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音娱乐 新浪首页 > 影音娱乐 > 自由评论 > 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专题 >正文

网友评论:《功夫》就是周星驰的自传体电影

http://ent.sina.com.cn 2005年03月27日21:37 新浪娱乐

  2005-03-27 21:31:24 新浪网友 就 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发表评论IP:61.55.130.*

  在我们的眼前,日渐清晰得浮现两个周星驰。一个年少张狂、表情造作、恣意浮夸、极尽搞笑之能事,一个却内敛低调、认真执着、童心未泯又略带沧桑。是周变了吗?到底周真正的内心世界是怎么样?〈功夫〉给了最好的回答。

  众所周知,〈喜剧之王〉是周星驰的自传体电影,再现了周从影以来漫长的辛酸的经历。但这只是表面的东西。周在2004年创作了一部新的自传电影,也是真正的自传电影,这就是〈功夫〉。他从心路历程上,讲述了周自己的人生。在周以往的电影中,周只在只言片语中透露自己的真实想法,如〈大内密探008〉里对自己演技的评价“表情造作,略现浮夸”,〈少林足球〉中“功夫是绝对适合男女老幼的,打打杀杀,只是人们对它的误解”等等。但到了〈功夫〉里,周将自己的整个内心世界展现给大家,这可能缘于周要还多年以来自己的一个梦想,一个关于童年、关于青春、关于在成人世界里仍然坚持的梦想。

  〈功夫〉是周星驰真正意义上的自传体电影。

  周内心的成长历程,周对身边这个世界的看法,周对人生的理解,在〈功夫〉里得到全部的展现。同时,也让我了解到,一个真正的周星驰。这个真正的周星驰与人们在周早期电影中看到的周的形象是如此不同,以致以为那就是他们心目中的周星驰的星迷必然为感到失落和沮丧。

  不是偶然,我们似乎在〈功夫〉中也看到两个截然不同的周星驰。前一个偷奸耍滑、性情乖张,向往拥有金钱和女人的物欲横流的主流社会,后一个庄严肃穆、心胸博大、同时又朴素低调。但他们的的确确是同一个人。不同的是,前一个是社会在塑造周星驰,后一个是真正的周星驰在影响着社会,之间根本的一个转折点就是----悟。

  从〈功夫〉去观照周的人生经历,我们会发现,周在偶然一个机会被点燃了梦想的火焰,从此再也没有熄灭。这个让他热血沸腾的就是李小龙和他的一部电影。在〈功夫〉中,让小阿星真的产生维护世界和平梦想的就是那乞丐和一本〈如来神掌〉。究竟是李小龙还是气概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一个偶然的机缘巧合,一个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萌芽。〈功夫〉中,〈如来神掌〉成为周刻骨铭心的怀念,他一定对那个曾经给他〈如来神掌〉的人感激莫名,是否欺骗已经无足轻重。周看了李小龙的电影,难道也不是想像电影中那样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吗?也就是乞丐所说的将来维护世界和平嘛。

  这个小孩曾经有过真挚的梦想,还有过十分纯真的感情。年少时的感情都是十分真挚的。在周的少年时期,在他的心里,一定有一个类似于“棒棒糖”的故事,这个故事的女主角一定让他刻骨铭心,以至于后来造成他对朱茵那种复杂的感情。周的许多电影中,对情感刻画的如此细腻而感人,这绝非一个简简单单的花花公子所能做到的。周,一定是个情种。在他心中,有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这个感情保持了他的本真不至于被世俗所玷污,也使他的心保持纯净可以不断得超越和创作。

  显然,这个小孩的纯真、梦想与这个社会是格格不入的,在他的成人时期,社会对他的影响越来越大,个人在强大的社会面前,所谓的纯真的感情、所谓童年的梦想,越来越如此苍白,以至于仍然坚持它的人自己都觉得自己非常愚昧和可笑。

  所以,年轻时的周星驰要变得跟这个社会“崇尚”的一样的人,开始觉得像主流社会的人们那样生活的人就是人活着的最高理想。他追求、他迷失,他堕落、他又本性纯良。于是他放肆大笑、表情夸张,多少有些玩世不恭。早期的周,为了进入演艺圈,是非常谨小慎微的,这也是朱茵离开他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见,周的内心十分复杂,既放肆又压抑,既重视感情又毅然割舍感情,成为他至今心底的痛。

  周创造的无厘头风格,使其独树一帜,并在此领域里无出其右,至此,周可谓打通了任督二脉。周早期曾经投靠许多当时知名的导演和名演员,但遭受到不少白眼和冷遇。他的模样和身形使他无法在这些“主流”电影中获得大的发展,正是这些“邪神”的打击,使他另劈溪径,发展出无厘头喜剧风格,并日渐成熟,在香港的电影行业里,成为绝世高手。

  成为绝世高手的周仍然童心未泯,他的影片中仍然保留了大量无厘头喜剧风格。但这已经不再是重点。因为作为绝世高手的他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别人对他的控制,他变得相对独立和自由,也就意味着他开始能做他想做的事情。

  很有趣的是,周这时的人生观也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所谓主流社会的那些曾经他也十分渴望的有很强欲念的东西逐渐失去了往日的吸引力,他更多观照自己的内心、从自己的内心再观照这个社会。

  于是,他重新怀念那段情感的美好,他重新怀念儿时的梦想,他怀念,并不是要再去为维护世界和平而热血冲动,拥有绝世武功的他,不过是最后想开一家糖果店,与自己喜欢的人度过一生。

  目前的周星驰,是一个在残缺中寻求完美的周星驰。因为寻回那段感情和开糖果店已经成了他现在的梦想,是一个飘渺的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所以,他现在想做的,热爱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电影去影响这个社会里的其他人。让我们重视生命中的那段感情,让我们知道在社会中我们应该如何去把握自己,这个社会的真正的价值判断标准是什么。他不希望我们再迷惑、再失去、再后悔。

  对世俗中人们对他的误解、责骂,对他电影的评价,他已经达到喜骂由人的境界。他只需要捕捉那些善感的心灵,就像乞丐对儿时的他一样。同时,他也会像收服邪神一样,让不接受他的观众有一天也心悦诚服。他回应人们对〈功夫〉情节的指责时是这样说的,观众的意见都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做出的电影就是给观众看的。我认为我已经做了足够的铺垫,但是我不能在观众看完电影后去向他们解释在哪些地方做了铺垫,观众没有看出来,说明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够。但是,当时间长了,他们看的次数多了,也会对影片的情节和意义越来越清晰。我想,就大陆的许多著名导演来说,面对观众的指责,恐怕是说不出这些话的吧。

  当记者问到〈功夫〉中周怎么突然就从一个敲诈勒索的“坏人”变成一个正义凛然的“好人”了呢?周的回答是:他从来都是个好人,他从来都没变坏,他只是做回他自己。周的回答难道不也是说的自己吗?

  最后,乞丐对着另一个小阿星又故技重演。我不同意一些朋友所谓“兰坷一梦”的理解。我认为,这是周的良好心愿。上了三十岁的人,往往都会有个感慨,要是让我回到童年,重新来过一生,我就会怎么样怎么样。。。。周这个情节的设计,也是表达这样一个情节。看到阿星和哑女回到童年的摸样,而乞丐、包租公等人仍是原来的样子,就认为这是在做梦,这是非常缺乏文学艺术细胞的理解。

  影片最后的镜头,一是为了与片头呼应,这是周的电影一贯的演绎手法,而真正的一面,是再现出周目前真正的心态。这个镜头才是是周的幻想,周和哑女都没有变小过,这只是周心中的意念。周,希望回到童年,希望回到那段真挚的感情。但是这只是幻想。所以他只有一个良好的祝愿。祝愿谁,祝愿那些有希望有未来的人,那就是像他童年时那样有颗真挚的童心的小孩。心存善念、伟大志愿、真挚感情,虽然与长大后的成人世界格格不入,但他最终会成为对你有益的力量,并度过一个有意义的人生。这就是周星驰的心愿,也是他的无奈。

  于是,我们看到一个继续在疲惫中煎熬,在紧锁愁眉中思索中搜索的周星驰,一个在完成一部电影才有难得的轻松和笑容的周星驰,才有在记者面前打太级而在大学生面前却笑逐言开的周星驰。

  拥有人性的光辉的周星驰,拥有无穷的魅力。

评论 | 影行天下 | 推荐 | | 打印 | 下载点点通 | 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影音娱乐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47003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