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此处查看全部娱乐图片
喜欢平克.弗罗伊德的歌迷一定都熟悉他们的音乐专辑《The wall》(迷墙),这张专辑以其音乐的完美性和歌词的深刻性叫人影象深刻。平克.弗罗伊德的音乐给听者的感受是他的深沉含义,所以作品并非如一般意义上的音乐专辑那样叫人易于理解,这张专辑就是他们所有作品中最深受广泛议论的一张。而我相信凡是听过《The wall》的歌迷一定会知道专辑的同名电影。
由于专辑主题及内容的屡造评议,联合艺术家电影公司在1982年拍摄了这张专辑的同步电影《迷墙》。《迷墙》由Roger Waters出任编剧,英国著名导演Alan Parker执导,爱尔兰歌星Bob Geldof担任主角。在长达93分钟的放映过程中,整部电影没有出现一句对白,也毫无任何贯穿全面的情节线索可言。影片只是不断的切换画面,在一个一个镜头中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作者意图传输的精神意识。画面和音乐的完美结合使得这部影片独具魅力,两条平行运行的线强烈深刻的剖析了意识的各个层面与思维的各类形式,体现了人物的复杂情感,让人影响深刻。《The wall》在某种程度来说,在一个更深的层面上阐述了Pink Floyd的音乐意识和创作概念,完全影响了80年代青年一代,具有极为深刻的意义。
而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贝斯手Roger Waters在平克.弗罗伊德所取得的最为辉煌的成就。自平克.弗罗伊德创立至今,Roger Waters便在乐队中展现了其超人的创作能力,成为整支乐队的核心人物。《迷墙》即是他过人才华最成功的展现。
《迷墙》这部影片讲述的是一个名叫Pink Floyd的摇滚明星从婴孩降生到这个世界直至成人的过程中所经历的人生沉浮的故事。首先在Pink Floyd的演出《In The Flesh》中我们逐渐步入影片。Pink从刚一出生就面对着如履薄冰的人生《The Thin Ice》,这似乎就暗示了Pink一生的展转命运和悲哀的人性。Pink的童年是被蒙上阴影的,他在公园孤独的寻找父爱,影片转到了他孩提时代对在二战中阵亡父亲的回忆《Another Brick In TheWallpt.1》;他在学校不得不面对刻板严格的填鸭式的教育制度《The Happiest Days Of Our Lives》以及《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2》;在家里,母亲对他过分的看护让他极度反感,使他丝毫感受不到任何家庭温暖《Mother》。童年不幸的遭遇让Pink的性格孤僻绝望,他不由得自问到:“我该相信政府吗?他们会把我送上火线吗?我是否该修建一堵墙?”(墙的第一次浅意识存在)太多的疑问过后,Pink看到的回答却是这个世界依旧充斥着漫天而降的炸弹和奔向掩体的平民。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Empty Spaces》。于是他更加绝望了,他终日堕落,对任何事情毫无兴趣。在他的心里他渴望爱和被爱,他在对爱欲的憧憬和渴望中《Young Lust》高喊着“I need a dirty girl”;然而在现实的无奈和空虚中,他只得假装一切都好,他对自己伪装。但是日复一日,爱变得灰暗不再美丽,他的心开始变得苍老并得不到任何快乐《One Of My Turns》,他感到的只是剃刀般的冰冷和葬礼的鼓声,以及对女友离去后所发出的凄惨的哀鸣《Don't Leave Me Now》。此时的Pink已经完全绝望了,他已经不再相信任何人,他觉得他就像一块墙上的砖头被强行禁锢在其中迷失了自我《Another Brick In The Wall pt. 3》(墙的第二次潜意识存在)。在他的结束曲《Goodbye Cruel World》中,他彻底将自己和周围的世界隔离开。Pink 已完全建立起来的自我封闭的墙,它表明他已深深地陷入精神失落的旋涡里。
Pink还是在找寻自我解脱的方式的《Hey You》,但是现实带给他的伤害让他一次次绝望下去,他愈来愈孤僻甚至走向极端。音乐在此刻又响起,美妙的吉他协奏曲《Is There Anybody Out There》以及低沉的管乐曲《Nobody Home》更加显现出Pink的悲伤和孤独,音乐不同于前面的激烈反而让人更加对Pink内心的悲凉感到同情并深思。而现在的Pink已经从愤怒发泄变得更加阴郁。精神忧郁的他终日面对电视,电视中反映二战时期的电影又唤起了他童年时悲伤的回忆,他不由得发出痛苦的哀鸣《Vera》。随后在一片鼓乐齐鸣的古典弥撒风格的颂歌合唱中,引出了《迷墙》的核心曲目《Bring The Boys Back Home》,这首歌曲也唱出了他强烈的反战心声。
面对电视的忧郁的他终于还是被人强迫的拉到外面的世界,当他的唱片公司使用药物诱惑他完成《Comfortably Numb》后,他不由得开始想逃避,但是他已经早已没有退路,他不得不将这场表演继续下去《The Show Must Go On》。在演出现场,Pink的忧郁压抑最终异化为一种莫名其妙的憎恶和歇斯底里般的法西斯的发作《In The Flesh》。他孤独无助却不想随波逐流,他不愿意被这个肮脏的社会将灵魂腐化,他宁愿《Run Like Hell》。在混乱的颤栗中,他的心在流血,他的精神早就疲惫不堪,但他无机可施只能《Waiting For The Worms》。终于,Pink发出狂吼“stop!”,结束了这场可笑的表演。而Pink似乎也意识到精神上的枷锁。他躲在阴暗的角落反复低吟:“stop,stop,stop……”。通过对自己在精神上的审判《The Trial》,Pink终于走出了墙外《Outside The Wall》重新聚集在人群里(墙的第三次潜意识存在)。此片也在最后的乐曲中结束了。回眼往事,在墙中的一幕幕形象又再度浮现在眼底,那是自己为自己建造的一座墙,孤独冰冷的封锁了心和意识。现在墙被冲破,外面阳光耀眼,还有一群如Pink童年的孩子在孤独的玩耍,他们是否又在建造自己的心墙呢?
影片是没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情节的,Roger Waters通过音乐和画面的结合将一个个情节穿插的表达思想。似乎是凌乱的交错中却更加体现了精神大师弗罗伊德的意识流思想。影片中加以的动画效果也重要的展现了这部影片的思想。战争的破坏、人性的善恶、精神的摧残在动画效果中完美的体现了美与丑、神圣与肮脏的人性。《迷墙》涉及到了很多方面的东西,战争、人性、教育、家庭、两性关系乃至儿童心理障碍和毒品的危急无不一一在影片中被谈及被关注。尤其是本片的反战意识更是结合了当时越战以后年轻人的思想,他们无法逃避现实的残酷,只得给自己建造一堵墙以求解脱。Roger Waters没有采用一般编剧的教育式手法,而是在淋漓尽致的纰漏中让观众去探索其中所蕴涵的独特思想,也堪称是一部伟大的心理意识探索影片!
影片将Pink的孤独比喻成一堵墙,在墙的世界里Pink完全的将自己封闭,他沉迷于自己的空间里冲不出精神的枷锁,他孤独绝望对人生没有希望。他在墙的世界里疗伤却要承受更多墙外给予他的伤害。在他的精神世界里满是是伤痕。这墙其实并非Pink仅有,生活在这个世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给自己建造的墙。墙是在他们人生历程的每一个阶段形成的,这种精神上的构成将他们封闭起来,变得麻木极端,并随他们的人生成长日益增长,到最后变得决裂。《迷墙》便是向我们展示了墙的形成全过程。它以内心的沉思为主,以“墙”比喻人性的枷锁,在经历种种挫折和失败后,不再沉沦,不再逃避,勇敢地打破“墙”的枷锁走向新的天地,这或许才是真正的意义所在。
虽然《迷墙》已经上映了多年,但其深刻的含义和独特的拍摄手法不得不让人惊复。也不得不让人赞叹,这的确是一部大师级的经典之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