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影视全面进入山寨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0月24日17:47  精品购物指南
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影视全面进入山寨时代?

《十全九美》

精品购物指南:中国影视全面进入山寨时代?

《丑女无敌》

  一部实际投资仅数百万,全由并不新颖乃至粗劣的小品段子堆砌而成,类似《武林外传》却又没那么好笑的电影《十全九美》(blog),在《赤壁》偃旗息鼓、一切娱乐皆为奥运让道的档期乘虚而入,竟摧枯拉朽、所向披靡地狂捞了超过5000万的票房——要知道,它可不像《疯狂的石头》(blog)那般有口皆碑、口口相传,引发全国热论,它能赢得的最高评论也就是零星的几句“还凑合”、“还算可乐”罢了,却比《石头》足足多赚了3000万,创造业界奇迹,不知令多少电影从业者“羡慕嫉妒恨”……

  影评人张小北首先将其定义为“山寨电影”,进而指出:中国电影正在经历一个“山寨化”倾向的演变。“山寨版国产电影”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点:小公司、低成本、低门槛、质量粗糙、重视娱乐性、模仿甚至抄袭好莱坞、但具有一定程度的原创性,能吸引某个特定消费群体的喜爱。

  未几,小荧屏上便又雷死人不赔命地登场了《丑女无敌》——也即中国版《丑女贝蒂》。它还真够“无敌”——雷人的造型,弱智的情节,烦人的广告,惊人的收视……电视机前的观众们、显示器前的网友们,一面追看,一面狂骂,一面欲罢不能,一面哑然失笑。遂又有“山寨剧”之名横空出世,《丑女无敌》堪称“山寨女王”,进而按“山寨”定义——抄袭国外创意、加以“乡土”改造——往前推断,观众及网友又揪出数量惊人的山寨剧,如《远东第一监狱》(效仿《越狱》)、《绿萝花》(效仿《蓝色生死恋》)、《家有儿女》(blog)(效仿《成长的烦恼》)、《好想好想谈恋爱》(效仿《欲望都市》)、《远东特遣队》(效仿《兄弟连》)、《危情24小时》(效仿《24小时》)……甚至更为久远的《少年包青天》(抄袭《金田一少年事件簿》)和《将爱情进行到底》(出自《爱情白皮书》等经典日剧)亦被列入“山寨剧排行榜”……

  惊人的票房和收视率=惊人的“雷囧寒”?中国影视全面进入山寨时代?

  为什么?是喜是忧?请随我们进入专家手术室,详尽观看解剖山寨电影及山寨剧的两只领头羊《十全九美》与《丑女贝蒂》的全过程,且看荒诞皮囊下,血肉又若何。

  山寨电影:很无奈?很残酷?没出路?(影评人 张小北)

  一部“山寨电影”的票房奇迹,能给国产中低成本影片带来什么改变吗?我个人对此持悲观态度。仔细看看我们的市场,会发现基本只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成本和票房动辄过亿的大片,一种是成本和票房始终徘徊在一千万级别的低成本影片。很明显这个市场中的某种渠道出了问题,所以才会出现这个古怪的蜂腰格局,低成本电影无法进行产业升级,而高端市场的利润无法返回并滋养根基。

  所以为数众多的中小民营制片公司不得不在产业链中选择了山寨化之路。山寨化实际上是在争抢蛋糕渣以求生存,最大的特点就是制片上的低成本和题材上的擦边球。制片上的低成本是对市场风险的合理规避。这种市场风险除了来自于制片公司对内容的不自信,更大程度上是因为无法把握市场,其实就是趁老虎瞌睡抢肉吃。低成本必然导致制作质量粗糙和技术指标低下,这更让中低成本影片陷入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由于电影审查制度的存在,完全依赖国内市场的低成本山寨电影不得不在内容上采取擦边球策略,导致它们在娱乐和消费性上并不彻底,只能在相对安全的内容领域进行挖掘,这种策略具体到娱乐类型片,往往就会出现内容上的低俗化。

  就文化产品而言,技术上的粗糙被内容上的低俗所抵消后,还是能够具有一定的消费价值的。以《十全九美》来说,它成功地吸引到了一部分低龄观众群体,以及很大一部分随机消费群体,所以《十全九美》的票房成功虽然有侥幸的成分,但可以这么说,它在合适的时候出现在合适的市场,因此取得了合适的成功。

  这些山寨电影的投入产出比就整体效率而言是非常低效的,但通过降低人工、压缩周期、缩减技术质量、分散风险成本等一系列降低成本的手段,山寨电影整体还是能基本维持一个微弱盈利的状态,但这种饿不死也吃不饱的状态,毫无疑问是无法让这个行业拥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

  作为一种产业形态,中国的山寨电影能否有机会像山寨手机那样通过低成本和个性化来完成资本原始积累,并有机会实现产业升级呢?我个人对此也是悲观的,因为和山寨手机不同的是,中国的山寨电影作为一种技术质量和艺术质量都很粗糙的文化产品,几乎不存在海外市场,只能死拼国内市场。但国内市场留给它们的空间实在太狭小了,而且会越来越小。

  对于国产商业大片来说,也许他们还有机会和好莱坞在本土市场厮杀一番,而对于低成本的国产山寨电影来说,因为受到整体电影工业水准和成本的限制,模仿好莱坞注定是死路一条——好莱坞电影依托全球市场,可以达到商业片平均成本7000万美元,独立制片平均成本2500万美元,再加上他们独步全球的成熟电影工业体系,山寨电影和好莱坞完全不在一个数量级上。

  好莱坞电影和中国商业大片(以及少量的主旋律电影)占据了这个市场90%以上的份额,当中国电影的庞大潜在市场和逐渐发展中的票房无法转变为中国电影产业的合理利润时,中国电影产业的竞争力升级是根本无从谈起的。换言之,国产中低成本影片很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并被固定在本土市场的低端而无法改变这一悲惨局面。而我们的市场,我们的观众,则会成为好莱坞电影和国际资本的产业链中最低端的部分。

  中国电影的山寨化生存只是一种无奈,而不是一条出路。个别幸运儿的出现,不能改变这一残酷的现实。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订制滚动快讯,换一种方式看新闻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相关链接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