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车逝》:一场关于车祸的集体幻梦(2)

http://www.sina.com.cn  2008年11月17日19:00  新浪娱乐
《车逝》:一场关于车祸的集体幻梦(2)

《车逝》海报

  刚才说到了那场概念化的车祸现场,之后便是由于故意曝光过度从而造成的色彩失真效果,这一个看似极为不真实的世界就好像是一个梦境,这是一个关于思考存在与死亡的幻梦。由于色彩失真,我们看到的人物服装颜色是刺眼的红色,纯洁的白色和肃穆的黑色,我相信导演必定在色彩上下了很多功夫,就如同里面的道具一样,都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红色在我们看来一般是热恋和流血的象征,影片刚开始除了那场车祸现场的长镜头外,观众印象最深的就是郝岩冰那辆红色的房车了,而后出现的美美的衣服颜色和房车的红色很大程度上是一致的,导演这么安排是为了展现郝岩冰的爱情与背叛之梦。红色的房车在这里除了象征着郝岩冰对于美美的爱恋外,还象征了一种包裹和束缚,即红色房车是郝岩冰与外界隔离的根源所在,同时也是悲剧的根源,所以郝岩冰妻子的离去,美美的离去和郝岩冰的死亡都和这抹红有着很大关系。而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去想的话,影片中所出现的不管是象征着热恋和流血的红色,还是象征着葬礼和死亡的黑色和白色,都可以和“车逝”这个主题扯上关系。刚才说了,影片是关于四个人的幻梦,郝岩冰关于爱情与背叛之梦,美美的自由与束缚之梦,达叔的道德与得失之梦以及达叔植物人儿子关于死亡与存在之梦。影片中的这四个人都是那场概念化的车祸中的直接或间接受害者,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分析了人类梦的本质是对于先前经历过的某些不轻易察觉的事情的隐射,所以我们理解的这四个与车祸有关的人都在做着一个自己以“车祸”为主题的梦。美美因为经历过车祸从而造成了内心的恐慌,所以一方面需要一个温暖的臂膀去依靠,但是另一方面她又害怕这个臂膀会像那场车祸一样束缚她,所以之前我们看到穿着红色衣服的美美跟着房车一段公路舞蹈,可以看成是美美对于压抑在心中良久不敢追求过的自由,由于达叔的“囚禁”,使得美美一直生活在隔离的修理厂中,而一旦美美越界之后,她所经历的又让她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美美的梦境中有在房车中的自慰,同时又有在与郝岩冰的神交后对对方的挣脱,对于自由和束缚,美美一直游离于两者之间。达叔由于儿子变成了植物人,失去了正常意义上的“儿子”,所以一方面他把美美当做亲女对待,另一方面自己对于美美也有私心,所以他千方百计地反对美美与郝岩冰交往。达叔的儿子已经变成植物人,在失去了话语权时,他实际上已经成为这个社会上的隐形人,但他的存在却是影片中最为真实的人物,他所思考的其实是自身的存在与死亡的关系。这是一场四个人的梦境,正是因为披上了梦境这一层面纱,片中那些毫无逻辑的、超现实的、荒诞无序的镜头都统统变得合理起来,因为只有在梦境中人的思维是处于一种相对稳定中的序乱状态的,也就是说人所做的梦按照一定的线性叙事来完成,但其中穿插了许多与事件本身毫无关联的东西。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这四个人互相交织的梦看成是作者本人对于哲学上关于“终极”的思考,从而去实践那个所谓“作品诞生作者已死”的著名理论。

  影片放映完毕后的讨论主要集中于片子对于语言的摒弃上,导演坚持认为传统电影中语言的存在直接限制了观众去独立思考,影响了事物本身的多义性。所以对于对白的摒弃,启发观众去思考构建出个人版本的《车逝》。但是我始终在思考这么一个问题,在剔除了口头语言的表达后,语言真的能够剔除吗?影片过半后还是出现了导演站出来提示观众“让语言如同死亡一样声名狼藉”的字幕,如果导演是想展示一种在话语权被剥夺的状态下观众自我去探索影片的意义的话,那么这些字幕又和导演的初衷形成了一组悖论。如果说要让语言同死亡一样声名狼藉的话,那么我可以暂且认为导演是对语言这种东西持负面看法的,当时在大家热烈讨论的时候想起了一句话"Language shapes the way we think and determines what we can think about ”,大概说的是思维和语言是密不可分的,没有语言,就不会有人的理性思维,而同样,没有了思维,作为思维承担工具和手段的语言也就没有了存在的必要。语言可以分为口头语言、书面语言和内部语言,这里所说的内部语言就包括了逻辑思维、独立思考、自觉行动等等,所以导演在剔除了影片的表面语言的状态下是否也在通过内部语言去启发观众去构建去思考呢?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影片是不可能剔除语言的,反而在摒弃了口头语言后,内部语言通过隐性的方式对受众进行传播的效果得以增强。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既然导演书亚说自己是虔诚的基督教徒,那么我们就不得不去思考两次出现在影片中那句“让语言如同死亡一样声名狼藉。”,我不敢说自己对于宗教十分了解,但是在有限的阅读范围内还是对基督教的生死观有个粗略的认识的,死亡是人生旅程中的一段,并不是人生的幻灭,也不是人生的终结。对于信徒来说,死亡不是关上了的门,而是敞开另一道门,那就是通向永生之门,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更美的复活。所以在基督教看来,死亡并不是肮脏的不是声名狼藉的,于是我就和影片的没有一句对白这个噱头联系在了一起,这句说得很极端的提示语是否也是一个噱头?

  总之,影片看完了,个人感觉还是形式大于内容,但还是很佩服导演在商业电影大战的浪潮中依然能够拍摄出这么一部试验性和先锋色彩很浓重的文艺片,不过就像开头说的那样,这种极端个人化的片子在当今这个时代能且只能是曲高和寡,独自吟唱罢了,要想在商业上突围,难于上青天。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感动2008,留下你最想说的话!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更多关于 《车逝》 的新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