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常宽不是很熟,但还在我入音乐圈子之前,他已经一举成名,那是1985年,16岁的他赴日本东京参加第十六届世界音乐节,并获得了"总指挥奖",那还是中国流行乐坛刚刚蹒跚起步的时候。他的获奖和此后1987年毛阿敏在南斯拉夫贝尔格莱德获奖及1988年韦唯在波兰索波特获奖一样给当时的中国流行音乐人以很大的激励。毕竟,那时中国的流行音乐人们还在为生存权力而奋斗。该说还是个少年的常宽就这样和中国的第一代流行音乐人们一起为中国流行音乐的开拓而共同努力着。
我以为在常宽的艺术之路上第二个重要的事情是他1989年组建了中国最早的摇滚乐队之一"宝贝兄弟"。1990年2月,在北京首都体育馆,这支乐队和其他5支乐队一起举行了"1990现代音乐会"。这次音乐会是中国流行音乐史上一次重要的演出,是中国摇滚乐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场演唱会。在这场演唱会上,中国第一代摇滚音乐人集体露面,以自己的原创作品开创了中国摇滚乐发展的新时期,直接促成了90年代初期中国摇滚乐创作和表演的第一次繁荣期。此时的常宽也把自己的名字写在了这段历史上。
近年来,常宽开始更加频繁地回归主流歌坛,不仅作为一个歌手、乐手,也作为一个颇为成功的音乐制作人,甚至也进入了影视界,当然,可以看到,音乐还是他的主业。
流行歌坛近20年的风风雨雨,像常宽这样坚持至今的不很少,但也不算多,不少他的同代人早已淡出了歌坛,还有不少放弃了音乐。然而,近几年来,很多"老歌手"的"复出"也颇为引人注目,因为这些"老歌手"的新成绩并不很差,甚至足以和年轻的一代歌手一争短长。其中必定有一些道理。
在我看来,常宽和他的一些同代人能够坚持至今,第一个重要的因素来自于他们从小就经受了严格的音乐训练,即所谓"童子功"。童少年时期的音乐训练不但给了他们音乐技术上的磨练,也同时使他们得以掌握丰富的民族音乐和古典音乐的资源。正因为如此,当他们选择了新兴的流行音乐的时候,他们很快就能够把握这种外来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文化诉求,而也因为如此,尽管流行歌坛常变常新,江山代有才人出,他们仍然能够不断地学习和把握音乐潮流的新动向,保持良好的进取心态和把握创作和表演的平衡,不仅如此,他们还能够在经历了主要向西方流行音乐学习之后,回过头来重新认识和运用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资源,并在自己的创作和表演中结合两者完成新的创造。对比他们,不少缺乏了严格音乐基础训练的音乐人们无论是创作和表演,当原始的一点积累释放过后,就难以继续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在这个意义上,常宽等老一代歌手的例子对于今天的年轻歌手仍然有重要的喻示作用。
不仅在技术上,常宽这一代歌手另外一个同样重要的优势是他们所抱有的强烈文化意识,这种意识使得他们在中国流行音乐起步的时候没有陷入浅薄平庸的陷阱,而是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精神和文化追求的作品,创立了强调个性和艺术水准的表演风格。这也是他们能够坚持多年,获得听众的认可和喜爱的重要的原因。(文/金兆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