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熊猫大侠》:我认真所以我输了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11月30日14:31  新浪娱乐

  作者:品客档案ijazz

  此文有轻微剧透,并饱含着装逼情谊。如果读,请慎读。

  我记忆中,除了英国的Monty Python,最早看到的此类借古说今的喜剧电影应该是高志森(《开心鬼》、《家有喜事》)的春节贺岁影片《花田喜事》,其中的红绿灯,品牌马车笑点让还是孩子的我笑的很开心。

  让我暂且把这部电影作为此种喜剧类型的开山鼻祖,之后的《大内密探零零发》、《东成西就》、《河东狮吼》《老鼠爱上猫》等香港贺岁喜剧片也大多走这样的套路,仿佛这样的借古说今作为喜剧笑点来源的形式百试不爽。确实是这样,这些电影确实能在许多笑点的设置上成功换来观众的笑声,而且票房也不差,想来王岳伦李湘的影片笑点取向是经过了一定的考量的。

  因为没有看过王岳伦之前的《十全九美》,所以也无法做出什么评价,唯一知道的是其以较低的投资成本换来了相当理想的票房成绩,至于所谓烂片与否,还是保留意见。

  《熊猫大侠》是一部借古说今的喜剧片,主创们通过台词、道具以及某种仪式来给观众营造出莫名其妙的穿越感,从而产生笑点和笑料。

  如时下流行网络语,打折卡,黑出租车(在这里我必须赞一下,主创特地找了一位北京口音极重的演员,逢人便问:打一车走么?相信所有在北京生活的读者们都会深有感触。),时下流行的山寨等等元素,都是主创刻意用心安排的,从个人观影时的反馈来说,确实能使我开心的笑出声来。

  如果说,上面的几个笑点都是所谓的此类喜剧类型的典型笑点,有点不温不火的,那么接下来的两个地方我确实是要佩服主创们和导演的勇气了,这也是我认为这部影片的最大亮点。

  根据维基百科的草泥马词条页面的说明,指出目前由于某个网络净化处理中心的批示,要在互联网对草泥马进行一定程度的封杀。关于草泥马是否低俗的问题并不在我们讨论的范围内。主创在影片中设计一个小小的草泥马调包情节虽然是制造笑点和推动剧情,但既然在这个政策出台后,仍然勇于将草泥马搬上大荧幕,就是一个值得佩服的举动。

  另外一点,则是对于城管部分的讽刺,真是让人出了一口气。虽然电影中用规避的态度去表现这一特殊的部门的种种恶行,这也许是这么多年以来第一部走向院线并讽刺这个问题部门的影片了,我们还能要求更多吗?

  拍广告和MV出身的王岳伦在电影中自然不会抛弃其长处,他运用了大量的电脑特效以及动画去辅助情节的发展,在比重的拿捏上没有犯错,没有让观众产生过多的疲倦感,其中几个电脑特技制作的内心戏也让影片更为直白化,避免了较难驾驭的内心戏,所以也就没有出现此类古装喜剧片泛滥矫揉造作的桥段。

  影片的类型虽然属于喜剧片,但却融入了其他几种类型片的意思。前半部有公路片的雏形,歌舞片的几个特征也穿插在其中,而矢野浩二吴佩慈的段落让人联想起了欧美的变态家族类的惊悚恐怖片。这倒是一个有意思的尝试,但我建议导演其实可以加深这些元素占据的比重,这些尝试做好了,其实可以给予观众在类型期待上的惊喜,虽然很多普通观众并不知道具体什么是公路片,歌舞片,但他们能感觉到期待之外的元素。

  熟悉湖南台的观众应该很了解湖南台节目的一些风格,有好几档全国性的娱乐节目都会以湖南本地不同的方言作为笑料,虽然大部分时候湖南以外的观众会OS:where is the haha point。但是台上的主持人还是已经笑得直不起腰来了。既然作为芒果影业制作的作品,这方面的笑料还是有的,而且比重很大。我个人觉得近年来用方言作为幽默的形式已经过于泛滥了,方言虽然是个好东西,它能迅速拉近某个地区的观众的距离,但却也同时能够与其他地区的观众产生隔阂。所以这一块我觉得并不理想,也并不是我所期待的。下面的一个例子应该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个问题。

  1960初期至中期,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手下的当红喜剧电视剧《三个臭皮匠》(The Three Stooges)可谓是红极一时,三个有天赋的喜剧演员在荧幕上重复并改良由卓别林时期发展出来的喜剧风格,既用夸张的肢体和不合逻辑的情节以及愚蠢至极的角色在荧幕上制造一出出闹剧,这在60年代深得观众的喜爱,但由于随着电影本身和技术的发展,这一种喜剧方式逐渐被人们所厌倦,所以1972年这档长寿的喜剧节目便正式停播了。随后的喜剧形式我们可以看到经历了大体上几个不同的阶段(主要以西方社会为主),80年代的恐怖冒险类喜剧,90年代中期到20世纪初期的屎尿屁喜剧和到现在的利用对白类喜剧。这都说明喜剧的形式其实是在不断的发展的,方言喜剧其实最早的出现形式应该算是小品,而到《武林外传》时以电视情景喜剧发展到极致。观众的审美情趣其实也在发生着变化,我们不能再去复制之前的老路子了,也应该在某些方面推陈出新。现在《三个臭皮匠》只能在地方电视台的午夜时段或者中午时段反复播放,但每次我觉得我在深夜的电视机前看着北京台影视频道放的这部黑白的、已经不能使我发笑的、却又老老实实的窝在沙发里从头到尾看完的闹喜剧时,我觉得我可能已经离自闭症患者的行列不远了。

  那么话又说回来了,既然各式各样的喜剧都有一定的“银幕寿命”,每年的假期档都会产生大量的这样的影片,比如刚刚上映没多久的《大内密探零零狗》和正在开拍的《越光宝盒》(按照刘镇伟的风格,也极有可能会成为这样风格的影片)……那么观众的笑点还能承受多少部这类电影的冲击?新的喜剧类型何时会出现?便成了一个有趣的,并值得思考的问题。

  影片的剧情整体来说,具备了一部标准商业片剧本的水准,但如果要仔细拆分出来,每一段的分数其实有高有低。整体的感觉有如过山车,一会会沉浸在剧情线中,一会又会举得莫名其妙。我个人觉得,过多的不合时宜的设计事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喜剧片虽然在整体上来说是可以很放开的去做,但不代表我们可以去设计一些为了搞笑而摒弃传统叙事规律的情节。每个人物的出场方式应该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安排的,不是说剧情需要和笑点需要,我就用上帝之手把你放在主角面前群魔乱舞一番。阿朵所扮演的金莲在出场的处理上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我个人在观影时,对于阿朵和刘桦的的关系上时一头雾水,两个角色之间的互动也很难让我信服。我想起来基本是同一类型的影片《元年》(Year One)。主角们和亚伯、该隐的打照面部分就很容易能让观众信服,虽然该隐……在整体上是一个二逼,但是在角色之间的反应和互动确是合乎大体上的逻辑。

  在主角的塑造上,我觉得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刘桦所扮演的主角过于被动,他的戏份除了主线进程之外,其他地方完全被配角抢走了风头,这并不是表演的问题,而是角色在剧本写作时出现的老问题——写着写着,剧作者发现自己笔下的配角比主角更出彩。过多的笑点集中在配角的身上,主角给人的感觉不是傻,而是木讷。有好莱坞的编剧总结过喜剧片主人公的特征,既是傻(或者拥有正常人的情商和智商),然后不断遇到各种各样的倒霉的事情,整体的基调是向负面发展,观众会因为主角的傻里傻气,加上各种倒霉的事情得到愉悦的感受。在另一个方面,主角一定要具备一定的能力去改善目前的情况,可以是往正面或者是负面的方向“改善”,但在本片里,主角在面对问题时,他无法获得足够的力量去解决,大多问题的解决者和剧情推动者其实是配角。在我眼里,刘桦似乎成为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人物,这感觉是不对的。

  说来,对于一部喜剧片应该抱着一个白痴的大脑和心态去看,大家花钱不是为了思考什么哲学和思想的,为的只是在爆米花的香味中把自己关在一个黑厅里像白痴似得盯着荧幕哈哈大笑,然后在字幕没放完的时候满足的起身离开去逛商场里打折专卖店。再看这篇所谓的影评,就仿佛我看完了本片后仍然沉浸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情绪中坐在位置上内牛满面无法自拔,然后在影院保洁员大妈的催促下才回过神来,打一车到图书馆疯狂搜集关于古代大熊猫是否和羊驼打过照面的史料。所以我输了,爆米花喜剧电影,我们要求的只是这样:

  主角出场,笑点,坏人出场,笑点,女主人公出场,笑点,笑点,笑点,笑点,笑点,笑点,打败坏人,笑点,笑点,笑点,男女主人公Kiss,完。

  那么如果抛开我过度认真而且装逼的评论,这部电影无疑是符合以上描述并值得一看的。我无法比较出这部电影较之《十全九美》是退步了还是进步了,但就我个人得到的观影感受,无疑是很欢乐的。王岳伦很好的营造了一个基本的喜剧片氛围,笑点较足,技术上也没有《倔强萝卜》中的问题,外加草泥马大战城管,还算是挺值回票价的。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网友评论 欢迎发表评论

登录名: 密码: 快速注册新用户
Powered By Google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9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