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评论:《和平使命》浓墨重彩唱和平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1月08日16:30  新浪娱乐

  姜立煌

  一、尊重生活,史诗性强。

  电视剧《和平使命》反映的是2005年8月,在山东半岛进行的“2005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这一中俄两军现代化联合军事演习的基本事件。对于主创者而言,正面地全景式去再现这一重大事件,无论在创作立意上还是艺术构思上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众所周知,“2005和平使命——中俄联合军演”,是我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和外国军队公开进行的一次现代化联合军事演习,举世瞩目,国内外新闻媒体均有完整的系列报道。关心军演的人们,已经从电视、报纸、因特网和其他媒体,对此有了初步了解。一部电视连续剧,如何既真实又艺术地表现这一重大题材?从审看电视剧《和平使命》来看,创作人员解决了这一重大题材难以避免的窠臼,全剧以饱满的热情和浓墨重彩的艺术笔触,对生活进行了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创造性的提炼、升华和创作。在尊重生活的前提下,很好地平衡了严谨的纪实与合理地虚构这两者的关系;既真实的表现了联合军事演习的过程,使得关注这次军演的观众,更加全面地了解了军演。同时又密切关注了参加军演的人,使得观众对参加现代化军事演习的现代化军人有了深刻的了解。在荧屏上令人信服地展现了这场演习的准备、争取、演练乃至最后胜利成功的脉络过程。应该说,真实的演习规模宏大,惊心动魄,而在此基础上进行艺术创造的虚构的情节和人物,,则使得故事的表述更为流畅细腻,引人入胜,富于观赏性。

  寻求壮烈的军事斗争中的史诗性内涵和意蕴,一直是军旅题材艺术作品的不懈追求和努力方向,电视剧《和平使命》在寻求史诗性的内涵和意蕴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剧中既描述了演习中千军万马、排山倒海、雷霆万钧的壮丽之美;又刻画了演习中新一代军民相识、相知携手并肩完成演习的阴柔之美,还描述了中俄两代军人的伟大友谊。极大地丰富了军旅电视剧艺术的表现手段,拓展了军旅电视剧艺术的表现空间,深刻地挖掘了军旅电视剧艺术的深层意境。

  二、结构合理,情节感人。

  既然是正面地、立体地、全景式地反映中俄联合军事演习,在叙事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众多的人物和事件。而如何合理的安排和把握这些人和事,使观众始终关注他们的行动,关心他们的命运,是《和平使命》乃至每一部电视剧成败的关键所在。电视剧《和平使命》的结构,独具匠心,开篇以铁军师老师长的鹰山兵败为契机,将男一号龙汉生推到风口浪尖。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再巧妙地利用三条线推进整个故事的发展轨迹。一条线是龙家二代军人,在传承中成长,在比较中认知的“绿色基因线”;一条是以龙汉生、展一鸣、马向前为代表的当代军人,在竞争中前行,在联合中定位的“红色战友线”;第三条就是以铁军师和琴岛市军民,在冲突中发展,在矛盾中携手的“军民鱼水线”。 三条线既展现了当代军人的精神风貌,又揭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建构和谐的军民关系问题,还增加了历史的纵深感和厚重感。三条线在全剧中不断交叉、不断系结,串起了故事发展的一个个阶段,使得故事的叙述合理而又顺畅,全剧大而不空,小而不凡。

  三、人物鲜活,富有魅力。

  由于题材的特殊性,决定了电视剧《和平使命》在人物设置上的宽泛性,既要有两军的中高级指挥员,又要有两军参加演习的基层官兵;既要有地方制定政策的各级领导,又要有牵扯个人实际利益的普通百姓;既要有横向的三军战友,又要有纵向的个人亲属。如何使得这样众多的人物,栩栩如生且站得住脚;电视剧《和平使命》可谓匠心独到,颇有章法。有的采用浓墨重彩的“写意”,有的则采用细腻严谨的“工笔”,还有的采用线条勾勒的“白描”,疏而不漏,密而不均,层次分明、错落有致的描绘出了中外、军地、上下各类英雄群像,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Powered By Google

网友评论 更多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匿名发表
flash

相关专题:电视剧《和平使命》

相关资料:《和平使命》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