我觉得吧,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其实当时确实挺惨的,因为每天都感觉自个像泡发了的一个泡芙一样,在那个水里边。那个戏拍了很多次,因为可能剪的是那一点,但是我们拍了七天吧,光我这块就拍了七天,所有人加起来拍了很多天,而且每天都是雨在浇,就一定是一直在下着的。然后回北京又接着浇了大概得有两天。 新浪娱乐:这是你第一次演打戏吗? 关晓彤:是第一次,还要在雨中,就还挺奇妙的这种感觉。一开始有很多训练,但是后来到了实景之后,就发现有雨,然后穿的是剧组的布鞋,还有石板地缝,所以跟平常练那种环境是不一样的,只能就是随机应变了。而且加上后来最最最狠的那一段,其实也没有说太规定你必须怎么做,就是说你一定要很发泄,要弄死他。 新浪娱乐:导演评价你说,都可以演被人扛起来的戏了。他好像对你的印象会有一些改变,你自己的戏路其实是会比大家想象得更宽更广一些吗? 关晓彤:导演对我的印象可能还是十年前那个就一点点大的那个小女孩,在那个奥运会宣传片上,然后之后这次《影》合作,肯定觉得我长大了,而且当时因为那个扮相就是还挺像那么回事的,所以我觉得其实演员一个是扮相,一个是内在可能就丰富了,确实戏路会更宽广吧。 新浪娱乐:拍摄现场,你觉得导演最可爱的一件事是什么? 关晓彤:导演每天都在吃面,每次都特别喜欢看导演端着碗吃面的样子,(新浪娱乐:他的碗好像也是比较大。)对,我也吃过那个面,很好吃,岐山臊子面吧。 还是大学女生:走上明星码头很惶恐,因为没洗头 新浪娱乐:这次来威尼斯电影节什么感受? 关晓彤:这次是第一次来威尼斯电影节,是带着《影》一起来的,所以感觉就是有一点小小的自豪在里面,就是真的想把这个作品让大家都看到,而且导演也跟我们说,这次咱们今天晚上第一回看,是在那个电影宫里边,然后给我讲了整个是怎么回事,所以又带着带着很大的期待,然后等着晚上去看电影。 新浪娱乐:昨天晚上在码头看见我们拍你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关晓彤:我的内心很惶恐,因为我头发没洗头,而且没化妆,然后抹了个嘴好像还抹呲了,当时特别快,在那个船上吧,就这么这样这样这样(比划怎么涂唇膏ing),我一下来看就很亲切,就看各种各样的面孔,好像似曾相识。 新浪娱乐:这种出国差,你会带什么特定的东西吗? 关晓彤:每次出国呀,带护肤品们吧,然后转换插头,还有衣服,哦,我来还带了一本书《目送》。 新浪娱乐:在街头有想碰到谁吗? 关晓彤:娜塔莉·波特曼。 新浪娱乐:你刚刚提到说,开学马上大三了,你觉得生活节奏会有改变吗? 关晓彤:就是自己加点自己喜欢的事情吧,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改变,可能还是在我自己,就是我想快可能会快,我想慢可能就慢,但是未来大三的我,可能更多的是丰富一下自己,练跳舞啊,健健身啊。 (阿辉/文 宫德辉/摄影 陈植/摄像)[详情]
新浪娱乐在威尼斯独家对话《影》主演关晓彤[详情]
作为主席,吉尔莫·德尔·托罗成为全场中心,回答了几乎所有问题,坦率、直接、真诚且不回避问题的态度,赢得了记者们的掌声。[详情]
阿方索·卡隆执导的大热门影片《罗马》摘得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在“地平线”竞赛单元捧回最佳剧本奖。[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8日,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红毯,吉尔莫·德尔·托罗、娜奥米·沃茨、威廉·达福、张艾嘉、万玛才旦等亮相。(宫德辉/摄影)[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8日,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各奖项颁发,阿方索·卡隆新片《罗马》拿到最佳影片金狮奖,中国导演万玛才旦凭《撞死了一只羊》获地平线单元最佳编剧。主竞赛影帝后分属“梵高”威廉·达福(《永恒之门》)和“女王”奥利维娅·科尔曼(《宠儿》),评委会大奖归《宠儿》,科恩兄弟获最佳编剧。[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8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评审聚餐张艾嘉低头看手机。(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8日,威尼斯电影节闭幕电影《失控》亮相,主演李佩斯戴哈利波特式眼镜亮相,笑容亲和治愈。(宫德辉/图)[详情]
导演并不想单纯致敬黑泽明,他加入了关于对战争、对性的反思。苍井优在片中担任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详情]
文:陀螺凡达可 许多中国媒体人看完《光之声》的第一观感是前后割裂,但它在外媒那里获得不俗的口碑。 在场刊上《银幕》杂志更是给出五星的好评。 由娜塔莉·波特曼、斯塔西·马汀、裘德·洛、拉菲·卡西迪主演,威廉·达福旁白的《光之声》注定是一部气质独特、剑走偏锋的作品。 导演布拉迪·科贝特在中国观众看来或许并不出名,他在上个月刚刚年满30岁。 演员出身的他也曾是一名帅气的小鲜肉,曾凭借处女作《战前童年》惊艳过整个电影界。 今天,我们邀请伙伴@陀螺凡达可 来跟大家聊一聊,这部大咖云集的独立艺术电影好在了哪儿,娜塔莉·波特曼的演技又是如何呢? 《光之声》场刊评分,倒数第二个 [有剧透] 正文开始 在今年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里面,有一部很低调的好莱坞明星卡司电影,在《第一人》《宠儿》《阴风阵阵》这些大制作的高热度话题下,显得特别不起眼。 这部由娜塔莉·波曼和裘德·洛主演的美国电影低调到竟然连美国发行商都还没找到。。。 尽管它在电影节首映后获得英美媒体的一致盛赞。 《光之声》剧组在威尼斯电影节 《光之声》开场非常震撼—— 在一组空镜里,黑暗中灯光亮起,车辆行驶过街道,进而画面一转,是再日常不过的校园师生交流场面。 然而就是这样祥和的氛围中,师生们突然遭遇一名不速之客的枪击,只有拉菲·卡西迪饰演的名叫Celeste的高中女生幸存了下来。 此时,观众并不知道故事将如何继续被讲述,但可以确定的是,Celeste将是影片的主角。 这起发生在1999年的枪击事件便是整部电影立意的起点。 在悼念会上,作为幸存者代表的Celeste上台唱了一首自己写的歌。 歌声很普通,也有点口水,但因为有媒体全程进行了全国范围内直播的缘故,这首歌瞬间走红,成为了流行全美国的治愈圣歌,Celeste也因此成名。 威尼斯电影节上的拉菲·卡西迪 震惊全球的美国科伦拜校园枪击事件刚好发生在1999年,影片中虚构的这起校园枪击事件显然影射的是科伦拜。 这起事件开启了美国近20年来的枪击事件恶梦,至今都还未结束。 导演兼编剧布拉迪·科贝特选择用这场虚构的大屠杀和一个未来巨星的诞生作为影片开场,全片基调其实已经确立了—— 用一种戏谑夸张的口吻来讽刺和揭露美国当代流行文化甚至现代社会的症结,一场惨剧的生还者最终被炒作成了流行歌星。 《光之声》片场照 这是出生于1988年的导演布拉迪·科贝特第二次入选威尼斯电影节。 上一部由罗伯特·帕丁森主演的处女作《战前童年》入选了威尼斯电影节的地平线单元,并让他获得了最佳导演奖。 《光之声》则是他首次入选主竞赛单元。 《战前童年》讲述一个美国男孩在一战后二战前在法国的成长经历,影片通过其视角窥见了纳粹主义的萌芽和诞生。 《战前童年》 在其中我们能窥见科贝特的创作方法,很专注于通过个体的生命体验来折射整个时代的特征。 这种创作思路在《光之声》中愈发成熟,时代的晦暗始终与女主角的生命绑缚在一起—— 影片随后进入2001年,Celeste被裘德·洛饰演的经纪人签下,并由其姐姐陪同,三人一起前往斯德哥尔摩录制首张专辑。 在斯德哥尔摩Celeste开始接触成人世界,酒吧、派对、夜店、性,而在她发现姐姐和经纪人在一夜狂欢后发生了性关系的那一天,两架客机先后撞向了纽约贸易中心,标志着Celeste正式成年。 《光之声》 时间又快进到2017年,由娜塔莉·波特曼饰演的Celeste已经是歌坛巨星。 为了推广科幻电子风的新专辑,她将要回到自己的家乡举办一场其演艺生涯最大型的演唱会。 然而就在演唱会的这一天,地球另一边的科西嘉岛发生了恐怖袭击事件,一群戴着头套的恐怖分子用枪扫射海滩上的平民,而这些头套形象都来自Celeste某支MV,Celeste陷入舆论风波。 除此之外,由拉菲·卡西迪饰演的Celeste不为人知的女儿也出现了,母女关系作为一部分进入冲突的核心。 《光之声》片场照 影片从语调上很明显的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 在讲述1999年和2001年的前半段有一种很少在美国独立电影中见到的欧洲文艺电影气质。 加上35毫米胶片刻意做旧的影像质感和沉重严肃的配乐,前半段充满了女主角个人和整个时代的悲剧宿命感。 尤其是当Celeste躺在斯德哥尔摩的某家五星级酒店豪华套房的床上,给刚邂逅的陌生男人讲述自己的梦境: 在一个隧道中,她开着车不断向前冲,似乎出口有她想要得到的一切。 在整个过程里,她不断碾死无数个自己,不同年龄的自己,不同装扮的自己。 娜塔莉·波特曼在威尼斯电影节 在讲述2017年的影片后半段,语调突然变得荒诞戏谑。 尤其是娜塔莉·波曼饰演的成年Celeste,刻意用夸张的表演来表现当红明星的自恋傲慢虚伪和目中无人—— 从在名气和金钱中迷失自我的疯癫状态,到最后走上舞台上又传播正能量分享励志故事,完全是当下美国很多女明星的真实写照。 但是,这种有些过于刻板和老套的刻画,使得后半部分的力量感相比较之下远远逊于前半部分。 娜塔莉·波特曼在威尼斯电影节 不过,最后的收尾力挽狂澜。 Celeste走上了自己的舞台,导演选择用演唱会官方视频式的多角度,来完整展现Celeste这场演唱会的前三首歌。 他故意让观众被“困”在噪音般的音效、五光十色的灯光特效和Celeste又唱又跳自我沉醉的表演里。 影片的这个段落从观影感受上来讲是很煎熬的,导致许多观众离场,但从导演的创作逻辑来看,却又说得通。 因为它隐含了导演整体设计的环状叙事结构,这场让观众如坐针毡的演唱会,目的就是为了跟影片开场一样,让观众觉得难以忍受。 《光之声》剧组在威尼斯电影节 影片以1999年的校园枪击事件开场,枪支、暴力、血肉模糊、死亡,到2017年又以眼花缭乱的演唱会视听收尾。 布拉迪·科贝特完成了结构上的闭合,Celeste这个人物形象的闭合。 Celeste作为创伤受害者,选择了自我麻痹。 到了最后,当她成了巨星,却又用洗脑的旋律、虚伪的歌词以及做作的正能量演讲,来麻痹更多人,让更多人在这个恐怖主义盛行的时代沉迷于流行文化。 就像带着她MV头套的恐怖分子,最终流行文化又将反作用于恐怖主义。 受害者最终成了施害者。 娜塔莉·波特曼在威尼斯电影节 当红歌星Sia为《光之声》写了最后这三首原创歌曲。 有趣的是,Sia并没有以“创作好歌”为目的,而是与导演沟通交流后,模仿创作出了三首最能代表美国流行乐坛年轻女歌手的曲风,它们动感,肤浅,洗脑。 娜塔莉·波曼厉害的地方在于同样抓住了人物“肤浅”的品性。 她以夸张的方式参考模仿那些歌坛女明星的行为动作说话方式,演出了层次感,让我们看到被这纸醉金迷的虚荣麻痹的Celeste内心最深处的挣扎,以及一场与自己的战争。 娜塔莉·波特曼在威尼斯电影节 在大卫·柯南伯格的《星图》中,朱利安·摩尔也曾经用相同的夸张方式演过好莱坞女明星(影射林赛·罗汉)。 虽然演技也是很惊人,但层次感都不及《光之声》中的娜塔莉·波曼。 《光之声》注定不属于主流大众,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得了。 所以影片才在今年同时入围的一众好莱坞大片面前显得那么低调,影片至今都还没找到美国本土发行商。 这并不是说明它不好。 反而说明它足够独树一帜,甚至剑走偏锋。 在威尼斯电影节主竞赛的舞台上,这样的创造力不应该比那些为了争夺奥斯卡小金人而拍的电影更值得关注和尊重吗? 《光之声》主创在威尼斯电影节[详情]
《近敌》导演达维德·厄洛芬 这是法国导演达维德·厄洛芬(David Oelhoffen)的第三部长片作品。处女作《Nos retrouvailles》2007年入围戛纳影评人周,2013年,由维果·莫滕森和法国本土影星勒布·卡代布联袂主演的《远离人迹》入围威尼斯主竞赛,并深受好评。5年后,厄洛芬带着自己的第三部作品《近敌》重新杀回威尼斯的金狮争夺战中。 《近敌》讲述的是从小一同在贫民区长大的好朋友,一个成为警察,一个是毒贩头目,走散的他们再一次碰面,却是不得不面对眼前发生的一切。寥寥几行故事梗概,看起来老生常谈没有多少新意,却被导演讲出了惊喜。不是反目成仇的警匪枪战故事,影片并没有纠结于面对法律的矛盾和戏剧冲突,《近敌》在风格上更接近于《格莫拉》或者《预言者》,极度写实的镜头直抵警察和毒贩的真实生活世界,讲述他们的内部关系和残酷竞争。这里面并非黑白分明,交易、暴力、友情、亲情交织,人与人之间复杂的情感和碰撞,由两大实力派演员勒达·卡代布和马提亚斯·奈修尔的精彩飙戏来展示。这是一部类型片,同时有着鲜明的作者风格。一幅阿拉伯面孔的勒达·卡代布成为冷静强悍的警察,高大英俊的欧洲帅哥奈修尔则曾化身暴力又单纯的毒贩。导演用独特的视角,对今天社会中人们习惯性的标签做法给了一次有力反驳。 勒达·卡代布和马提亚斯·奈修尔 随后的采访中,导演为我们详细解读了其中的人物设置和背景内容,并澄清种族歧视并不是影片关注重点,自己更想讲述的是在今天阶层固化严重的社会里,人们经常轻易得被贴上标签,在个人认知上遭遇困境。此外,如同古希腊的悲剧,每个人都难逃人生宿命。 而同在采访现场的两位男主角,虽然在剧中有着即对立又兄弟情深的复杂关系,现实生活中率性潇洒的二人却无比相处融洽,彼此对合作和表演都不吝恭维。 种族歧视不是主题,反其道而行对抗社会固化标签 新浪娱乐:和您的前作《远离人际》相比,这部作品的风格应该说很不一样,可以讲一讲为什么要拍这样一部警匪片吗? 达维德·厄洛芬:想法来自我和一个毒贩接触的机会,因为我有一个律师朋友,当时他正在为一个很重要的毒贩做辩护,我就想为什么不去和他见见面,了解一下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世界里的大多数人都接受了我的请求,我发现人们想象中的毒贩生活和这些亲历人的讲述有着巨大的差距,这中间是有创作空间的。相比较很多影片聚焦人物,我可以用最写实的手法,拍摄毒贩的日常生活,他们的问题,比如说他们遇到的最主要的麻烦,不是警察不是进监狱,而是内部的欺诈争斗,彼此间的竞争。这些四、五十岁的毒贩在生活中看起来很好,也很聪明,因为那些没有头脑的人早就被残酷的体系过滤掉了,同时他们又具备杀人的能力,因为这就是他们的工作。两种特质的交织很让人困惑。我还发现一点,他们平常并不随意杀人,这一点和美国的情况很不一样,那里有很多的枪杀,(笑)所以我的建议是,做毒贩在法国比在美国安全得多……不过,日常生活的暴力却很多,和我见过面的人,有的腿上中过枪,有的是肩膀,或者被刀砍过。这些都是竞争对手干的,因为他们彼此间有很多欺诈。但却不是人人都带着枪,这是我想避开的经常在美国电影中看到的陈词滥调,在欧洲在法国毒贩情况并不是这样的。他们对警察并不是特别害怕,危险往往来自其他的毒贩。另一方面,我也有机会和警察对话,因为很多年前,我写过一个电影剧本叫做《SK1案件》(l‘affaire SK1),和警察局建立了联系,可以和缉毒局的警察沟通,由此看到这两个世界其实有多么地交织混杂,警察又是如何和毒贩对话、交易……有这些亲自了解他们的便利条件,剧本在此基础上创作,也就有了这部影片的诞生。我以为自己拍了一部和之前不一样的电影,创作过程中才意识到:它和上一部《远离人迹》虽然形式上看起来非常不同,但内核是一致的,都是个人自我身份的认同,个体和他所处群体的关系。 新浪娱乐:您选择了继续和前作中的演员勒达·卡代布合作,他身上什么东西如此吸引你? 达维德·厄洛芬:勒达非常有表演天才,这就够吸引人了。他和这部电影还有着紧密联系,因为我写剧本的时候就已经考虑到他了。生活中我们是好朋友,经常聊天,他的演员生涯和剧中扮演的角色迪斯有很多相似之处,都是北非马格里布裔家庭的法国人,职业生涯上给他提供的表演角色,经常也都是被贴上马格里布标签的人物。对于这些演员来说,很多时候都不得不在接受这一标签(因为你可以获得工作机会)和不被约束其中做斗争。来自外部的和艺术家本人的认知,也正是剧中男主角迪斯的遭遇,因为他在社会贴给他的标签外想要独立构建自己,因此拒绝巴黎郊区、北非移民家庭等等自己的发源地,想要逃到别处去,可是最终又不断被送回到自己的来处。 达维德·厄洛芬 新浪娱乐:这是为什么在影片开场戏中,当他逮捕了毒贩,对方和他用阿拉伯语讲话,他却用法语说我不会说阿拉伯语。直到后来他回到父母家,用阿拉伯语对话我们才明白过来。 达维德·厄洛芬:是的,这也是为了展示主人公角色的演变,一开始他对阿拉伯语持坚决的抗拒态度,电影进行到一个小时后,我们才明白原来这是他的母语。对我来说,迪斯这个角色是一个男人的重返家园,虽然回家的这一路很复杂,也很暴力,但是整部影片就是他接受并重新回到根基的过程。 新浪娱乐:为什么选择马提亚斯·修奈尔来搭档呢? 这是一个在表演上很有力度的演员,无论是从他的身体体型,还是表演本身上。他不害怕展示自己脆弱一面,对自己、还有自己的表演都有足够的信心。对他来说,在剧中表演哭泣,或者其它脆弱的举动没有任何难度,甚至要表现庸俗他也很自然。他对挖掘内心深处的东西毫不害怕,对自己的直觉也很有信心,在直觉和理性思考间行走。记得在拍摄现场,他说的最多的一句就是:试试吧。尝试之后,他也许会表达自己的看法,不过在遇到问题前不会过度纠结。 新浪娱乐:讲到每个人的根和种族歧视问题,如果说警察行业内这一点可能明显,但是表演圈演员本身就是不能扮演所有的角色,情况应该不完全一样? 达维德·厄洛芬:我不完全赞成这个观点。一个演员完全可以扮演医生、公证人、教师或者一个知识分子,却很少有人邀请北非马格里布裔的演员来出演这些角色,勒布在《希波克拉底》中扮演医生角色,为他赢得了凯撒奖,我想他是非常注意这一点的,选择不同的角色来避免人们轻易给他贴上标签。虽然不是所有的演员都可以扮演纳尔逊·曼德拉,我觉得一个演员还是可以出演很多角色的。每一个演员都要和来自外部的审视对峙,其实每一个男人、女人,都在个体认知和个体所属群体的评判这两者之间斗争,寻找自己的真实身份。在一个国家里生活,但是你的皮肤和头发却透露你源自别处,这并不容易。 《近敌》 新浪娱乐:在您看来,法国也存在严重种族歧视是吗? 达维德·厄洛芬:当然,在法国也存在种族歧视,因为这是全世界都有的现象。不过比起美国还没有这么厉害,我们的体制不一样,不过日常生活中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我并不想控诉法国电影界的种族歧视,而是说每个演员为了不被贴上标签都在努力斗争。而这个标签也并不一定总是和种族歧视有关,比如说可能被局限在喜剧活功夫等电影类型中。不过对于原籍来自马格里布地区的法国演员,情况总是更复杂更困难一些。我有很多这样的朋友,电影圈推荐的他们角色总是类似:毒贩、犯罪份子、街头小混混等等。 新浪娱乐:现在法国还有其它但各种移民,为什么对于来自北非阿拉伯的移民,这一标签却一直持续着? 达维德·厄洛芬:因为这和他们在现实社会中的社会地位一致,作为后来移民,大多数处于贫穷状态,因此发生了很多犯罪事件。一切并不是因为种族问题,而是源自贫穷,或者随之的教育问题,在巴黎郊区的问题就比室内更多。 新浪娱乐:所以,您从来没有考虑过,由勒达·卡代布来扮演毒贩,马提亚斯·修奈尔扮演警察这个看起来更常见的组合? 达维德·厄洛芬:不,从来没有。电影的叙事线索已经非常传统,所以当我准备讲这个故事,一开始就对自己说,如果我想要把电影拍出特点来,可能的方式就是由勒达来扮演警察,打破人们不假思索就会轻易给角色形象贴上的标签,我希望对抗这种轻率的贴标签做法。 新浪娱乐:通过这部电影,对于移民问题,您是否有什么具体的信息希望传递给观众? 达维德·厄洛芬:对我来说,有关电影的辩论并不是针对移民问题,我想说的是,在法国因为出生不同家庭,来自不同的地区,阶级固化的问题很难得到改变,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提升空间非常有限。这是一个非常不均衡的、刻板的社会,那些有名的高等教育机构培养出社会精英型人物,而一般的人们,很难跳出社会已经给你规定好的阶层圈子。《近敌》讲述移民、贩毒话题,但更宽广意义上讲的其实是阶级固化。这在其它领域也是一样,只不过通过毒贩的世界展示,更具电影表现力,更暴力更有戏剧性。对我来说,这就是电影的意义,讨论的是人类共通的话题,同时用最大限度的电影语言来表现。 新浪娱乐:影片还给我感觉,这是一部古典希腊式的悲剧,就像科波拉的《教父》一样,注定都是悲剧结束? 达维德·厄洛芬:我特别喜欢《教父》,它是一部黑色经典电影,也可以是关于家庭、权力斗争等的影片,早已超越了黑帮的表面形式。对我来说,它是永远的电影教科书。我很高兴你能想到悲剧这个概念,影片中一个警察一个毒贩,他们的命运都是悲剧的。他们的角色并不是表面上的警察或者罪犯,而是和他们的出生相连,是对内心深处的个人身份的追问。这两个人的成长中都有巨大的缺陷,就像影片中提到的,修奈尔扮演的毒贩从小没有父亲,没有家庭,缺乏保护的他找到一个接纳他的摩洛哥裔毒贩大家庭,他真心相信自己是这个家庭的一员,实际情况却是他被这个家庭抛弃了,他的真诚遭遇了怀疑。我们深信不疑的事情最后却背叛了你,这是很悲剧的。而勒布扮演的警察一开始拒绝自己的阿拉伯家庭出生,排斥自己生长的原生地环境,认为自己要成为一个不同于他们的人。这种激烈的否定,却屡屡遭遇现实的倒推。比如说在警察局,我们明白他被调到稽查毒品的专门部门负责,就是因为他出生于马格里布家庭,了解马格里布贩毒者和他们居住的街区,由他来调查会比其他警察更有效率,所以他又被带回了一直想逃避的世界,这也是他不得不面对的巨大的生活裂缝。人们想当然地以为在一个民主共和国里,警察局里大家都被一视同仁地看待,充满友情平等,不,实际情况是,他无法否定自己的出生身份。最后的结果说明他需要和自己和解,重新回到自己的出生家庭里去。两个男主的差别是,警察迪斯对世界不抱任何幻想,而毒贩玛努埃尔内心却很天真,所以从高处跌得特别惨。这是一个很苦涩的现实。刚才你问我影片想传递什么信息,我想说一个人很难走出自己固定的阶层,就算能够走出,也是要付出沉重代价的。正是这些成长缺陷导致他们的巨大悲剧。因为他们无法解决这一问题,所以只能通向最后的失败。 影片并没有聚焦犯罪调查,而是像古希腊悲剧那样,讲述主人公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此外,惊悚警匪是我感兴趣的类型片,它可以营造紧张氛围,制造暴力,这是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内容本身。我所做的就是帮助这些演员,塑造尽可能复杂、独特又细腻的人物角色,并不是因为你是毒贩或者警察,心理状态就会比医生、或者记者更简单。人性的复杂到处都是,悲剧也是。所以影片的警匪惊悚类型和悲剧片并不矛盾。 迷恋有缺陷的男性气概,探索标签、个体身份和社群封闭 新浪娱乐:您的影片中总是以男性角色为主,这是因为你喜欢他们的世界,还是因为这是你熟悉的话题? 达维德·厄洛芬:(笑)我也喜欢和女演员合作。不过我确实感兴趣探讨那种有缺陷的男性气概,因为他们身上的某些弱点,一方面不得不表现出男子汉的一面,同时又非常脆弱迷失。他们不是战无不胜的男人,也不是光芒四射的英雄。世界上发生的一切,尤其是mee too 运动之前,在一个被男性统治的社会中,电影的权力也是由男性掌握的,不过所有这些今天都在慢慢改变,我们对于男性或者女性化的认知应该与时俱进。我感兴趣的,无论是讲述男性或者女性,是这些角色塑造的自由性。生活中那些为了争取自由而一直奋争的男女都给我启发。你看,在法国甚至欧洲,社群主义的做法很盛行,似乎这样才会感觉到被保护有安全感,而我对个体与此抗争的做法却很关注。当我看到电影里这样的探讨话题就会被感动,也许因为我自己也有类似的经历。我在西班牙出生,母亲是西班牙人,西班牙语也是我的母语。可是,在西班牙他们把我看作是法国人,而在法国他们又看我有一个西班牙人的脑袋。在法国和西班牙之间,相貌的差异已经很小,但你还是可以感受到这上面的压力。也许正是如此,我对个体身份、封闭、社会标签等概念特别敏感。 新浪娱乐:粗看影片的故事梗概,有关兄弟友人各自为警匪效命的故事已经不少,可是看完电影,却很喜欢这个故事的写实,它有新意的东西,无论是讲述毒贩生活、暴力、还是家庭成员间的温情。可不可以再详细讲讲你的创作过程? 达维德·厄洛芬:之前我已经讲到一些,首先,我觉得将角色颠倒过来,让勒布扮演警察,奈修尔扮演毒贩才有趣。我的关注点不在于面对法律,而是毒贩之间的竞争。所有这些元素加到一起,感觉有意思才决定做下去。有些时候某个项目会很快被抛弃,因为你发现其中一些元素太肤浅太分散,有时候你又知道,围绕着个体身份的探知、社群主义的封闭、资本主义的野蛮可以有很好的故事讲述。而且开始以为是讲述这个主题,最后却发现是另外的内容。在剧本创作阶段,我很少有特别清晰的想法,能够在一开始就明确知道我要讲什么,结局又会是怎样,而是要任由它自然发展。拍摄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不是一字一句按照剧本来拍的导演,而是很看重演员的临场发挥,给他们很大的自由,经常会根据现场情况修改对白,甚至是一些场景。如果说你看片的时候可以感受到这些人物的特别和鲜活,那是因为演员贡献了很多他们的创意。 新浪娱乐:影片中有一场汽车追逐戏很精彩,我们被吸引,感觉一切都是自然而然的,这是临场发挥拍摄的一场? 达维德·厄洛芬:我和演员一样,也是既相信直觉,也会理性做事。因为有的戏需要特别精确去拍,这场追车戏正是如此,我们不能随便发挥,拍摄前做了故事板,而另外一些场景我们则完全不需要这些,也没有事前排练过。所以说,影片中的追车戏需要严格依照设计演员没有太多自由,而当剧情聚焦到人物上时,他们又有很大的发挥空间。 新浪娱乐:我在综艺上读到一则新闻,介绍您接下来将会投入两个颇有野心的大制作中,可以介绍一下吗? 达维德·厄洛芬:是的。其中一个是战争片,由雅克·贝汉制片,(笑)里面的主角还是男性,有关法国外籍军团的30多名士兵的求生故事。他们都是外国人,为法国而战斗,1945年却被法国抛弃。其中的政治、社会思考,以及普通人的塑造,也许可以和《近敌》关联上。(刘敏/文)[详情]
新浪娱乐讯 威尼斯电影节进行到第8、9天,红毯迎来亚洲星光,张艺谋、关晓彤、郑恺、胡军以及塚本晋也、池松壮亮、苍井优等亮相;《影》发布会上“英文恺”上线,张艺谋为外国粉丝签名忙不停;在小浪采访中,张艺谋透露曾嘱咐关晓彤:你带着作品来,不是蹭红毯,应该自豪。另外,老谋子表示为女儿张末在国内获奖感到高兴,而自己的大儿子也要走电影路。[详情]
意大利当地时间9月6日17时,华语青年导演竹原青执导的电影《星溪的三次奇遇》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举行了全球首映。电影既有法国电影大师侯麦的影子,又有自身的风格色彩,在华语电影普遍被商业类型裹挟的今天,《星溪的三次奇遇》对艺术类型电影的探索显得尤为珍贵。携《影》同日出席首映式的导演张艺谋为竹原青处女作入围送上祝福,并称在国际视野能够看到这样一位新兴的导演非常欣喜。 《星溪》威尼斯首映 新浪潮风格融合中国元素 《星溪的三次奇遇》首映礼当晚,580座的Sara Perla影院座无虚席。影片以一种幽默、轻盈的语调呈现了一名年轻女子对自我、对世界的奇妙探索,在100分钟的观影时间与观众的双眼与心灵同时展开了一场柔软对话。《星溪》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依然是其轻盈、浪漫的新浪潮格调和中国文化元素的融合。当然,故事也涉及诸多关于“人生无常”、“机缘巧合”的人生命题和命运、信仰等充满哲思的追索。 首映结束后,现场观众被影片温柔细腻的风格和片中女子的命运深深打动。“剧本里细腻的台词,层层推进的三段式讲述的成熟运用,令人无法相信是个这么年轻导演的作品”。不仅如此,影片还获得法国著名导演Pierre Schoeller和他的妻子纪录片导演Delphine Morel的高度称赞。同时,万玛才旦导演也携《撞死了一只羊》剧组主创到场支持。 新作获张艺谋认可 华语影人展现艺术传承 自第五代电影人张艺谋、陈凯歌打开中国电影的国际市场之门开始,贾樟柯、李安等人也屡屡在三大电影节斩获重要奖项,中国电影人的国际影响力愈发不容小觑。现在,八零后新兴导演竹原青作为华语电影人代表,稳稳接下华语电影接力棒,不仅创作出融合人文关怀和高水准艺术技巧的电影,还将作品推向国际视野,让我们更加看好华语电影在国际层面的传承和发展。 曾两度斩获威尼斯最高荣誉“金狮奖”,一次获得最佳导演“银狮奖”的张艺谋也携新作《影》亮相本届电影节。活动现场,他与导演竹原青做了简短交流。张艺谋亲切祝福竹原青《星溪的三次奇遇》入围,并称“导演对年轻人来说是一个辛苦又有魅力的工作”,想让今年报考大学的儿子也从事这一行。张艺谋还从专业角度点评了竹原青新作,称她“做得很好”,希望竹原青能够“脚踏实地,坚持自己的梦想”,在华语电影的艺术探索上多做贡献。 电影《星溪的三次奇遇》由北京标旗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博信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与马来西亚Mil Production SDN BHD公司出品,北京白兔映画广告传媒有限公司摄制,并由午夜失焦(杭州)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天津天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浙江嘉煊影视文化有限公司参与联合摄制。午夜失焦MIGNIGHT BLUR旗下国际发行厂牌视幻文化PARALLAX Films负责影片的国际发行工作及威尼斯电影节期间的公关工作。[详情]
新浪娱乐讯 主竞赛片《斩、》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导演塚本晋也,主演池松壮亮、苍井优、前田流星亮相。(宫德辉/摄影)[详情]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晚。导演塚本晋也的《斩、》威尼斯电影节红毯,主演池松壮亮、苍井优、前田流星等现身。(宫德辉/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7日晚,导演塚本晋也携《斩、》亮相,主演池松壮亮与苍井优也一同现身。(宫德辉/图)[详情]
吉尔莫·德尔·托罗领衔的评审团 新浪娱乐讯 75届威尼斯电影节已经进入尾声,二天后,从21部角逐金狮的作品中,将由吉尔莫·德尔·托罗担任主席的评审团宣布最终获奖名单。威尼斯正在以超越我们想象的开放性,迎接全世界数字科技给电影带来的从制作到发行上的全面变革:参赛参展影片中,既有引来观点分歧的风格作品,也有商业作者性兼备的类型片,还有科恩兄弟为网飞制作的电视迷你剧的电影剪辑版首次入围主竞赛。 而张艺谋导演新作《影》,也将在晚间的国际首映典礼上盛大放映,导演本人还将获颁积家导演荣誉大奖。此前北野武、詹姆斯·弗兰科,斯派克·李都获得过这一荣誉。借此机会,新浪娱乐独家专访电影节艺术总监阿贝托·巴巴拉(Alberto Barbera),畅谈今天电影发展的新变化和电影节的开放对策。此外,谈到中国电影时,阿贝托表示注意到今天的中国电影开始发生新的变化,电影种类更多,作者电影回归。在被问到中国电影想要进入主竞赛还需要作出的努力时,阿贝托以《水形物语》为例,表示希望看到中国也可以拍出一部可以和观众对话的优秀作者电影。 威尼斯电影节艺术总监阿贝托·巴巴拉(Alberto Barbera) 面对电影发展新趋势:现在是属于21世纪的电影,不赞成和网络平台宣战的做法 新浪娱乐:相比往年,今年我注意到每一场新闻发布会上都有很多记者,现场人气很高。对威尼斯电影节来说,这应该是个积极信号,现在是否已经有一些统计数字可以总结今年的电影节了? 阿贝托·巴巴拉:的确如此,无论是从记者注册数量,还是普通影迷方面,我们现在的统计数据都有很大提升,今年记者注册人数大约增加了15%左右,尤其是观众人数比去年多了20%左右,这是一个很大的提高,要知道来威尼斯电影节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各种成本都很高。因此我们可以推断,今年的电影节选片真得对大家很有吸引力。 新浪娱乐:在您看来,是影展的选片质量吸引了各方人士? 阿贝托·巴巴拉:你知道,从2012年我担任电影节艺术总监一直到今天,参加电影节的人数几乎翻了一番,第一年我们售出的电影票数大约是35000张,去年达到了75000张,而今年又涨了很多,应该会超过85000张。因此我们很满意了,正是一年年努力工作的积累,才有今年的成绩。 新浪娱乐:在我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记忆中,记得您刚担任艺术总监的时候,竞赛片片单中作者和实验电影的比例非常重,而现在,尤其是今年,主竞赛单元中的类型片更多,来自美国的片子尤其强势,此外,今年电影节还专门设立一个奖项,由好莱坞记者投票选出。这些都是电影节发出的信号,威尼斯电影节在未来会和好莱坞走得更近吗? 阿贝托·巴巴拉:不,我们的想法是我们的选片可以展示当代世界电影的多样性和丰富多彩。我们继续在展示很多作者电影,与此同时,增加了不仅仅是好莱坞电影、还有适合普通观众的类型电影,比如喜剧、历史、警匪等等种类,同时它们也具有一定的作者性,因为在背后都隐藏有创作者的独特视角。此外,我们的挖掘工作一直在继续,支持那些有才华的年轻导演,对那些来自遥远的弱势国家的电影表示关注,譬如说在地平线单元,今年我们有8部处女作参赛,它们来自全世界,从南亚到拉美,我们试图在不同的元素间寻求一种平衡,但最终目的是保持开放的态度,来面对电影发展的各种复杂现状,很好地展示当代电影的丰富多彩。 新浪娱乐:今年影展的参赛片、法国导演阿萨亚斯的《双面人生》我个人非常喜欢,里面探讨了无论是针对出版行业还是电影,现代社会中的数字革命的影响,而在您主持的威尼斯电影节选片中,我也看到了很多与时俱进的变化,您是否可以就这一趋势做一个总结? 阿贝托·巴巴拉:今天的电影发展和我们了解、喜欢的传统电影已经很不一样了,这已经不是20世纪时候的电影了,现在是属于21世纪的电影。今天拍摄一部影片可以很容易,不用花很多钱,有了现代高科技,人们都可以用很少的钱去拍电影,这是送给年轻有创意的导演的一份大礼。与此同时,网飞、Amazon这些新的网络平台的出现,成为明天电影的新的制片人和发行商,他们不仅支持和赞助那些成名大导演,也支持作者电影,而不是随随便便将任何影片都放到他们的平台上,他们会选择有品质的作品。我们需要对所有这些新的发展可能前景保持开放态度,我不赞成那种和网络平台宣战的做法,我想电影的未来是和英特网紧密相连的。当然,最好的欣赏电影的方式始终是在电影院里。电影的体验是和放映大厅相连的。不过,我们也不能阻拦现在的年轻人在任何想看的时间都可以去看片,无论是通过电脑、电视或者手机的方式。因为这是当代世界发展的一部分,而且,这已经是属于未来电影发展的一部分了。 新浪娱乐:您刚才也说到了网飞netflix和amazon的参与,今年有6部网飞制作发行的影片进入官方单元,我注意到这两三年来,威尼斯似乎比欧洲其它两大电影节做出了更开放的姿态,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反方面的声音,比如说今年意大利电影工业协会对影展的批评态度,他们反对这种大规模地接受网络作品? 阿贝托·巴巴拉:我理解传统电影发行制作商会有反对声音,他们担心丢失了观众,但是我们无法避开广大观众喜欢的革新,我相信网飞、Amazone不会摧毁传统的院线电影,它们会继续存在和发展。不过对电影院看片的方式我们也需要改变,要说服观众从家里走出来到电影院里去看电影,这是传统发行商需要认真思考努力工作的地方。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对观众培养的工作。我们需要培育年轻一代的电影文化,让他们明白,真正的电影体验还是在电影院里,他们中的很多并不习惯,因为从小就已经习惯在家里的电脑上看片。让他们重新适应回到电影院并不容易,如果可以提供很好的院线观影体验,大银幕、最佳的音效、和其它观众一起分享电影带来的情感力量,这是我们在家里手机上看片不能获得的体验,它就会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因为这是独一无二的。 新浪娱乐:我们无法逃避社会发展革新的趋势,因此,需要在紧追社会变革和保护传统电影之间寻求平衡关系,对于电影节,这不是一个容易实现的目标? 阿贝托·巴巴拉:是的,很显然,我们无法阻挡科技的演变进步,我们只能跟随这一趋势,展示导演们和新的网络平台合作的成果,同时还需要强调在电影院看片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 新浪娱乐:对电影节在这两者间的平衡关系,您是否已经有了清楚明确的考量,或者说也还在探索中? 阿贝托·巴巴拉:当然,还在探索中,一个理想的平衡关系还不存在,但是一定会出现的,对此我深信不疑。我们还应该思考一些规则的制定,需要在传统发行、制作和新的平台之间找到一个最好的平衡两者的方式。 新浪娱乐:我们在电影节上可以看到传统电影、VR、网络平台制作,还有科恩兄弟参赛的迷你电视集。今天的威尼斯电影节,早已不是20年前的威尼斯影展了,您如何定义今天的电影节? 阿贝托·巴巴拉:电影无处不在,我们习惯了考虑电影是一个用35毫米拍摄、片长90分钟或者2个小时左右在电影院里放映的作品,但是今天的电影到处都是,它可以存在于电视系列剧中……(您认为电视系列剧也算是电影?)是的,完全是,那些当代最重要的导演们也拍摄电视系列剧,它们是由电视台投资、在电视平台上播放的电影,而不是电视剧。电视系列截取了电影中的精华部分,更接近文学的浪漫一面。与此对应,电影也会从电视系列剧中汲取有益的一面。譬若说到影片片长,今年的参赛作品中,有许多都是在三小时左右,这一情况并不常见,我认为就是这一切发展的后果,因为电视系列剧深受欢迎,人们习惯了去看几个小时几个小时的系列剧,于是某些美学上和叙事上的新尝试在电影中也开始体现,尝试追赶这种在叙事和新趋势间的沟壑。电影到处都有,虚拟现实VR中也有电影。尽管VR其实是另外的东西,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和电影还不相同。这些都是和视觉相关的电影领域的变化,尽管电影依旧是所有这些的中心。 对中国电影的期待:希望作者电影有能力和广大观众对话 新浪娱乐:威尼斯电影节每年都会为中国媒体安排专门的采访时间,我想这表明了电影节对中国电影、或者说中国的重视态度,中国电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上,究竟占据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阿贝托·巴巴拉:中国电影正在发生改变,尤其是近年来,电影市场的空间无比巨大,几乎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市场,电影院在各个地方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然后还有很多年轻人正在成为新的电影观众。最近这十多年来,中国拍摄的电影主要是针对中国本土观众,它们不适合走出国门,因为和本土文化、喜剧、商业元素等联系的过于紧密了,不过现在情况开始改变,影片种类变多,作者电影开始回归,还有值得关注的青年导演出现。今年威尼斯有三部中国作品入围,分别在不同的单元亮相,代表了今天中国电影的三大趋势:蔡明亮是个伟大的作者,他继续在极其个人化的风格上探索,他也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常客,拍摄实验电影,完全在我们了解的电影工业体系之外。此外,在地平线单元有万玛才旦的《撞死一只羊》,这已经是第二次来威尼斯,拍摄的是纯粹的作者电影。还有就是张艺谋的回归,他在最近几年参加到中国的大制作的商业电影中,如今重新回到一部连接大众同时又有作者性的电影中,他展示了重新创造、发明一个极其个人化的、视角效果很精彩的作品的能力。因此,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电影又开始在国际电影节上有各种举动。 新浪娱乐:就像您刚才提到的,张艺谋的新作有自己的独特想法,同时又兼备商业片的元素,那么对于进入主竞赛单元,您对中国的作者电影有什么期待? 阿贝托·巴巴拉:我相信在接下来几年,我们有机会邀请中国电影进入主竞赛单元。(您最期待的中国电影的优秀品质是什么?)这需要看具体影片,很难抽象地概括。可以说的是,我们看到中国电影正在发生变化,作者电影回归,同时我们还需要这样的作者电影有能力和广大观众对话,就我个人而言,这是我很喜欢的类型。比如说去年摘取金棕榈的《水形物语》,它是一部面向大众的类型片,同时又是一个优秀的作者电影。因此,中国电影中也应该努力去寻找这种综合平衡。 新浪娱乐:今年威尼斯电影节增设了一个新的单元sconfini,您是否可以介绍一下,以及它与已有的地平线单元的区别在那里? 阿贝托·巴巴拉:地平线单元是一个向年轻导演和新导演敞开怀抱、同时展示一些当代电影发展新趋势的单元,Sconfini边界单元完全不同,这里我们可以展示各种各样的电影,展示影片的多样和丰富性,它可以是面向通俗大众的,也可以是更实验的作品,或者是尝试新探索的内容,无所不包。也并没有一个特别的入围标准,我们的目的就是设立这样一个开放的单元。这也正是它的意大利名称Sconfini的含义,没有边界的电影,展示那些出于各种缘由值得关注的作品。(刘敏/文)[详情]
《影》剧照,邓超与孙俪 形式感在形容张艺谋电影时,有时是个危险信号,它意味着争议性的配色和场面编排,坦白一点说,就是集体主义审美、晚会风的团体操场面。而《影》释出的各种信息都在告诉我,它卖的就是形式感。所以,我的预期很低。 但是最终,我给了它四星,一个不错的分数。决定性的因素就是最后的二十分钟。 那二十分钟有多次反转,每次反转,邓超所饰演的“替身”境州所处的局势就有所变动。最终的结果拔高了整体的思想性,“替身”彻底地认识到了统治阶级的本质,实现了个人意识,释放了反叛精神。而在这之后,其他人的选择也非常具有古典政治故事精神。 为了最终走到这个中心点,《影》的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通过境州(邓超 饰)与小艾(孙俪 饰)的对话,体现了他的背景,密室里的情爱戏,则剖开了真身子虞、替身境州与小艾三人的内在关系。 《影》剧照,孙俪与关晓彤 但是这部电影还是有很强烈的舞台剧感,除了大部分场景都是封闭空间,美术设置感极强,还因为几个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基本上都靠对话推进,而且演员也特别地话剧范儿,所以其实剧情前半程仍然可能会引起争议,也许有的人享受这样的推进,但有的人可能就会觉得太拿腔调。比如我在前期入戏就花费了比看其他影片更多的时间。 两个邓超第一次同框的时候,我没有意识到,甚至以为瘦削的那个是王千源。而在威尼斯首映的映后调查中,大部分西方记者根本看不出来邓超一人分饰两角。除了增重20斤和减肥40斤的形态变化,邓超竟然真的演出了年龄差,以及老谋深算和被操纵的两种感觉。实在是很难不欣赏他的表演。我一直觉得邓超是名副其实的影帝,尤其是碰上曹保平、张艺谋这样会调教、有要求的导演,少拍点自以为好笑的喜剧吧! 《影》剧照,邓超 饰演王的郑恺,他得演出王的多面性、情绪化,是几个人当中最外放的人,但我不认为他的戏会得到一致好评,可能部分观众会觉得戏过了。我会这么说,因为我也有这样的感觉。 杨家父子线,胡军的表演没得说,他整体展现出来的气度,是不用说都能知道的人物类型,一个讲点江湖规则的、被算计的大老粗将军。演他儿子的吴磊,在整部电影里表演最弱,尤其是台词,有很大的问题,希望入学之后好好练练吧。 很多导演对女性的审美,在电影里都能看出来,比如徐克、杜琪峰爱英气逼人的女性,有时她们甚至有些中性,但张艺谋对女性的审美非常传统,第一得具有女性的柔美,第二她们在与男性的对抗中很刚烈。 《影》剧照,孙俪 《影》剧照,关晓彤 这次我倒觉得孙俪和关晓彤的两个角色,都有张艺谋对女性的新观察。两位在封建社会的权谋里,都是被动的人,但是孙俪饰演的小艾隐忍,关晓彤饰演的长公主青萍就是刚烈的。孙俪的演出太需要内化的东西,我觉得还是缺乏一些层次。关晓彤的起评基础不高,所以尽管并非特别好,这个角色还是会给这位争议颇多的年轻演员带来肯定,而且,她角色骨子里的刚烈确实是张艺谋电影里图腾一般的存在,所以确实会更鲜明一些,但是最后的一个微笑,我认为还是应当再斟酌一下。 看起来,“替身”境州和长公主青萍的角色最集中体现了反叛精神,但其实说到底 ,这些反叛都极其有限。拿代表了当下年轻人的青萍来说,她释放愤怒的方法,其实无异于飞蛾扑火;而境州这样的底层人物,失败当然是最常规的事,可即便成功了,只不过把自己变成了另一个统治者,无论哪种未来,其实在被选为替身的一刻,他就已经没有了未来。 这种人物的悲剧性,是《影》的反叛精神下更深入的人性、社会分析。当内容不再空洞,对形式感的抵触,就消散了。 所以,忘掉那些关于形式感的雷区吧,而且公平地说,那本身就是对张艺谋风格化的偏见。《英雄》用了十几年,才真正被广泛认可为成功的风格化武侠大片,十六年之后,张艺谋回归武侠,拍了一部在色彩上与《英雄》形成对照的《影》,不知道还会不会需要很多年才被认可?(阿辉/文)[详情]
近日,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正式开幕,新生代小花许芳铱携其担纲主演的新片《星溪的三次奇遇》亮相红毯,身着一袭黑白拼色礼服,尽显优雅气质。 据悉,《星溪的三次奇遇》是中国青年女导演竹原青指导的首部长片电影处女作并成功入围威尼斯电影节“威尼斯日”单元。在此部电影中,首挑大梁的许芳铱搭档法国国宝级男演员——帕斯卡·格里高利共同演绎这部自然、随性、新浪潮式的故事。该片中,许芳铱饰演的是一个中国女孩在马来西亚,因为自行车爆胎而拥有三段不同冒险旅程的故事。影片里许芳铱所扮演的女主星溪用三重身份——旅游者、人类研究员和失婚女子向路人介绍自己,并因此有了三段不同的人生感悟。此前,许芳铱因出演《那年花开月正圆》中古灵精怪的丫头春杏被观众认识,又在热播剧《结爱》中饰演关皮皮让人又爱又恨的闺蜜田欣而被大众熟知。 《星溪的三次奇遇》作为许芳铱首次担纲女主也是她个人的首部文艺作品便获得入围的佳绩,可见潜力无限。 另外,许芳铱还将在《不婚女王》《鳄鱼与牙签鸟》中饰演直爽大小姐刘丹以及祖玛等个性角色,期待她带来更多精彩的表现。[详情]
北京时间9月6日,张艺谋导演携新片《影》剧组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出席红毯仪式及首映礼。演员郑恺身着黑色西装,儒雅从容风度翩翩,一口流利英文,轻松自如slay全场。谈及与张艺谋导演二度合作,郑恺自侃从王的男人变成王,他的幽默和智慧赢得全场中外媒体和观众的一致好评。 郑恺帅气亮相威尼斯电影节 郑恺与主创红毯和映 优雅绅士秀 黑色西装气度不凡 《影》讲述了一个亡国之将,试图采用影子做替身,收复故土的故事。张艺谋导演对史诗故事三国荆州进行重新诠释。真身与影子的暗中较量、主公与朝臣的尔虞我诈、权势与权谋的明争暗斗,都在威尼斯全球首映初露真容。 在影片中,演员郑恺是嬉笑怒骂指点江山的多面君王沛良,而在戏外,演员郑恺一身黑色西装帅气现身,搭配精致领结很好的诠释西方格调,眉目分明,气宇轩昂,绅士气质优雅矜贵,自信沉稳风度翩翩。郑恺在红毯上气场全开,魅力十足。 郑恺帅气亮相《影》首映礼 郑恺与张艺谋导演等合影 流利英文杀 幽默从容slay全场 众所周知,郑恺的英文一向非常好。在今年《奔跑吧》第一期节目中,郑恺代表伐木累家族挑战联合国全英文演讲,便赢得当时许多观众的认可和肯定。 郑恺黑色西装精致帅气 在首映发布会,郑恺继续用全英文发言。在介绍自己角色时,郑恺幽默调侃道:“上次演电影《长城》是演王旁边的男人,这次在《影》里演王,所以升职了。”郑恺凭借一口流利的英文,风趣大方的谈吐,引发全场中外媒体人的阵阵笑声和掌声。许多网友在看到郑恺回答外媒问题的视频后纷纷表示“郑恺的英文听着太好听,迷人低音炮血槽已空”,“郑恺不仅是英文小王子,同时也是具备性格魅力的全能艺人”。 郑恺认真思考外媒记者问 郑恺流利英文风趣谈吐获赞 再携手导演 实力演技倍获认可 首次来到三大电影节,演员郑恺心怀敬畏。在谈到再携手张艺谋导演共同创作,他更是感慨良多。两人合作渊源已久。2016年,郑恺出演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饰演的唯一文官沈大人,通过对沈大人工于心计谄媚献媚的精准诠释,成全片一大亮点,其纯熟自然的演技令张艺谋导演印象深刻,评价他是“会演戏的人,非常努力”。在电影拍摄杀青时张艺谋便发出邀约,才促成这次《影》的二度合作。郑恺出演片中的多面君王沛良,谜一样的身份使得他成为全片关键性角色。可并成为《影》主创阵容里唯一二度和张艺谋导演合作的演员,证明张导非常认可郑恺演技和台词功底。 郑恺张艺谋在《影》首映礼 2018年可谓郑恺事业上的丰收年。其主演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斩获19亿票房,不仅成为2018年第一部现象级影片火遍全国,更是一举成为国产爱情电影票房冠军。此次郑恺携《影》里的多面君王沛良强势回归银幕,首赴欧洲三大电影节,助力张艺谋作品《影》威尼斯全球首映,又会带给观众怎样的惊喜呢。期待9月30日,郑恺水墨杀场,“影”爆国庆。[详情]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在风格化的道路上,许多导演都有标志性的一部影片,对于王家卫来说,是《阿飞正传》,对万玛才旦来说,应该就是这部《撞死了一只羊》了。 《撞死了一只羊》仍然是藏族题材电影,但已经不拘泥于写实了,而是把万玛才旦在文字作品里已有的魔幻色彩带了出来,而且在影像中得到了很好的实现。 以往我们讨论万玛才旦的时候,总是从藏族的背景去说,比如藏族风俗,又或者是藏民的身份认同。可这一次,《撞死了一只羊》是用藏地做背景,讲了个玄乎又哲学的故事,仅用叙事和调色就构筑出了三个空间,堪称手工的魔幻片,上乘玩法。 这个故事里,两个人偶遇的人,各自有着放不下的执念,一个无意识地撞死了羊,一个有意识地要找人复仇,他们因为有着同样的姓名“金巴”,似乎产生了某种关联,其中一个人的放下,也救赎了另一个人。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电影的主题思想并不复杂,可以总结为冤冤相报何时了,代入藏族的某些传统而言,它又是希望个体觉醒之后,率先中止反复的复仇与被复仇。 故事线也不复杂,讲得很清楚,但有趣之处就在于它的虚实。明面上,两个人的视角,再加上最后的魔幻梦境,好像虚实很明显。但当你跟更多人交流的时候,就会发现,可能你是以上的虚实认知,但是有的人就认为那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的两面;也有人认为两人之间存在着轮回关系;还有人会认为,两个角色之中的一个是非现实,而且在这个观点基础上,会有一个疑问:究竟是司机虚拟了杀手,还是杀手幻想了司机?究竟是庄周梦蝶,还是蝶梦庄周? 这个片子非常开放,有很多解读的乐趣。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而另一方面,它在视觉上也做得相当好。保有西部的粗砺风格,这在威尼斯的外媒之中已经得到了不少认可,粗砺之外,它在影像上其实有很精致的设计。 一方面,两个人的故事线上,有很多景别的机位是一样的,暗示两人的命运关联,还有现实是用了白色,非现实则用黑白,超现实也用了灰色;另一方面,司机金巴在情人家中的那场戏,摄影方面已有大师质感,那些透视和光影都出色。有人说当中有监制王家卫的味道,但我觉得还是吕松野的创作,看了就知道了,跟王家卫的光影都不一样! 当然了,这个片子要是在国内上,还是挺考验商业院线的观众的,因为前期节奏确实挺慢的。而且咱们的西部片或者公路片,都真的很少展示在长途行车中的各种无意义,观众可能需要适应。 但我觉得这部影片可能会是万玛才旦讨论度最高的一部影片,还是非常期待上映。(阿辉/文)[详情]
新浪娱乐讯 9月6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影片《夜莺》(The Nightingale)举行首映礼。崔娜·蒂虹纯白西装攻气十足。(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影片《夜莺》(The Nightingale)举行首映礼。艾斯琳·弗兰乔茜透视蕾丝裙大秀性感。(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卡普里革命》(Capri-Revolution)举行首映礼。Alice Rachele Arlanch深V黑裙玩性感摘“皇冠”放电。(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影片《卡普里革命》(Capri-Revolution)举行首映礼,茱莉亚·布莱斯金托娃银色斜肩裙秀婀娜身姿,缎面手包优雅迷人。(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主竞赛单元影片《夜莺》(The Nightingale)首映,娜奥米·沃茨穿烟囱领亮片长裙亮相。(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近日,关晓彤作为张艺谋新片《影》主演之一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在photocall、发布会以及首映红毯上以两套造型亮相,黑色连体裤装+黑金抹胸长裙,一套显得帅气利落,另一套显得冷艳霸气。你更中意哪套造型?[详情]
新浪娱乐讯 9月6日,张艺谋执导新作《影》在威尼斯举行首映礼。导演观张艺谋身穿黑色中山装亮相一脸慈笑,关晓彤、郑恺、胡军、王千源、王景春齐亮相,关晓彤身穿抹胸礼服优雅大气,雪白香肩迷人。郑恺开心与影迷自拍,一身黑色西装搭配领结绅士帅气。(宫德辉/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影》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张艺谋携郑恺、王千源、胡军、王景春、关晓彤亮相。(宫德辉/摄影)[详情]
新浪娱乐讯 第75届威尼斯影展正热闹举行,导演张艺谋带新作《影》亮相。在记者会前,大会颁发电影制作人奖(Glory to the Filmaker)给他,他成为首位获得此殊荣的华人导演。(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娜塔莉·波特曼(Natalie Portman)现身街头, 她身穿驼色大衣尽显文艺女神气质,在街头乘坐“出租船”获小帅哥牵手登船。(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非竞赛展映单元影片《影》举行室内发布会暨积家导演荣誉奖发布会。导演张艺谋携主演关晓彤、郑恺、胡军、王千源、王景春亮相发布会。关晓彤身穿吊带装秀香肩,气质成熟优雅。(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著名导演大卫·柯南伯格(David Cronenberg)荣获终身成就奖。他登台领奖并发表致辞,与电影节主席吉尔莫·德尔·托罗( Guillermo del Toro)相拥。(视觉中国/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2018年9月6日,意大利威尼斯,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现身街头,她身穿“爱心裙”配草帽变身度假少女,撩动裙摆翩翩起舞,轻盈似蝴蝶一般。(视觉中国/图)[详情]
有几位观众表示直到片尾才意识到邓超一人分饰两角,还有直言喜欢胡军角色的媒体记者。当然,也有观众表示剧情过于简单。[详情]
张艺谋新作《影》在威尼斯电影节主厅举行首场放映,新浪娱乐于映后进行了观影调查,许多观众表示被影片的视觉征服,赞其打斗场面精彩。[详情]
张艺谋携新片《影》亮相威尼斯电影节,谈到电影的创作初衷,他表示传统文化一直是他的创作源泉[详情]
新浪娱乐讯 北京时间9月6日晚,张艺谋《影》剧组亮相威尼斯电影节。(宫德辉/图)[详情]
新浪娱乐讯 明道携短片《来自你的瓦伦汀》参展威尼斯电影节,他也抽空和小浪在威尼斯的街头逛了逛。(宫德辉/图)[详情]
科恩兄弟的《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入围今年威尼斯电影节本身就是个惊喜。它原本是个六集短剧,经过删减合成了一部由六个短片组成的电影。 这部电影的西部元素、好听的歌单等等一切都非常科恩兄弟,并带着反西部片经典模式的意味。 第一个故事反契约;第二个故事反个人英雄主义光环;第三个故事开始转入由幽默转入悲伤的咏叹;第四个最为简洁工整;第五个开始与当下语境建立联系;第六个看着像是充数,但实为终结之笔。 在小浪眼中,虽然它是一个短篇寓言集,但科恩兄弟尝试将寓言的内核连接在一起,它们虽然都很轻巧,却能带给观感上持久的韵味。 不过,它依旧引起了前线记者们的讨论: 这样的短篇集入围主竞赛长片单元是否合适? 它究竟算不算是一部好电影呢? 来听小浪特约影评人于婧跟大家聊聊吧↓ 正文开始 科恩兄弟的这一部《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The Ballad of Buster Scruggs)严格点来说,不能看做是篇章式的长片。 六个故事唯一的共同之处就只有西部这个发生地而已。 关于这一点,科恩兄弟在新闻发布会上也承认,他们很想要拍短片,但短片得不到商业院线公映,所以才把它们合在一起。 当然,每一个故事都表现出了人生的无常性,但意料之外的剧情推进,本身就是短片电影所要具备的特点。 所以与其说命运无常是它们的主题,不如说这是短片剧本的要求。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海报 回过头来看这部电影里的每一个故事,不难发现,它们本身是非常优秀的短片电影。 人们对于短片电影的想象,通常存在很多误解。 有一些野心勃勃的导演想要把短片拍成短版的长片,有一些则把它们当做长片的一个片段。 不管是哪一种想象,如果不把短片从长片的创作思维里单独划分出来的话,很难得以成功。 而科恩兄弟做到了。 优秀的短片电影,首先需要反复细心打磨剧本。 清晰的人物,事件背景,以及人物动机与障碍,每一条都需要用非常明确且快速的方式被呈现出来。 长片电影讲述故事,短片电影讲述事件。 事件是单一的,是在背景积累之后的爆发时刻。 多个事件有时可以组成一个完整的故事。比如影片中第四个挖金矿的故事,若在一部描述早期寻金者历史的长片里,就可以成为其中的一个事件。 科恩兄弟 这部影片里的6个短片,分别采用了两种结构的叙事方式。 一种是先花大量的时间交代背景,使最后快速发生的事件显得出人意料。 比如第一个牛仔歌手的短片,导演们用了大量的篇幅来塑造一个战无不胜的主角形象。 在这个塑造过程中,他们不断地使用技巧,让这种战无不胜先入为主地进入到观众的认知里。 在第一个酒吧,酒保不买酒给牛仔,这本身是一个并不太大的冲突,但牛仔出乎意料地杀光了所有人。 于是,角色身上的残暴性马上被泄露。 在第二个酒吧,牛仔被人用枪指着脑袋,你不怀疑他会动手,只是不知道他如何在被卸下武器的情况下动手。 这里科恩兄弟用非常戏谑的方式想象了一种牛仔反击的方法。至此,对于他超乎常人的能力已经不再怀疑。于 是,结局发生时,才有了事件性的效果。 科恩兄弟 另一种叙事方式则是,利用片头迅速交代事件背景与人物状态,剩下的大量篇幅都用于讲述人物如何摆脱困境,或者如何不能摆脱困境。 第二个故事使用的就是这种方法。主角一开始就因为抢劫银行失败被判了绞刑。 在即将死亡的时候得救了,在即将得救了时候又出现了危险,多次反复,起到了很好的喜剧效果。 这几部短片剧本的优秀,不仅仅只停留所谓“剧情反转”的能力上,而更多地在于人物塑造的能力。 每一个事件发生的时间都很短,如何在小篇幅里把人物形象树立起来,需要许多剧情细节上的设置。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剧照 比如第五个西部旅行商队的短片,失去哥哥的女主角,通过对男主角多次讲述自己的困境来体现这个人物的性格。 她的性格不仅在于讲述的内容,也在于讲述的方式。 科恩兄弟为她设置了一个不算大的障碍:赶马的男孩逼迫她付出昂贵的费用—— 并在她与男主角的叙述中,突出她既胆小又果断的矛盾性格,这就让最后的结局显得意料之外但也合情合理。 不过,真正体现科恩兄弟的风格,或者说创作者个性的地方在于,这6部短片,无论是叙事还是视听语言,都迥然不同。 科恩兄弟 第一个牛仔歌手的故事,充满了无赖般的戏谑感与肆无忌惮,这其中的想象力脱离了现实描述的局限,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某些看似俗套的手法,其实是导演们戏仿的乐趣。 第二个故事依然保留了戏谑的效果,但那种故作俗套的视听语言在这里已经完全消失了。其中的想象力在于,如何在一个现实描述的局限里,产生最大程度的不现实。 第三个流浪表演艺人的故事,则完全克制了天马行空,转向建构氛围与情绪。 残疾艺人和靠他赚钱的主人,收入日渐变差;没有手脚的艺人,由于完全依靠主人才能存活,内心的微妙与细腻,不能用对话来体现。 没有歌唱,也没有战斗,甚至没有对白。 这一个短片最能体现科恩兄弟用画面叙事的能力,没有多余的修辞。 每一个镜头都是为了塑造主角的心理状态,让观众与之产生共情,也就让最后结局的悲剧感得以成功。 《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剧照 第四个短片描述淘金者寻找金矿的过程。 这个过程虽然漫长,但并不起伏,它是上升而前进的,所以观众永远都在等待某一个事件的发生。 科恩兄弟在这里使用的方法,非常类似小品文,用前期所有的平稳去突出最后的时刻。 第五个旅行商队的故事,其实更接近于正剧的表现手法,剧情推动不快不慢,也不多不少,重点集中在人物塑造。 而最后一个短片,相对于前几部,显得有些薄弱了。 在一个主要人物和冲突都不甚清晰的背景下,真相需要马上给出。 马车上不认识的5位乘客,每一位都表明了自己的情况和立场,可是这些大段的对白,在最后有些可怕的真相面前,并没有完成他们之间的关系。 反观前几个故事的环环相扣,这个故事就有些多余了。 本届威尼斯电影节上科恩兄弟 不可否认的是,《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短片作品集。 可它是否可以作为长片被选入威尼斯主竞赛单元,着实令人怀疑。 究竟长片的定义划在哪里,这个问题就和“电影是什么一样”值得被思考。 电影节的选片标准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变化空间,比起思考《巴斯特·斯克鲁格斯的歌谣》是不是好电影,更应该思考的是,它在哪一个角度下,是一部好电影。 第80届奥斯卡金像奖上,捧着小金人的科恩兄弟[详情]
奥利维埃·阿萨亚斯(刘敏/图) 尽管他本人非常憎恨,法国著名导演阿萨亚斯还是习惯性地被许多中国影迷贴上张曼玉前夫这个标签。作为《电影手册》派导演,法国新浪潮传承者,阿萨亚斯一直坚定地走自己的作者电影探索之路,成绩斐然。如今已经年过60,脸上却始终有着年轻人的羞涩表情,说起话来却是血气方刚的爱憎分明。 第75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阿萨亚斯的最新作品《双面人生》入围主竞赛单元角逐金狮大奖。影片由法国实力派明星朱丽叶·比诺什和吉约姆·卡内等出演,讲述两队作家和出版商夫妻,面对今天世界的数字技术革新迷失方向,生活、工作和情感均受到影响的故事。影片借剧中人物之口,对于现代数字网络技术给出版业带来的巨变,有着深刻和引人深思的辩论,引出的其实是对今天整个世界和社会发展演变的思考。同时穿插了法国人的个体情感冲突,无比写实和细腻的场景和对白中金句频出,一本正经中常常不动声色带出滑稽荒诞的效果。它也是导演电影中对白最为密集,最为知识分子气息的作品,颇有新浪潮大师侯麦作品中知识分子长篇大论哲学、爱情、社会的精髓。 事实上,在我们随后的采访,阿萨亚斯坦诚侯麦是这部作品的指明灯,给自己于灵感和借鉴。此外,作为一个探索数字技术带来社会发展并和传统碰撞的作品,导演却刻意避开高清的数字拍摄,选择了具有胶片质感且不足够清晰的16毫米来完成,无言中也是对今天的世界作出一份表态。 《双面人生》剧照 1、电影中的数字革命:我尝试讨论关于世界的变化 新浪娱乐:这部影片创作为什么会选择书籍和出版社为切入点? 阿萨亚斯:我曾经在电影手册工作,你知道它有自己的出版社,所以说这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还研究了出版界的新方式,哪些方面正在发生改变,涉及到哪些事物。各种报纸,也卷入到出版行业的演变中。在编写剧本时,我吸收了很多关于出版界的内容。就像剧中的角色,当我意识到最终出版界的未来是电子书,开始对此关注。但这并不会让让传统书籍消失,有的人就更喜欢书籍,你知道,我有一个八岁的女儿,她就喜欢读书,就像我自己,到现在为止的整个一生,都喜欢和纸质书籍接触的感觉。 对我来说,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更广泛的事情,是关于我们面对改变的能力,我们应该准备好的对应方式。世界因为不同的原因、以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时间不断变化着。豪无疑问,当代世界变化的引擎一直是数字变革。问题在于我们该如何观察这一变化,如何接受它或者不接受它。 新浪娱乐:影片中有很多幽默的地方,你是想尝试拍摄一部喜剧吗? 阿萨亚斯:不是,我想拍得是一部类似于论文的电影,这个影片计划一开始的时候,更像是在写一篇观点文章。我喜欢拍电影,可是你知道在今天想去拍摄一部有关观点的影片几乎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被认为是过于抽象、观众还没准备好观看、电视台会认为这很无聊……如果你写一部关于想法的电影。你认识的人就会怀疑,说怎么可能在电视台找到资助,在电视的半夜节目中又怎么可能播放呢?而我就喜欢做这样被大众禁止的事情。不过渐渐地我意识到,这不仅仅是探讨数字革命的观点的电影,它也是一部讲述世界如何变化的喜剧。 我尝试讨论关于世界变化。既是关于出版界如何改变的话题,也可以与电影有关,思考我们看电影和制作电影的方式。这是一个有普遍意义的话题,我试图融入我的叙事。出版商要依赖于他的金融状况,并不真正关心出版,主人公有钱,却没有道德。虽然这并不意味着他就是个坏人,只能说网络或者别的行业工作对他都是一样的,重要的如何挣更多的钱。我就是想要探索现代社会的金融化的现实到底是怎么回事? 新浪娱乐:我们可以理解影片其实是你自己内心对此思考独白的外在表达吗? 阿萨亚斯:是的,当我写作的时候,我深信世界的改变是通过辩证的模式进行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创作者某种程度上是你所执导的影片的所有角色的总和。我们每个人都既是传统主义者又是实用主义者,对未来充满关注,这是一个内心的持续对话。 《双面人生》剧照 2、电视剧制作和流媒体:我天生有逆反心理,去做与潮流相悖的事情 新浪娱乐:您是怎样看待电视系列剧这种制作方式呢? 阿萨亚斯:我认为这中间肯定有一些非常有趣的东西,只是不适合我。我这么说,是因为当你是一个导演时,你经常会有这种荒诞的被认为应该去拍电视系列剧的压力,因为这就是金钱。你的制片合作人,你的好朋友,每个人都会问你为什么不拍电视系列剧呢?这个那么容易拍,还可以得到很多钱,而制作电影有多么复杂,且很难找到融资,人们也不总是喜欢这些电影。现在有了许多电视系列剧,很多人都是系列剧的粉丝,这或者有非常积极的东西在其中,但你知道,也许是因为我天生有逆反心理,推着我去做与潮流相悖的事情。在现代世界中,探寻电影发展创作的确切空间到底是什么会很有意思,而不只是理所当然地认为系列剧是统治一切的第一。 新浪娱乐:现在电影拍摄也有很多资金来自流媒体,这是否也改变了您的电影拍摄方式? 阿萨亚斯:呃,不完全是。也许将来会逐渐有所改变吧。但是老实说,我认为法国的电影拍摄融资体系始终没变。它当然会发展,这是所有事物的命运,不过,现在还主要是国家和德法艺术5台、法国+台等几家电视台和海外的销售为主的资金来源,在法国由网络大笔赞助拍摄影片的例子还没有。你知道出于某些原因,我几乎是在法国拿到政府补助最少的导演,因为我的电影经常是游走在法语和英语之间,所以他们认为我不需要资金帮助。 新浪娱乐:您在家订阅Netflix了吗? 阿萨亚斯:不,我没有,我有一个8岁的女儿,却给我很大压力。因为我家保姆定了网飞,她不停问为什么我们没有呢。 新浪娱乐:在您看来,再过三十年,出版行业和大银幕会发生什么变化? 阿萨亚斯:我不知道。我能说的是,就书籍而言,出版方面的数字革命已经存在了一段时间了,人们仍在购买书籍,而且我自己购买的书籍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多。在电影方面,孩子们还是会去看电影,他们喜欢看游侠,或者真正的超级英雄。现实情况是,电影依然是最便宜的娱乐形式,这也是为什么那些青少年会带着女朋友去电影院。即便是人们通过互联网观看电影,也有一个非常强大的根深蒂固的电影文化,尽会有这个那个的博客说现在的电影比起上个世纪70年代的鲍勃和意大利吸血鬼差远了,但他们还是会对电影、电影与自身历史的关系有所了解。你知道有兴趣的人,总会找到自己的方式。电影是会继续留下来的。 新浪娱乐:谈到电视和电影的交叉,2010年你就拍摄了讲述大毒枭的迷你剧《卡洛斯》,这是比其他人先行一步? 阿萨亚斯:《卡洛斯》对我来说就像一种诅咒,让我失去了很多时间与那些希望我拍摄连续剧的人打交道。但是他们来到我身边时,我会立刻吓跑他们,因为基本上他们想要我做的,正是我要做的事情的对立面。你知道,我拍《卡洛斯》的时候,没有人来跟我讨论剧本,任何时候都没有人干涉我该如何如何去拍。他们允许我用cinemascope宽银幕拍摄,用各种不同语种拍摄,全都是不知名的演员。我们一共有一千一百万美元的预算,但是相对于影片的拍摄要求,并不是很多钱,却是很严肃的投资,我拥有绝对的拍摄自由。开玩笑的时候,我会把《卡洛斯》形容成一艘海盗船,我们在世界各地旅行,就像没有监督的孩子一样。我们没有制片人,因为他永远不会出现在我们拍摄现场。没有人讨论我们的每日成果,我向他们展示了我最后的电影版本。所以说它与今天工业体系下的电视系列剧的拍摄方式完全相反。现在人们误解很深,他们找上门来,却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出我当年那般的拍摄自由,他们完全没有准备好。那一年《卡洛斯》非常成功,是法国+台的历史上唯一一次赢得金球奖的作品。 新浪娱乐:影片借一位角色之口说出一句重要的话:要想维持一切,就需要我们改变所有的一切。这也是您的观点? 阿萨亚斯:是的,它是我心中想法的照应。 新浪娱乐:你是最早讨论数字世界的障碍的导演之一,人们对它又爱又恨,这很难得,你觉得今天的人们是否都拥有双重生活,一个数字的一个真实的,或者这仅仅是主人公的经历而已? 阿萨亚斯:影片是有关欺骗的故事。的确,里面的人物都有两种生活,一个是真实的,另一个是作家作品中虚构的生活。这也多少有点像《锡尔斯玛丽亚》那部电影中讲演员该如何在舞台上、在社交媒体上展示自己,去探讨演员是怎样拥有某种平行的双重生活的,我的意思是说电影明星在社交媒体上有着平行的生活。 新浪娱乐:这也是您的个人情况吗? 阿萨亚斯:不,我不是。 阿萨亚斯(刘敏/图) 3、创作:某种意义上侯麦就是我这部影片的指明灯 新浪娱乐:影片中有许多场景非常喜剧,其中就有朱丽叶·比诺什扮演的角色拿社会中真实的自己开涮,非常有趣? 阿萨亚斯:在我拍摄《锡尔斯玛丽亚》的时候,对于其中喜剧部分的展示,我们在演员和演员扮演的角色之间拉开距离。我的意思是说故事总是有两层,一个是朱丽叶·比诺什本人,一个是和朱丽叶·比诺什本人非常接近的她扮演的的角色。一定意义上,两者之间的空间就是某种形式的喜剧。我注意到这样的表现很有效,所以尝试再次拍摄它。 新浪娱乐:您是在选演员的时候邀请朱丽叶·比诺什的吗? 阿萨亚斯:不是,在我的剧本创作时,已经想到她了。但是并不敢保证她就一定会同意,所以我非常恭敬低调地把剧本送给朱丽叶。告诉她她并不是影片的主角,影片更像是一个群戏,但我相信你成为其中一员一定会很开心。不过我想如果有更重要的角色她会更高兴,因为这是演员的运作方式,尤其是当演员是你的朋友的时候,也需要保持一些基本的礼节形式。 新浪娱乐:今天依旧给你灵感的老导演还有吗?或者说新电影技术正在成为你拍摄的宠儿? 阿萨亚斯:我的灵感来自于我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当你是作家时,你必须尽可能地了解你周围的世界。以及它是如何发展的。因为你是在代表它,所以你不应该成为旧陈词滥调的囚徒。你必须要知道周围世界如何在变化,并且努力适应它。技术不会取代艺术。当然我对技术感兴趣,因为它改变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体验,或者说是,过滤了我们与世界的关系。 新浪娱乐:电影讲述的是现代社会的发展:数字图书、电影等等,但你却选择了使用非常传统的胶片摄影,为什么? 阿萨亚斯:是的。你知道的,我认为人们应该能够反省自身和现代世界的关系。我自己也从来也没有拍过数字电影,这并不是说有什么意识形态上的否定,只是我觉得电影用胶片储存会更好。而且我对胶片有更深的感情。你看现在胶片又重新回来了,很多年轻的电影导演像以前一样,想要用胶片拍摄电影片。几年前,每个人都觉得使用电影胶片已成为过去,而我却认为它是电影的现在和未来。这部电影中使用十六毫米拍摄让我很兴奋,因为它很像埃里克·侯麦晚些时候拍摄的作品,某种意义上侯麦就是我这部影片拍摄的指明灯。我从侯麦那里学到的重要一点就是,你如何以一种轻松幽默的方式与现代世界相处。这尤其让我想到了他的电影《大树、市长和文化馆》,这是他最轻松的一部作品之一,片中他谈论政治、讲述世界变化的方式、讲述城市化……以如此轻松睿智的方式做到了这一点,比一部简单直接的政治电影更为深刻。 新浪娱乐:是否可以在影片中作家的角色上,找到您本人的影子? 阿萨亚斯:是的,我认为自己是其中的老字辈角色。我和这部影片中的人物是有关系的,当然,我比剧中的角色更有道德些。但除此之外,我认为所有的小说都是由你的生活经历所滋养的,渐渐地就成为你创作剧本时的工具。因为你必须要了解你所描绘的情感,可能希望穿越它们才可能最终捕捉到它们。就这样,一层又一层累积,你从起点开始越走越远,最后电影拍摄完,它并没有超越你之前所有的认知,因为修改剧本时你已经过滤了你所知道的一切,和剧中人物有了交叉。然后,当你与真实的有血有肉的演员在摄影棚拍摄,以及最后编辑合成,电影会再次发生变化。所以到最后已经走得很遥远了。 新浪娱乐:我们第一次看到朱丽叶·比诺什和吉约姆·卡内二人在大银幕上做搭档,这个组合很新颖,为什么会这样选择? 阿萨亚斯:是啊,他们从来没有演过对手戏。朱丽叶是一个自然的选择。吉约姆是他那一代中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我一直认为他有一个非常强大的银幕存在感。我感觉在他身上可以找到类似的东西,所以毫无疑问他也是我的第一选择。 新浪娱乐:您和很多法国重要演员都有过合作,是否会在心里有一个打分表,排队选择你喜欢的演员? 阿萨亚斯:不,我脑袋里没有这样的列表,因为是自然而地由创作的角色来定夺。你为影片选角,总是因为彼此之间的化学反应。当你拍电影的时候,就像是画布上的颜色,你需要找到合适的平衡。在演员上我一直非常幸运,一直可以根据确切的细微的差别,找到想要的所有演员,并且和他们相处得非常好,这也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大家彼此融洽,是一个给电影加分的事。 4、导演是以自由来定义的,好莱坞公司永远不会给我需要的自由 新浪娱乐:我听说您的下一个电影将会和史泰龙合作? 阿萨亚斯:是的,希望明年会拍这部电影。一部几年前就开始考虑的电影,但是因为太昂贵了,很难融资,这是一个夸张地讲述好莱坞的故事,故事涉及到许多电影明星,公司、制片人等等,所以成本很高。拍摄之前,就已经要花费一大笔钱。拍摄本身只需要一点钱,而拍摄历史上的人和背景,则需要大笔资金。这部电影制作很难。它是一部基于七十年代芝加哥真实故事的黑手党电影。完全是一场灾难,电影几乎就要开拍,投资人却在开机二十四小时之前撤了资。这已经是四年前的事了,是在拍《私人购物员》之前,《锡尔斯玛丽亚》刚刚结束。那时我在多伦多已经准备了两个月,所有演员都到位了,我们已经有了官网,有装满卡车的所有设备,而投资人却在拍摄前二十四小时撤资。那时我们和史泰龙也联系了,无论是作为作者、导演还是演员,我都是他的粉丝,他也愿意拍。片中他扮演一个非常真实的叫做托尼·阿达多的黑帮老板,是七十年代芝加哥暴徒的头目,那个时代最重要的黑手党之一。 那个项目的历史是如此荒谬,简直疯狂,让我意识到系统的内部运作问题。因为接触到我从未接触过的东西,理解以前从未理解的事情,我对美国电影体系的运作方式越清醒,我就越讨厌它,简直是鄙视它。对我来说,法国体系和美国体系是完全对立的。因为在欧洲和法国体系中,有非常多的自由空间,非常多的愉悦空间,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有享受的乐趣。而整个好莱坞系统制作是基于恐惧,基于权力关系,这是一个极度男权的世界,我一点不喜欢,在这个系统中完全无法起到作用,我需要心情愉悦开心才能拍电影,而且我需要和我一起工作的人都很开心,否则它不值得。当我在今天看到很多好莱坞大片,我认为美国流行电影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这么糟糕过。要知道我是我是好莱坞主流电影的爱好者,我曾经很开心看好莱坞电影,而现在当你拍一个超级英雄电影的时候,里面有七个超级英雄,那么每个人都需要有相同的出场时间或者类似的东西,就像是律师事先讨论好的那样。我真的觉得这一切很无聊,我的意思是所有的执导都是千篇一律,拜托了,明明就有很更多有趣的拍摄超级英雄的方法。 新浪娱乐:你和一些好莱坞明星有过合作,这与和法国本土的电影明星朋友合作有什么不同? 阿萨亚斯:我非常幸运,可以和克里斯汀·斯图尔特这样的天才演员合作,但我认为聪明的演员或多或少都以相同的方式运作。你知道他们喜欢你给他们空间、自由,时间、尊重,等等,你知道这是一直以来,我们与所有演员良好合作的方式。但有时与一些美国演员会有所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方法、文化层面上的要求,他们希望提供故事的动机、背景,而我既不喜欢提供背景,也不喜欢解释动机。因此我必须给他们解释这个,他们需要适应,因为拍摄现场我不喜欢说太多,认为话语会泄漏某些东西。我总是有这样的感觉:如果我告诉他们太多关于人物或场景,那会降低事情的复杂性。我认为他们必须像现实一样去接近它,而不是考虑如何以自己的方式进入角色。 新浪娱乐:近年来你拍摄的影片从内容到风格上非常不同,譬如说前作《私人采购员》相? 阿萨亚斯:是的。《私人采购员》是关于人的内心世界,而这部电影是关于社会的变化。当你是一个导演,或者作家,你总是站在事情中间的某个地方。你既有自己的内心生活,也有更广阔的社会生活,我并不认为两者间存在矛盾。 新浪跪了:你参加过许多届戛纳电影节并获过奖,这次又来到威尼斯电影节,电影节的奖项对您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一种肯定吗? 阿萨亚斯:(思考、犹豫),不是。因为现在这部电影已经完成了,这时候我所关心的通常是我的下一部电影了。因为这时的我与电影是一种矛盾的关系。谈到那个决定性的时刻,就像我拍摄的《清洁》在戛纳,影片很成功,张曼玉获得了戛纳最佳女主角奖。但这之后我花了三年时间才拍完下一部电影。因为某些原因,在法国我很难融资,因为觉得你面对的是英语制作,应该很容易得到认可和资金,在美国我却找不到电影融资。于是被卡住了,因为在美国凭借《清洁》的成绩我找不到资金,它不是一部主流商业电影。所以说一旦法国电影融资系统对我不起作用时,我就有大麻烦了。嗯,有点开玩笑了,其实我很高兴电影能够得到认可并获得戛纳大奖。但当我拍电影的时候,这并不是我脑子里的想法。 新浪娱乐:如果说这时候好莱坞大公司打电话给你,邀请你来拍漫威系列什么的,您会接受吗? 阿萨亚斯:不,坦率地说,我不会考虑的,而且我也不认为这会发生。再者,即便它发生了,我不会考虑它。因为对我来说,导演是以自由来定义的,好莱坞公司永远不会给我需要的自由,它根本不存在,这不是系统运作的方式。有可能他们会给你很多钱,当这甚至也不确定。在我的电影制作生涯的最初,我就决定了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自由,那种在欧洲电影拍摄体系里的自由,在好莱坞永远也不会得到。我有兴趣拍摄英语电影,包括大预算电影,但是是美国以外的融资,在美国以外的地方拍摄。我可以有最后的定夺权。 新浪娱乐:我们说法国电影体系可谓全世界最好的制度之一,它鼓励年轻有才华的导演,不过,现在世界已经变了,曾经规定的影片上映时间顺序的限制,出现了问题,比如说和Netflix的冲突,尤其是在戛纳电影节上。对此您怎么看? 阿萨亚斯:我的观点是,现在的法国电影体系真得很好,因为它保护电影,它是世界上年轻人拍摄电影、也是处女作、或者女性导演作品最多的国家,法国电影体系远非完美,(笑)而且它也不支持我,我本不应该对其大张旗鼓地表扬,但我真得认为这是一个伟大的系统。但是它也必须适应新问题,关键是你需要以聪明的方式去适应。譬如影片中一个人物说,你最好是选择你想要的改变,而不是你还没有做好决定的改变。你必须警惕眼前的一些表面假象,保持头脑清醒,但你也要非常清楚你的价值观,保护自己的价值。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每个个体全力捍卫自己的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才能获得最终成功。(刘敏/图并文)[详情]
万玛才旦在威尼斯接受新浪娱乐专访(摄影:宫德辉) 新浪娱乐讯 当地时间9月4日,第75届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竞赛单元影片《撞死了一只羊》世界首映,这也是本届威尼斯电影节唯一一部进入竞赛单元的华语片。放映结束之后,万玛才旦导演接受了新浪娱乐的专访。 万玛才旦介绍,《撞死了一只羊》糅合了他和朋友各自创作的两部短篇小说。由于王家卫的制片人彭绮华想做西藏题材,他们便寻求与万玛才旦的合作,哪知原本的项目搁浅,双方合作的第一部电影就成了《撞死了一只羊》。万玛才旦坦言王家卫团队不会干预其创作,但是会做一些专业上的指点,提供了声音和剪辑上的创作资源。 视觉上,万玛才旦运用了彩色、黑白和神秘的第三种颜色,并用4:3画幅增强形式感。除此之外,万玛才旦还设置了大量意象,使观众被某种神秘感牵引,文学性极强。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从第一部执导长片《静静的嘛呢石》开始,万玛才旦就带着中国藏族电影走向世界。在万玛才旦看来,国内的文化基础相同,因而解读会更深刻一些。但他也相信,《撞死了一只羊》会比较不一样,“可能国内跟国外的反差会缩小”。 《撞死了一只羊》拿到了龙标,但万玛才旦说,这仅是为了能够出国参展。关于该片的国内上映时间,他表示一切还未敲定。 左起:在片中饰演司机的金巴、导演万玛才旦、在片中饰演杀手的更登彭措(摄影:宫德辉) 创作由来:两部短篇小说融合 王家卫团队也想做西藏题材 新浪娱乐:您为什么会选择自己的短篇小说《撞死了一只羊》来改编,还加入了次仁罗布的《杀手》? 万玛才旦:其实我先是对另一部小说感兴趣,就是次仁罗布那个小说叫《杀手》。很早以前我就看过这个小说,我跟他也很熟,我们是朋友。但是这个短篇的容量很小,然后我就想到了我自己的另外一个小说叫《撞死了一只羊》,然后就把这两个小说加在一起,我觉得在主题上比较接近吧,就有把他们糅在一起的可能性,所以就把这两个小说糅在一起,完成了这个剧本融合的过程。 新浪娱乐:应该不是一个A加B的过程吧? 万玛才旦:肯定不是“1+1”的这样一个的过程,就完全把两个人物、两个故事进行了很好的融合,然后他们形成了一个对照。现在这个电影里面杀手叫金巴,司机叫金巴,但小说里面是另一个名字,甚至没有写司机的具体的名字。但是在拍摄的过程中,我觉得他们的名字做这样一个处理的话会很有趣,而且这个演司机的演员也叫金巴。 演员金巴(摄影:宫德辉) 新浪娱乐:怎样找到两位演员的? 万玛才旦:金巴我跟他比较熟,大概认识有五六年,然后他自己也是喜欢表演,然后到北京找到我希望进修,然后我给他介绍了北京电影学院,在电影学院进修了一年,后来在我的《塔洛》里面他演了一个角色,那个角色虽然很小,但是也很重要,就是那个扇塔洛耳光的那个人。后来他演了张扬的《皮绳上的魂》,得到了台湾金马的最佳新人提名。然后另一个演员更登彭措本身就是一个康巴人。我希望他身上有一些文弱的一面,虽然是康巴汉子,但是他的眼神,他的整个身体的状态就相对弱一些,希望有一个很大的反差。像金巴看上去很强壮,但是那个杀手看上去很文弱,我希望有这样一个反差在里面。 演员更登彭措(摄影:宫德辉) 新浪娱乐:这次是与王家卫的泽东电影合作,他们是大概到什么进入这个片子? 万玛才旦:从一开始准备做这个项目的时候,他们就参与了进来。本来我们是想做另一个项目,还是一个藏族题材的项目,但是那个项目后来没有做。然后我这个项目就比较成熟,然后我自己也想做,正好也立项了,所以就拿给泽东看,他们马上就决定要做。 新浪娱乐:导演之前跟王家卫或者说泽东电影是怎么相识的? 万玛才旦:就是因为一些项目,就是Jacky(影片监制彭绮华,《阿飞正传》、《春光乍泄》、《花样年华》等影片制片人)想做一部西藏题材的电影,她希望先有一个编剧做一个故事,所以我们在拉萨什么的去做了考察,后来那个项目暂时没有做成。我这个项目《撞死了一只羊》比较成熟,然后也正好拿到了拍摄许可证,然后他们看了之后决定要合作这个项目。 彭绮华(中)与《撞死了一只羊》主创在威尼斯,最左是摄影师吕松野(摄影:宫德辉) 新浪娱乐:因为您的作品本身作者风格特别强,有这样一种风格也很强烈的团队进来的时候,会对您的电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万玛才旦:我觉得没有影响,他们不会干预我的创作,但是会做一些专业上的指点,然后也会提供很多专业的资源,让这个项目更加的饱满,更加的完美。就比如说剪辑啊,比如说这个声音啊、音乐啊什么的,都是泽东这边提供的资源。 《撞死了一只羊》剧照 独特质感:影像风格粗粝又超现实 多重意象达成文学性 新浪娱乐:新浪娱乐在映后做了观影调查,很多人都提到了摄影很出彩,您与摄影指导吕松野的合作是怎样的? 万玛才旦:我们认识很多年,从《塔洛》开始就一直合作拍电影。 我觉得我们之间就是有一些很相通的地方,彼此想要什么,稍微点一下就就会很清楚。我觉得跟他合作很愉快,就不用太多的沟通就能达到彼此想要的那个效果。 新浪娱乐:这次摄影上似乎有全新的尝试? 万玛才旦:对对。一个是色彩,就是色彩上有黑白和彩色的这样一个处理。现实部分我们使用了彩色,然后回忆部分,使用了黑白,然后梦境部分,可能又是另一种颜色,有一种超现实的感觉,然后在画幅上也是4:3。所以在影像上、声音上、色彩上都做的不同的尝试。 新浪娱乐:4:3是怎么定下来的? 万玛才旦:就是一种感觉,我们觉得4:3可能会适合这个故事。希望这个故事有一个很强的形式感。 新浪娱乐:您的作品一直以文学性见长,这次《撞死了一只羊》的创作中,您希望在文学性上突出什么中心点? 万玛才旦:我觉得这个电影的意象很重要,文学里面也有意象的描写、意象的建立,然后在电影里面,你要把文字转化为影像,它需要一些方法,所以我们在这个意象的建立上做了很多的尝试努力。这个电影,我自己不希望做太多的解读,然后也不希望做太多的引导。我觉得每个观众会有不同的理解,就像我们在开头部分,用了一句藏族谚语叫“如果我让你进入我的梦,慢慢也会成为你的梦”,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引导。就是希望观众进入我所营造的这个梦境之中,然后去感受它。 导演万玛才旦(摄影:宫德辉) 新浪娱乐:金巴被人说“怎么老戴着墨镜”,这是调侃监制王家卫,还是人物设计? 万玛才旦:想多了想多了(笑),这是人物设计的一个需要。这个人物,我希望他一直有一个特征贯穿到最后。 因为他要经历一个心路历程,他经历了这些事情之后才完全地放下了。那个墨镜只是作为一个道具,到最后他才完全放下。在整个片子里面他完全没有拿下来。哪怕那场夜戏也是,开灯之后你看着他已经戴上了眼镜,所以我希望它是一个贯穿始终的道具吧,他有一些对应、一些暗示,跟那个调侃没关系。 新浪娱乐:所以他到最后,他换上了自己的民族服饰,都没有摘掉那个墨镜,这是有一些什么样的象征? 万玛才旦:他没有换上民族的服饰,他还是一直穿那个夹克,他只是在梦中变成那个杀手,穿上那个杀手的衣服,去帮助这个杀手,完成了复仇,也帮助他的仇人玛扎得到了解脱,所以他有一个双重的意义在里面。然后当他完成了这些之后,他才真正地放下了。所以他也把那个一直戴着的墨镜拿下来。 影片反响:《撞死了一只羊》 的国内外反差会缩小 新浪娱乐:导演从《塔洛》开始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国外观众的评价有哪些让您觉得很不同的? 万玛才旦:文化背景不同,观众的反应肯定不一样,比如说《塔洛》的话,在国内可能解读得就更深一些,不用做太多的铺垫,不用做太多的背景介绍,大家就能了解人物,能够进入这个人物的内心。但是你到了西方,他没有这样一个文化的背景在心里,很难了解塔洛这个人的命,他为什么会成为这样一个人。所以对塔洛这个人物的理解可能也有很大的反差。比如说在美国,可能更多的人看到了《塔洛》这个人物身上的孤独,他说你这个电影是写孤独的,然后在国内可能更多的人说你这个电影是写身份的,然后在国外甚至有一些佛教徒,会说这个写的是无常。我觉得各种解读都有。 新浪娱乐:我跟国外的影评人交流《撞死了一只羊》,感觉他们就比较注重那个神秘性。 万玛才旦:我觉得对这部电影的观影感受,可能国内跟国外的反差会缩小,所以我不希望参与到这个解读里面,让观众自己去感受。 新浪娱乐:这两年许多少数民族导演表现抢眼,比如张大磊(《八月》)、周子阳(《老兽》)蒙古族导演也有他们的“新浪潮”,您是怎样看待自己的藏族导演身份? 万玛才旦:我觉得你只是依附于一个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上。除了这个之外,我不希望有太多的区分,比如说你是藏族导演,比如说你是蒙古族导演,就不要做这样的区分,我希望自己能够拍出纯粹的、真正意义上的电影。 新浪娱乐:《撞死了一只羊》已经拿到龙标了,是否有上映计划? 万玛才旦:目前还没有。现在只是确定参加威尼斯,然后之后会参加多伦多啊这样一系列的电影节。(阿辉/文 宫德辉/摄影 陈植/摄像)[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