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秦始皇》三版吕不韦 高明“三更”胜一筹(图)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3月05日14:05 新浪娱乐
《秦始皇》三版吕不韦高明“三更”胜一筹(图)

陈凯歌

《秦始皇》三版吕不韦高明“三更”胜一筹(图)

张铁林

《秦始皇》三版吕不韦高明“三更”胜一筹(图)

高明

  最近,中央一套正在热播电视剧《秦始皇》,这部被雪藏了6年之久的剧几经磨难终于与观众们见了面。看点颇多,如张丰毅演年轻时的赢政,看看范冰冰(blog)张静初(blog)等影星6年前未出道的风采……然而,笔者认为,这部剧中最精彩的看点却不是张丰毅演的秦始皇、范冰冰饰的阿若,张静初装的敏代,而是高明所扮的吕不韦。

  毫无疑问,吕不韦是使强秦扫六合的奠基人之一,他是秦朝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他对秦的历史有着巨大的贡献。他虽是商人,但是恰恰凭着商人所拥有的犀利眼光,看出了子楚的“奇货可居”,尽心的辅佐子楚。又用伶牙俐齿敲开了华阳夫人的心扉,使她认子楚为子,最后,凭借着老秦王对华阳夫人的宠爱,子楚成为了太子,从而为日后成为秦王埋下了伏笔。吕不韦的胸怀自然不仅仅成为富甲天下的人,他高瞻远瞩,不惜牺牲了自己所爱的赵姬,来换得政治上的平步青云……出于明哲保身,他主动远离赵姬,献上??……但是,此人最成功之处,就是造就了一个一统天下的千古帝王——赢政。吕可谓一代奇人!

  《秦始皇》中吕不韦的扮演者是高明老师。提到他,则不免又让我们想起了另外的两部片子《荆轲刺秦王》和《吕不韦传奇》中的吕不韦扮演者:陈凯歌张铁林。但经过一番比较,笔者认为,惟高老师演的吕不韦,更有新意、更精彩,更成功。

  带着颜色的吕不韦

  1999年的《荆轲刺秦王》是一个争议很大的影片,就如此刻的《秦始皇》一般。在这部片中一个非常特殊的人物就是陈凯歌扮演的吕不韦。据查阅资料,起初这个角色是给焦晃老师演的,但是陈凯歌却自己出演了这个角色,但他有着他自己的想法。在文革时期,陈凯歌的父亲陈怀凯遭到批斗,而陈凯歌自己也出于被迫而加入到了批斗自己父亲的行列。陈凯歌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吕不韦和赢政的关系和我父亲与我当时的情况几乎是一致的”。不难想象陈凯歌的出演是为了将自己多年的心声通过吕不韦这个角色来借以表达的,所以这是一个标致的带着颜色的吕不韦。

  “皇上”变“皇商”

  当年,张铁林凭借着一部《还珠格格》走红,此后,便开始了他的“皇帝”生涯,《铁齿铜牙纪晓岚》《上错花轿嫁对郎》中,张铁林都扮演了一位皇帝,甚至拍广告都是龙袍在身。不知不觉,一个“皇帝张”的时代始终在观众的面前徘徊。终于有一天,皇帝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妇孺皆知的大商人吕不韦,观众眼前为之一亮,可看了以后却得到一个观点:爱瞪眼、伸脖子。这是当年张扮演皇帝时的残迹。顿时,网上骂声一片,这部剧也是战战兢兢的在第一次播完后就消声匿迹了。很显然,张铁林塑造的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而是一笑一颦皆有皇帝味儿的“皇商”。

  高版吕不韦的“三更”

  《秦始皇》中的吕不韦是以一个新的形象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帝师。相比于前面的两位吕不韦,高明这版的吕不韦则更觉的有新意。在这部影片里,通过训练赢政的城府,吕不韦培养出了赢政的霸气,王者之风,为这位千古一帝的天下一统做了重要的铺垫。吕不韦的这种新形象,通过高老师的表演也被表达的畅快淋漓,令人观后犹有一有未尽欲再细品的感觉。

  高老师在新浪的的视频采访中曾表示,这个角色是他当演员以来一个很有挑战性的角色。纵观国内的影视界中,像焦晃、宋春丽、高明这样的老艺术家的演技的确是可圈可点。抛开历史不谈,单说按剧本的要求,高老师演得确实精彩!他通过种种的动作、言语表现出了吕不韦的内心世界。

  高老师的这版吕不韦,平心而论,与史实确实有出入,但却是成功的!他对这个吕不韦的“大智慧”把握的恰到好处,将吕不韦的老谋深算刻画得入木三分。

  “隔岸观火”

  当然,对于这部历史正剧,网友们的争论也是相当激烈的,对吕不韦的争议也是焦点之一。

  笔者在此文的第二段就已点出,历史上的吕不韦应侧重于他的真正身份:商人。即使这位谋略家后来被封为相国、文信侯,但他骨子里透出的永远是商人的本色。而《秦始皇》一剧也的确没有这么描写。于是,网友们大骂吕不韦乱说话云云。

  不过,笔者却认为广大观众们应当抱着一颗平常心去理性的看待。古人有一诗说的极好:“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只有我们站在远处,隔江而望火,我们也许方能看得清楚、真切。

  首先,《秦始皇》作为一部电视剧,他所要讲述的就是秦始皇以及与其相近的人的故事,它不是对历史不能有半点创作化大型纪录片,更不是要作为学术探讨的《百家讲坛》,它仅仅就是一部艺术创作。如果非要求还原吕不韦的真实形象,为什么不去抱着《史记》等书去研读呢?且退一步,即使我们将这些历史书籍、了解的透彻,难道我们知道的吕不韦就是真实客观全面的?非也。

  其次,艺术离了创作就不再是艺术。尊重历史诚然是好事,但是,如果艺术脱离了创作也就失去了其生命。有谁敢说《三国演义》不是奇书?而其中的故事却是否有与史实出入的地方,可以说很多,甚至在老百姓的心中,此书的一些故事那就是史实。为什么大家能接受罗贯中这位古人的创作,而反倒接受不了阎建钢这个现代人的创作呢?这究竟是历史的倒退还是历史的进步笔者不愿多说。如果,我们用同样的要求来对待《三国演义》,我们只能将陈寿的《三国志》推上“四大名著”了。如果在艺术上不做创新,不用新的角度去审视,那么艺术永远不会发展。

  可以说,那些说吕不韦乱讲的观众,他们评论的是有道理的,有根据的,但却是眼光狭窄的。如果摘下了诸君观看此片的有色眼镜,如果我们站在更高的艺术层面上,再反观,却必然是另一番风景。等到那个时候,网友们即使再骂,我想,也是客观全面地。沈默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