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中国的演艺人员是幸运的,每年有那么多奖节侍侯着,名目繁多的奖项如越办越滥的各种排行榜,主办者和参赛者基本上都能皆大欢喜,只要你愿意,碰杯抱“鸡”指日可待,对于那些明星大腕更是成了得奖专业户。这不,金鸡、百花奖电影节刚刚在宁波落幕,电视金鹰便振翅飞来,落户长沙大展宏图。这次第,似老鹰捉小鸡的儿童游戏,(金)鸡落(金)鹰起,好不热闹。
作为一年一度的影视盛会,电影界的“金鸡、百花奖”和电视界的“金鹰奖”有无可奈何的共同点:它们不可避免地会遭到观众指责、媒体质疑和业内人士的非议,受到当红的明星和大腕儿导演的冷落、鄙夷。难怪有人说金鸡、百花奖电影节和金鹰奖电视艺术节“宛如一对同病相怜的难兄难弟”。很多大牌导演、演员不买奖节的帐,业内人士对此又颇有微词,观众看着一部部陌生的影视剧获奖,更是哭笑不得,不知艺术是为人民服务,还是为少数评委口味度身定作?不管“大奖交易”和“专家趣味”、“市场倒向”等众多说法是否正确,反正每次三大奖项的分配结果很难服众。以电视金鹰奖为例,作为中宣部批准的全国唯一以观众投票为主、观众评选与专家评选相结合的综合性国家级电视大奖,它无可厚非地应该具有权威性。然而,连续几年的金鹰奖总是丑闻缠身。选票舞弊、泄密、众星冷漠、观众倒戈,今年更是窜出50万张假票!面对办成“具有上述中国特色的”影视界艺术节,组委会除了痛心疾首和尴尬万分外,就是一如既往、一成不变地张罗着下一届的盛会。
办来办去,造成今天的尴尬局面,有其复杂的原因。抛开别的原因不论,着重强调的是“艺术奖项一旦受到商业化左右,便很难把握艺术的脉搏”。为多赚钱,扩大与会明星阵容,奖节甚至放弃艺术的底线,以奖项为交易,执行来者有份、多多益善的平均主义。这与艺术精神背道而驰,怎么会鼓励影视人创作出人们喜爱的影视作品来?
台上,影视节组委会有滋有味地忙活着,很容易让人想到“自娱自乐”。台下,一组关系式悄然流行——“金鸡+金鹰=白(百)花”。一目了然,白花就是浪费,白花钱呗!有许多大牌明星坦言:“得不得国内的奖项得靠运气。”当一个全国性的艺术节日办到这份儿,是不是该引起全体艺术工作者认真思考了,尤其是评委责无旁贷。若节日盛会再起不到鼓励影视精品诞生的作用,就真会落到“白花”的地步了,这可是亿万国人所不愿看到的!晓北
手机铃声下载 快乐多多 快来搜索好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