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支持Flash

评纪录片《伞》:威尼斯的“地平线”如何延伸

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3日16:04  新浪娱乐

  创设于1932年的威尼斯电影节是历史最悠久的国际电影节,与商业色彩较浓的戛纳电影节和政治色彩较浓的柏林电影节不同的是,生性浪漫的意大利人更偏重电影的文艺色彩。今年,除了4部备受瞩目的华语电影参加金狮奖角逐外,贾樟柯《无用》吕乐的《小说》以及杜海滨的《伞》将竞逐“地平线”单元。

  “地平线单元”是威尼斯电影节的两个官方竞赛单元之一,旨在鼓励电影人的大胆实验和创新,用以捕捉国际电影界的未来潮流和走向。本单元以故事片为主,但也允许纪录片参赛,与故事片共同角逐金奖。很多专业电影人都认为,“地平线单元”让威尼斯电影节担负起了对未来电影发展的责任,在这儿导演们完全不必为票房担忧,大可随心所欲地拍摄实验之作。

  威尼斯绝对是贾樟柯的福地。去年他除了捧回众望所归的金狮外,同时推出的纪录片《东》也获得由意大利纪录片协会和欧洲艺术协会颁发的两项大奖。而此次的《无用》再战水城,贾樟柯显得格外轻松。对于这部片子,他更享受的是创作中带给自己的兴奋感。与《东》一样,《无用》同样是为艺术家这一特殊人群而拍摄的纪录片,因此被称为“艺术家三部曲”的第二部。贾樟柯用摄影机聚焦时装,讲述广州女服装设计师马可的故事,电影分别在广东、巴黎、汾阳三地拍摄,呈现出同一经济链条下不同人的现实存在。向来关注小人物的贾樟柯会选取怎样的视角描述时尚,值得期待。不过,与《小武》《站台》时期的初出茅庐、意气风发相比,如今的贾氏作品似乎有些过于强调镜头与技术,不知水城的评委们是否能接受这样的蜕变。

  吕乐的《小说》早在99年已拍成,到今天才解禁上映,电影的画面有点老旧的感觉。影片没有色情暴力,不谈政治,甚至也不谈风月,而是找来成名作家谈谈“这个时代还有没有诗意”的话题。会议内容成了电影情节,而照顾作家们在饭店开会的统筹,却在饭店大堂重遇6年没见的旧情人,电影从一开始的半记录片风格,慢慢过渡到这对师生恋旧爱侣的爱情文艺片格局上了。观众在猜测他们会否旧情复燃,镜头转回作家们,请他们发表这对旧情人如何结局。在著名作家阿城、王朔、马原、方方、余华(blog)、棉棉的会议里,男女主人公的动情回忆,将现实与过去融合在了一起。影片跳出了纪录片与剧情片的条条框框,但在略嫌刻意的桥段和对白背后,似乎缺少了一些可供回味的元素。

  相比之下,杜海滨的DV作品《伞……》更为真实。学习摄影出身的杜海滨,擅长运用广角式的影像风格,素喜关注小人物的命运。杜海滨最早的作品《铁路沿线》就已经受到诸多好评。而作为一部散文式的纪录片,新作《伞……》没有特别故事性的线索。影片基本上划分为5个板块,分别叙述了不同的5群人,从工人、农民、学生、商人到打工者,辗转自深圳、

义乌、上海、安徽、河南等地拍摄。做为具象的物件,“伞”是全片的线索,而其作为片名也别有隐喻。 5个完全不相干的故事,5个完全没有关系的板块,但都是当下中国社会中的人群,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中的生存状态。纪录片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地记录、拍摄真实人的生活,在这样的层面上,就没有小人物和大人物的区别,任何一个人的成长都是从零开始。杜海滨的视角正是如此,他平和地记录着平凡人的点点滴滴;在他的镜头下,没有背景音乐的渲染,没有刻意营造的光影效果,一切都恢复到最自然本性的状态。纪录片本就为了一个观念,再从现实中挖掘导演想要的影像,它应该建立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这一点,杜海滨做到了。(文/五月)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不支持Flash
·城市营销百家谈>> ·城市发现之旅有奖活动 ·企业邮箱换新颜 ·携手新浪共创辉煌
不支持Flash
不支持Fla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