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人民网:为黎明翻案 画蛇添足《梅兰芳》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2月31日09:45  人民网

    作者:刘琼

  其实,这篇文章(听歌 blog)根本没有必要画蛇添足了,对于正在热演和热议的电影《梅兰芳》来说。

  君不见,包括电视、报纸、杂志、网络在内的各种公媒,早已从电影本体评论到人物传奇到受众心理,翻了个“底儿掉”。不仅如此,据说梅先生栖身的京剧舞台艺术也受益良多,即将到来的圣诞夜大餐,“品茗京剧”适逢其时地成为商家的卖点,真是聪明机智得了得。还不仅如此,就连旧上海的洋场风情也沾了“些些”光,包括台湾在内的文学家很快就借东风出版了关于梅兰芳与孟小冬爱情的专著,表面上说的是梅孟二人的神仙往事,骨子里流连的是“郎啊咱们两个一起……”文艺爱情,于是上海滩昔日的风云人物杜月笙也被一而再再而三地钩沉。这倒也没错,既然说到孟小冬,肯定就离不开“适得其所”的杜月笙杜先生了。洋场往事于是历历在目。更有趣的是,我还在报纸上看到一篇文章竟然由梅孟、梅杜情事联想到他们同时代的张爱玲和胡兰成的譬如朝露的婚姻,结论是无论如何高傲的女人,在爱情面前,只能“低头,低下头,再低下头”,说的似乎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如此说来,对电影本身的关注倒不及“延伸影响”呐?这倒不是。围绕导演陈凯歌的崛起联想到第五代导演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所做的文章,已经够多了。有人甚至认为这是陈凯歌的巅峰之作,当然喜欢《霸王别姬》者奋起反抗。无论如何,陈凯歌借《梅兰芳》已经成功地脱去了《无极》(blog)以来关涉艺术水准和环保水准的“声誉”危机,更是将压在头上若干年的“票房毒药”帽子摘掉。上周五的公报是“《梅兰芳》公映两周,票房突破一个亿”。这真的是奇迹!这句话,我是由衷地说出来。《梅兰芳》不论投资多少,就内容和形式本体来看,还就是一部“文艺片”。随着所谓“大制作”的“大片”“大举”进军电影界,上亿的高票房也不是什么新闻。但承载着编剧导演强烈的审美倾向和价值观的文艺片似乎被归为审美的“高蹈派”,票房却略显寒碜。《梅兰芳》此番算是为文艺片正了名——咱们不仅是小众喜欢,大众也喜欢!这真的是好事,起码告诉我们,中国的观众因为屡受《英雄》七剑之骗,已长了记性,已从好莱坞式大片的蛊惑中解脱,回到对电影故事和情感的欣赏方面了。不过,不得不清醒地补充一句,今年并没有出现什么《英雄》之类的玩意儿,如果有,观众是不是还是一边骂街一边掏钱创造低口碑高票房?难说!

  好了,不去说中国观众的记性和口味变了没有,单就《梅兰芳》作为突出重围的个案,也还是值得“研讨”的。

  整个影片,我认为最大的成功是“不概念化”,能够“出人意料”。近年大片失败的关键,有评论认为是“故事的缺失”。这是一个重要原因。但我认为的关键是人物的概念化、类型化导致审美疲劳,人物一出场,无论如何风声鹤唳,飞沙走石,故事必然转向美人和爱情,类似这样的故事模式是“梦工厂”的万能模式,可以成为工具软件,在各种不同的片名中拷贝。但是,模式虽然有成功潜力,但是缺乏感人至深的动情,缺乏细腻精准的表达,缺乏合理流畅的逻辑,观众的神经就不会被挠准,挠好。评论似乎都认为,较真实的梅兰芳而言,电影《梅兰芳》是对历史上的梅兰芳这个人物的“完美化”。没错。这是文艺片的共性——通过美感与好感的集中统一,令人欣羡,让人心碎。《梅兰芳》好在尽管全片是典型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但我注意到梅先生的台词设计,没有一句是“口号”,是“表态”,人物的举手抬足,用一句“行话”来说,“都是人物自己的”。整个影片的创作不知道是否是“主题先行”,但是“主题”已化为“合理的电影语言”,这就是陈凯歌的水准。电影毕竟不是教科书,润物应该细无声,对不?

  戏曲题材看来是陈凯歌的“擅场”,从《霸王别姬》到《梅兰芳》,他还未曾失手过。拍梅兰芳的电视,大概也只有陈凯歌能拍好,还有谁能像他那样不仅“热爱传统文化”“热爱戏曲”且还与梅兰芳本人有较近距离的交往?还有谁比他更能获得梅家人的信赖和宽允,能够比较从容地表达个人的创作意图?没有了,起码在当下的中国电影界。

  除了陈凯歌,扮演成年梅兰芳的黎明(听歌)是电影《梅兰芳》最大的功臣。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初的冲动。大家都在臧否演员的好坏,一致的意见是男演员普遍比女演员表现出色,因此也有人认为导演陈凯歌本人是否有“齐君之好”“断臂之嫌”,理由是陈大导演的电影里男性总是光芒万丈,而女性(演员)基本失色。这是闲话,咱们宕开不表。

  我也同意,在《梅兰芳》这部电影里,男性演员的确整体强过女性,虽然有美丽的章子怡(人民网:为黎明翻案画蛇添足《梅兰芳》),但也不能挽回魅力。男演员最好的就是黎明,而不是什么孙红雷和王学圻。孙红雷的戏过了,驽着的真诚劲儿过了反而不真实。为什么有很多关于梅兰芳与邱如白的“短臂”猜疑,就是因为孙红雷的“师爷”分寸不准,不仅抢戏,而且导致人物关系“误读”。出现误读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少年梅兰芳”的男旦色彩太浓,这也是我不喜欢那个吴姓戏曲演员的重要原因。他表现的完全是一个典型的男旦,戏里是女人,戏下也还在戏里,弱弱的,怯怯的,是招人怜爱,但他不是真实的梅兰芳。梅兰芳虽然是唱男旦,但出生京剧世家的梅兰芳从小并不“投入投身”于此,再说在伶界家世显赫的梅兰芳从来就不是什么受气的学徒和小媳妇。过着“优游从容的好生活”,这一点,终其一生。不曾为钱愁,不曾为名愁,也不曾为情愁(即便有几房太太,也不存在抉择,女人似乎都欠着他),大概只为具体的戏愁一愁。这不是我的臆想。看梅先生留下来的照片,眉宇是那样的泰然自若,显然是被“好生活”养出来的气。有朋友告诉我,据当年在上海于梅先生有交往的老人证实“梅先生的优雅是天生的”。优雅的梅先生哪儿有男旦们拘着的痛苦和拧巴呢!小吴同志把少年梅兰芳照着《霸王别姬》里张国荣(人民网:为黎明翻案画蛇添足《梅兰芳》 听歌)的范儿演,他是理解错了!当然作为一个男演员,小吴那双眼睛倒是难得地干净——这是一个导演的评价。王学圻的“十三爷”基本到位,但因为不是主要角色,戏份不多,深度也就很难出来。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8364;

更多关于 《梅兰芳》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