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我们可能的银幕形象(2)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6月30日19:09  新浪娱乐

  我并不非常情愿地将电影导演按代划分。艺术家的个人倾向追求各有不同,用一个固定的模式将他划分清楚。僵固的形成一种对于未来的束缚是不科学,而且有害的。但是,需要辩证的看到:一代人大致相同的历史环境和文化境遇,使得一批导演表现出在倾向性和指向要求上的共同点。这的确是现实的存在。在和身边的同龄人的交流中,我强烈的感受到大家对于僵化的“格式”的痛恨,但是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热情真正对中国电影的未来产生好的作用,那就必须明白:历史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我们哪怕是最隐私的艺术志趣。卡夫卡生前的文章没有拿出来进行发表,在卡夫卡看来他的那些文字纯属自我情绪的发泄。但是当今天我们阅读到他的这些作品的时候,有谁敢说卡夫卡没有受到它所处的历史的影响?更为特殊的电影艺术的例子看来也不必多讲。我们永远不能背弃那些真正宏大而有意义的事情。艺术家不仅不应该对历史和现实采取躲避的态度,而且这正是艺术家首要要深入其中的重要要求。艺术家应该背靠历史的根基,在现实的左右敏锐的观察。我们无法超越沉重的肉身,如果我们一意孤行,那就是违抗了上帝对我们的爱。人类总是在自我无处不在的折磨中蹉跎前行。艺术家应该是人类的良心。他们应该用他们敏感的心来深切的感受自己和他人的苦难,在苦难的展示和批判中不无焦虑的完成自己的生命。就像妄图超越现实最终又回到现实的大师一样,他们的顿悟最终昭示出人类永恒处境的悲哀,和这种悲哀中的存在价值。

  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极其复杂的。特别是在中国本土的视野中,社会的急剧变化,普通大众的心灵反映,都将成为对我们作为艺术家的电影作者的挑战和宝贵机会。历史不仅仅将纪录的责任交给我们这些从事影视事业的工作者手里。特吕福曾经说电影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因为这些影象在相当长的时间中将仍旧使人们记住,要非常小心。我想特吕福并不是是说电影本身是对时代的纪录,在更加准确的层面上对于自己时代的艺术干预将对我们自己的灵魂和整个历史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你自觉地背离自己的时代和周围人的处境,那么历史总有一天也将剥夺你本应该作为艺术家的荣誉桂冠。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处在什么样的环境之中?在新的环境下作为艺术家的责任会有不同的倾向性要求。作为较为特殊的艺术形式的电影来说,更是如此。电影工作者不应该固执的完全背离电影作为工业的性质。而且对于大众文化和社会文明来说,电影本应该肩负起自己更加多样性的责任。电影应该更加敏锐地参与到整体的社会行动中去。下面就自己看法来谈谈对于未来青年电影的一些想法和期望,甚至是预言。由于此文与先前的文章都是以银幕形象来展开和讨论,在相对的篇幅中难以完全展现整个青年电影理论的全貌。所以下文也从银幕形象这个“突破口”来探讨。

  我们以不同时期的电影和他们的作者来讨论,第五代导演首先在“新时期”对陈旧的领域发起了进攻。在银幕想象上我们看到了他们的特点:人物不管是历史境遇中的人还是在现实私人空间中的人都是极具激情的。在张艺谋得绝大多数作品我们看到了一些意义非凡的银幕形象,在《红高粱》中,“我爷爷”“我奶奶”那种具有自然野性的行为能力,使得中国影坛一片哗然。那是一种和我们映像中的中国农民完全不同的形象,没有了传统的保守和麻木。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追求自由和情感释放的力量。一个新的中国跃然于影片之上。在《大红灯笼高高挂》中,虽然面对森严的传统力量,和吃人和逼人的礼教。女主人公所表现出来的反叛,在无所结果的情况下变成了对传统糟粕的最最有力的批判。在这些影片中人物变成了真正主动的存在,没有那些泛滥的历史主义伤感。取而代之的是用银幕形象的来和历史的伤感话别,在具有热情和反叛人物的存在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明显的要求和热切的期望。在陈凯歌导演的作品《黄土地》中,导演用技法风格上的创新和对人物的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充满原始力量的土地和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农人。在祈雨和安塞腰鼓的片断中一个具有无限生命力的中国图景展开了自己的帷幕。人物的狂放也罢,人物虽有反叛但最终被传统淹没的命运也罢都展现了一种新的形态。人物被“半压抑”着,人物在所有的可能中极力展现出来的“生命力的狂放”所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诉求:要求在话语体系中将人解放出来,由于这种强烈的对比,表明了真正意义上的“人”处在一个建立的类似于“造地运动”的过程中。

  第六代导演的作品多是意念化的,探寻和展示的是个人化的空间。人物更多得表现出作为思想载体的。有第五代人士批评第六代的电影,不重视对人物的刻画。经常显出人物的扁平特点。以及批评第六代年轻导演缺乏戏剧性。故事不够好看,而且加入了更加明显的政治化倾向。但是对于电影的社会意义来讲,第六代无疑是对第五代的超越。很明显的第六代在追寻软弱渺小的个体的真实性,在这个真实性的基础上来表达出自己的对于各体意识的关注。在银幕形象上出现了大体两种个体形象:一种是那些被变化的时代所侵袭的最最普通的人,他们的个人命运和时代产生了一种无声的对峙,在这种对峙中个人无可挽回的消失在历史的地平线上。在贾樟柯早期的作品中,例如“故乡三部曲”中那些人物本身的沉沦变成了一种历史性逼视的遗产。在这种个人命运的无助主题之下,我们看到了对于时代本身的现在时或谓“当下性”批判。在王小帅的作品《十七岁的单车》中,我们也看到了一种类似大众的悲惨内讧的悲哀结果的小人物形象,这些人物被各种各样的问题所包围,他们被历史看似有声,实则无声的消解掉。另外一种形象是那些希望跳出社会性的要求声音。在娄烨的《苏州河》中我们看到,他和他的同行者同样追求一种个人的觉醒和显现,而他却采用了一种完全逃开的方式来试图创造一种“基耶斯洛夫斯基式”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的周围没有那些政治的没有生活的要求,他们在一个诗化的城市世界中游弋。在之中相爱和沉沦。但是看似在人物本身上没有了倾向性,事实上通过对这种看似绝对个人化形象的追求。从而也表达出了一种要求:建立一个被完全放大和尊重的个人空间。第六代导演所创造的形象看似在寻找那种自由主义滋养下的个人形象,事实上经由明显的政治化从而表现出一个左右为难的存在。“人”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被削弱了,得到了一个壳子样的结果。

  我们可以归结以下:第五代的人物形象处在一种“不是人想成为人”的阶段。第六代的人物表现出“是人又不完全是人”的阶段。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关于个体的转变过程是缓慢的,而且是和中国当代历史的发展紧密相连的。也是和大众的文化氛围相对应的。对于人的态度转变和推进是重要的,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对于中国的社会语境来说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对于人的启蒙问题,在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中是一个贯穿始终的主线。我并不认为这种转变就一定是以欧洲中心主义的规律来演进的,在中国特殊的土壤之下,这种对于人的启蒙是一个缓慢而具有本土性的演变过程。年轻的我们应该如何顺应这个过程呢?我们必须努力去推进这个过程,因为这个过程的演进反映也关系到中国社会各个领域的问题。它属于文化层面上决定性的存在。而且在这个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可以更加靠近我们身边变动着的生活。我们寻找新的现实主义的努力,对于中国电影来说是重要的。中国的现实主义传统,在新的时期仍然是重要宝贵的。因为我们还有太多的矛盾和苦难,艺术家正是纪录和对这个时代发言的重要力量。因为就像前面已经说的那样,艺术家本着对自我灵魂负责的态度来关注现实和其他人,是真正艺术追求的高度。当这个“人”建立起来的时候,才能从根本上完成中国商业电影的开放性要求。只有通过对现实和个人的尊重,来完成中国电影走向良性循环的动作。

  在新的情况下,我们不需要刻意的将人变成“人”。我们所要完成的,在我看来是一种姿态,在这个姿态的基础上无论是商业电影还是艺术电影都会由于这种开放性而变得非常有话要说。从而推进电影与大众之间的距离,形成平等融洽的制作和观影环境。导演最终应该成为和观众平等对话的朋友,导演在自己的电影世界中必须高高在上。而在和观众的关系上却因为有了一个被推进了的“人”观念,而变得和谐而健康互动。特别是在商业电影中,我们应该尝试去创造一种新的能够和观众建立良好关系的机制。使得观众本身被尊重,崔卫平老师在一篇文章中说的很有意思,那些观众只不过不是现在从事电影的,他们都是各自岗位上的建设者。职业上的差别并不是电影态度上高高在上的理由。说教是没有出路的,需要的是对话,迎合也是不合时宜的。因为如果你想要去准确把握巨变中的中国当代观众,那几乎是难以同步的。你必须和他们站在一起,同时不放弃自己的言说权利,才能产生一种新的真正意义上的“中国电影新浪潮”。

  我们推进这样一个过程:从不是“人”想成为“人”——是“人”又不完全是“人”——是“人”就是“人”。我们不是要刻意的把人物变成“人”,我们要做出这样一个姿态:我们已经是人了,无需做出一些姿态去证明自己是“人”。我们所要追求的不是抽象化的人,而是一种真实,这种真实和它之中的人物是平等的。他们已经不是谁影响谁的问题,而是相互影响的问题。环境不凌驾于个人,个人可以对环境做出自己的选择。不是社会将人摧毁和异化的。而是这种时代和个人自主性的综合完成了个体悲剧的产生。现代社会已经不像第五代是一个精英文化的问题。也不是第六代是政治的问题,而更加表现成时代本身的问题。时代本身变得复杂而多变。大众文化成为了最主要的力量。不是历史把人物形象强推上舞台,而是形象本身就是当下的时代。人不是仅仅和“城乡二元对立”而斗争和苦熬,“现代”的人进入现代化的城市,落入城市文明的过程是和现代主义的杰作城市的对垒。城市是人的未来形态。人物应当在这个中国不远的“未来”之中面对自己新的处境。“乡村”将成为一种表征。它和“未来”相对应。它本身对照未来的出路。人物应当在自我拯救中改变那个未来。

  我们不能说历史与人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在中国当代社会。人渐渐脱离出那些历史的负担,也慢慢的离开政治话语的压力。贾樟柯在谈到他刚刚荣获“金狮奖”的电影《三峡好人》时他说自己正在关注的是变化即将完成的人。过去他的作品总是关注那些在历史潮流中飘零的小人物,这些人物在历史的大环境下面生活。他们被轻易改变着。贾樟柯是敏锐的,他明白“人”在中国的当下历史中正在经历一个成长的过程。人变得更加具有自主性。他们并不是奋斗者或者左倾化的,贾樟柯聪明地将一种平淡的生活过程呈现出来。从小人物的抉择里面寻找中国当下的真正历史命运。但是,虽然贾樟柯先生的努力已经是清楚而正确的,但是我要说。贾樟柯在某种程度上并没有真正的介入这个真实。与他的前期相比,现在的他似乎已经走向了一种沉静的思考与睿智的观察。在这种思考中寻找情感释放的可能。他更多地走向了一个“发现”的过程,而不是“创造”的过程。在创造的问题上我更加敬佩第五代导演的工作。无论如何,贾樟柯在一个时期之中,尤其对于青年艺术电影来说是一个真正的起点和开路者。

  就像贾樟柯所觉察到的,人受环境的影响已经渐渐趋于平缓。人变得更加得独立了!历史仍旧是牵引个人命运的重要力量。但个人正在寻找一种和时代平等对话的机会。中国的主题其实是相当统一的,城市化的过程,工业化的过程,传统的消失和重建。人开始了那种从二元对立的模式向一元内部对立的发展过程。在真正的“城市”和乡村之间。大部分人将停留在一个物质和精神的“中间阶段”。是一个长期的处在路口抉择等待的时间。在人们的心里,是矛盾的。处在一种自信又不够自信的阶段。举棋不定,不可能退回到过去,又由于现实的艰难而迷茫着。在这种状态中激进与保守势均力敌的存在着。于是年轻人的形象就应该走向前台。他们是一种重大的可能,由于一直观察思考同龄年轻一代的状况和思想。我深深明白当代的年轻一代和他们长辈的不同,并不能仅仅从代际冲突来概括。这种不同对于急变中的中国来说是本质的不同。年轻的人必然会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种变化之中。他们在激烈的生活面前必须为了不逼疯自己而不断运用理性来重新寻找自己可以认可的可能性。他们不躁动也不会过分迷茫,他们最有可能自己创造一个全新意义上的自己。

  在我看来,我们真正应该建立的是“现在时”的自己的形象。这种形象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在这些人物身上寻找到一种可能性,在“我们自己”的抽象形象面前,受到一种类似共振的效果。另一方面,这些带有理想主义的形象将唤起潜藏在年轻一代身上的能力。我把其称为自我启蒙。我们应当及时地完成这种人物形象地创造,这样的人物将会被证明是具有生活诉求得。他们的出现将大大地推进一个完整的人的建立过程。没有比在艺术上自己关注自己更加具有力量的了。

  最后我还要强调前面的观点:艺术家必须完成一种超越现实又指向现实的过程。而当最终的落脚点落在当下的“自己”身上的时候,这种艺术的力量才会变得更为炙热和真实,崇高而永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