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成都商报评论专栏《娱乐大家》专题 >正文

黄集伟: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句颁奖词

http://ent.sina.com.cn 2006年10月27日00:43 四川新闻网-成都商报

  很早以前,我就十分迷恋各种颁奖典礼上得奖者发表获奖感言那一环节。在我看来,这个环节最出风头的,是语文。我甚至觉得,在那一刹那,站立在鲜花掌声聚光灯下,除了得奖者,还有他们从幼儿园到大学预科的每位语文老师。我至今记得一位奥斯卡奖得主的得奖感言,精短而意味深长,5个字:“我受之无愧”……如此自信在我看,其实就是在向所有教过他的语文老师致敬。

  语文的功用甚至从生到死,一直伴随我们。而它在表达、炫耀、张扬或凸显自己的个性、心情乃至隐秘愿望、琐碎梦想方面,更是他者无可替代。几年前,我为一家杂志写了半年专栏,年底,杂志颁给我一个小小的奖项,我当时真是受宠若惊。领奖前,我本想用诸如“谢谢大家”之类的公用谦辞将那微妙无比受宠若惊一笔带过,可后来一想,那样不仅远离诚恳,而且,也对不住高看我的责任编辑。

  几经琢磨,我在领奖后的答谢辞里,写下了这样的话:“我知道,至少到目前为止,这个大奖显然还不是瑞典的诺贝尔、法国的龚古尔或英国的布克奖,可对我而言,它仍然让我受宠若惊。只有我自己知道,这种受宠若惊主要是因为心虚——打个比方说,那种复杂的‘心虚’,就好象一辆寒酸的夏利车,忽然有一天被插上了一副

奥迪的车标。”

  你看,其时我微妙隐蔽的“心虚”就这样被我形象化了。我很得意。我觉得,语文就是一把铁锹,我们就应该用它去不断挖掘一己内心深处隐秘的欲望与伤感。否则的话,一切都用公共语文敷衍,一切都只求方便表达、快捷叙述,那不仅辜负了将我们从一个撒尿和泥的黄口小儿栽培成人的各位老师,也将自己身上掩蔽的丰富人性公然浪费……我们每个人的忧伤或得意其时都有价值。否则,人类的忧伤或得意也将一钱不值。

  前不久,2006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土耳其作家奥罕·帕慕克。消息传出,网友“浪得虚名”发现,各大中文报纸在报道这一消息时,对奥罕·帕慕克获奖的颁奖词翻译五花八门,在中文译文里没有两句是一样的。文汇报译文为:在追求他故乡忧郁的灵魂时发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和交错的新象征;

新京报的译文为:在追求他所在城市忧郁的灵魂同时,发现了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新符号;而台湾中国时报的译文则是:在追寻生身城市的忧伤灵魂的途中,发现了多种文化冲击与交织的新象征……

  对此,浪得虚名的感慨有二,一是他说:“好吧,这就建议马悦然博士提供一个官方中文版。谁有他的MSN?”这话说得俏皮而狡黠;而另外一句则被我用作本文标题:“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句颁奖词”……浪得虚名的感慨与其说狡猾,不如说宽容——如你所知,他宽容的不是翻译乃至歧义,而是每个人对于灵魂的理解、误解乃至偏见。有了这样的宽容,颁奖词或获奖感言就算尽为杂音或噪音,也来自一颗真实的灵魂,可靠而可爱。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影行天下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