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逝》:多一点理解,少一些嘲笑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8:58  新浪娱乐

  文/秦博

  中国人很有意思,一拨人是看完大片骂娘,骂中国电影不争气,没内涵,骂的是狗血喷头、气壮山河,可嘴上嘟囔着照样管不住口袋里掏钱,骂完接着看。而另一拨人就更可乐了,装扮成品位极高的电影小众,忽悠着我们那些有梦想的导演拍艺术片,真等着一个导演跳了出来,拿着自己的作品,用期待的眼神看着我们的时候,我们瞧也不瞧,一棍子给他拍死了。还美其名曰:浪费中国有限的电影资源。要我说,中国一味的去拍大片,那中国电影才会完蛋。没有多样性的市场,没有艺术电影的空间,大片一统天下之时必是中国电影市场分崩离析之日。

  《车逝》的出现,尤其的使我想到了这一点。当看到相当多的评论在说,如果电影市场里全是这些我们看不懂的电影,中国电影必将死无葬身之地的时候,我真是无比的倾佩这些影评人的高瞻远瞩。在刚刚出现这么一部电影的时候,就警觉得意识到了今后可能所有的电影都这样。中国人想问题就是这样,没有的东西都能给你引申出来,搞得满城风雨。听见了吗?《车逝》的导演书亚,你的处女作将引领中国电影集体转型!你先别笑,我已经笑喷了。毕竟这是一部小众的艺术片啊!诸位专业的影评人,你们可以不喜欢,但象这样的“大棒定性说”谁能承受的起?电影产业里生意人是大多数,大片是大趋势谁都不可能否认,现在讨论的压根就不是大片和艺术片谁赢谁输的问题,而是艺术片的生存问题啊!没有艺术片的生存,说的难听点,大片就是没娘的孩儿,营养不良。所以,请诸位睁开你们的慧眼,让我们对这样的影片多一点的关注,多一点的理解,哪怕您是骂一骂呢。更何况,《车逝》本身也并非一无是处,84年出生的导演处女作拍成了这样子,至少值得我们持续的关注他。

  在看《车逝》前,在万达的朋友就曾告诉过我,没有对白。我也不知道怎么听的,还以为这哥们把音轨消了,配上音乐,搞成了默片呢,心里颇有点不屑,又一个“返祖现象”。这对于电影是没什么好处的,因为当声音进入了电影以后,对电影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去掉声音只能是哗众取宠,无病呻吟。谁知道看了以后才知道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声音恰恰是这部影片的亮点之一,值得大家思考。影片把对白去掉了以后,各种声音反而被凸显和放大了出来,人的呼吸,喘气,悲恸时喉管发生的震颤这些声音曾经在人的话语中被我们所忽视,一旦没有了对白,人作为“人”的这种原始气息便扑面而来,令人印像深刻。所以,暂且无论“去对白”是不是导演的一种噱头,单是这方面的声音实验就足以说明这是导演的有意为之,是有想法的。而有想法就是比没想法强。

  其实这部影片最大的争议还不是没有对白,而是讲述故事的方式。在“我们要让语言象死亡一样声名狼藉”的字幕后,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场具有行为表演性质的车祸现场,随后的讲述,就变得支离破碎和片段化。开着红色大巴的男人以车为家,在公路上寻找着什么,女孩与红色大巴邂逅,熟悉,相恋,甚至在驾驶座位上通过自慰的方式与车子“做爱”,而与女孩相依为命的修车厂的达叔,反对女孩与红色大巴上开车的男子交往。达叔有一个由于车祸变成植物人的儿子,显然他们之间发生过很痛苦的回忆,女孩在达叔和男子之间徘徊,最后男子死在了这个宿命的公路上,而达叔也在红色大巴上以自己的方式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女孩将男子和自己一同的埋葬在一起,达叔的植物人儿子在影片的最后苏醒了过来。如果试图还原这个故事的本来面目,我想,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尽相同。因为电影给我们展示的仅仅是没有明显逻辑的行为和状态,彼此独立但又并非完全无关。同时,由于个人思维和自我体验造成的逻辑顺序和观影感受的不同,每一个人的故事自然不可能完全一样。在这一点上,正如罗伊?阿斯科特所言,“在艺术方面,个人表达与个人创意已经由艺术家延伸到了观众,人们对艺术家的要求不再是创作动人的内容,而是设计环境、空间,让观众能够参与其中,艺术家现在所做的不再是在现实世界中取样以反映他的个人观点,而是构造框架,任由观念在其中创造自己的世界.”对于这部影片就是这样,没错,故事是在影片中,不过不是导演讲述的,而是我们自己来架构的。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车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