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日报报道】 央视第11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五一”开锣。本届比赛在规则上出现了两个明显变化:一是选手参赛作品系原创的要加0.3分;二是减少参赛选手综合素质考核中的答题量和才艺表演。记者昨在采访中得知,大赛之所以减少素质考核中的答题内容及才艺表演,是因为参赛选手要求取消这些内容的呼声很高。央视考虑到直播效果以及选手的愿望,做出了相应调整。从昨晚团体赛的比赛看,尽管大赛组委会向选手有所“妥协”,但还是有多数选手表现欠佳,难以掩饰文化贫乏的窘境。
已举办了11届的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自第8届开始增加了综合素质考核单元。从实际效果看,多数选手在这个单元中表现不佳,得分不多。比如有把苏东坡的名句“大江东去浪淘尽”写成“狼逃尽”的,有不知京广线是从北京到广州的,还有将邹韬奋说成了邹奋韬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选手文化素质不高的现状。在才艺表演方面,有的选手除了会唱歌,就没有其它特长,综合素质不高。歌手们的综合素质水平高低也成了观众议论的话题。本届大赛组委会认为,电视歌手大赛,歌手们竞技的是歌喉才艺,在综合素质考核上用力太多有可能喧宾夺主。素质考核给很多歌手造成了很大心理压力,上场前,一些歌手对专业技能考核很自信,但对素质考核却十分担心。因此对素质考核单元作一些调整,不会影响大赛的总体展现。
但许多观众却觉得,这项考核虽然会让一些选手一时难堪,出“洋相”,甚至因此与大奖无缘,但它却促使这些选手认识到“光有嗓子,没有文化”难成大器的道理。曾在这项大奖赛中担当评委的学者余秋雨认为,素质考核中出现的测试题并不难,题目范围是高中毕业生的标准,90%的题在中学语文课本、历史课本和其他课本里都能找到答案。而参赛选手基本上都有大学学历,这些基本的东西答不上来,显然说不过去。著名歌唱家吴雁泽说:“我一直在反思一个现象,歌唱者往往有了这个特长之后,其他的东西就荒废了,有的人甚至认为歌唱是一个捷径。其实,搞文艺的人脚底下必须有文化,没有这样一个铺垫,很难啊!别以为有嗓子,就可以一举成名;别以为有嗓子,就可以走遍天下。”
减少歌手素质考核,固然会减少赛场的尴尬,但同时也会让一些选手忽视文化知识的学习和积累。电视评论家袁仁认为,作为歌者,如果是参加一般性的表演,唱歌非专业方向,知识面不宽倒也罢了,但歌者站到全国性的大奖赛上,就意味着其渴望成为一个歌唱家,有可能成为一种文化的传播者,没有文化底气是肯定不行的。一首歌要唱好,必须理解作品的内涵,这个理解的过程需要文化功底。曾经获得很好效果的素质考核在本届大赛中走上“回头路”,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记者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