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奥斯卡的外语片奖、戛纳的华语片奖比较起来,大陆、港、台两岸三地的三个重要的电影奖项:金鸡奖、金像奖与金马奖就显得成分不足,含金量不够。如果让那些“三金”(指金鸡、金像、金马三个奖项)得主,拿出他们收臧的一堆仿佛是铜制的奖杯,去换取奥斯卡的一个提名,恐怕马上就会有一堆人去机场排队直飞洛杉矶市好莱坞电影加工厂。
前不久,内地派发金鸡奖时,针对“三金”奖萎靡不振的现状,已经有人呼吁把大陆
与港、台三地的电影奖项来个大合并,搞一个华语片大奖,按照市场经济的原则,让两岸三地来个互相竞争、共同促进,最终提高华语电影的活力。当时,一些媒体随声附和,表示深有同感,只是这样的话说得容易,做起来难,大家也当作说说而已,动不了真格。
前几天,第三十九届台湾金马奖落下帏幕,那种备受冷落,却又强撑场面的情景让人心寒。金鸡奖、金马奖、金像奖,真不如合并了罢!看着《英雄》、《和你在一起》怀着壮志雄心,抱片出征奥斯卡的那副嘴脸,如果不改变现状,“三金”奖恐怕要不了多久,就会变成“三铜”奖了。
其实,这种现状也是两岸三地电影行业自已造成的。
首先,电影事业到底是唯“艺术论”,还是唯“票房论”?
关于电影唯“艺术论”,还是唯“票房论”的观点,前几年在大陆电影行业争论十分激烈。但是今年来,在金鸡奖上,随着“票房导演”冯小刚的妥协,“艺术论”与“票房论”的双方态度柔和起来了。而且,以票房为目的冯氏电影《大腕》,和陈凯歌的新艺术片《和你在一起》在票房上终于较上了劲,艺术片在标榜艺术的基础上,也不再曲高和寡,相反,大把的票房,别人赚得,俺也赚得。这样,在今年,“艺术论”与“票房论”虽然骨子里还是各走各的路,至少面子上还是采取了和解的态度。
不过,还是有些令人无法解惑的东西,出现在本届的金鸡奖上。还未正式公映的《美丽的大脚》却连获“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主角奖”、“最佳导演奖”、“最佳女配角奖”四个重要奖项,那么,《美丽的大脚》这样零票房的影片算不算艺术片?到底是艺术的崇高第一,还是观众的钱包第一?
与之比较,商业经济较为成熟的港台市场,基本上没有这种划分,但是,过浓的商业化气氛和对好莱坞的过度崇拜,又使港台电影走上了唯市场是瞻和模仿好莱坞进行电影工业化制作的路。
其次,不景气的华语片市场,和低水平的获奖作品出现,到底是华语电影工业的没落,还是艺术奖项的没落?
2002年,对于电影金马奖来说是重要的一年。40年前,金马奖创立;20年前,台湾新电影运动开始。似乎这是金马奖值得庆贺的一年。但事实上,这又可能是近年来最尴尬的一届金马奖。对金马奖的批评自一开始就不绝于耳,黯淡的电影市场实在拿不出几部有面子的影片,疲惫的新闻媒体也厌倦了电影节的报道,最重要的,电影节上已经没有几个观众了,更不用提还有多少人愿意为心中所喜爱的电影投票。等等这些,尽管金马奖去年还把奖金发到对岸的秦海潞、刘烨,但金马奖的局限性并不是靠一两个外派的奖项就能打破的。
年初的香港电影金像奖、前不久刚刚结束的金鸡百花电影奖都遭遇到各自的尴尬,尴尬的原因也类似。这种尴尬不仅仅属于某个华语电影奖,更是电影奖所依附的华语电影工业生存状况的浓缩写照。在这个华语电影徘徊于困境与发展之间的时候,金马奖四十年来的风雨历程也为华语电影业未来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香港的电影产业走了一条纯粹商业化的道路,但是,香港毕竟太小了,影片产量也小,更分不清艺术片和非艺术片。唯市场的风向是瞻,使香港片一出生就充满浓郁的市场气息,为观众服务,也是为票房出力。
还有,“三金”奖产生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那么,“三金”奖现行的评审制度到底有没有问题?
本年度“金鸡百花”电影节最具有影响力的新闻,应该是王兴东炮轰”金鸡百花”那一条。“百花奖必须改革,金鸡奖必须走出暗箱操作。”“百花奖是对电影人的污辱。”“金鸡节变成了养鸡场,严肃性、科学性、权威性哪去了?”“你们看,现在评委正关在一个小屋子里不知投的什么票?有些评委都快成为专业户了。”“现在是创作的不如评奖的,领奖的不如颁奖的,颁奖的不如捧场的。难道中国电影能靠评奖评上去吗?”
王兴东的这些话所表达出来,并不一定就是金鸡百花奖的现状,但是,可以肯定地说,金鸡百花还有很多令人诟病的地方。
前几年,百花奖出现了拉选票、假选票的丑陋现象。后来一清理,没料到更让人尴尬还在后面,剔除假选票以后,原来根本就没有多少人投过票,百花奖的票箱空空如也。这些,也正好反映了“金鸡百花奖”与“金马奖”一样的现状,不管评奖的方式正不正确,至少从参与人群来看,电影节多半是自弹自唱,自已吹自已听,自已给自已捧场罢。
没有群众基础的电影节星光黯淡一点也是必然。现在,连“腕儿”们自已都不来的电影节,还能指望些什么?金马奖也是,因为长期以来电影政策的摇摆不定,始终在所谓的商业—艺术、本土—开放等二分法的争论泥淖里打转,加上本地电影工业景气持续萧条,电影人为了自身利益互相倾轧;长年吵闹之余,却看不到几部实至名归的好电影。在得奖名单上缺乏个性,既没有奥斯卡融合专业与民主的通俗取向,也做不到戛纳电影节的精英口味。以至于在作为一个电影节时,无法呈现独特的风格,自然也就缺乏吸引电影人或观众参与的魅力。
这样一来,还真的不如把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都合并了罢!
一方面,整个华语片市场就联成了一体,扩大了参展影片的规模,有助于提高电影奖的权威性,而且,颁奖晚会上,恐怕就没有多少“大腕”发张传真,敢说伤风感冒或片场有事,推脱不来了。即便真的有走不动的,如果这样的华语奖赶上奥斯卡的规模,说不定,走不动的也要让人抬到现场去呢。
另一方面,两岸三地的电影各有各的风格,各有各的千秋,但也是谁都不服谁。竞争的态势大家都有,可互学的念头谁都没想过。电影市场的分割也是如此,除了港片不拘一格能畅通三地以外,大陆和台湾电影在商业化的气度上,就明显不如港片。反过来,港片在艺术化的程度上,又不如大陆和台湾两地,缺少文化的底蕴。
如果将金鸡奖、金像奖、金马奖三个奖项合并,造成一个全球华语大片场的气势,在国际上,就十分容易把华语片推广出去,抢占国际电影市场,同时,两岸三地对外是一家人,对内是三兄弟,既联手,又竞争,两岸三地的大市场引发的竞争,必定会催生更多的华语好片,受益的就不止片商了。文化的融合对华语片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
现在的“三金”奖已经是渐有颓势了,再这样走下去,迟早会变成“三铜“的。将“三金”奖合并,既是“三金”奖发展的要求,也符合祖国统一、人民团结、文化交融的所有中国人的良好愿望,三奖合并正在情理之中.(公子小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