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李森 编辑/谢韬
3月11日下午2点46分,里氏9.0级的日本大地震随后引发的海啸及核泄漏危机再度唤醒了民众对于“末日说”的恐慌与猜测,更将一些原本只见于灾难电影中的场景活生生地变成了现实。网上流传的一段海啸席卷岩手县的视频中,黑色的海水仿若死神的长袍,所经之处,生灵幻灭。那画面,如同摧毁一切信念的绝望,一时间让人难以明辨什么才是坚强的理由。死亡的震慑,破碎的家园,遍地疮痍,满目流亡,我们该如何劫后余生?
好在当世界一次次打击人类的同时,也锻炼了人类的生命力。对于这枚星球,我们到底是不是最高生命形式——暂且把这个疑问搁置一旁——但正如近期大热的科幻美剧《V星入侵》里所说的,之所以人类总能自灾祸中生还,并将生命薪火相传,是因为灵魂赠予了信仰,而绝境中,便是信仰激发了人“活下去”的勇气。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对于死亡的超然,向死而生的觉悟,往往在最后关头像神降的福祉般为人类带来平静。赫尔佐格早年拍过一部纪录短片,叫《苏弗雷火山》,副标题为“Waiting for an Inevitable Disaster”,也就是等待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当然,1977年那场似乎在劫难逃的灾难最终并未发生,但纪录片里老人的话,却为用何种姿态迎接死亡做出了注脚。
赫尔佐格问:“火山很有可能要喷发,村子里的人全都逃了,你为什么独自留下来?”
他回答,“我在等死。”
他说自己已经一无所有。既然一无所有,死亡又有何可惧?迟早要来的,岂能跑得掉?这是我生养的地方,为何要走?走了又去哪里?他说这些话的时候,眼中毫无恐惧。
村内一片狼藉,宁静肃寂。各种日常用品四下散落,来不及掩上的门,尚未关闭的电视,瘦骨嶙峋的狗。没有致命病菌,没有僵尸怪兽,但所有人无一例外地选择了逃命,除了这位只相信自己的老人。他根本不是在等待一场“不可避免的灾难”,他是在守护自己安定的灵魂。
是不是似曾相识?《2012》里那位老僧,直到排山倒海的巨浪袭来前,仍旧静静地参禅,最后为这即将被苦难覆盖的大地留下3声振聋发聩的钟鸣。他那时又在等待什么?
史铁生说,死是一个必将降临的节日。
福克纳说,我拒绝接受人类末日会来临的观点。
在这里,我们借用多部经典末日电影,和您一同直视巨大灾难前生命的关照。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频繁的地质灾害造就了日本人浓郁的灾难意识。本次地震发生后,日本政府、媒体、民众及救援队所表现出的冷静、透明和人性为世人好好上了一课。而日本影人一直以来也对灾难题材情有独钟,他们不仅擅长刻画毁灭,更将末日视做一种情结,以此反复提醒观众,尽管光影营造的只是虚拟末日,但若假以时日不幸灾难降临,也要持有一分淡定,一分沉着。因为在自然不可抗拒的威力下,人类诚然脆弱,却早已拥有重生的精神力量。
《哥斯拉之终极战役》
年份:2004年
导演:北村龙平
灾难指数:★★★
这只在银幕上破坏了日本50余载的怪兽于2004年上演了它的收官之战,其对手也由人类升级成了X星人。之所以特别提起哥斯拉,是由于它承载的文化意义。Godzilla在日本词源中是gorilla(大猩猩)和kujira(鲸鱼)的合成,但在英语词源中,它结合了God(神)和lizards(蜥蜴)的形象。我们不难发现,哥斯拉本身就是各种恐惧的化身,它不仅具备了一部分神的特质,更代表着日本自战乱后幸存的状态。它选择异化的面容,辅以破坏的本性,在不断施以霸气的同时,又一次次从打击中顽强复活。正是出于这个理由,日本人才宽容地任由它横行了近半个世纪,因为从哥斯拉身上,他们看到的不止是恐惧,更有着隐藏于恐惧背后的生存之道。
年份:2007年
导演:猪股隆一
灾难指数:★★☆
或许我们应该把《柴犬奇迹物语》视作一部包裹着灾难外壳的亲情片。它所传递的奇迹,正是生命的强度与韧性、人性的知觉与温暖。一只被领养的柴犬玛丽,在新泻6.8级地震中,以忠诚和坚强实现了人类的救赎。它的灵性,在于生命体之间的相互扶持,在于逆境下的突围,在于坚信穿过黑暗就会迎来光明——说到底,这其实是导演对人的期待——灾祸总会过去,把伤痕留在昨日,把善良守在当下。作为本土犬种的代表,柴犬往往被寄予了尽一己之力实现终生约定的寓意,其本质在于为人类驱散孤独感带来的脆弱。我将不离不弃,我将无条件地对你好,想想看,若真有这样的伙伴在身边,即便大难临头,也能微笑着说出“哪怕明天是世界末日,今天也还是要种苹果树”了吧。
年份:2006年
导演:樋口真嗣
灾难指数:★★★★☆
东宝公司2006年选择翻拍森谷司郎的《日本沉没》时,为其加入了更多情感方面的戏份,旨在呼应主题曲中,“我用你给的热情,改变季节报答你”所描绘的爱情,虽然评价两级,但这种大手笔的恣肆毁灭与国民性格中“悲剧美”的结合,却为释放潜伏于大众心底的危机感提供了一次良好平台。目睹家园分崩离析后,必然唤起更多责任感和珍惜眼前的决心。也许就在下一秒,突如其来的横祸将夺走幸福,所以不妨从现在起,把每一天都当成余生里的第一天、第二天,让每一秒都散发应有的价值。影片最后,男主角毅然驾驶潜水艇引爆能使日本与断裂板块脱离的N2炸药,这种童话式的结局,暗喻了现实中一面忧患重重,同时又敢为未来付出超绝努力的日本精神。
好莱坞 现代启示录
凡人如你我也有摇身一变成为英雄的时刻,而且上天格外眷顾,只要活到最后,定会春暖花开,从此打开人生的新篇章。看好莱坞灾难片,本身就有足够正面的能量。美式的化险为夷、美式的苦中作乐、美式的自由独立,最终都落实于普世关怀。导演们探讨的核心在于人何以为人,灾难,只不过是用来烘托广阔人性的激烈背景图。正与邪、善与恶、大与小,几乎是每一部好莱坞末日电影必须涉及的较量。你可以说它太过粗暴,却不能否认,被各种特效轮番轰炸过后,心底最终呼出的那口气,无比清澈。
《后天》/《2012》
年份:2004年/ 2009年
导演:罗兰·艾默里奇
灾难指数:★★★★★
艾默里奇的看家本领就在于把地球整死、整残,2004年拍出《后天》冰封全球,5年后的《2012》则干脆让世界重新洗牌,一切文明历法统统重新开始。两部电影的情节想必早已为人熟知,提起各种现实版的“末日巧合”,也总能引起大家的些许共鸣。熟悉的标志性建筑如木头玩具般坍塌,芸芸众生尖叫着瞬间消亡,我们不得不感慨,造物主其实异常残忍。如果可能,银幕前的你大概也曾幻想着冲进正在上演的剧情,朝无助者伸出援手。你和主角一起咒骂自私小人,为他们罪有应得的下场拍手称快,这时候的你,实际上变成了一个连自己都要惊讶的赤子。没错,即便回归生活的你能玩笑般说出“人类居然没有灭亡”,但你心里清楚,还好,导演让人类收获了生命,保卫了亲情,守护了爱情,而这,正是你敢于和灾难抗争的源动力。
年份:2005年
灾难指数:★★★★
且不说把外星人当做假想敌的动机是否合适,斯皮尔伯格一手操控的世界大战显然已经满足了不少人对侵略与反侵略的热血幻想。虽然整部电影的主线无非是男主角和他的小女儿怎样一路逃亡,力求生存,但真正贯穿始末的,却是一个男人向父亲的蜕变之路。他从本能的保护起,逐渐学会去给予安慰,学会如何为女儿重建信仰。到最后,我们关注的焦点并不在于人类是否打赢了这场战争,抑或用何种方式击退了外星人,我们只想看到家人平安,看到人类依然有能力从废墟上崛起。恐惧、犹疑、没有目标、迷失方向,这些都会作为实实在在的伤害伴随劫后余生的每个人很久,我们承认自己受了伤,带着被损害的部分继续生活——直到某天突然发现,原来受伤的只是一小部分,我们依旧完整。完整,却留有疤痕,真是再好不过了。
福克纳在诺贝尔文学奖的演说词中提到,“我们今天的悲剧是,人们怀有一种普遍、广泛的恐惧,这种恐惧已持续如此长久,以至于对它的存在我们甚至都能够容忍了。至于心灵方面的问题,都已经不再有人操心了……说这样的话是再容易不过的了:什么,人反正会一代代存活下去的,因为他会忍受……这样的说法我是绝对不能接受的。我相信人类不仅仅会存活,他还能越活越好。他是不朽的,并非因为生物中唯独他具有永不枯竭的声音,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能够同情、牺牲和忍耐的精神。”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