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 主编曾子航谈成书过程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不断有朋友问我,你,一个长期在中央台电影频道主持《佳片有约》这类推介国外经典电影栏目的人,怎么会做港剧这样的书?言下之意,港剧太通俗、太大众化了。要出书,也只能出推介奥斯卡方面的书。
其实奥斯卡获奖影片,既是经典的,高雅的,也是通俗化、大众化的,就拿大家很熟悉的《勇敢的心》、《泰坦尼克号》来说,不都是在捧到了一箩筐奖的同时,也从全球观众口袋里卷走了上亿元的钞票吗?港剧亦是如此,当年创下收视神话的《上海滩》、《义不容情》现在不也成了电视剧中"经典中的经典"了?按照我的理解,经典和通俗之间并不矛盾,有时甚至可以划等号。
不过,同很多作者呕心沥血、苦熬数载甚至数十载写成一本书不一样的是,做这本书真的纯粹是一时的"心血来潮"。那还是去年秋天一个晚上,两位朋友也就是本书的两位作者文娟、谢欣新来串门,在书架上成堆的国外大片影碟无意中发现了两三套一直处于"沉睡"状态的"老港剧",于是便海阔天空地聊了起来。不聊不知道,一聊吓一跳。原来港剧对大家来说竟有着一个始终割舍不断的情结。文娟告诉我,在她来北京上大学之前,她的家乡--一座偏远的四川小县城,每晚的电视节目几乎是被港剧"一统荧屏",从《上海滩》、《射雕英雄传》到《流氓大亨》、《义不容情》,港剧见证了她少年时代的全部记忆;谢欣新也说,从小到大她看过的港剧不下五六十部,这两年参加工作以后,虽然很忙,已无暇看电视,但说起许文强、冯程程,说起黄蓉、小龙女,印象依然是那样的清晰。
其实不光是文娟、谢欣新,也不光是我,我想对于很多七十年代出生的年轻人来说,香港这个似乎很遥远的弹丸之地所生产的电视剧是曾经那样地跟我们"同呼吸、共命运",还记得班上男生大耍"迷宗拳"的"壮举"吗,还觉得许文强式的白围巾一度成为畅销货吗,还记得几个儿时伙伴用不咸不淡的粤语哼起"万里长城永不倒,千里黄河水滔滔"的情形吗?我还特别有印象当时北京的电视台播《霍元甲》的时候,正好是面临期末考试,教子一向严厉的父母自然是对我下了"禁看令",被霍元甲撩起了兴致的我当然不会善罢甘休,于是干起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勾当,一边装模作样地在自己的小屋里复习功课,一边趁父母不注意趴在客厅门缝旁尽情地"偷窥",最后两集愣是这样看完的。
而内地最早的追星一族也是从看港剧培养起来的,记得刚上初中的妹妹把父母每月给的那点零花钱全部花在了"不干胶"上,所谓"不干胶",很多人也许还记得,就是把十几张明星的图片(还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照片)粘在一张黄纸上,那个时候不象现在这么多明星杂志,要想追星就只能到街边的小摊上买这种"不干胶",而周润发、赵雅芝、翁美玲由于出演的港剧在内地风靡一时自然当仁不让地成了"不干胶时代"的明星,妹妹每次买回来的"不干胶"并没有看完一遍就随手乱扔,而是小心翼翼进行"整理加工",一张张在黄纸上剪下来,再重新贴在一个厚厚的大本子上,这种"不干胶生涯"竟整整陪伴了她四年的时光,四年下来,近千张的港星图片赫然在目。更没想到的是,十多年过去了,妹妹结了婚,早已告别了追星时代,可这本与众不同的大本子还保留至今,成为我做这本书重要的图片来源。
有一位专家曾经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国人文化娱乐生活相对匮乏的八十年代,有四样通俗文化产生了全民范围的影响,它们是邓丽君的歌曲、金庸的武侠小说、琼瑶的言情小说,还有就是我们这本书要谈到的港剧。
近年来,日剧韩流流行一时,港剧的影响虽然有所减弱,但《壹号皇庭》、《刑事侦缉档案》、《天龙八部》等剧播出时,依然拥有相当数量的观众群。2000年,被誉为港剧"航母"之作的百集长篇巨制《创世纪》在央视8套推出后更是引发了一场"收视地震",最高收视率甚至达到了20%。即使在各大音像店,港剧的音像制品也始终是畅销货,周润发主演的《上海滩》、翁美玲主演的老版《射雕英雄传》更是长销不衰。在网上,港剧是网友们竟相讨论的话题,在网易(即163网站),有一个名为"大话电视迷"的娱乐论坛,本来是讨论各种类型电视剧的,现在已被港剧迷们"一统天下",在那里,每天网友关于港剧的各种帖子达几百条之多,已成为目前网上人气最旺的娱乐论坛之一。前不久,网易网站还专门针对电视剧的受众面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调查,结果发现在内地剧、港剧、台剧、日剧、韩剧、欧美剧中,港剧以37.1%的受欢迎程度遥遥领先(其中日剧以21.6%的受欢迎程度居第二,韩剧以18。6%居第三)
大家都知道,如今在香港演艺圈被尊为天王天后级巨星的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梁朝伟、刘嘉玲等人最早都是从演港剧起家,周润发塑造的许文强、梁朝伟的小鱼儿、刘德华版的杨过相信很多内地观众至今仍是记忆犹新。我在想,既然日剧、韩流频频出书,资格比它们显然要"老"很多、影响更加深远的港剧为什么不能总结一下呢?
于是就有了写港剧的冲动,就有了这本书,国内第一部关于港剧的书。
我们也在想,如果这本书有人爱看,我们准备再接再厉,在一两年之内陆续推出"港台流行文化系列丛书"。这主要是考虑到改革开放以来,港台的流行文化对内地的青少年影响实在很大,但一直没有人做这方面的总结,我们愿意做这方面的尝试。
这本书之所以从选题策划到完成全部书稿只花了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我要首先感谢跟我合作的三位作者:文娟、谢欣新和曹宇,大家工作性质都不同,平时都很忙,能抽出时间这么快完工,我想主要是源于大家对港剧的热爱,更确切讲是对自己成长阶段这段记忆的珍视。港剧国内从未有相关书籍出版,除了网上有个别零散的材料,几乎没有什么可供查找和参考的资料,大家能洋洋洒洒写出这二十万字的书稿,唯一可以调动的就是对港剧的记忆和热情。谢谢他们!
我要感谢我的女朋友,也就是本书的副主编田卉群,在这本书的操作过程中给了我相当大的支持和鼓励,我是第一次做主编,如果没有她的从旁协助,恐怕也不会有今天的成绩。
我要感谢我的好朋友,著名影评人、《我的摄影机不撒谎》一书的作者程青松先生,在重病情况下为我的书作序,并在完书过程中提出了相当多宝贵的意见。
我还要感谢《北京日报》的编辑李静女士、《三联生活周刊》的记者李菁女士,在百忙之中为这本书写了专门的怀旧文章,对他们的辛劳表示感谢。
这本书的出版得到了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大力支持。在这里我衷心地表示感谢!
另外,这本书在出版过程中还承蒙了很多朋友的帮助和厚爱,他们是《人民日报》的陈源先生、《北京青年周刊》的刘春女士、《家庭周末报》的陈洁女士、《京华时报》的焦薇小姐、电影频道的潘军先生、北京出版社的袁海先生、中央编译出版社的郑颖女士、《北京晨报》孙红女士-------对他们为这本书所做的一切一并感谢!
谢谢喜爱港剧和喜爱这本书的所有朋友们!
曾子航
2003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