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赵氏孤儿》:票房肉搏战要靠口碑打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12月11日00:56  新浪娱乐

  文:剑心

  12月贺岁档大幕即将开启,陈凯歌姜文冯小刚三大导演将为观众先后带来《赵氏孤儿》《让子弹飞》《非诚勿扰2》3部大片,此外还有本山大叔的《大笑江湖》章子怡《魔术外传》刘德华《新少林寺》的围追堵截,大片间的“票房肉搏战”一触即发。

  当今的电影市场,高品质已不能和票房划绝对等号,大制作和大力度宣传似乎成了追求票房的敲门砖。影评人毕成功表示:《赵氏孤儿》和《非诚勿扰2》在宣传方面动静很大,“在上映前短时间内引起话题,这会让影片票房在2-3周内保持优势。”

  而更多影评人认为,映后口碑还是最有效的竞争砝码。在几部国产大片中,《赵氏孤儿》首映后已赢得了先期认可,陈凯歌至少交上了比《梅兰芳》出色的答卷。改编自文学经典的《赵氏孤儿》,曾多次被搬上舞台,并成为一出保留剧目。这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历史故事,此次,陈凯歌导演给这个传说故事以一种全新的诠释,全新的想象。影片的商业元素亦很饱满,战争与阴谋,古装大片的场面和明星荟萃的阵容,都可吸引观众涌入影院。12月4日首映日,《赵氏孤儿》全国票房2600万左右,观影人群约73万人次。开映即得一个好彩头。首映周末两天,全国票房5000万左右,观众人次140多万,周榜名列第二。

  陈凯歌作为第五代导演中,最擅长哲学思辨,同时也是最热衷于表现中国国人、民族特性的说理型导演。他的作品向来都喜欢在这种纠结挣扎的命运纠葛当中,于无声处听惊雷地剖析着中国之民族特性。比如《霸王别姬》、《梅兰芳》中,小人物在历史漩涡中的挣扎求存;《无极》中,血统论之外的七情六欲;再到《赵氏孤儿》,每一个角色都纠结于自身的立场,即无法置身事外的草根性质,又无法排遣骨子里那份士族的孤绝、清高。中国式的挣扎,中国式的救赎与自我救赎,都通过电影一一传达到了每一位观众的心里。

  当然比较特别的是,在《赵氏孤儿》一片中,或许是随着年纪而来的通达洗练,陈导演一方面把纠葛、猜忌、怀疑等多种负面情绪都通过张弛有度的戏剧形式诠释得入骨三分,却又能在冲突之外,成功地跳脱出来,跳脱出自身的所有负面情绪,云淡风轻地看待一切。只是将这种对于中国民族性,关乎每一位中国人的深层思考丢给观众自己去细细咀嚼。当然,或许有人会诟病于不够激烈,本该一浪高过一浪的结局去高潮化处理。但是这恰恰是陈凯歌导演的聪明之处,套用一句《赵氏孤儿》的宣传语来说吧。真正的高潮不是视觉轰炸,更应该是从震撼内心开始的幡然醒悟。

  但在宣传当道的时代,口碑也是否都真实可靠呢?此前,曾有传闻称业内存在片方给影评人封口费让其为电影说好话的内幕,特别是在影片未公映前,一味的好评也许并不代表影片真正的实力,很可能是片方为博眼球制造的口碑炒作。《剑雨》在参加威尼斯电影节后口碑都是一边倒的好,但在上映后却让许多影迷失望,所以口碑对于票房的影响大部分还是基于观影后的评论,前期的口碑炒作不可靠,只有接受公众考验后的口碑才真正开始发挥其对票房的功效。

   看明星八卦、查影讯电视节目,上手机新浪网娱乐频道 ent.sina.cn

分享到:
留言板电话:010-82612286

相关博文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10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