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天的《长恨歌》上海首映发布会背景板上打着醒目的“第62届威尼斯电影节惟一参赛获奖之华语大片”的标语,但在座的媒体都心知肚明:影片在水城拿到的所谓“欧洲艺术交流奖”只是一个连官方奖项都算不上的鸡肋小奖。回到故乡宣传的《长恨歌》主创阵容更延续了这份失望:除了导演关锦鹏和女主演郑秀文,主人公“王琦瑶”生命中的几个重要男人只来了一个戏份和名气最弱的“老克勒”黄觉,而“程先生”梁家辉、“李主任”胡军和“康明逊”吴彦祖干脆“集体失踪”。没有了花团锦簇的明星阵容,孤军奋战的关锦鹏和
郑秀文也在老记们的质疑声中险些招架不住。
紧张关锦鹏被考倒
有《阮玲玉》在前,几乎没有人敢说关锦鹏导演不了解上海、不懂上海女人,但《长恨歌》偏偏打破了关导的“不败金身”。因为电影的改编与王安忆原著相去甚远,无论是上月在威尼斯的参赛还是几天前在上海的媒体试映场,国内媒体对影片的质疑远远超过了拥护。其中的焦点集中在小说搬上银幕后“没有了上海味、王琦瑶不像上海女人”。
昨日关锦鹏再次遭遇考验。本地某周刊一位熟知老上海风情的女记者质疑片中王琦瑶为了生孩子非得先完成一段婚姻的做法并不“上海”,关锦鹏一时语塞,生性淳厚的他老老实实地答了一句“让我再想想”,便没有再给出确切的答案。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片中关锦鹏让所有的男人、女人都穿起了洋装,有记者疑惑地提出这似乎是“上世纪80年代的香港”而不是“上世纪40年代的上海”。面对这一棘手问题,关锦鹏再一次陷入了尴尬之中,“电影中的老上海是我自己想象的,是个模糊的概念,当然不可能做得那么精致。”
轻松郑秀文没压力
同为“考生”,郑秀文的心态显然比关锦鹏放松。面对记者们的尖锐问题,她始终笑脸迎人。自称曾看过四遍《长恨歌》小说的郑秀文认为电影中的“王琦瑶”就是小说中的“王琦瑶”,她觉得观众作为旁观者是很难理解身为“当事人”的她对“王琦瑶”的理解和诠释,所以外界的观点不能代表对她表演好坏的评定。
对于《长恨歌》在威尼斯的失落,郑秀文倒是毫无失望。“其实能在这样大的国际影展入围就已经有得赚啦。”有记者让她为自己的表现打分,大大咧咧的郑秀文先是笑着表示不敢随便打分,而后便自言自语地说道:“如果真要让我打分的话,我给自己的努力打满分。”
众影迷“尝鲜”显失望
昨日《长恨歌》在永华等几家影城率先首映,记者采访了部分率先“尝鲜”的影迷。在随机调查的几名观众中,抱着期待去、带着失望归的颇有人在。演员的台词港台腔太浓了,一点都没上海味;造型太时髦,不像老上海;改编的东西太多,破坏了原著的意境;人物性格命运不应该有大的改动……除了这几条记者粗略统计的观众意见,最具争议的还是王琦瑶这个人物,许多看过小说的观众表示不能接受电影中的王琦瑶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一个女人的一生只要像程先生这样的男人就够了,而不是像影片中呈现出的那样纠葛复杂。”一位王安忆的忠实读者这样告诉记者。 蔡颖李佳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