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剧情简介 |
|
朗·柯维克幼时就喜欢与伙伴们在树林中冲冲杀杀,他梦想有朝一日成为真正的男子汉。1956年7月4日,正逢10岁生日的朗骑在父亲肩上观看美国独立纪念日的游行,这使他十分兴奋。
一次,朗的女友唐娜送了他一顶棒球帽,朗比赛获胜,脸上露出了自信的微笑。渐渐长大成人的朗非常钦佩和向往总统那番充满了战争狂热的演说,一种挑战和牺牲的冲动在其内心萌生。在一场州际摔跤比赛中,朗被摔倒,好强的他泪水夺眶而出。
此后,朗决定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参军参战。在矛盾痛苦中,他冒雨冲向中学体育馆,与恋人唐娜告别。朗来到越南战场,目睹美军枪杀越南平民,他不顾一切地冲进屋内救护受伤的妇婴。一场混战中,他竟无意杀死了自己的好友威尔逊,而中校却告诉痛苦不已的朗,这是“各有天命”……
|
 |
 |
影片简评 |
|
《生于七月四日》取材于美国残疾军人朗·柯维克的自传,导演奥立弗·斯通从1977年就打算把它拍成电影,直到10年以后才实现了他的愿望。该片主要表现了一个美国士兵在越战中误杀战友、自己又身残之后的艰难生活和痛苦心境,它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了一代美国青年的心路历程。影片描写的不止是关于一个人的故事,而是关于美国一代人的对战争的反思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
影片的构思以一个出生于美国独立纪念日--7月4日的普通人朗·柯维克为主人公,基本上以他参加的三次游行作为贯串全片的结构线。1956年第一次游行的时候,朗还是个质朴无邪的孩子,但他已朦胧地感受到,对他来说,上帝和祖国意味着生命与一切。长大后的朗并没有上大学,在时代、国家、政治的欺骗下,狂热而模糊的爱国激情怂恿他上了越战前线。怀着虔诚信仰的他却亲眼目睹了美军滥杀无辜的罪恶并且意外地误杀了自己的同伴,烦恼与内疚、痛苦死死折磨着他。伤残的他回到家乡,在其经历的第二次游行中,有人将他当作爱国英雄,又有人对他在越战中的所作所为极为反感,他失去了人生的价值取向,陷入了一种尴尬的自我封闭状态中。到了1972年的第三次游行,已经觉悟的朗已从困境中解脱出来获得了新生,他终于高举反战大旗,坚定地揭穿着那个可怕可恶的骗局。
《生于七月四日》片长143钟,其中越南战场的镜头虽只占17分钟,但整部影片却自始至终笼罩着战争的阴影,充满了悲凉的气氛,发人深思……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